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122책 (탈초본 2511책) 철종 1년 11월 17일 을사 18/18 기사 1850년  道光(淸/宣宗) 30년

    ○ 庚戌十一月十七日午時, 上御熙政堂。 晝講入侍時, 知事金洙根, 特進官姜𣹡, 參贊官宋廷和, 侍讀官李寅夔, 檢討官姜㳣, 記事官任應準, 別兼春秋南秉吉, 記事官金炳溎, 各持大學, 宗臣益平君KC01687以次進伏, 武臣申命淳, 進伏楹外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上誦前受音一遍, 上開卷。 寅夔讀自子程子, 止致知在格物, 釋義訖。 上讀十遍訖。 上曰, 文義以次奏之。 寅夔曰, 聖人之學, 不過是成己成物成始成終而已。 蓋天下之本在國, 國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未有不修己而能治人者也。 故大學之敎人, 始而就吾所固有之明德, 而或爲氣稟物慾之所累, 則以至善之道, 修以明之, 終焉及民所同得之秉彝, 而今爲卑汚苟賤之所染, 則以至善之道, 革以新之, 俾知當止之地, 各入至善之域。 此三者, 爲一篇之綱領, 而以條目言之,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者, 明明德之事, 而卽成物成終之效也, 而八條之中, 格物居先。 格物·致知, 非二件事, 致知之中, 便有格物之事, 而欲其卽事觀理, 窮之而至於用工之道, 專在於先誠其意。 苟不誠其意, 善惡判焉, 卽古人所謂人鬼關頭也。 然誠意之工, 要不出於毋自欺三字, 不可以人所不知不聞, 自欺其心, 此所以爲八條中第一義也。 中庸曰, 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 所以成物也, 又曰誠者, 物之終始也, 爲學之體用本末, 無不該備於誠之一字矣。 惟我殿下, 今講大學之書, 將以大學之道, 修己治人, 則其於明德新民之方, 每以誠之一字, 終始體驗, 內而動靜云爲, 外而政令施措, 無一事不出於誠, 則此所謂成己成物, 成始成終之工也。 伏願懋哉。 上曰, 知止而后有定, 是安安能遷之義乎? 曰, 知止, 是知其至善之所當止也, 定是志有定向也, 能安之安字, 與安安同義, 知止, 如射者之的得止是已, 中其的也。 仍奏曰, 明明德·新民·止至善, 爲三綱領, 而三綱領之中, 明德爲體, 新民爲用, 止至善爲明德·新民之標的, 八條目, 又三綱領之用耳。 然所以明德·新民之道, 皆從格致而做去, 格致之要, 必自讀書始。 朱子曰, 讀書是格物一事, 逐段仔細玩味, 一次看, 有一次見識。 今我殿下, 講讀此書, 先要分別體用於三綱領條目之中, 窮至其所以然所當然之理, 以致其知, 則誠正修齊之道, 可以循序漸進, 故格致是爲學入頭處也。 伏願深留聖念於格致之工焉。 上曰, 苟能自明其德, 則新民之功, 不難致矣。 曰, 然矣。 洙根曰, 初學入德之門, 門者門戶之謂也, 大學之道, 道者, 當行之路也。 蓋爲學之序, 如入門而升堂入室, 室則聖人之域也, 學而至於聖人, 是猶入德而至於至善之地也。 三綱八目, 上下番所奏, 備盡無餘, 臣無容更達矣。 𣹡曰, 知止而后有定者, 卽上文至善之所止也。 志有定向, 然後靜安慮得, 卽是次第件事, 而能得二字, 乃得其止於至善也。 今我殿下, 開講之初, 以此發問, 伏願以知止爲能得之要焉。 廷和曰, 程子所論爲學次第, 卽指·大學下工先後而言之者, 而譬如堂室之有層節, 階戺之有梯級, 循序漸進, 固不可躐等而徑行矣。 猗我殿下, 先從小學而作爲根基, 繼講大學, 以爲次次進修之方, 此誠聖工之有次第, 而一篇之內, 亦有次第, 先講序文, 次及經。 今以首章言之, 明明德三字, 當先於新民, 而講究則此又一章之有次第, 而以至於八條目, 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等事, 亦莫不各有次第, 始終本末, 脈絡相通矣。 微辭奧旨, 固當尋繹玩索, 而章句間次第條理, 先須逐段領會, 然後一部之規模間架, 自可瞭然貫通, 而其於明體達用之工, 不啻綱擧目張, 領挈毛順矣。 伏願懋哉懋哉。 上曰, 古之欲明明德一節, 是推本而言也。 洙根曰, 上一節, 是工夫次第, 下一節, 是功效次第也。 上曰, 參贊官讀之。 廷和讀奏一遍訖。 上曰, 宗臣·武臣, 亦奏文義, 可也。 KC01687曰, 特進官·儒臣, 已爲詳奏, 臣無容更達矣。 命淳曰, 臣武夫, 素無學識, 無可達之辭矣。 上曰, 諸臣所奏甚好, 當留念矣。 上掩卷, 命史官就坐,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