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122책 (탈초본 2511책) 철종 1년 11월 6일 갑오 12/12 기사 1850년  道光(淸/宣宗) 30년

    ○ 庚戌十一月初六日午時, 上御熙政堂。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兪致善, 侍讀官金會明, 檢討官姜㳣, 檢校待敎李秉文, 假注書鄭漢源, 記事官金龍翼, 別兼春秋南秉吉, 各持通鑑第二卷,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上開卷。 上曰, 上番讀之。 會明讀自襲破齊, 至與漢相守。 上曰, 止之。 文義陳之。 會明釋義訖, 奏曰, 此章是攻戰之事而已, 別無他文義矣。 夫滎陽·成皐, 必爭之地, 以其有敖倉也。 重民重食者, 王覇之基也, 而則不守, 失此大勢。 且司馬咎卽獄吏也, 而以其舊親之故, 信之任之, 至於失守, 則用人處事之間, 可驗其取敗之蹟矣。 至若韓信之襲齊者, 不誠之甚者也。 上曰, 是出於欲顯己功之心也。 會明曰, 然矣。 只欲顯功, 而不顧事理, 故至有假王之請, 而不會垓下之期, 以致漢王之畏惡其能, 則後車之縛, 豈非自取哉? 上曰, 下番讀之。 讀自楚軍食少, 至無益也。 上曰, 止之。 文義陳之。 釋義奏曰, 別無他文義, 而漢王之不赴太公之急者, 有違於人子之常道也。 上曰, 是大不善之事也。 曰, 朱子所以說得不是云者, 此也。 伍奢之二子, 則往見, 而則不往, 雖出於復讐贖罪之意, 而豈是人子之正道哉? 會明曰, 之此計, 只料其來, 而不料其不來也。 上曰, 不然。 豈有當此事而不往赴之人乎? 曰, 然矣, 而計旣窮, 惟此一事, 可要其來故耳。 上曰, 然矣, 而幸有項伯而得生, 不然則豈不殆哉? 項伯所云殺之無益者, 固是好言也。 秉文曰, 不顧家云者, 所以不至於加害也。 上曰, 參贊官讀之。 致善讀自項王漢王, 至馳入成皐。 上曰, 止之, 文義陳之。 致善釋義訖, 奏曰, 臣所讀自止內, 別無可陳之文義, 而所謂通鑑二字, 卽通古鑑戒之義也。 上下數千百年, 治亂得失, 瞭然在目, 朱夫子所以深加歎賞者也。 大聖人之學, 則不在乎尋章摘句而已。 惟我殿下以今日政令施措, 參互往古, 善者效之, 惟恐不力, 惡者戒之, 惟恐不嚴, 無或放過, 益加澄省, 則三代之治, 可復見於今日矣。 伏願懋哉懋哉。 上曰, 傷胸捫足, 是何意也? 致善曰, 足指則非要害處, 故托辭以安衆心也。 上曰, 起行勞軍, 非但恐漢軍之知其重傷也, 實恐項羽之知之也。 致善曰, 然矣。 上曰, 數十罪之中, 以義帝歸重而言之也。 致善曰, 然矣。 漢王之縞素者, 君臣之大義也。 漢所以得天下者, 亶由於此矣。 上曰, 閣臣讀之。 秉文讀自韓信已定臨淄, 至爲趙王。 上曰, 止之, 文義陳之。 秉文釋義奏曰, 龍且之見敗於韓信者, 以其侮而生驕心也。 兵法曰, 將驕卒惰者敗, 卽此之謂也。 上曰, 然矣。 臨戰而豈可輕易而不愼乎? 秉文曰, 非但臨戰之爲然, 大凡每事, 不可一有驕心, 驕而不敗者, 未之有也, 可不戒哉? 上讀三遍訖, 掩卷。 上曰, 右相何日入來云乎? 致善曰, 今明間還第云矣。 上曰, 自政院知入也。 上命史官就座,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