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巳十月初十日午時, 上御誠正閣。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右副承旨任厚常, 假注書朴長輿, 事變假注書孫錫祚, 記事官朴綺壽, 記事官李光文, 左議政金載瓚, 右議政金思穆, 兼戶曹判書李晩秀, 行漢城判尹李集斗, 知中樞府事沈象奎, 吏曹判書金羲淳, 刑曹判書朴崙壽, 兵曹判書朴宗慶, 行護軍李得濟·李堯憲·李溏, 以次進伏訖。 載瓚等曰, 節屆初冬, 寒暄不適,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載瓚等曰,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載瓚等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載瓚等曰, 中宮殿氣候, 益臻康復乎? 上曰, 與前一樣矣。 載瓚等曰, 今過數朔, 元子宮諸節, 何如? 上曰, 比前益勝矣。 載瓚等曰, 惠慶宮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載瓚等曰, 嘉順宮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上曰, 左相愼節, 今則益勝乎? 載瓚曰, 比前小減, 而尙未夬差矣。 上曰, 次對爲之。 載瓚曰, 卽見咸慶監司曺允大報本司辭緣, 則枚擧北靑府使李德鉉牒呈, 以爲, 本府歲抄軍三千三百名中, 一千九百七十七名, 收米收布, 以備支放之需, 故不入他役矣。 一自創行戶布之後, 任其無役, 事涉無謂, 以此通瀜陞戶, 隨闕塡代於編伍之軍。 又於再昨年, 有耳米三千石之自甲山移轉本邑者, 而及其捧糴, 盡一境都納營倉, 實爲切骨之瘼。 自今秋爲始, 竝與兩年耗條, 而付之本府, 分捧於各其社倉, 待明春限二千石, 劃送隣近邑爲辭矣。 戶布之後, 無役閑丁, 殆近二千名, 則塡代於編戶, 果爲得宜。 移轉耳米之輸納兵營, 似有道里不均, 民不願納之弊, 姑爲捧留於邑倉便近處, 使之待明春, 量宜移送於附近各邑,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卽見慶尙監司鄭晩錫狀啓, 則以爲, 右兵使白東運, 因民情邑報, 加分爲六千六百五十餘石, 而雖與故犯有間, 旣分未報, 有難參恕, 其罪狀, 請令廟堂稟處矣。 該閫加分之弊, 便成流來謬例, 非此帥臣所創犯者, 而蓋其不報巡營, 而擅分者, 卽加分而旣爲巡營所査發, 至於登聞, 極爲駭歎。 先罷後拿,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統制使申大偀, 今已準瓜當遞, 而治績旣登繡褒, 本營又當災歲, 此時遞易, 實爲可惜。 且迎送之弊, 亦所當念, 限明年秋成仍任,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仍敎曰, 治績果何如云耶? 載瓚曰, 治績已登於繡褒, 而統營民之言曰, 百年以來, 無如此善治, 若假之十年, 則衆瘼可期永革云矣。 載瓚曰, 道臣狀請賑穀之規, 先量各邑飢口, 次排本道穀摠, 請得某司某穀幾許數, 以爲次次磨鍊之地, 而若又不足然後, 始請他道穀物者, 不但已例爲然, 卽其事勢節次, 亦當如此, 而今見京畿請穀狀啓, 則飢口未及斟量, 穀摠未及排比, 泛擧二萬石都數, 請得於他道, 廟堂亦無以憑此料量, 狀啓還下送, 使之更爲修上,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近來酒禁, 漸爲解弛云。 初不設禁則已, 旣爲立法行禁, 而不出數朔, 仍爲蕩然者, 寧有如許國體乎? 兩法司堂上, 左右捕將, 竝從重推考, 京兆在外堂上, 曠職可悶, 許遞, 前左尹李光益仍任, 使之察任, 以責成效, 右捕將李得濟, 元戎重務, 有難兼管捕廳, 亦爲許遞, 刑曹參判李堯憲, 若以法官捕將, 兼管擧行, 一如設禁之初, 則大有勝於糾察之道,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 依爲之。 御將·捕將, 除授, 可也。 出擧條 仍敎曰, 酒禁, 何爲解弛也? 刑判奏之, 可也。 崙壽曰, 大釀雖無現捉之事, 而小釀則間或有之云, 故今方另飭禁斷矣。 載瓚曰, 自捕廳詗察, 委任責成, 則可收成效矣。 上曰, 大臣筵奏如此, 各別申禁, 可也。 載瓚曰, 各道舊還, 例於秋成後, 分排收捧, 而今年則幾皆許其仍停矣。 嶺南及統營·江華舊還, 一體仍停, 松都見在舊還, 只爲二百餘石, 數甚不多, 此則依例收捧之意, 竝爲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月食已過, 禮部回咨, 依例撰出, 正書安寶後, 順付於節使之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呂宋國漂人三名入送事, 雖有下敎, 而今番使行時探知然後, 可以擧行矣。 上可之。 載瓚曰, 慶尙左兵使趙岐, 當爲追榮, 而聞其所後家, 無受贈之人云。 依他例, 許令移贈於本生家,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曰, 密陽府民家被燒事, 聞甚矜惻, 原恤典外, 身還布分等蕩減矣。 其果有例乎? 載瓚曰, 非但有前例, 實出於矜恤之聖念, 處分誠好矣。 載瓚曰, 被災各邑, 如或有穀簿不足處, 北道多穀邑中, 從便移來取用, 似好, 而姑未行會, 故預爲仰奏矣。 上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