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122책 (탈초본 2509책) 철종 1년 9월 18일 병오 25/25 기사 1850년  道光(淸/宣宗) 30년

    ○ 庚戌九月十八日巳時, 上御熙政堂。 進講入侍時, 講官金蘭淳, 參贊官李秉珪, 檢討官朴昇壽, 假注書李崙夏, 記注官金大鉉, 別兼春秋閔致庠, 各持小學第五卷,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上誦前受音一遍訖, 上開卷, 諸臣以次開卷。 蘭淳讀新受音, 自王裒, 止于晉訖。 仍奏釋義。 上曰, ·昭兩人, 誰是誰非耶? 蘭淳曰, 兩人事, 殿下淵衷, 以爲孰是孰非乎? 上曰, 實爲非矣。 蘭淳曰, 然矣。 爲將之道, 師律之間, 或有過失, 則反躬自責, 此不害爲謙遜之美, 而則以己之罪, 反委之於, 在下者豈有心服之理乎? 且人君馭世之道亦然, 以山藪之量, 包容群下, 則豈有過中之擧乎? 上曰, 蓼莪是何篇耶? 蘭淳曰, 詩小雅蓼莪篇也。 殿下知竝廢之義乎? 上曰, 其師聞而哀感故廢之也。 蘭淳曰, 然矣。 昔王裒痛父死非命, 常讀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處, 輒三復流涕, 其門人受業者, 竝廢此詩而不讀也。 昇壽曰, 蓼莪詩, 卽孝子不得終養而所作者也。 王裒每讀至此, 感傷流涕, 故其門人, 恐其師之聞而感之, 廢而不誦也。 上曰, 以示不臣于晉, 何義乎? 蘭淳曰, 本魏人, 及司馬氏篡魏, 以晉爲國號, 而以不忘父讎之故, 終身不西向, 以示不臣服之意也。 蘭淳曰, 雖示不臣, 而奚獨避西向乎? 上曰, 晉都在西故也。 蘭淳曰, 然矣。 上讀新受音七遍訖, 上曰, 以次陳文義。 蘭淳曰, 王裒之徵辟不起, 廢蓼莪, 孝子之心, 痛恨之至, 固所當然, 而非至孝根天, 樹安能爲之枯? 非立志堅確, 身安得未嘗西向乎? 伯夷之不食周粟, 王祥之抱樹而泣, 一串貫來, 易地則皆然矣。 士君子有意於當世之務, 先要立志, 有金石不渝, 風霜不變之節, 然後孝可移於養親, 忠可移於事君, 窮天地亘萬古不易其操也。 伏願殿下, 觀人必以其孝, 取人必以其節, 漸之以仁, 劘之以義, 則菁菁之莪, 菶菶之梧, 豈無吉士之藹藹乎? 惟殿下念哉。 昇壽曰, 今以司馬昭事下詢曰, 實爲非, 聖敎誠然矣。 蓋東關之敗, 卽之罪, 而渠必曰誰任其咎云者, 卽委過於而以自解也。 則與其不言而冒虛罪於己, 毋寧直言而正其咎於, 故對之曰責在元帥, 可謂言亦誅也。 每當講讀之際, 古人之何者爲善, 何者爲惡而褒貶之, 又思所以在上御下之道, 則其於聖治, 豈少補也哉? 伏願深加省察焉。 秉珪曰, 今此文義, 講官儒臣, 備陳無蘊, 別無敷演仰達者矣。 蘭淳曰, 臣之登筵, 今已許久矣。 召對間或有命, 而進講則多朔間斷, 玉候靡寧之時, 講學固餘事, 而近日則諸節已臻康復, 課日進講, 下情不勝歡祝。 臣又有所仰質者, 每伏見進講時, 則比諸召對, 微有難便之意, 臣未敢知聖衷有何所難而然乎? 抑以進講之成誦前受音, 不得融會而然歟? 召對與進講, 其爲講則一也。 縱不能貫通成誦, 庸何傷乎? 只以文義爲主, 常常理會, 是臣所望者也。 上曰, 然矣。 又曰, 且有仰陳者, 雖以此篇如王祥·王裒之事言之, 旣讀其書而知其人, 則書諸左右, 常念其忠孝之出天, 以示嘉奬之意, 則是亦領會之一道也。 又曰, 講學譬如飮食, 一日廢食則饑, 一日不讀則荒, 不食之害, 猶止於口體, 不讀之害, 至及於心志。 由是觀之, 俱是不可廢之事, 而講學爲尤切矣。 非但講學, 常頻接臣隣, 討論古今治亂, 民生苦樂, 以至尋常節目間事, 隨處下詢, 必當有聖智日新之效也。 上曰, 攀柏何義乎? 蘭淳曰, 柏是墓傍所植, 攀其樹而哭之之謂也。 上掩卷, 諸臣以次掩卷。 上命承旨書傳敎曰, 判義禁與秋判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上曰, 史官就座。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