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122책 (탈초본 2503책) 철종 1년 4월 15일 정축 25/26 기사 1850년  道光(淸/宣宗) 30년

    ○ 庚戌四月十五日午時, 上御熙政堂。 進講入侍, 禮曹堂上同爲入侍時, 領事鄭元容, 講官尹定鉉, 參贊官宋廷和, 檢討官姜冕奎, 記事官金永秀·成載瑗·鄭健朝各持小學第四卷, 禮曹參議洪永圭,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上曰, 禮堂進前。 上曰, 禮堂莊陵奉審後入來乎? 元容曰, 向有道臣狀啓, 禮堂以年次奉審出去, 而兼有莎草修改之節, 監董畢役後入來矣。 上曰, 莎草等節, 善爲監董乎? 永圭曰, 臣承命馳進奉審陵所, 則陵上封土間有蹲縮, 莎草多至枯損, 丁字閣中外滲漏, 前面會簷椽木及東簷椽木腐傷, 碑閣滲漏, 椽木腐傷, 典祀廳四隅春舌朽敗, 故董率役丁, 修改之節, 次第擧行矣。 上曰, 莊陵江原道乎? 元容曰, 然矣。 莊陵子規樓·配食壇·淸泠浦, 而子規樓端宗寢御之所, 而間失基址, 久未尋得矣, 至于正宗朝, 始獲舊墟而建宇。 配食壇卽當時節死人配侑之所也。 上曰, 禮堂退出。 上誦前受音一遍訖。 上曰, 范公之事, 與子路負米之類無異矣。 元容曰, 然矣。 定鉉讀自吾吳中宗族, 止竝置義田宅云, 釋義訖。 上曰, 義田宅何謂也? 定鉉曰, 義田云者, 主義而言也, 集解所云范氏義庄, 人日食米一升, 歲衣縑一匹, 嫁娶喪葬, 皆有給是也。 上讀新受音十遍訖。 上曰, 文義以次陳之。 定鉉曰, 范氏義庄, 至今在吳中, 蓋仲淹體其祖宗均視子孫之心, 施于宗族, 如是其仁厚, 此不過一家之事也。 西銘曰, 乾稱父坤稱母, 民吾同胞, 大君者, 吾父母宗子, 人君之於臣民, 固有大小遠近貴賤之不同, 而自天視之, 則均是生民, 初無大小遠近貴賤之分也。 人君之責, 當體天爲心, 使斯民不饑不寒, 其要在於存心以仁, 發政以仁, 期於無一夫之不得其所, 常患其或有不均, 則域內含生, 皆入於仁化之中, 無饑寒之憂矣。 其所及, 豈特九族而已哉? 讀晝講義, 必須引而伸之, 觸類而長之, 方有益於進學, 如此章雖言范氏一家之事, 當看以治平之道, 亦如是推去矣。 冕奎曰, 自祖宗來, 積德百餘年而始發於吾, 范仲淹之言, 誠美且大矣。 子孫之富貴, 皆由祖先積累之餘蔭, 夫德者得於心而行之身者也, 其爲效非一朝一夕之可期, 故必百世以俟, 而所由來者漸矣。 從古聖賢, 必先愼乎德, 有德此有人, 帝典之克明峻德, 太甲之咸有一德, 康誥之克明德, 皆以德爲根柢, 故帝堯之七十載治化, 殷湯之五百年享國, 成周之八百年基業, 厥有由於積累之德也。 孔子曰, 善人爲邦百年, 又曰, 王者必世而後仁。 洪惟我國家聖繼神承, 重熙累洽, 式克至于今日休, 莫非列聖朝盛德積累之致也。 伏願殿下, 克體克敬, 修聖德行仁政, 則日臻雍熙之治, 其不難矣, 留神澄省焉。 廷和曰, 范文正之設置義庄, 實本於祖先均視子孫之意, 而欲其無間於親疎也。 天下以睦族稱者, 必擧仲淹, 而吳中田宅, 尙有舊址, 范氏宗族, 世守良規, 至今傳敦尙之風, 甚盛矣哉。 蓋此孰睦之誼, 非特私家爲然, 在昔聖帝明王, 莫不以此爲治道之當務, 故德之親睦九族, 謨之敦敍九族, 亦皆著見於經典, 然則敦睦二字, 豈不爲帝王家尤所致念者歟? 伏願殿下, 於此等處, 推移講究, 益加聖工焉。 元容曰, 今日自止雖小, 文義則好矣。 自范文正公, 至義田是一說也, 自上以言語解釋以敎似好矣。 上以言釋義。 元容曰, 宗族雖有遠近, 以祖先視之則同是子孫, 豈有親疎乎? 此義可比於君民, 民則雖有王畿·外道, 遐邇之分, 自君上視之則均是赤子, 豈有遐邇乎? 祖先愛子孫之心, 必欲無饑寒, 故范文正體祖先之心, 以恤饑寒爲先務。 蓋人生以衣食爲本也, 王者之行仁政, 亦使斯民無饑寒, 故孟子之論王政, 以黎民不饑不寒爲先也。 昔齊桓公麥邱賜老人食, 老人曰, 願賜一國之饑者, 賜老人衣, 老人曰, 願賜一國之寒者。 蓋其意君上行仁政, 夫耕婦織, 各安其業, 衣食無憂, 則便是吾君之所賜也。 伏願以行仁政爲心焉。 上掩卷, 命史官就座。 上曰, 雨意, 何如? 元容曰, 久旱之餘, 雨勢頗緊, 竊爲農事可幸矣。 上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