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大司憲尹致秀, 行大司諫金在田, 掌令朴奎賢, 持平李載元, 正言權〈鍾〉祿等疏曰, 伏以人臣之不敬無禮犯分干紀, 王章之所必加, 而人得以誅之者也。 彼曺夏望者, 獨非孝廟之臣子乎? 至以不敢道之句語, 敢擬不敢擬之地,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不幸而悖書流布, 上而誣逼, 下而侮辱, 幸而闢廓打破, 士論峻正, 聖批隆重, 惟獨王法未伸, 輿憤未洩, 有若尋常薄過之或可酌量者然。 臣等安得不連章累瀆, 思所以明張之哉? 固結斥逐, 卽安石千古之案, 而渠以死黨之苦心, 敢售醜正之手法, 斯會二字, 是何等凶肚惡喙也? 先正協贊之時, 卽孝廟尊攘之會也, 孝廟昭融之契, 乃先正對揚之會也。 以其會比斯會, 則是豈頂天履地者, 所可萌心而發口者乎? 此所以忠臣志士沫血飮泣, 無以藉手於殿下之廷, 死無以歸拜於寧陵之下, 使天下後世事君以禮者, 必謂今日朝廷之無人, 此豈不大可懼哉? 噫, 上天以生爲德, 有時雷霆之奮威, 聖人克寬爲治, 而有時鈇鉞之飾怒, 苟不如是, 則乖沴之氣, 無以底定, 悖逆之類, 無以懲畏, 五常失其敍, 四序失其次。 然則上天之雷霆, 聖人之鈇鉞, 正爲此輩設耳。 殿下雖欲寬暇之涵貸之, 不可得矣。 臣致秀, 臣在田, 昨陳沐浴之義, 未蒙允兪之音, 十行辭敎鄭重諄複, 諭之以刑政, 勉之以絜矩。 臣等只在其不及, 未知其過, 顒俟之餘, 憂憤轉激。 玆敢相率仰籲, 伏願聖明, 更加三思, 亟正曺夏望及錫雨誣聖侮賢之罪, 俾天討無至稽緩, 國法無至頹廢, 千萬幸甚。 答曰, 省箚具悉。 已諭於前後諸臺之批, 更勿支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