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107책 (탈초본 2074책) 순조 16년 8월 26일 임인 39/39 기사 1816년  嘉慶(淸/仁宗) 21년

    ○ 丙子八月二十六日午時, 上御熙政堂。 別講入侍時, 參贊官徐長輔, 持孟子第一卷, 侍讀官洪敬謨, 持孟子第一卷, 檢討官李鍾穆, 持孟子第一卷, 假注書申萬休, 持孟子第一卷, 記注官安亨鎭, 持孟子第一卷, 記事官李湜, 持孟子第一卷, 以次進伏訖。 上命開卷讀之。 敬謨, 讀自孟子見, 止王之不忍也。 上曰, 下番讀之。 鍾穆, 讀自王曰然, 止未之有也。 上曰, 參贊官讀之。 長輔, 讀自莊暴, 止由古之樂也。 上曰, 閣臣讀之。 俊輔, 讀自曰可得聞與, 止同樂則王矣。 上曰, 注書讀之。 仍敎曰, 注書誰也? 賤臣, 起伏奏曰, 假注書臣申萬休也。 讀自齊宣王, 止不亦宜乎。 上曰, 上番讀之。 亨鎭, 讀自齊宣王問曰, 止寡人好勇。 上曰, 下番讀之。 , 讀自對曰王請無好小勇, 止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上曰, 文義陳之。 敬謨曰, 孟子一書, 總而論之, 只是遏人欲存天理六箇字, 而首章惠王之問, 孟子對以仁義而已, 何必曰利, 利是遏人欲也, 仁義是存天理也。 君子利己之心, 不可有利物之心, 不可無絶利己之心, 然後可行利物之事, 故孟子不言利, 專攻人利己之心, 而以下章文王以民力爲臺爲沼, 而民歡樂觀之。 文王循天理之公, 能愛其民, 故民樂其樂, 以至麋鹿魚鱉之微, 亦被利物之澤, 究其本, 則由夫順理與徇欲之分, 而此孟子所以以利對仁義而分言之, 以爲一章之大指, 一書之綱領, 伏願默察義利公私之別, 深加體念焉。 上曰, 下番陳之。 鍾穆曰, 孟子首篇, 無非行王之義, 而至於第三章梁惠王移民移粟之說, 最可觀耳。 孟子, 以王者規模, 治國制度, 爲惠王敷陳, 極其該備, 若以此章, 反覆講究, 則可謂爲國乎何有, 伏願益加體念焉。 竊惟近歲以來, 屢歉之餘, 昨今兩年, 稍有豐登, 然斯民之飢寒, 難保其必無, 而老者之衣帛食肉, 難期其皆然, 倘以我殿下視民如傷之德, 宵旰之際, 軫念於民生之飢寒, 老者衣食, 亦如此章, 孟子之所訓, 則我東土下民之涵泳於聖澤, 曷有其極? 惟願殿下, 懋哉懋哉。 上曰, 參贊官陳之。 長輔曰, 孟子之時, 齊梁之君, 不能行王道, 故孟子之齊之梁, 必以發政施仁, 重言複說, 於此可以見仁政, 爲王道之本矣。 夫人君, 若以區區小惠, 以爲仁政, 而不能行先王之政, 則此是喣濡之仁而已, 而雖有仁心, 若無勇斷, 則仁不得爲仁, 故孟子, 以文王·武王之勇, 因勉齊君之好勇, 蓋仁非勇, 則實無以牢確做去矣。 中庸之言知仁勇, 而以勇爲結者此也。 竊覸殿下, 仁心仁政, 洽於八域, 而惟其差欠於勇決果斷, 漸致日趨於優游悠泛, 此豈非大警惕大振作之時乎? 伏願勿以一時講讀, 爲應文之具, 而深留聖意於勇字上, 以爲施仁之資焉。 上曰, 閣臣陳之。 俊輔曰, 上下番, 已陳之, 臣則別無可陳者矣。 上掩卷。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