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未十月初十日午時, 上御熙政堂。 晝講入侍時, 知事申在植, 特進官金基常, 參贊官李寅敎, 侍講官徐戴淳, 檢討官權溭, 假注書兪錫煥, 記事官徐耆淳·申錫愚, 各持小學第四卷, 武臣申性浩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上誦前受音一遍訖, 命讀新受音, 戴淳讀自自道之不明也, 止可以入道。 仍讀奏釋義訖, 上讀新受音十遍訖, 命陳文義。 戴淳曰, 異端邪誕虛妄之說, 陷溺人心者, 以其爲敎也, 彌近理也。 故雖才智之人, 終迷不覺。 苟能闡明聖道, 先開山谿之茅塞, 則必無正路之蓁蕪, 道若大路然, 闢邪說明正學之功, 捨是道奚以哉? 是道也, 卽堯·舜以來精一相傳之法, 下之趨向, 專係上之導率, 伏望反復詳察焉。 上曰, 下番陳之。 溭曰, 夫溺者, 水溺之謂也。 凡物溺水則難以復拯, 譬若一陷於不善, 難以覺悟也。 故治國之道, 莫善於進君子退小人, 蓋小人之言語事爲, 無非邪誕妖妄也。 故其勢易於親昵, 其害至於沈溺, 終成禍亂之階, 無異於異端之害, 可不懼哉? 諸葛武侯曰, 親賢臣遠小人, 程子曰, 親賢士大夫之時多, 接宦官宮妾之時少, 此兩言最爲切要, 常常存警, 以爲體念之道, 臣所望也。 上曰, 知事陳之。 在植曰, 今日所講之章首末, 再言道字, 伏未知殿下, 領會此道字乎。 道之爲言, 甚爲廣大, 夫道是虛位, 故有是有非, 是是君子之道, 非是小人之道, 此章所言道字, 卽聖人之道也。 要做聖人之道, 必自君子道爲始, 君子之道無他, 只是誠敬二字而已。 出門如見大賓, 臨事如承大祭, 洞洞屬屬, 如執玉如奉盈, 主一無適者敬也, 眞實無僞, 純亦不已者誠也。 今此所講之書, 皆聖賢之言, 必敬而讀之, 誠而不斷, 則此便爲是道理而君子道也, 如此不已, 則可以爲聖人矣。 臣等所望於殿下者, 聖人之道也, 殿下之所自期者, 亦聖人之道也, 伏願以此體念焉。 上曰, 特進官陳之。 基常曰, 玉堂上下番, 已詳細敷陳, 臣無容更奏矣。 上曰, 參贊官陳之。 寅敎曰, 此章中膠於見聞四字, 最爲要緊。 蓋人, 除非上聖之姿, 鮮不爲見聞所移, 故朱子曰, 習與正人居之。 不能無正, 猶生長於齊, 不能不齊言也。 習與不正人居之不能無不正, 猶生長於楚, 不能不楚語也。 故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 白沙在泥, 不染而黑, 此皆裕君之善喩也。 爲人君者, 絶宦官宮妾之褻, 親端方直諒之士, 聞正言行正事, 則自致涵養氣質, 薰陶德性, 終始典學之工, 漸臻於緝熙光明之域矣。 如是則上可以繼堯·舜·文·武之道, 下可以接孔·孟·程·朱之統也。 篇終之可以入道者, 卽此之謂歟? 伏願殿下, 懋哉懋哉。 上掩卷, 在植曰, 小學四卷, 今已畢講, 玉堂已入溫繹之稟, 而政院亦以溫繹間, 視事頉稟之意入啓。 此雖古例, 而今此進講冊子, 皆以勸講進讀, 以法講進讀之章絶少, 溫繹之工, 無容多費時日, 法講則格例所拘, 雖爲停止, 一日停講, 極爲可悶, 溫繹自內爲之, 雖明日, 必行勸講, 無至間斷之地也。 且進講小學, 已多年月, 若復拖長, 易致支離, 連開講筵, 接續課讀, 期於早畢此書, 復爲進講他經, 則亦必有漸進之味矣。 上命史官就座。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