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副承旨洪秀晩狀啓, 臣於本月十九日申時, 敬奉聖諭, 當日戌時量, 馳到果川縣下北面鷺梁里, 傳諭于左議政韓用龜所住處是白乎則, 以爲, 臣剔露衷悃, 屢控呼籲, 情迫勢窮, 不暇擇聲, 而尙逭猥䙝之誅, 輒蒙敦勉之諭, 臣方夙夜惶懍, 求死不得, 卽又如綍之音, 有隕自天, 承宣之臣, 儼然臨辱, 臣是何人, 坐邀此曠絶之恩? 伏況十行寵諭, 反覆諄摯, 欲令愚迷之賤, 知分義之嚴重, 則責之以處義之非時, 又欲滓累之蹤, 復起爲人, 則諭之以昭晰之已盡, 其所以慰藉而勉飭之者, 若慈父之詔幼, 嚴師之牖蒙。臣於是, 雙擎九頓, 不覺涕淚之被面, 至於定名之因卿不出, 如是遲滯之敎, 嚴如鈇鉞, 懍若霜雪, 奉讀以來, 戰灼惶隕, 直欲溘然而無知也。噫, 平地經劫, 出死入生者, 無如臣也, 坑窞袵席, 受恩罔極者, 亦無如臣也。蓋臣遭罹之初, 日月高照, 父母孔邇, 慨人志之無良, 憫一夫之有枉, 至底盤覈, 情僞畢露, 而臣始得以自立於生民之列, 則臣豈敢以本事之未盡昭晰, 强作今日引義之端, 甘自陷於辜恩負德之科哉? 第念, 禮義廉恥, 國之四維, 天下之大防也, 人臣之藉手事君, 不越乎此, 而今若怵迫嚴命, 忘廉包羞, 揚揚冒出, 則輿儓婦孺, 亦必唾罵之不已, 尙何望自廁三事之列, 上匡君德, 下正百僚乎? 揣量已熟, 株守莫變, 伏地震栗, 祗俟嚴誅之遄降云矣。臣則旣承偕來之命, 姑爲仍留, 緣由竝以馳啓云云。 傳曰, 前批已諭, 卿必詳知予至意。況前後備陳昭晰之諭, 卿必諒矣, 何故此時, 强引不當之義乎? 望卿勿復辭巽, 卽爲入來簉朝, 以答予切至之思事, 更遣史官傳諭, 使偕來承旨, 期於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