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戌七月初六日巳時, 上御熙政堂。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金世均, 檢校待敎尹滋悳, 侍讀官鄭鎏, 檢討官宋謙洙, 假注書朴蘭壽, 記事官金龍翼, 玄基濬, 各持通鑑第二卷,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上開卷。 上曰, 上番讀之。 鎏讀自項梁已破章邯, 止項梁死。 上曰, 文義陳之。 鎏釋義訖, 奏曰, 項梁再破秦軍, 便有驕色, 此誠小器易盈也。 夫驕者, 矜己而輕人之謂也, 人而驕人, 鮮有不敗, 宋義見項梁之驕, 諫曰, 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 眞有先見之明, 而惜乎梁不聽其言, 終至於敗, 驕之爲害, 可不懼哉? 上曰, 使梁無驕色, 可不爲秦軍所破乎? 鎏曰, 然矣。 上曰, 項羽之爲人, 與項梁何如? 鎏曰, 項梁雖因有驕色, 竟至於敗, 猶不至於項羽之慓悍猾賊矣。 上曰, 下番讀之。 謙洙讀自章邯已破項梁, 止西略地。 上曰, 文義陳之。 謙洙釋義訖, 奏曰, 寬裕也, 大長也, 書曰, 克寬克仁, 彰信兆民, 又曰, 有容德乃大, 秦民塗炭已久, 當此之時, 非寬仁, 無以服衆, 非弘大, 無以容物, 故楚之老將, 願遣寬大長者, 告諭父老。 顧其計得矣。 伏願殿下, 於寬大二字, 深加省察, 臨民以仁, 御下以寬, 聖德日新, 含弘光大, 品物咸亨, 則億萬年無疆之福, 實基於此, 豈不休哉, 豈不盛哉? 上曰, 參贊官讀之。 世均讀自三年冬十月, 止諸侯皆屬焉。 上曰, 文義陳之。 世均釋義訖。 上曰, 何爲沈船破釜甑乎? 世均曰, 此示士卒以厲氣而戰, 有進無退之義也。 上曰, 持三日糧者, 亦示士卒以三日內必破秦軍之意乎? 世均曰, 然矣。 王離者, 秦將王翦之孫王賁之子, 而項羽九戰, 皆破秦軍, 諸侯軍, 莫敢縱兵, 皆從壁上觀, 以此爲諸侯上將軍矣。 仍奏曰, 項羽之謂宋義徇私者, 以其時士卒凍飢而不恤, 送其子襄相齊而飮酒高會故也。 項羽以次將, 矯王令而擅害上將, 固是大罪, 謂宋義非社稷之臣者, 不待羽言而可知。 社稷臣者, 必如皐·夔·稷·契之於唐·虞, 伊·傅·周·召之於殷周是也。 上曰, 閣臣讀之。 滋悳讀自春三月, 止使諸侯。 上曰, 文義陳之。 滋悳釋義訖。 上曰, 沛公善用人言矣。 滋悳曰, 然矣。 多用群雄之奇謀良策, 是以沛公, 嘗於統一天下之後, 諸將曰, 蕭何·張良·韓信此三人者, 皆人傑也, 吾能用之, 此所以取天下者也。 項羽有一范增而不用, 此所以失天下者也。 又奏曰, 沛公寬大豁達, 所過毋得鹵掠, 民皆喜之, 項羽慓悍猾賊, 所過無不殘滅, 民皆怨之。 八年干戈之中, 沛公雖數困於項羽, 羽卒爲沛公之擒, 而沛公爲天子者, 誠以此也。 上曰, 予亦欲讀, 而調攝之餘, 故今番則姑不爲之矣。 謙洙曰, 保嗇爲重, 姑不必讀過幾遍, 若於朝夕淸涼之暇, 召接臣隣, 頻賜講論, 則庶可樂而忘疲, 亦可消暑, 是臣區區之望矣。 世均曰, 今玆賜對, 尤不任歡祝, 而以節宣之方, 從簡便時賜召接, 是臣區區之望也。 上掩卷。 上曰, 史官就座。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