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122책 (탈초본 2505책) 철종 1년 5월 23일 갑인 24/25 기사 1850년  道光(淸/宣宗) 30년

    ○ 庚戌五月二十三日辰時, 上御熙政堂。 進講入侍時, 講官朴永元, 參贊官宋廷和, 檢討官金世鎬, 假注書成載球, 記事官鄭健朝·金炳溎, 各持小學第五卷,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上誦前受音一遍訖, 上開卷。 永元讀自正獻公通判, 止而能有成者少矣, 釋義訖。 上曰, 通判是何官? 永元曰, 佐知州爲治者, 比諸我朝, 若兩都·八道之有判官也。 上曰, 器云者, 何義也? 永元曰, 人之成就, 如物之爲成器, 是以有人器之稱矣。 上曰, 友之爲言, 何謂也? 永元曰, 友也者, 非交親之謂也。 責善規過, 是乃友道。 古之人非但從師問學, 友亦擇其勝己者以資益, 近世則師道友道, 皆不如古昔矣。 上曰, 十餘歲云者, 當爲幾歲? 永元曰, 當爲十一二歲矣, 上讀新受音十遍訖。 上命奏文義。 永元曰, 雖已釋義以奏, 或無疑難處乎? 上曰, 予當解釋一遍矣。 解釋訖。 上曰, 歐陽, 姓乎? 永元曰, 複姓也。 上曰, 竟夕云者, 至夜之謂乎? 永元曰, 然矣。 上曰, 呂氏家事, 誰所述也? 永元曰, 朱夫子之輯是編, 博採群書, 此章則出於呂氏家錄也。 永元奏曰, 雖有本善之資, 必有其父兄師友, 然後有所成就, 而早孤失父兄之訓, 僻處無師友之益而成就者亦有之。 父兄旣沒, 而言行家有記述, 師無親炙, 而道學載在經傳, 承紹家法, 服膺聖訓, 則足以成就矣。 有志有誠者能如是, 志未立誠未逮者, 不可語此。 匹夫之學猶如此, 惟我殿下, 奉覽祖宗朝謨訓, 監法而繼述, 則是無間於敎誨也。 ···之道, ···之學, 布在方冊, 熟玩而體行, 則是爲師也。 世鎬曰, 器有大小淺深, 而小不可爲大, 淺不可爲深。 至若德器, 則學進則識進, 識進則量進, 小可大矣, 淺可深矣。 德器成就, 儘由學問之力, 學問講益, 必待師友之功。 惟我殿下, 講討經史, 進德修業, 勉勉不已, 則德之爲器, 莫遠且大, 自致大成之域, 伏願體念焉。 廷和曰, 正獻家三世, 世爲宋朝名臣, 而其家法之嚴, 亦爲當時士大夫楷範, 流徽後代, 至載于小學善行篇矣。 今以呂滎公言之, 非但於父兄師友之訓導, 蒙養以正, 服習薰陶, 又重以賢母之敎, 良媲之助, 外內交修, 克有法度, 畢竟成就德器, 爲他日名碩之彦。 正獻嘗語人曰, 此子不欺闇室。 知子之言, 至於如此, 則滎公之爲成德君子, 卽此一言, 可以推驗。 然則不以家庭間敎養有素, 而其何能及是乎? 大抵人道之常, 必以所受於家訓者, 發而爲用, 終作在朝之賢, 則此所以治平之必本於修齊者也, 故大學曰, 不出家而成敎於國。 帝王之道, 豈異是哉? 伏願殿下, 推此講究, 益留聖念焉。 上掩卷。 永元奏曰, 講筵退後, 進讀爲幾許遍乎? 上曰, 讀五十遍矣。 永元曰, 五十遍不少矣, 而展卷時讀過, 掩卷而忘, 則非工夫也。 必也念念在玆, 無一息忘此, 浹洽厭足, 然後方可無書自書我自我之歎。 儒士多有輪誦經書者, 許多卷帙, 何可以皆高聲大讀乎? 或低聲於口中, 或默思於心上, 飯頃睡間, 時時念誦, 是之謂勤篤之功。 且臨文講討, 大勝於屢遍之讀, 無論當日所講與前所讀, 而時賜問難, 則大有益於聖學矣。 上命史官就座,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