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111책 (탈초본 2168책) 순조 23년 7월 25일 신묘 28/28 기사 1823년  道光(淸/宣宗) 3년

    ○ 癸未七月二十五日辰時, 上御熙政堂。 藥房入診,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提調金履喬, 副提調李止淵, 記事官鄭德和·金正喜·李憲瑋, 右副承旨愼宜學, 假注書金相勉, 事變假注書金耆升, 領議政南公轍, 行兵曹判書李存秀, 行護軍朴周壽·白東薳·趙鍾永, 開城留守金履載以次進伏, 醫官李惟鐸·李彦厚·金殷相進伏楹外訖, 公轍曰, 日氣漸涼,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公轍曰,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公轍曰, 中宮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履喬曰, 醫官入診, 何如? 上曰, 置之, 仍敎曰, 次對爲之。 公轍曰, 頃因開城留守金履載狀請, 以海傍近邑田結一千五百結劃給之意, 覆啓蒙允, 追因戶曹草記批旨, 有與廟堂商處之命矣, 當初劃結, 固出於窮變權宜之擧, 而有司之臣, 以例執難, 亦是盡職之意, 則今不必强令擧行, 第念, 松都以舊京分司, 破敗至此, 亟捄之方, 不可因此遂已, 已劃之數, 亦無從他變通, 則惟有劃邑合屬一條而豐德府界, 近在松都五里之許, 壤土相錯, 閭里相接, 便是一區, 故曾在太宗朝十三年, 以豐德合屬於松都, 後復設邑, 則到今罷守而竝府, 事有可據, 分司經用, 例皆取用於本府餉穀儲置中, 今此新劃邑土地, 旣屬於分司, 則其正稅自當依例添餉, 大同亦爲仍留儲置, 如是則可爲永久資給之道, 存罷之際, 張大宜念, 而輕重之間, 便否可知, 豐德府許令屬之松都, 其減守合界等節, 分付該曹該道擧行, 就以昨年稅納言之, 該邑實結, 不過爲八百餘, 其不足之數, 亦不可無別劃, 以各道還耗中限二千石, 每年劃給, 使之作錢補用而存贏作穀, 限年還報, 依前稟處遵行之意, 竝以分付於該守臣處,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公轍曰, 頃因湖南右道御史別單, 漕船漕卒減額便否, 令道臣商確論啓之意, 覆啓行會矣, 卽見該監司朴綺壽狀啓, 則枚擧各該邑鎭牒呈, 以爲, 本道漕舡, 往在庚戌, 旣較稅摠, 折衷減存, 則今以目下稅額之乍縮, 不可遽減, 而旣減之後, 若値稅穀準裝之時, 則舡隻之新造, 漕卒之還定, 勢多掣礙, 不如仍置, 至若法聖倉所屬井邑田稅, 今旣移捧沙浦, 計其米太, 幾滿一舡所載, 此則合有變通之道, 請令廟堂稟處矣, 穡事近多歉荒, 稅摠隨減, 留泊舡隻, 殆乎無倉無之, 以今所見, 量宜減額, 無所不可, 而幸値屢豐之歲, 將欲準裝稅穀, 則勢多掣礙, 誠如道臣所論, 且留泊時漕卒米布, 不爲上下, 別無公費云, 此則置之, 井邑田稅, 旣令移捧於沙浦, 法聖漕舡一隻, 使之減額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公轍曰, 頃因湖南右道御史別單, 聖堂倉掘浦之役變通便否, 令道臣商確論啓之意, 覆啓行會矣, 卽見該監司朴綺壽狀啓, 則枚擧咸悅前縣監李海慶牒呈以爲, 漕船出浦之路, 初非水淺難行, 方其退潮之時, 各舡格卒, 略治近岑之基, 以穩留泊, 則掘浦役民, 初非可論, 而該倉若一朝更張, 則必致漕卒渙散, 稅民勞費變通一款, 恐難遽議, 請令廟堂稟處矣, 聖堂倉變通之論, 自前有之, 昔在先朝庚戌, 亦有道臣親審之擧, 而事係更張, 寢而不行矣, 今則浦港逐年汰落, 舡路漸就平穩, 別無役民疏掘之難, 且以年久設置之倉, 一朝移屬, 則漕卒失業, 在所軫念, 邑報道啓, 俱以變通爲不便, 置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公轍曰, 頃因關西前道臣狀請, 寧城鎭革罷後, 寧遠邑治, 使之移設, 而黃龍鎭城餉輪坊糶糴事, 令新道臣商確狀聞之意, 覆啓行會矣, 卽見該監司金敎根狀啓, 則以爲, 寧遠移邑後, 校宮社壇新建物力, 假量爲四千餘金, 而該鎭旣革罷, 則鎭將排朔及鎭屬給代條, 當爲還錄者, 合爲二百九十二石, 其中營門支放條五十二石, 依節目除出, 其餘二百四十石零, 限三年特許劃給, 待限滿還錄本郡, 每當邑倅之遞易, 新舊夫刷價之斂於民間, 大爲痼瘼, 且防守專責該倅, 管轄無異邊地, 自今永革挈眷之例, 俾除斂民之弊, 黃龍城還, 則簿旣關由於主鎭, 則穀亦委屬而已, 不必歲換坊里, 該城餉一付之主鎭, 通同還戶, 親執照檢, 糶糴於城倉, 毋使鎭屬干與其間事, 請令廟堂稟旨分付矣, 寧遠移設之際, 財力之區處, 民弊之軫念, 道臣狀辭, 甚詳且確, 竝依此許施, 黃龍城還之不必簿自簿穀自穀, 道臣所論, 誠有意見, 而若使鎭屬毋得干與, 則此亦民也, 自前聊賴之資, 一朝空失, 不可不念, 向前道啓中, 本縣都執穀簿, 而輪坊換屬自鎭斂散之請, 亦出兩便之意, 此則依前道臣狀辭施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公轍曰, 陞試卽太學敎士中末事, 而設置之本意有在, 此亦歲課不能專一, 甚爲㦖然, 昨年陞試, 因疹疫之熾行, 不得磨勘, 仍令合設於今年, 而自春至秋, 不試一抄, 又聞此長除職未久, 呈告圖遞云, 事之未安, 莫此爲甚, 令政院另加申飭, 趁此涼生, 連爲設行, 期於限內畢試, 毋敢以此等事更煩朝家, 提飭之意, 一體分付, 庠製之未及設行者, 亦爲趁限擧行之意, 學敎授處, 亦爲嚴飭,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公轍曰, 左捕將白東薳職務相妨, 右捕將李勉植身病沈重, 戢盜之政, 近頗疎虞, 竝許遞,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公轍曰, 捕將排望, 聞甚苟艱, 而向日處分, 出於一時之警飭, 且爲日稍久, 前捕將申鴻周·趙華錫, 敍用似好,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 竝敍用, 可也。 出擧條 宜學曰, 左邊捕盜大將白東薳, 右邊捕盜大將李勉植許遞事, 命下矣, 捕將之任, 不可一刻, 暫曠在前, 如此之時, 有曾經大將權察之例, 今番則何以爲之乎? 上曰, 前左捕將白東薳, 竝權察, 可也。 出擧條 宜學曰, 左右邊捕盜大將, 前左捕將白東薳竝權察事, 命下矣。 卽爲牌招聽傳敎,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曰, 諸臺奏事, 周壽曰, 北漢餉穀之分留, 法意本自至重, 連因捧留本邑之致, 無以輪回分留, 腐傷者居多, 不無全棄之慮, 誠甚㦖然, 筵奏與節目, 不翅截嚴, 而近來則捧留之請, 殆同例規, 幾乎無歲無之, 甚至有自己卯至于今仍留之邑, 又或有所屬十四邑擧皆全數捧留之時, 揆以法意, 已極未安, 且本城嵐霧偏濕, 纔過數年, 其所腐傷, 甚於他處五六年之久, 見今所積者, 幾近十年, 則安得無全棄之慮乎, 若不嚴防捧留之弊, 數萬包餉穀, 其將腐棄而後已, 此豈成說乎, 自今申明舊制, 雖値歉歲, 切勿捧留之意, 更令廟堂嚴飭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正喜曰, 五臺·赤裳·鼎足三處史庫曝曬, 或有過限已久者, 或有今年當次者, 而間値朝家有事之時, 至今因循, 俱不得擧行, 定限曝史, 旣有所重, 不可更爲遷就, 故敢此仰達, 依例擇日擧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止淵曰, 京外儒生, 以故金忠獻公昌集書社事, 累日伏閤, 而係是朝家近年防禁, 自外曉諭退送似好,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唯, 履喬曰, 啓下淸心元·安神丸·蘇合元所入麝香, 合爲三百五十八部四分, 令戶曹別貿取用似好,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 依此爲之。 公轍曰, 豐德之合屬松都事, 俄已蒙允矣, 合邑初非更張之大事, 長津·厚州旣已加設則減此一邑之後, 州郡之數, 比前亦無所減, 且爲故都重地, 有此不得已之擧, 後豈有爲例之慮乎, 或以陵寢所奉之地爲難愼, 而陞留與降縣有異, 太宗朝十三年合邑之時, 旣在陵寢奉安之後, 則事體終無如何之端, 臣意如此, 而今則松京之積幹, 可以矯捄, 甚爲多幸矣。 宜學曰, 今日賓對, 兩司無一人進參, 事甚未安, 違牌諸臺, 竝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命大臣先退, 公轍退出, 又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