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122책 (탈초본 2511책) 철종 1년 11월 8일 병신 14/14 기사 1850년  道光(淸/宣宗) 30년

    ○ 庚戌十一月初八日午時, 上御熙政堂。 晝講入侍時, 特進官李根友, 同知事韓正敎, 參贊官林肯洙, 侍讀官李寅夔, 檢討官李升洙, 假注書鄭漢源, 別兼春秋徐翼輔, 記事官金炳溎, 各持大學, 宗臣興宣君昰應以次進伏, 武臣李熙絅進伏楹外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上誦前受音一遍訖, 開卷。 寅夔讀自及其十有五年, 止非後世之所能及也。 上讀新受音十一遍訖。 上曰, 文義以次陳之。 寅夔曰, 此言性分者, 卽是四德也, 職分者, 卽是五倫也。 四德非自外求之者, 固是秉彝之同得也, 五倫皆備於我者, 莫非日用之常行也。 但爲氣稟之所拘, 物欲之所蔽, 而或不能全之也。 人君之繼天立極者, 如欲化民成俗, 則捨是敎何以哉? 若其敎之之要, 必先行之於躬, 得之於心, 而推其餘及之民, 使復其固有之性, 使盡其當爲之職而已。 大學之法, 皆由此道, 則俗何以不美, 治何以不隆哉? 人性之分, 學敎之法, 原無古今之異, 民是三代之民, 法是三代之法, 其所以治而敎之, 不過講而明之, 而亶係乎人主之一心矣。 君心卽萬化之本也, 標端而影直, 源淸而流潔, 自然之勢, 故董子曰, 正心以正朝廷, 正朝廷以正百官, 正百官以正萬民, 四方遠近, 莫敢不一於正者卽是上行下效之美也。 伏願體念焉。 上曰, 凡人之中, 苟能俊秀, 則皆當入學也。 寅夔曰, 然矣。 人雖微賤, 才旣俊秀, 則使得入學者, 可見廣敎之意也。 上曰, 學敎之廣, 何謂也? 家塾黨庠州序國學, 而莫不有敎之謂也。 上曰, 隆字之義, 何也? 寅夔曰, 盛美之謂也。 升洙曰, 人生之初, 莫不具五常之性, 而亦不能無氣質之偏, 物欲之私, 故所以不能全之也。 是以聖人爲設此敎, 旣先敎之以小學之法, 又復敎之以大學之道, 皆所以祛其偏而克其私, 使復其性而已。 此三代所以爲盛時也。 至若本之人君躬行心得者, 尤爲切要, 成湯之建中, 洪範之建極, 皆此義也。 如欲使一世之人, 各盡其性, 亦惟在人君推己及人之工而已。 孔子曰,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孟子曰, 君仁莫不仁。 蓋敎民之本, 在於君心之正, 而正心之要, 又莫如仁義, 初非高遠難行之事也, 日用彝倫之間, 無私心而當於理之謂也。 今我殿下, 每存省察之工, 發一念則必反而省之曰, 天理耶? 人欲耶? 如其天理, 則擴以充之, 如其人欲, 則充[克]以去之, 行一事則必反而察之曰, 天理耶? 人欲耶? 如其天理, 則勇往直前, 如其人欲, 則一刀割斷, 涵養克治, 無少間斷, 則全體大用, 無不得正, 而施諸敎化, 無不出〈於〉正矣。 惟聖明懋哉懋哉。 根友曰, 大學卽入德之門, 修齊治平之道, 實在於此。 故惟我英廟朝, 自始講至暮年, 三講是書, 溫故知新, 得力最多, 御製序文, 以詔後世, 猗歟盛矣。 今殿下繼述聖工, 無或間斷, 則實有光於緝熙日新之工矣。 伏願體念焉。 正敎曰, 古昔盛時, 卽·三代也, ·三代之人, 皆能知學校之敎, 而其本則蓋由於人君躬行心得之餘, 君有·三代之君, 則可使當世之人, 皆爲·三代之人矣。 惟殿下克懋乎學, 而無愧乎古, 則今世之人, 皆可爲·三代之〈民〉矣。 伏願懋哉。 肯洙曰, 大學八條, 正心二字, 最爲要旨。 蓋人心譬如銛鋒之易傷, 悍馬之難制, 出入無常, 操存舍亡, 故修治之本, 在於正心, 此心一正, 則應接萬變, 無所處而不當矣。 正心之要, 亦惟在於誠。 傳曰, 不誠無物, 天下萬事, 不以誠實做去, 則皆歸虛僞, 故誠正相須, 不可廢一矣。 今殿下臨御講學, 則盡誠於講學一事, 裁決庶務, 則盡誠於裁決一事, 雖於燕閒獨處之時, 持守此心, 實下工夫, 造次勿失, 克盡誠正之道, 則修齊治平, 亶不外是。 伏願益加體念焉。 上曰, 諸臣所奏之言, 皆好矣。 當留念矣。 仍命賤臣書而讀之。 上曰, 參贊官讀奏一遍也。 肯洙讀奏自止訖。 上掩卷。 命史官就座,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