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113책 (탈초본 2231책) 순조 28년 7월 16일 갑인 34/34 기사 1828년  道光(淸/宣宗) 8년

    ○ 持平李潤聖書曰, 伏以臣跡起草茅, 年迫桑楡, 而猥忝科第, 驟躋臺侍, 受恩如海, 報答無涓, 只當陳力就列, 鞠躬盡瘁, 而第伏念, 臺銜, 重職也, 風憲之所掌, 言責之攸司, 則必有激揚之風裁, 讜直之論議, 然後方合於是職, 而臣則本以迂疎之性, 只有巽軟之習, 名以臺臣, 萬不近似。 況素抱咳喘之疾, 當此霖暑之劇, 金火之交, 宿病闖發, 日夕㱡㱡, 庚牌屢降, 不得承膺, 逋慢冞增, 怵惕俟罪, 以此情勢, 何敢久居於臺次乎? 玆敢披瀝控籲。 伏乞睿慈, 特許鐫遞, 以重臺體焉。 臣於丐免之章, 不宜贅他, 而第有所感激於愚衷, 敢以區區之見, 有此附陳焉。 臣昨伏見我邸下憂災責躬之至意, 奉讀未了, 不覺涕淚之交頤也。 大哉, 邸下之言, 卽古聖王遇災修省之至意, 而其憂憫之情, 惻怛之旨, 有足以格天地感鬼神矣。 臣雖譾劣無狀, 敢不竭愚陋淺薄之識見, 仰對睿念之萬一乎? 臣生長南土, 年過六十, 自丙午以來, 屢經荒年, 其災害之淺深, 賑濟之方便, 曾有見聞, 今請略陳之。 凡災害之中, 蟲災最甚, 旱澇之災, 則或有不被之處, 而蟲災則不然。 無論坪之高下, 壤之肥瘠, 而隨處凝聚, 則我稼之靑者化而黃, 黃者化而腐, 畢竟消瀜後乃已, 雖粃糠不得以糊口, 雖藁草不可以飼畜, 此災之劇而毒者也。 今觀三南道臣之達辭, 則蟲災之彌滿若是, 來頭之大歉已判, 固當及今而預講其活民之方, 何必待秋而始爲謨劃耶? 臣玆敢以荒年當行之政, 錄爲五條, 以備睿覽。 其一, 卽經用之撙節也, 其二, 卽宿弊之釐正也, 其三, 卽災總之準許也, 其四, 卽設賑之責效也, 其五, 卽使民而相恤也。 夫所謂經用之撙節者, 蓋荒年之政, 必以節用爲先, 故周公之定制也。 遇荒年, 則百度皆從省約, 考諸周禮可見, 而由周以下, 惟漢文得其遺意, 其於後五年癸未旱蝗也, 非無紅腐之積, 而猶減服御省廩吏, 此因所以對揚天災之道, 故朱夫子美之, 特揭于綱目, 則荒歉之必當節用, 瞭然可見。 惟我國家, 用度太豐, 華侈漸長, 所以經用常不足, 而今此三南財賦所出之地, 荒歉若彼, 國計將何以措設, 人生將何以拯濟也? 臣竊以爲, 自今以後, 諸般經用, 皆十減五六, 以體古昔荒歉節用之遺制, 似爲得宜。 夫所謂宿弊之釐正者, 其目不啻許多, 而慨言其最急之弊, 則有二者, 其一, 卽浮結之弊也。 蓋己·甲荐歉之前, 人民繁殖, 故山原瘠确之處, 亦皆耕墾而有結矣。 一自經歉之後, 民多流亡, 則雖膏腴之土, 亦不免陳廢之患, 況瘠确之旱田乎? 惟其旱田雖陳, 無蠲稅之典, 故無主之陳結, 年年排徵於隣里, 此所謂浮結也。 浮結之弊, 只由於久不量田之致, 自今年限量田以前, 永爲頉免浮結, 似合於奠民之道。 又其一, 卽宮畓稅米之弊也。 蓋各宮宮畓, 散在列邑, 而從前則宮差收稅矣。 我先大王登極之初, 洞燭宮差之作弊於民間, 自丙申年移屬戶曹, 而使船人運納焉, 大聖人恤民之德, 於乎, 至矣。 自是以後, 無弊遵行者, 數十餘年矣。 近年則又生別般之弊, 別營別庫, 本無入直之官, 每於郞廳因事開坐時, 始爲捧上, 故船人運來, 貯置江邊, 或至曠月而未納。 這間偸竊欠縮之弊, 守直逗留之費, 與夫霖潦之所沾濕腐傷, 藁KC10911之所編緝蓋覆, 其費不些, 而及其捧上時, 各項下隷, 多般徵求, 不饜不已。 船人以此所費, 每每排徵於各邑時作之民, 民不勝其苦。 此弊不去, 則必爲農民之膏肓, 若其祛弊之道, 則固非自下之所敢妄陳, 惟在睿裁之軫念如何耳。 夫所謂災總之準許者, 蓋歉歲執災之法, 非一守宰之所可遍審於闔境, 故使民成冊, 而成冊之初, 不能無濫入與冤漏之弊。 道臣以此成冊, 報于備局, 則備局謂災總之過多, 必有減削, 故乃其俵災之時, 全災之庫, 多漏於蠲稅之秩, 此豈朝家救荒均惠之本意乎? 今年則申飭守宰, 災結之成冊, 勿委吏胥, 躬自看審, 精實執災, 以報廟堂準數許施, 然後朝家之恩澤, 可以滂沛而均沾矣。 夫所謂設賑之責效者, 蓋荒年之政, 惟在於活民, 是故歷山之發金, 莊山之鑄幣, 而九潦七旱, 無一人之捐瘠。 其後孟子, 未有一事之施措, 而所可見者, 只是發棠而已, 則賑濟之法, 豈非關重哉? 我國之倉稟, 固所以備荒歉也。 近年以來, 穀簿漸滋, 每邑四色穀之石數, 殆乎十倍於其邑之戶數, 似非不足於設賑, 而夫何己甲之歲, 三南各邑, 莫不設賑, 而猶不能救餓殍之相枕? 此所謂有其名而無其實也。 今年亦必有設賑, 伏乞嚴飭守宰, 俾有實效焉。 夫所謂使民而相恤者, 蓋人之同居, 固有相恤之道, 以鄒賢所論井田之制觀之, 八家之同井者, 有隣保相助之誼, 以儒所定鄕約之條言之, 一鄕之同約者, 有患難相恤之規。 雖其世級漸降, 美俗不可挽回, 而每當歉年, 則穀價惟至貴, 而他物皆不能售價, 故閭閻之間, 穀與錢俱乏, 饒戶之有穀者, 莊儲而不肯相資, 所以有東隣備穀, 而西隣塡壑之弊也。 通計各邑, 饒戶之儲穀者甚多, 若使此穀通行, 而貪富相恤, 則亦可爲救民之一助。 然非有公家飭令, 則彼儲穀者, 必不肯賙急於隣里矣, 伏惟睿裁焉。 凡此五條, 皆是陳芻而已。 臣之識見, 本自淺短, 故只以曾者荒政之所不能行而民情之所願者, 彙以仰陳, 而惟其奉行之道, 則專係守宰之一心對揚而已。 臣又伏念, 昔者宋景德言而災妖消除, 唐皇罪己而將卒感泣。 伏覩十行睿旨, 若是懇至, 豈無所以全活我民, 而推以充之, 則東方其三五乎? 臣以疎逖之蹤, 微末之官, 不當與論於國家之政令, 而惟其不堪漆室之隱憂, 丹葵之素性, 玆敢略陳蕘說, 以效芹忱。 臣無任云云。 覽書具悉。 見爾之書, 甚有條理, 令廟堂, 稟處。 爾其勿辭察職。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