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辰閏九月初一日午時, 上御祥暉堂。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南履懋, 檢校直閣李景在, 侍讀官姜必魯, 檢討官趙秉憲, 假注書趙徽林, 記注官卓雲翰·金熙逌, 各持孟子第三卷,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上命開卷讀之。 必魯讀自吾聞出於幽谷, 止亦爲不善變矣。 上曰, 文義陳之。 必魯曰, 謹按此章之義, 深斥陳相之由高趨下, 反不如鳥之舍幽遷喬, 則所謂可以人而不如鳥者也。 夫自卑升高者, 吾道之所以循序漸進者也, 不可以躐進, 又不可自劃, 故朱夫子嘗曰, 行百里者半九十里, 又曰, 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將來。 蓋言志於道者, 更可努力, 不宜反塗, 而苟或有自暴自棄, 則豈非前功可惜者耶? 大抵硬着力尋向上, 便可到高明域, 而方是少歇處矣。 是以贊帝堯則明峻德, 頌文王則曰誕登岸, 夫明峻登岸, 大可爲後世慕道者表準, 而惟彼陳相, 不知吾道上面, 有無限好境界, 反學許子名儒行夷之人, 則可勝惜哉? 目今吾道煥明, 士趨中正, 志道戀德者, 莫不行遠自邇, 登高由下, 則曾傳序文所謂宋德隆盛治敎休明者, 正爲我朝今日道也。 然而道之晦明, 士之趨向, 亶在於人君導率之如何, 而導率之要, 莫切於誠, 誠者, 眞實無僞之謂也。 以是誠而率之導之, 使之遵正路而踏實地, 則吾道庶可以益明, 士趨亦可以益正矣, 唯聖明懋哉念哉。 上命掩卷, 上曰, 史官就座。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