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午八月二十日辰時, 上御熙政堂。 藥房入診,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副提調趙鐘永, 記事官金炳朝, 記注官任泰濬·李宗心, 檢校待敎朴綺壽, 右副承旨李紀淵, 假注書丁載榮, 事變假注書金履喆, 領議政金載瓚, 行吏曹判書金蓍根, 上護軍李羲甲, 韓陵君李海愚, 行護軍白東薳, 訓鍊都正徐春輔, 漢城右尹李止淵, 行護軍趙萬永, 校理李渭達, 以次進伏。 醫官吳千根·李命運, 進伏楹外訖。 上曰, 大臣進前。 載瓚進前奏曰, 秋候方深, 夜氣過涼,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載瓚曰,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載瓚曰, 中宮殿氣候, 何如? 上曰, 各殿宮氣候一樣矣。 仍命醫官入診, 千根等, 以次診候訖, 退伏奏曰, 脈候左右三部調均矣。 鐘永曰, 調理湯劑, 臣當先退而議定以入矣。 上曰, 唯。 鐘永等先退。 上曰, 次對爲之。 載瓚曰, 臣歲初登對, 以王世子睿學成就, 殿下必以身先敎, 敢效獻忠之義, 至承體念之敎矣, 退而顒俟, 今至幾月, 未嘗有一番開講之命, 玉堂已作冗官, 玉署仍成空館, 而政院之日稟經筵, 不過爲應文備例, 則世子將何所觀感而取則, 日就緝熙之工也, 目今悠悠, 〈萬事〉無過於睿學勉進, 而講讀未遍於七書, 离筵絶罕於三接, 雖於日一晉講之時, 只是十數行前後授音而已, 了無上下問答釋義質疑之盛而止, 然則一日二日, 虛度時月, 而學不可進得一步矣。 昔在世宗朝, 敎于左弼善鄭麟趾等曰, 世子不但講讀章句, 盛陳古今嘉言善政, 備說民間疾苦利病, 至夕乃罷, 日以爲常, 肅廟朝敎于宮官曰, 書筵開講, 必以閭巷物情艱難辛苦之狀, 反復曉諭, 使耳聞熟習也, 至哉列聖朝至誠苦心, 亶在於輔導睿德, 開發睿智, 已成我朝傳家之法門, 而在殿下丕顯丕承之道, 實不外是矣。 伏望自今, 勿以萬機之煩, 或停講學上工課, 仍以爲世子興感將進之方焉。 且念雷肆輔助之責, 專係賓僚, 此非容易遞改之任, 而近見春坊差遞, 太無限節, 一有應參之公故, 則乃以有實故三字, 無難入稟, 至於全數許解, 擧措輕屑, 聽聞礙異, 未知所謂實故者何故, 而不爲陳疏及呈告, 只以有故之稟, 猥徹崇嚴者, 臣實前所未聞也, 此後則有實故煩稟, 政院切勿捧入之意, 申飭, 至於玉堂·摠管, 若復無故入頉稟, 曲循其圖免之意, 則先自該房承旨, 從重論罪, 以此意竝爲申飭,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大院君祀孫, 今已闋服, 依年前議定, 令該曹, 先付宗親府都正, 待陞資, 以爲承襲君號之地,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忠勳府有司堂上, 有闕未差, 今已有年, 本府實多掣礙之端, 該堂送言, 請卽差下, 而韓陵君李海愚, 以世襲之任, 今又當次, 卽令差下, 使之察任,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廣州留守李書九, 再次承批之後, 宜卽出肅, 而一向辭遜, 尙無動靜, 處義極其過當, 事體亦甚未安, 推考, 使之從速上來, 仍卽膺命,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黃海監司李龍秀, 全羅監司洪奭周, 一直廢務, 期於自劃, 誠過矣, 海西道臣, 則當初遭罹, 雖極驚痛, 向後聖敎, 旣勤開釋, 則仰承德意, 益殫微分, 是爲叩謝之意也, 湖南道臣, 則所執旣守格例, 所遭不過官箴, 而疏申之後, 已承隆批, 固當飜然改圖, 隨卽視事, 而尙此廢務, 無意承命, 兩道道臣, 竝推考, 更無得以廢務一事, 上煩朝廷之意, 申飭,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以前迎華察訪金文禹, 治績虛實, 令守臣, 詳査以啓, 今見其査啓, 則文禹之實績實效, 果如湖西御史所啓矣, 京畿繡啓之按廉不審, 不可無警, 當該御史朴齊聞, 從重推考, 金文禹事, 當仍任本職而出代已久, 今無可論, 相當馬官, 待後窠卽爲調用之意, 分付該曹,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年前兵批, 虛司果積滯之弊, 不得已備郞從事官, 禁御把摠, 合十窠, 權作實職, 以(以)爲區處之地矣, 今則已盡付職, 而至出甄復云, 權作十窠, 還他本任, 勿以實職施行, 而至於時帶之人, 待其移差, 仍爲有闕勿補,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刑曹判書李好敏, 情理有難强令行公, 參議在外, 參判聞亦有事故, 難以許久察任云, 竝許遞, 政官牌招, 開改差出,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卽見開城留守吳翰源所報, 則以爲, 本府南門外數里許, 有元敬王后誕降舊基, 而歲久荒蕪, 漠未聞知, 今夏始因民間流傳, 得其實蹟, 而非但舊碑短小, 見者寒心, 碑面所書, 乃是本家私記, 則事面極爲未安, 今欲別具新石, 因建小閣於其上, 而守臣不敢擅便爲辭矣, 聖母誕降舊基之豎碑守護, 已有兩聖朝成命, 而尙今未遑者, 實是朝家之欠典, 守臣所請, 儘爲尊事體之道, 許令依狀辭施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嶺南儒生生員安潤德等上疏批旨, 有廟堂稟處之命矣, 取見其疏本, 則備陳故忠翼公臣郭再祐忠義之實, 兼暴年前儒疏訛謬之狀, 冀降辨明之敎, 仍請加贈之典矣, 事在久遠, 公私文獻, 無以憑考, 令道臣, 收聚道內古家世族之家乘野史, 詳考本末, 辨釋訛謬, 從實狀聞後, 更爲稟處, 加贈之請, 今姑置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卽見廣州前留守權常愼狀啓, 則以爲, 本府稤倉庫公用不足條, 每以軍餉穀貸用, 而待該庫穀有裕還報矣, 今則會錄無多, 尙未還報者, 數甚夥然, 今年狀請加分耗二百五十石, 特許劃付, 俾爲充餉事, 請令廟堂稟旨分付矣。 前後陵役, 稤倉專當策應, 功費不免夥多, 且加分耗之許施於公用及支放所需, 旣多其例, 所請加分耗二百五十石, 許令充餉,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卽見咸鏡監司李勉昇狀啓, 則以爲, 甲山府還穀, 癸酉以後各年未捧, 爲一萬八千餘石, 而今欲刻期督捧, 則勢將移徵隣族, 遍境騷嚷, 特爲排定幾年, 勿拘豐歉, 逐年準捧, 恐合事宜爲辭矣。 本邑穀簿之釐正, 僅爲十年, 而未捧之數, 又至於近二萬石之多, 言念糴法, 誠極寒心, 到今收殺之方, 不容少緩, 而民邑事勢之難於一時督徵, 果如狀辭, 宜有闊狹之方, 令道臣, 更爲區別數爻, 排定年限, 消詳陳聞後稟處之地,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小臣狗馬之齒, 將迫八十, 癃病轉深, 筋力如水益下, 一月六對, 尙矣無論, 而臣之間曠登對, 今爲三月之久, 而瘝廢職務, 萬萬惶恧, 惟願亟被斥退矣。 上曰, 大臣就座, 諸宰奏事。 萬永曰, 近來人材藐然, 武家中若有翹楚, 奬拔爲急, 前兵使徐鳳淳之子相奎, 前兵使李石求之子景純, 故將臣李光益之子圭徹, 俱以世將之後, 人器出類, 名入宣薦, 不事箕裘, 尙以儒業自處, 此亦有關紀律, 依別薦例, 徐相奎·李景純·李圭徹, 自三營門, 爲先哨官啓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紀淵曰, 今日賓對, 兩司無進參之員, 事甚未安, 行公諸臺, 竝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進御歸茸君子湯, 自今日, 一貼式煎入事。 出榻敎 上命大臣先退, 載瓚退出, 又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