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117책 (탈초본 2348책) 헌종 3년 11월 10일 갑신 22/22 기사 1837년  道光(淸/宣宗) 17년

    ○ 丁酉十一月初十日辰時, 上御熙政堂。 大王大妃殿垂簾, 大臣·備苟堂上引見入侍時, 左副承旨李寅敎, 假注書南秉哲, 事變假注書金震休, 記事官趙徽林·李時愚, 領議政李相璜, 左議政朴宗薰, 右議政李止淵, 行判敦寧府事金逌根, 行戶曹判書趙寅永, 行上護軍鄭元容, 行兵曹判書權敦仁, 知中樞府事金蘭淳, 禮曹判書李紀淵, 吏曹判書申在植, 行大護軍李光文, 行護軍朴永元·李完植·柳相弼, 校理任百經,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宗薰等進前奏曰, 朝氣陰冷, 聖體若何? 上曰, 一樣矣。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大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中宮殿氣候, 何如? 上曰, 安順矣。 大王大妃殿曰, 次對爲之。 相璜曰, 今日萬事之本, 豈有過於典學者哉? 近日日開講筵, 有課程而無間斷, 接續如是, 必有日新又新之效, 而伏聞臨講之際, 受音·誦讀之外, 未有質問辨疑之事。 雖聖姿天縱, 異於凡人, 初年入學之時, 開發長進, 專在於問之一事, 蓋非問則無以知, 非知則無以行, 所以經有好問·下問之訓, 而學貴切問·審問之工。 見今進講魯論一部, 卽門諸第隨事問答之語, 而問於其師, 問於其友, 旣問又問, 畢竟明悟豁通, 造詣各隨其天分, 造其極焉, 爲學之要, 惟問是已。 況此書一章一句, 皆有奧旨, 若體認而推行, 則以之修齊治平, 受用容有窮已哉? 今若臨文不究, 悠泛以度, 延英午漏, 只爲文具而止, 今日如去日, 今年如前年, 則是有講學之名, 而無講學之實, 豈不悶哉? 伏願自今, 另加聖念, 尋行拈句, 發難起疑, 俾有開發資益之效焉。 上曰, 眷眷忠愛, 深爲可感, 所陳當各別服膺矣。 出擧條 相璜曰, 卽見忠淸監司沈宜臣所報, 則以爲, 忠州還逋十萬五千七百八十五石零, 已承十年排捧之命, 而今年當捧夏穀一千四百四十石零, 今無以本麰收捧, 以租換色, 與秋穀一體收捧, 且該邑還逋之至於此境, 專由於穀摠過多之致, 依鎭川已例, 每年排納, 量宜移送於穀少他邑爲辭矣。 夏牟作租, 亦有他道已施之例, 排納條之逐年移送於穀少邑, 亦未嘗無裒益之效, 依報請施行, 何如? 大王大妃殿答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相璜曰, 卽見全羅監司李憲球狀啓, 則以爲, 本道田政之紊錯, 興德尤有甚焉。 該縣物情, 皆願改量, 而縣監洪義祿, 雍容做去, 實惠已著, 此倅未歸之前, 使之經始, 則大役可以善就, 所入物財, 亦自有不煩陳請, 從便拮据之方, 而該倅瓜期已迫, 特許限麥秋仍任, 設施改量事, 竝請令廟堂稟旨分付矣。 田量之宜改久矣, 疆界漸紊, 貢賦不均, 浚下戶孱氓之膏, 肥豪民猾胥之肉, 而帳付隨縮, 經入益絀者, 實亦由此。 目下國綱人才, 顧無以一時遍擧, 然雖一二邑, 如有可以幹當擔夯之人則誠幸矣。 今此道臣, 擧該邑願量之民情, 有該邑請量之狀本, 而又以該倅之可以幹事, 保任頗力, 宜令試可。 且量役旣始, 與該縣監, 限麥秋仍任, 而竝許施, 俾責成效, 而雖尋常事爲, 說易而做難, 況經界之大政乎? 丈量尺度之微差, 高下等數之或混, 來後之慮, 實有憧憧。 擧行雖曰有該倅, 而糾飭專在於道臣, 如或有擾弊之及聞者, 則非但該倅之難逭重勘, 責亦當有所歸, 竝以此意, 分付, 何如? 大王大妃殿答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仍敎曰, 有實效則甚幸, 如或有名無實, 則反不如不爲也。 相璜曰, 頃因廣州留守金敎根災實狀啓, 加請災一百五十結許劃, 壬辰乙未停退未捧還中一年條, 各年排捧條中一年條, 竝令收捧之意, 覆啓行會矣。 卽見該留守狀啓, 則復陳年形民勢, 仍請見減災八十八結零, 特許準劃, 停退排捧還, 竝許仍請事, 令廟堂稟旨, 分付矣。 事情旣然, 數爻無多, 災摠依請準劃, 停退及排納還餉, 時値荐歉之餘, 難行竝督之政, 更有此陳聞。 糴法雖重, 民勢宜念, 亦爲依狀請施行, 何如? 大王大妃殿答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相璜曰, 松都句管關西穀見縮條, 今年耗米二千石, 自該府報請給代矣。 支放不足耗代劃, 便成年例, 而此是已施於水原者, 不可異同, 湖西所在本司句管各名穀會錄耗中折米劃給, 使之取用, 何如? 大王大妃殿答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相璜曰, 卽見戶曹所報, 則以經費不足, 排用無路, 請劃折錢二十萬緍, 而又以差倭兩次單蔘條請劃矣。 大抵度支一歲之入, 不能當一歲之用, 況値比年荐歉, 國結大縮, 屢經巨役, 應下甚多, 駸駸然馴至於此, 爲今之道, 要不出痛加省約, 務歸節用, 以爲一分牽補之方, 而目下事勢, 亦不可不及今區處。 第念京外積儲, 到底枵然, 實無摸擬之處, 就年前筵稟兩營停番兩道貢蔘等價十萬兩零排年作穀者, 姑退一年之限, 先以明年作穀條移劃, 則在元定節目, 不過有差遲差速之別, 而不至於毁繣, 在該曹庶或容旋矣。 減貢停番之又此請退, 雖涉悚悶, 捨此一條, 莫可着手, 故敢此仰達, 而且此數, 無以相當於應用, 更以嶺湖南所在各名穀折米, 各一萬石劃下, 使之取用, 何如? 大王大妃殿答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相璜曰, 月前赦典, 諸道徒流罪人, 罪同而或有放仍之不同云矣。 此當有一視之政, 令攸司更爲詳考, 稟啓取旨似好, 故敢此仰達矣。 大王大妃殿答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相璜曰, 生民困瘁, 莫有甚於今日, 我東朝晝宵憂念, 屢發臨朝之歎, 殿下之常所承聞於筵席之間者也。 荐歉連荒之餘, 雖使盡懷保撫字之責, 尙患無安生樂業之意, 況重以病民害民, 椎剝箕斂之厲政乎? 此專係於牧民之地, 臨民之官, 不能盡其責也。 識見雖或不逮, 才力縱有難强, 苟能至誠奉公, 實必爲政, 則顯績固未易言, 切害庶可無是。 顧今三政俱弊, 百瘼叢集, 使今日民國至於此極者, 非長吏之過而伊誰之過? 以守令愼擇, 慈敎惻怛懇摰, 前後非一, 居銓之臣, 亦豈無對揚之心, 而終未見一半分實效, 此則縱或諉之知人爲難, 若居官之廉貪臧否, 莫能掩於按察之下, 其倅之行何政, 某邑之有何事, 多有所傳播流行, 至及遠聞, 則廉訪諮諏之地, 豈有不知之理乎? 六臘殿最, 專出於懲勸之意, 若於此吐剛茹柔, 循私蔑公, 不以實聞, 則上而孤負, 下而貽害, 將有其極乎? 京察後不嚴明無中下之各道道臣, 譴罷示警, 前多有之, 而今時則尤當另用重典, 使小民知墨倅汚吏之必無倖免, 然後少可以收拾而維持矣。 諸道褒貶, 封發不遠, 先以申令之意, 措辭分付, 以爲警惕擧行之地, 何如? 大王大妃殿答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仍敎曰, 所奏非不好矣, 而前後此飭, 非止一再, 尙未見仰體之實效, 爲方伯者, 若有一分嚴畏朝廷之心, 豈有是乎? 有勢力之守令, 初不下手, 只以數三殘蔭冷武, 塞責而止, 雖令不行, 一至於此, 則反不如不令也。 予則深居九重, 外道治政, 何以知之? 董飭之責, 專委於卿, 卿須善爲之, 如有不治之守令, 而道臣亦不嚴明殿最, 則一一論罷, 可也。 迎送之弊, 雖甚可慮, 不猶愈於仍置之貽害乎? 從今以往, 予不欲更言也。 相璜曰, 梱重地, 曠任可悶, 新除授兵使, 使之當日辭朝, 何如? 大王大妃殿答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相璜曰, 禮曹方有擧行之事, 而亞堂有闕, 令政院, 政官牌招開改差出, 何如? 大王大妃殿答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大王大妃殿命書傳敎曰, 濬源殿御眞舊本奉來時大臣, 右相進去, 移摹處所, 以慶熙宮光明殿爲之。 仍敎曰, 設都監大臣發行後, 卽爲擧行。 宗薰曰, 實錄郞之三司啓遞, 自是定式, 而間因正宗實錄移謄, 加差者多, 其勢無以推移, 姑且仍帶矣。 今則謄錄諸郞, 過半減下, 而都廳與校讐粉板之役, 一時爲悶, 郞廳中見帶玉堂·臺諫人, 竝依例本職許遞, 何如? 大王大妃殿答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仍敎曰, 史役今至何境乎? 宗薰曰, 割付始役已多日, 而畢役則姑未可指期仰奏矣。 止淵曰, 臣之今此冒進, 匪敢以見職自居也。 誠以屢犯瀆擾, 而未蒙諒燭, 徒徼恩禮, 而轉增惶隘, 無寧爲此抗顔前席, 剖心畢懇之計, 而大凡人臣事君, 有趨走爲恭之時, 有量力自退之地, 蓋以分義廉防, 隨處輕重故也。 今臣所叨, 大異庶官, 決不可專顧分義而拚棄廉防也, 故自拜命之初, 爲必辭之圖。 乃殿下曲加慰藉, 一向敦迫, 有若臣之可爲而不爲, 可强而不强者然, 臣之慙悚抑鬱, 顧何如哉? 臣立朝三十餘年矣, 本末長短, 畢露無餘, 未嘗有尺寸之功能, 又未有毫末之報效, 而偏荷先大王庇覆之私, 得有今日, 繼被東朝殿下簡畀之眷, 致位至此, 臣苟有一分可爲可强之道, 則糜粉湯火, 在所不避, 豈忍飾辭退託, 不思所以仰體萬一乎? 殿下誠試思之, 以臣極凡庸之姿, 當此極艱虞之會, 臣可以開導聖學而期臻日新之域耶, 臣可以裨補世敎而俾覩風動之效耶, 臣可以振肅朝綱而革貪懦之習耶, 臣可以綏輯民生而解殿屎之憂耶? 無一於是而徒然苟充, 假之以虛名而姑備其數, 加之以謬恩而只榮其身, 畢竟使之顚倒破綻, 狼狽僨踣, 則此奚但爲臣一己之災殃而已哉? 在聖德則爲則哲之累, 在國體則爲苟艱之羞, 豈其細故也耶? 儻殿下深念及此, 則必不待臣言之覼縷, 而早有以處臣也, 臣則謂一日匪據, 則有一日之害, 二日虛縻, 則有二日之害, 有不容姑息淟涊, 重貽四方之惑。 伏乞聖明, 毋謂臣已出而已膺, 亟命斥退, 以幸國事, 千萬血祝之至。 大王大妃殿曰, 見卿初疏, 予心悲愴, 曷有其極? 卿試思之。 甲午以後, 國家之得有今日者, 上而荷皇天祖宗眷佑之德, 下而賴朝廷大臣協贊匡輔之力也。 如此殆岌之時, 前史所罕, 主上寶齡, 甫過十歲, 予是一婦人, 維持之望, 將誰恃耶? 惟恃諸大臣念舊圖報之誠, 而卿則先王之所平日眷注, 枚卜宿德, 舍卿伊誰? 今見登筵, 民國之幸也。 毋過自辭巽, 與領左相同心寅協, 使我國勢如磐泰之安, 是所望也。 又敎曰, 三相已備, 予心實萬幸矣。 止淵曰, 慈敎至此, 臣不覺血淚之被面, 不知所達。 臣偏荷兩聖朝如天之恩, 此生此世, 報答無階, 臣惟期謹守本分, 得免負心負國之罪, 以爲不報之報矣, 今忽承此萬難堪承之命, 將至於以臣一身之故, 貽害國事, 畢竟僨敗乃已, 則臣雖萬被誅戮, 將何所補乎? 此臣所以公私憂懼, 不敢爲承當之計者。 苟非然者, 臣雖無狀, 豈或爲便身之謀, 不思所以生死向前, 盡心圖報乎? 大王大妃殿曰, 俄已言之, 不必過如是辭巽矣。 又敎曰, 向來以弊邑薄窠守令之不許遞改, 申飭矣。 近見遞易之節, 依前頻數, 未見一分實效。 上雖令之, 而在下者終不奉承, 則烏在其申飭之意乎? 此後予不欲更飭矣, 守令去就, 卿等量而爲之。 予雖深居九重, 亦自有聽聞之道也。 又敎曰, 向者領府事以老病, 請遞藥院之任矣。 仍命書傳敎曰, 藥房都提調許副, 前望單子入之。 又啓曰, 藥房都提調, 以左相爲之, 似好矣。 又敎曰, 影幀舊本奉來時, 右相將何日發行耶? 止淵曰, 臣辭不獲命, 往役爲重, 不敢更事煩陳, 而期日漸迫, 當以十六日辭陛矣。 節目中晝停及經宿處所, 皆以客舍磨鍊, 而各邑客舍, 如或湫溢難便, 則以衙東軒變通爲之, 似好矣。 大王大妃殿曰, 甚好矣。 止淵曰, 宿所奉安時, 當有陞降出納節次, 而非但排設之難以如意, 出納之際, 紐結之屢改, 易致動搖, 極爲悚悶。 以神輦從便, 仍奉於廳事, 遮設屛帳, 經宿奉發, 事甚簡使, 故預此仰達矣。 宗薰曰, 解結移動, 極爲重難, 以神輦仍奉於宿所, 果爲十分簡便矣。 大王大妃殿曰, 事勢固然, 依此從便爲之, 可也。 寅敎曰, 諸宰奏事。 寅永曰, 凡係上納, 莫重於田稅, 期限程式, 有不容一毫違越, 而近來外邑, 專事玩惕, 甚或有經歲之弊。 雖以米邊言之, 京畿未納六邑, 俱在朝發夕至之地, 乃反拖到深冬, 其中又有乙未條之尙今不納者。 至於錢木布, 則嶺南·湖西·關東·海西諸道, 雖有多寡之不等, 其爲過限一也。 此皆非未收於民間者, 只緣邑或攛挪, 吏多乾沒而然, 揆以法意, 該守令竝宜論勘, 而苟求其句檢提飭之方, 則責在道臣, 先從道臣, 竝從重推考, 仍令與各項免稅未納條, 一體刻期董督, 而如又視若文具, 如前遷延, 則該守令, 竝用先罷後拿之典, 何如? 大王大妃殿答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寅永曰, 本曹今年米摠, 本自不足, 無以支及於明年新捧矣。 左右摸擬, 無處辦出, 固知惠局所儲, 近雖不敷, 其在共濟之義, 合有相資之方, 而從便推移, 多有已例, 不必以數爻, 預爲措的仰奏, 當從頒祿放料之需, 臨時貸下摠廳南漢·江都餉米, 各限二千石給價取用, 無至乏絶窘迫, 而摠廳則使之量宜下捧於平倉, 南漢則使之精捧於松坡倉, 以待明春需用, 江都則使之待解凍賃船運納之意, 一體分付恐好, 而事係軍餉, 下詢大臣處之, 何如? 大王大妃殿曰, 大臣之意, 何如? 相璜曰, 京外三營事勢, 聞甚不敷, 而大農目下經用, 非此則亦知其無以措劃, 有難蘄許矣。 宗薰曰, 餉穀非不甚重, 而視諸大農經費, 則不無差間, 臣於此別無他見矣。 止淵曰, 地部罄匱, 臣所稔知, 如無別般措劃, 實難目下支計, 三營事勢, 非曰無難便, 而旣是曾往已行之事, 且當以大農經費爲重, 臣亦無他見矣。 大王大妃殿答曰, 諸大臣之意如此, 依爲之。 出擧條 寅永曰, 影幀舊本奉來吉日不遠, 光明殿奉審修補, 不可不前期擧行, 故敢此仰達矣。 大王大妃殿曰, 甚好矣。 紀淵曰, 濬源殿影幀舊本奉來後, 入京日子, 令當擇吉, 而來初連値齋日, 不敢循例擧行, 何以爲之, 而且時當隆冬, 遠外事情, 有難的度, 單日預定, 恐致窘束。 若以兩三日擇取, 以爲隨勢進退, 則事甚穩便, 故敢此仰達矣。 大王大妃殿曰, 依此爲之, 勿拘齋日, 可也。 寅敎曰, 玉堂所懷奏之。 百經曰, 無所懷矣。 寅敎曰, 今日賓對, 兩司無一人進參, 事甚未安。 違牌諸堂, 竝推考, 何如? 大王大妃殿答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大王大妃殿曰, 大臣先退, 史官就座。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