○ 丁卯十一月初一日夜, 上命坐直承旨·入直閣臣應製御題擬浴沂章, 左副承旨宋知濂, 同副承旨金履載, 檢校直閣洪奭周製進曰, 臣知濂, 臣履載, 臣奭周在直, 上若曰, 昔夫子在座, 四子各言其志, 今予講浴沂章, 爾等其擬是以對。 知濂曰, 君門深邃, 堂陛有截, 閭里艱難, 民生苦樂, 未有以一二得徹, 臣願以耳目之所聞覩者, 無隱乎九旒之前, 以補爲民父母之政焉。 奭周曰, 廈氈淸穆, 經傳在丌, 講官在左, 諍臣在右, 訪衮職之闕遺, 詢政敎之得失, 臣處其間, 願獻其狂瞽之言, 使吾君虛受之德, 布聞於四方, 如其經濟, 以俟俊乂。 履載曰, 臣不若二臣之才也, 然誠有願焉, 願生而見三代之治, 聖主勵精, 臣下和衷, 修政以安百姓, 閭里無愁苦之聲, 臣處畎畝, 與村夫野叟, 道盛德優游, 爲太平之逸民焉。 對旣畢, 臣等又合辭而請曰, 聖上之問, 旣再及於臣等矣。 昔子路旣言其志, 願聞夫子之志, 臣誠萬萬僭猥, 敢以子路之所願聞者, 仰請焉。 上以御筆賜批曰, 賢臣碩輔, 爲國棟樑, 猛將智士, 爲國爪牙, 內以無君臣之所失, 外以無生民之疾苦, 閭里聞含哺之聲, 邊禦無不虞之患, 是可爲大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