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106책 (탈초본 2035책) 순조 13년 12월 7일 경자 35/47 기사 1813년  嘉慶(淸/仁宗) 18년

    楊州牧使金啓溫疏曰, 伏以臣待罪下邑, 月且易矣, 姿本儱侗, 才又淺短, 目見百瘼之繁氄, 了無一策之矯捄, 受人牛羊, 將不免立親其死, 用是憂遑, 晝宵繞壁。 嗚呼, 臣之所蒞, 卽三輔之重鎭也, 三輔者, 王都之攸宅, 而國家之根本也, 以故朝家之於是州, 其所顧恤, 逈越常例, 惟正之供, 亦從蠲減, 應用之力, 皆給厚雇, 斯民之安生樂業, 比諸邑爲最, 而居然爲一大雄鎭。 夫何挽近以來, 衆弊叢集, 百爲弛廢, 民邑凋察, 無有餘地, 譬若下山之日, 十駕難追, 膏肓之疾, 百藥靡效, 而百里邦之民, 遂皆朝不慮夕, 有土崩魚爛之形者, 此其故何哉? 苟究受病之源, 固非更僕可數, 而若其目下剝床之急, 無如糴弊之爲最甚, 蓋己巳之大無, 固是大同之慘歉, 而本州則己巳之後, 仍之以辛未, 邑人之語到慘歉, 必稱己辛, 而三載之間, 流絶者殆居其半, 居者又困於里族之徵, 則民日益瘁, 邑日益枵, 已有頃刻難支之勢, 而及夫昨年西警以後, 其幸而得存者, 又皆七零八散, 鮮有得全其居者, 邑里村野之間遂乃索然, 無復一半分前日氣像矣。 於是乎其害都歸於糶糴, 始源於己巳, 而停貸居半, 中困於辛未, 而儲積遂罄, 民多絶戶, 官擁虛簿, 而各樣軍保, 各樣經費之當爲上納於京司者。 又不勝其催督, 亦無處之指徵, 則東破西補, 左儹右那, 稍緩者雖關促相續, 推捉如織, 而低[抵]死挨過, 姑置於無奈何之域, 最急則雖官物之莫可容議者, 苟且彌縫, 僥免眼前之生事。 於是乎文簿滋眩, 奸竇易生, 歲月差久, 逋負漸增, 民逋之積而爲里逋, 里逋之積而爲面逋, 至於吏逋之逐歲添加, 無有限節者, 非特其無良無忌恣意反弄而已。 或未收於窮民, 推移塡代, 或假貸於公貨, 而因循添負, 打成一團, 糾結膠固, 雖巧曆不能摘其實, 而智者無以善其後矣。 若夫北城餉米, 陰雨之備, 事體尤重, 自夫設施之初, 條禁旣嚴, 雖其輸納之時, 期限莫愆民不曾拒納, 吏莫敢容手, 而及夫近年, 荐値凶荒奸生於不虞, 弊增於難捧, 逃故之戶, 多歸鬼簿, 逋欠之積, 半在面任, 而不幸今年, 又遭禾穀之無靑, 强令督納, 實是行不得之政。 前牧使臣洪羲俊之疏請捧留本邑, 蓋亦不得已之言, 而經法所拘, 寢而不行, 臣自到官之日, 分定官隸, 火督閭里, 鞭撻不貸於鶉鵠, 升龠悉括於甁罌, 氷雪凌兢之中一任其宛轉波咜, 驅擁登城, 而畢竟所收, 不過三分一有餘, 殘民之無路辦納, 困於桁楊者, 擧皆面無人色, 遑遑相弔曰, 吾屬有死而已, 不死則散而之四而已, 粒米何從以復出乎? 衆口一辭, 眞情達於面目, 今則歲色垂暮, 囊粟俱罄, 譬如竭澤而求魚, 刮龜而索毛。 自夫初運以後, 旬日之間, 無一人來納者, 民間形勢, 此可以灼見, 雖欲勒加椎剝, 其將如之何哉? 蓋此維一邑, 百弊俱萃, 而至於䨀弊, 初非一朝一夕之故, 逃故逋負之類, 率皆徵索之無所, 則徵族徵隣, 勢所不免, 吏逋則連及平民, 而平民無一人之安居, 面逋則遍侵隣洞, 而隣洞兼十人之橫徵, 千百收司, 闔境嗷嗷。 夫族隣之徵, 何邑不然, 何歲不然, 而惟此民, 則以其積逋之至此也, 故簿書浩汗, 虛實相蒙, 徵歛無藝, 流徙益多, 雖在常年屢豐之餘, 尙患民力之莫支, 況今粟米如金之時, 顧安有催科之可論哉? 餉穀倉儲, 所重何如, 而畢竟虧欠, 自知難免, 則未捧居末, 邦有常憲, 臣方俟勘, 更安敢有所陳請, 而目今民必亡之形, 不待明者而可知。 如是不已, 差過數年, 則不惟一方之民, 幾至靡孑, 將使三輔重鎭, 坐見其消鑠而莫之救也。 臣旣一日忝分憂之任, 尙安可拘於小嫌? 不一陳聞, 使殿下赤子之無所控告者, 重困於殿屎也, 顧今一分矯捄之道, 奠安之方, 惟在於北米之代錢輸納, 逋穀之限年收捧而已。 夫北米之遇歉捧留, 雖若紓力, 而或反滋弊, 然捧留則尙或有弊, 代錢則初無可慮, 當此米價騰貴之時, 一包之費, 多至八九緡, 而轉運之費, 又在其外, 若以詳定代捧, 則一包所納, 可分兩包, 而在本廳無所失焉, 在窮民實爲大惠。 特以餉穀之體重, 難以輕議弛張, 而臣亦嘗見本廳糶糴節目, 雖於捧留代錢等事, 嚴法峻防, 若不可而容易毁畫, 而及其區劃, 至及於停退給代之需, 前人之開此一路, 其意至深停退尙可議爲, 況代錢乎? 且輸納者, 幾爲折半, 則尤與全數代錢有異, 而重事恤民隱之意, 亦可以竝行而不悖矣, 至於限年徵逋, 是誠不獲已之政, 而亦不容輕啓倖門, 然本邑則難以常例論也。 吏逋則多者三數千石, 少亦不下屢百, 多石難捧者, 不得不分徵諸族, 而逋吏之族, 官屬居半以張三之族親, 兼李四之姻婭, 甚至於一人而督納四五族徵者有之, 計無所出偸弄公貨, 充納族徵, 冀免燃眉之急, 而於焉之間, 所徵之族, 又成一巨逋, 舊逋未充, 新逋繼起, 輾轉轇轕, 無有已時, 至於面逋里逋, 尤是他邑所無之弊。 本邑所管之三十四面, 幾乎無處無之, 而以今民勢, 遍侵族·隣, 强行催迫, 非但決不可行, 以其多逋之故, 虛簿漸增, 吏奸益甚, 今若行限年之法, 精實捧之數, 磨以年歲, 漸次塡充, 則疲氓庶幾息肩, 猾胥亦無所容其奸矣。 惟斯二者, 卽是今日玆州捄弊之權宜, 而糴法之嚴重, 事體之難愼, 臣亦豈不知之? 但以如此則之民猶可以萬分一維持之望, 不如此則之邑必至於無邑而無民, 以此論之, 糴法反輕, 民邑爲重, 伏惟四聰之明, 寧不惻然愓然, 而有司之臣, 亦豈至於膠守常法, 終始勒持也哉? 臣伏讀頃日綸音, 憂念災民之意, 溢於辭表, 至令守土之臣, 講行蠲停之政, 凡在聽聞, 欣若更生, 況臣曾從大夫之後, 猥膺民社之責, 目擊斯民之凋瘁, 斯州之遑汲? 至於如此而不以聞於殿下之前, 則孤恩失職, 當復如何? 玆敢不避僭猥, 冒陳愚見, 伏願聖明, 俯賜照察, 渙發明旨。 本邑北城餉米今年未納餘數二千六百餘石, 竝耗費以詳定, 代錢收捧, 吏逋面逋之數多難捧者, 許令道臣, 量宜限年漸次充捧, 以紓民倒懸之急, 以慰民顒望之情, 千萬幸甚。 臣無任云云。 省疏具悉。 疏辭, 令廟堂稟處。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