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二月初六日辰時, 上御景賢堂。 勸講入侍時, 原任直提學朴綺壽, 參贊官徐英淳, 侍讀官李寅皐, 假注書李墩, 記事官曺雲承·洪說謨, 各持小學第四卷,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上讀前受音訖, 綺壽讀自聞下等之語, 止雖欲開明, 不可得也, 仍讀奏釋義訖。 上讀新受音十遍訖, 命陳文義。 綺壽曰, 日昨已以此章中立志之義, 有所仰陳, 而大抵立志, 必以上等爲可, 進則爲上等, 不進則爲下等, 理致卽然, 而言不忠信, 行不篤敬, 過而不悔, 悔而不改, 則漸至爲下等人。 蓋人莫不欲爲上等人, 而每患者, 不能向善背惡, 故終不免爲下等, 心情聽視, 昏蔽壅塞, 有如墻壁而坐視物, 雖欲開明, 不可得矣。 周官曰, 不覺墻面, 孔子曰, 不爲周南·召南, 其猶正墻面, 朱子詩曰, 昨日土墻當面立, 今朝竹牗向陽開。 此皆謂學文上開明之工也, 三言皆切, 襯當於今日進講自止也。 上曰, 面墻則不能視物, 誠然矣, 不爲周南·召南之句, 小學亦有之也。 綺壽曰, 然矣。 夫與善人同處, 聞其善言, 則漸就開悟, 怳若八牕之豁然洞開, 自臻於高明之域矣。 此章諸句語, 莫非切實之戒, 而過而不知悔, 悔而不知改, 此二句語, 尤爲體念, 區區之望也。 上曰, 玉堂陳之。 寅皐曰, 閣臣所奏切實, 伏望體念, 而凡人立志不高, 故行己自卑, 所見日就昏蔽, 若面墻壁而坐, 其所開明之方, 惟在於志于學而已。 學而時習, 則耳目聰明, 智慮廣豁, 自然處於高明廣大之域。 惟願殿下, 於此等處, 益加聖意焉。 上曰, 參贊官陳之。 英淳曰, 爲下等之言, 爲下等之事者, 專由於學識不得高明也, 學識若高明, 則下等之言, 下等之事, 自當無矣。 伏願益加典學之意。 寅皐曰, 昨日賓對時, 大臣以召對則史略爲之之意, 仰稟而蒙允矣。 謹當待下敎擧行, 而冊子不可不預爲準備, 而本館及內閣所在, 不過爲三帙, 藏書閣所儲者, 推移用之, 何如? 上曰, 唯。 上掩卷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