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未閏三月初一日午時, 上御誠正閣。 晝構入侍時, 知事朴宗來持詩傳第三卷, 特進官閔命爀持詩傳第三卷, 參贊官申溆持詩傳第三卷, 侍讀官洪儀泳, 持詩傳第三卷, 檢討官徐長輔持詩傳第三卷, 記事官趙璟鎭持詩傳第三卷, 別兼春秋洪敬謨持詩傳第三卷, 別兼春秋李紀淵持詩傳第三卷, 武臣宣傳官李石求, 以次進伏訖。 上讀前受音一遍訖, 命奏新受音。 儀泳讀自坎坎伐檀兮, 止章九句, 釋義以奏。 上讀新受音一遍, 命陳文義。 儀泳曰, 不素餐云者, 其義甚好, 大抵食之道, 至爲關重, 觀於周頌所云粒烝陳常之義, 亦可知矣。 民非食不生, 故帝命率育, 而旣富而敎, 故又曰陳常也。 且食之道亦有等節, 君十卿祿, 卿祿四大夫, 士倍於庶人, 而君子食心, 小人食力, 食心者治下, 食力者奉上, 卽天地之常經, 而亂世則食心者反爲食力矣。 此章所云君子者, 豈眞素餐之人乎? 蓋於其時, 君子在野, 小人在位, 以此而譏諷之語也。 昔公孫丑問於孟子曰, 詩云不素餐兮, 君子不耕而食, 何也? 孟子曰, 君子居是邦也, 其君用之則安富尊榮, 子弟從之則孝悌忠信, 其大義則專在於其君用之四字也。 蓋安富云者, 不擇賢愚而言, 尊榮云者, 必也有威可畏, 有儀可象之人, 然後乃可矣。 孝弟云者, 不擇善惡而言, 忠信云者, 有其德然後, 乃可以忠信矣, 其頭腦則唯在於其君用之也。 君子在位, 而其君不使之尊榮之, 則紀綱不立, 而無以尊朝廷矣, 在上者不以忠信導俗, 則亦無以化民而成俗也。 以今觀之, 則朝廷之上, 百隷怠慢, 下無以大服民志, 甚至於掖隷作挐於捕將家, 而毁破捕校之家舍。 且有命吏之納侤於亂民者, 至若士子之事, 科擧爲進身之路, 而亦或有欺誣者, 觀於已然之迹, 可驚之事如此矣。 內而百執事, 外而守宰, 多未免素餐, 子弟從之而亦未免素餐, 爲今之計, 自上振勵頹俗, 如救焚拯溺, 然後庶或收拾矣。 臣固萬萬惶悚, 而自上每多包容, 政事未免姑息, 如是則庶政無以振勵, 世道靡所止泊, 伏願惕然警動, 穆然深思, 發剛强毅, 以警庶僚, 千萬至望矣。 上曰, 下番陳之。 長輔曰, 上番以不素餐句語, 已爲敷陳, 而此詩所謂君子, 非狩獵耕稼之人也, 不見用於當世而然也。 孟子曰, 治天下不可耕且爲, 旣不得行道於世, 而不欲苟食, 故反爲此食力之人也。 昔范仲淹言, 一日奉養, 較所爲事, 相稱則喜, 否則不能安寢, 其不素餐之意, 有如是矣。 況在上之人, 處崇高之位, 四海之廣, 兆民之衆係焉, 一政令一事爲之間, 未盡得當, 則素餐之愧, 尤當, 如何? 此等處特加警惕, 是臣區區之望也。 上曰, 知事陳之。 宗來曰, 玉堂上下番皆已陳之, 而伐檀將以造車行陸, 而置之河干故無用也。 以人才言之, 有德有才者, 非不欲需世行道, 而時君世主, 旣不能用, 而雖或用之用不當其才, 則亦無以展布矣。 聖王知其然也, 一藝率錄, 而用當其才, 賢者在位, 能者在職, 然則豈至有伐檀詩之譏諷乎? 由此觀之, 人主用人之道, 宜戒於似此處矣。 上曰, 特進官陳之。 命爀曰, 上下番及知事旣陳之, 臣則別無敷奏者矣。 上曰, 參贊官陳之。 溆曰, 臣亦無可達之辭矣。 上曰, 伐檀之人, 坎坎然用力, 而置之河干, 蓋謂其用力於此, 而反置於不當置之處也。 昔春秋戰國之時, 蘇·張之徒·皆以雜覇之術, 見用, 而孔·孟則必稱王道, 雖未見用於當世, 亦將甘心窮餓而不悔也。 凡百事爲, 置諸當處則好, 而置諸不當處之處則反有害焉, 何以則各得其當乎? 儀泳曰, 此章似比體, 而檀之爲木, 合於爲車, 而不置之通衢, 反置之河干, 則河干非用車之地也。 夫用人之道亦然, 子思曰, 人主用人, 猶匠之用木, 亦必棄短而取長也。 君子則宜處高位, 而小人宜處於下, 苟或反是, 則負乘之懼, 覆鍊之災卽必至之勢也。 雖以春秋時言之, 不用孔·孟, 而所用者, 不過辨士之如蘇秦·儀·衍, 將帥之如白起·樂毅, 以至於鷄鳴狗盜, 皆爲之用則春秋之時, 固不足道矣。 大抵用人之道, 亦必量才而授任, 昔孟公綽, 優於趙魏老, 而不可爲藤薛大夫, 似此處, 不可不深量矣。 上曰, 此章言不素餐兮, 夫食之於人, 甚爲關重, 雖罪重之人, 飼而活之, 然後可以詰問而知其情矣。 似此之人, 不可以素餐言, 而君子之不素餐云者, 果何如耶? 儀泳曰, 君子先事而後食者也, 民生於三, 父生之, 君食之, 師敎之, 而所重者食也。 此章之言不素餐云者, 可知其譏諷之意也。 上命掩卷。 仍命退, 知事以下先退。 又命退, 承史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