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卯三月初一日申時, 上御興政堂。 別講入侍時, 參贊官尹鼎烈, 侍讀官任百禧, 持國朝寶鑑第七卷, 檢討官金在元, 持國朝寶鑑第七卷, 待敎徐喜淳, 記事官趙錫龜, 記注官李衡柱, 記事官朴永元, 以次進伏訖。 上命開卷讀之。 百禧, 讀自有星似彗, 止豈容以德行爲後乎? 上曰, 文義陳之。 百禧曰, 明廟求言曰, 深恐言路之或塞, 下敎果至當矣。 言路卽國之血脈, 言路壅蔽, 則不能通上下之情, 辨賢邪之術, 故大禹拜昌言, 而舜亦從諫如流, 從諫之道, 勿以先入爲主, 惟察其言之可否, 可則取之, 否則捨之, 如此則嘉謨嘉猷, 不獨專美於虞夏之世, 伏願殿下留念焉。 上命掩卷, 仍命玉堂先退, 百禧·在元退出。 上曰, 坐直承旨入侍。 出榻敎 賤臣, 承命出傳, 同副承旨申綋, 追入進伏。 鼎烈曰, 新除授兼兵曹判書沈象奎, 卽爲牌招, 傳授命召,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曰, 以人之好我, 示我周行爲題, 閣臣及下番製詩。 憙淳·永元, 製絶句以進。 上曰, 入直玉堂, 持羹墻錄以入。 賤臣, 承命出傳, 百禧·在元, 各持羹墻錄第一卷, 追入進伏。 鼎烈曰, 入侍命下之後, 未卽入來, 以致稽遲, 事甚未安, 當該上下番玉堂, 竝從重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鼎烈曰, 兼兵曹判書沈象奎, 纔已違牌, 推考傳旨, 今方捧入, 而傳授命召, 一時爲急, 如是違牌, 事甚未安, 更爲牌招,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命開卷讀之。 百禧, 讀自顯宗六年, 止今予纂修。 上命掩卷。 綋曰, 前兵判命召還納事急, 密匣當修正矣。 上曰, 筵退後修入, 可也。 上曰, 禧陵獻官, 誰也? 鼎烈曰, 李德鉉有實故, 朴瑞源見差矣。 上曰, 他冊子入之。 賤臣, 承命持入, 鼎烈, 讀奏八子百選。 上命書傳敎曰, 夜對爲之。 衡柱, 出書座目單子, 持孟子第七卷八冊以入, 鼎烈, 以參贊官進伏。 上命開卷讀之。 百禧, 讀自孟子曰聖人百世之師, 止兩馬之力歟。 上曰, 下番讀之。 在元, 讀自齊饑陳臻, 止卷之十四。 上曰, 文義陳之。 百禧曰, 仁字訓誥, 未有若此章之緊切者, 人而不仁, 不可曰人, 蓋仁之義, 在四德爲元, 在四時爲春, 非元則無以爲四德, 非春則無以爲四時, 此可見非仁則無以爲人矣。 非但人之爲然, 草木之有實者, 亦有仁焉, 桃仁·杏仁是耳, 生生之理, 蘊具於皮殼之內, 乘春氣而萌發焉。 此先儒所以善形容仁字意思, 而孟子所以啓發後人者, 若是喫緊, 惟殿下深省焉。 上曰, 下番陳之。 在元曰, 伯夷·柳下惠, 匹夫之聖, 而百世之下, 聞其風者, 猶能頑夫廉懦夫立, 則況身逢舜·文之聖, 蒙被敎育之治, 涵泳作成之化, 則生斯世者之華於珮玉, 甘於列鼎, 當復如何哉? 惟我殿下, 以舜·文之聖, 居君師之位, 益勉精一之工, 以篤緝熙之學, 則不惟聖學克配舜·文, 凡今之人, 擧皆親灸鼓舞作興, 有德有造, 豈但聞風而廉頑立懦而止哉? 上曰, 參贊官陳之。 鼎烈曰, 下番所奏, 百世師之說, 允合聖學晉修之方, 伏願深留聖念焉。 上曰, 閣臣陳之。 憙淳曰, 養心莫先於寡慾, 遏人慾而存天理, 差毫釐而謬千里, 其理皦如, 則凡人進修之方, 亶在乎操存上工夫, 而此莫非我聖上淵護中推驗之方也, 伏願於此體念焉。 鼎烈曰, 門鑰當下矣。 上曰, 注書出去, 放鑰還入。 賤臣, 放鑰還入, 上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