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未正月十二日申時, 上御景賢堂。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柳致睦, 檢校待敎金興根, 侍讀官徐念淳, 檢討官申冕周, 假注書洪仁秀, 記事官徐憲淳·曺雲承, 各持小學第三卷, 以次進伏訖。 上讀前受音十遍訖, 上曰, 文義陳之。 念淳曰, 自古語君臣之倫者多矣。 曰, 君臣有義, 摠言君臣之道也, 曰, 君使臣以禮, 臣事君以忠, 曰, 爲人君, 止於仁, 爲人臣, 止於敬, 若忠若敬, 乃人臣事君之常維也, 而今曰, 君義臣行, 行者, 行君之令, 而致之于民之謂也。 人臣有匡救之義, 有復逆之事, 有諫諍之節, 而直曰, 臣行, 苟或萬有一人君之所命令於其臣, 有不合於禮, 不當於義者, 其臣亦將奉而行之歟。 若然則匡救復逆諫諍之名, 果安在哉? 由此觀之, 人君之所命令於其臣者, 無一事之不合於禮, 無一言之不當於義者, 可知矣。 易曰, 君子居其室, 出其言善, 則千里之外應之, 居其室, 出其言不善, 則千里之外違之, 應違之際, 治亂之分判焉, 可不愼歟? 伏願殿下留念焉。 上曰, 下番陳之。 冕周曰, 天下之事, 莫善於順理, 莫不善於逆理, 石碏之諫莊公, 以六順六逆陳戒者, 意甚盛矣, 而惜其未先乎格其君之心也。 夫人主一心, 萬事之根柢也, 心苟正矣, 則日用常行, 事事皆順, 奚止於六順? 心旣不正, 則威儀動作, 事事皆逆, 奚止於六逆? 此大學之敎, 以正心, 爲修齊治平之本, 欲正其心, 必須先誠其意, 惟殿下留意焉。 上曰, 參贊官陳之。 致睦曰, 父慈子孝云者, 天下之爲父子者, 孰無此心, 而愛之而不能敎導, 非慈也, 養焉而不以其道, 非孝也。 必如文王之止慈止孝, 然後方可謂孝且慈矣。 惟我殿下若能於孝慈二字, 玩索而有得焉, 則爲國家爲天下不難矣。 大學平天下章, 是聖人之極功, 而其道不過曰, 孝悌慈三者而已, 伏願懋哉懋哉。 上曰, 閣臣陳之。 興根曰, 此章大義, 在於順逆二字, 此所云六順六逆, 卽石碏之擧其略而陳於其君者也。 天下之事不順則逆, 不逆則順, 事無大小, 一以順天心順民心爲主, 則無有不吉, 反是則不然。 此不可不深加省察, 而苟或人君有過, 群下惟以順志爲忠, 人臣有諫, 君上若以逆耳爲罪, 則又甚不美, 只可當順而順, 當逆而逆, 務歸精微之科, 然後始可以順天而順民矣, 更願體念焉。 上掩卷。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