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申十月十五日辰時, 上御熙政堂。晝講入侍時, 同知事鄭尙愚, 持詩傳第一卷, 特進官趙弘鎭, 持詩傳第一卷, 參贊官李志淵, 持詩傳第一卷, 侍讀官李墷, 特詩傳第一卷, 檢討官尹致謙, 持詩傳第一卷, 假注書沈啓錫, 持詩傳第一卷, 記注官文養老, 持詩傳第一卷, 別兼春秋李紀淵, 持詩傳第一卷, 武臣行副護軍崔命建, 以次進伏訖。 上命開卷奏新受音。墷, 讀自羔羊之皮, 止羔羊三章, 章四句。上命陳文義。墷曰, 此章大旨, 不外乎節儉正直四箇字, 而分而言之, 則羔羊五紽, 卽節儉也, 退食委蛇, 卽正直也, 然而節儉, 實爲正直之本, 苟或無節儉之操而有侈靡之思, 凡於依服之間, 有愧怍之心, 則進退之際, 其何以不躁不緩, 而有正直之美耶? 當時之依服有常, 從容自得者, 非一二人也。凡厥在位者, 莫不皆然, 此可見文王德化之所及也。人君之德, 非一而節儉二字, 尤爲盛節, 文王之卑服, 大禹之惡衣, 皆一規也。竊觀近來侈風日盛, 依服之節, 專尙鮮美, 以至於上下無章, 有識之憂歎, 厥維久矣。伏願殿下, 益懋崇儉之德, 以爲標率之方, 則上行下傚, 俗習丕變, 在位者, 皆得節儉, 正直之美矣, 豈不盛哉? 上曰, 下番陳之。 致謙曰, 上番旣已詳陳矣。第以此章觀之, 上二句說衣服, 下二句說容止, 而要不出於節儉正直四字, 夫節儉者, 卽正直之本也。人君之德, 節儉爲先, 帝堯之茅茨, 大禹之惡衣, 莫非節儉之德, 而上下有章, 四方無虞, 皆節儉之效也。挽近以來, 侈風漸盛, 公私蕩然, 民憂國計, 由此而無以措手。伏願殿下, 上自宮闈, 下逮閭閻, 而痛革侈習, 益崇儉德, 則文王卑服之化, 可以復見於今日矣。 上曰, 同知事陳之。 尙愚曰, 此章, 以節儉正直四字爲大旨, 而安城劉氏, 以謂此詩, 如周南之兔罝, 可以見文王作人之效, 夫作人之方, 惟在於君上之培養, 而日前試士之時, 以周王壽考遐不作人, 爲御題, 此莫非我殿下作人之盛念也。近日人材, 雖不逮古, 而代不乏人, 才不借於異代, 則惟在乎自上導率之如何, 今若自上克加培養之道, 則今日人才, 亦必有羔羊兔罝之美矣, 惟願體念焉。 上曰, 特進官陳之。 弘鎭曰, 上下番及同知事, 皆已敷奏, 臣無可達者矣。 上曰, 參贊官陳之。 志淵曰, 臣亦無可陳者矣。 上命掩卷, 尙愚曰, 當此連日開講之時, 經筵不可不備, 而或在外或呈辭, 無以備員, 令政院, 稟旨變通似好,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志淵曰, 玉堂多有在外者, 恐亦不可無變通之道矣。 上曰, 許遞, 可也。 出榻敎 進御加味拱辰湯, 依前方自今日, 一貼式煎入事。 出榻敎 上命經筵先退, 尙愚等退出。又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