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以禮曹言啓曰, 傳曰, 內喪在先時笠制, 旣爲釐改, 則祥後禫前之燕居服, 仍用布帶, 亦似未安, 令該曹問議時, 原任大臣以稟事, 命下矣。 發遣郞廳, 問議於時原任大臣, 則領中樞府事臣趙寅永以爲, 內喪在先時, 祥後燕居布帶, 雖載補編橫看條, 今於笠制釐改之後, 似當用微吉之義, 而謹按禮曰祥而縞, 注曰縞冠素紕也, 此非具三年體之謂也, 外此禮書, 無可援据, 蓋以齋衰杖朞, 服制已盡故也。 唯先正臣權尙夏之說曰, 夫爲妻祥後禫前, 當着白帶, 是乃閭巷士庶通行之制, 則亦合參用, 而王家禮節, 至爲嚴重, 臣無以質言仰對矣云。 行判中樞府事臣鄭元容以爲, 內喪在先時燕居服, 祥後衣帶之仍卽補編橫看圖所載, 而圖說, 或與受敎條, 有所逕庭, 故笠制釐改, 亦以受敎爲重也。 旣祥微吉, 在禮卽然, 而布帶之一如祥前, 果甚未安, 聖詢及此, 不勝欽仰, 杖朞之服限, 則已盡具體之制, 吉當以漸, 故士庶家夫爲妻禫前, 常着白帶。 然此是時俗之通行, 亦無古禮之的據, 則不敢援此而遽議於王朝儀節, 惟在博採而裁處焉云。 行判中樞府事臣權敦仁以爲, 內喪在先, 祥後黑笠布帶, 載於補編橫看圖, 而練而祥禫, 漸次就吉, 禮之大意也。 燕服隨變, 亦無可疑, 而笠制先旣釐正, 則帶之仍布, 烏在其漸吉之義? 況內喪在先之練祥杖禫, 雖曰具體, 自是朞服, 則殿下之服, 旣祥而盡矣。 服盡之後, 仍其布帶, 實未知於禮, 果何如也, 下詢布帶未安之敎, 臣不勝欽仰萬萬, 王朝典禮, 臣實蒙陋, 未有考證, 而至若士庶家所行者, 臣之先祖文純公臣尙夏之論以爲, 夫爲妻祥後禫前, 當着白帶, 若照以士禮, 則臣無他見, 而私家遵用, 遽難援議於王朝莫重之制, 唯在博詢而裁處之爾云。 議政府右議政臣金道喜以爲, 祥後布帶之制, 卽補編橫看條中所載也。 然而卒哭後笠制, 亦就橫看條而通變釐正者, 則布帶之隨而釐正, 恐無可疑, 蓋杖朞之服, 雖是朞服中最重之制, 而其爲朞而除則一也。 若於祥後, 仍其布帶, 則不幾近於服猶未除乎? 夫爲妻祥後禫前, 當着白帶, 旣有先正臣權尙夏之定論, 此固士庶家通用之制, 而無以遽議於王朝典禮, 惟願博詢而裁處焉云矣。 大臣之議如此, 上裁, 何如? 傳曰, 諸大臣之議如此, 以白絲帶磨鍊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