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未九月二十一日午時, 上御熙政堂。 勸講入侍時, 原任提學鄭元容, 參贊官洪祐順, 侍讀官洪在喆, 記事官金應均, 記注官金鳳梧·張鉉喆各持小學第四卷,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上誦前受音訖。 元容讀自歷玆以往, 止良由是耳, 仍讀奏釋義訖。 上讀新受音十遍訖, 命陳文義。 元容曰, 此章內知行二字, 最宜留念, 凡人讀書, 求所以知也。 古人嘉言善行, 皆在簡冊, 非讀書則無以知古之言與行, 而雖知之, 不能行焉, 則知之何益哉? 先儒云, 未讀書時這般人, 讀書後只是這般人, 則雖讀與不讀, 同耳。 近日臨講之際, 雖字句之已熟者, 每多差讀, 專由於心不在書之致, 如是則雖讀而亦無以知, 何論行乎? 伏願加念焉。 上曰, 玉堂陳之。 在喆曰, 此章別無敷陳之義, 而此有讀書二字, 最宜體念焉。 苟知書不可不讀也, 則知之而又能行之, 然後是可謂眞知矣。 非讀書則無以知古人之言行事蹟, 而旣知之後, 行之爲貴, 伏願先從讀書上, 益懋聖工焉。 上曰, 參贊官陳之。 祐順曰, 閣臣·儒臣所奏切實, 臣無容更陳者矣。 上掩卷。 元容又奏曰, 今日朝霧甚矣。 開講有待霧卷之敎, 臣等相與欣悅矣。 聖學雖不可不勤, 保嗇聖躬, 尤有先焉。 古之聖后聖人, 皆於保嗇攝養之方, 不可少忽。 讀鄕黨篇, 則可知聖人之一動一靜之必愼必勤矣。 凡保養之道, 在於衣服之適其寒煖, 飮食之節其飢飽, 而外至之氣, 如風霧冷濕, 不宜觸冒。 此後如値日候不調之時, 則開講差退時刻, 務合節宣之道好矣。 上命史官就座。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