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府啓目粘連, 延安前府使權晙矣, 本府議啓內, 此囚莅任之日, 卽是隣警之餘, 因之飢饉, 民無固志, 先安集而後催科, 時措之宜, 容或無怪, 而還簿之紊, 實由此始, 向後追理, 律以經法, 則難免不職之失, 以此照律, 罪杖八十收贖, 奪告身三等, 私罪啓, 奉敎依允爲旀, 功減一等爲良如敎。 又啓目粘連, 端川前府使尹明儉矣, 本府議啓內, 罪人躱失, 旣在空官廢務之時, 則必是吏鄕隱諱之致, 而常時不能檢束之罪, 在所難免, 以此照律, 罪杖一百收贖, 告身盡行追奪, 私罪啓奉敎依允爲旀, 功減一等爲良如敎。 又啓目粘連, 淸州前牧使李瑗奎, 新昌前縣監李宗億矣, 本府議啓內, 飢癘之餘, 窮蔀力竭, 則還餉準捧, 非不爲難, 而一路大同之中, 獨處居末之科者, 難免不職之罪, 竝只以此照律罪, 各杖八十收贖, 奪告身三等, 竝只私罪啓, 奉敎依允爲旀, 李瑗奎段, 功減一等爲良如敎。 又啓目粘連, 驪州前牧使金愚淳矣, 本府議啓內, 當初生梗, 雖因營隷之無禮, 畢竟解印, 難免周章之失措, 以此照律罪, 卽其地限三年定配, 以母年七十七, 無兄弟獨身, 收贖, 告身盡行追奪, 私罪啓, 奉敎依允爲旀, 功減一等爲良如敎。 又啓目粘連, 訓鍊院習讀官張敬相矣, 本府議啓內, 徑先打鍾, 雖因街鼓之誤傳, 前飭未幾, 復有犯科之擧, 不審之失, 在所難免, 笞五十收贖, 解見任別敍私罪啓, 奉敎依允爲旀, 功減一等爲良如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