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子八月初七日申時, 上御觀物軒。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鄭基會, 侍讀官吳俊泳, 檢討官蔡東述, 檢校待敎洪承億, 假注書趙秉稷, 記注官任膺模, 別兼春秋南一愚, 各持小學第二卷, 以次進伏訖。上曰, 史官分左右。上曰, 上番讀之。俊泳讀, 自事親者居上不驕, 止猶爲不孝也。上曰, 釋義。俊泳釋義訖。上曰, 下番讀之。東述讀奏。上曰, 釋義。東述釋義訖。上曰, 參贊官讀之。基會讀奏。上曰, 釋義。基會釋義訖。上曰, 閣臣讀之。承億讀奏。上曰, 釋義。承億釋義訖。上命授書算于俊泳, 上讀十遍訖。俊泳還納書算。上曰, 猶爲不孝, 何義也? 俊泳曰, 以三牲之盛饌, 只養父母之口體, 猶不足爲孝也。蓋爲人子者, 若有驕亂爭之事, 則兵刑敗亡之禍, 惡可免乎? 子爲父母之遺體, 自己之辱, 卽父母之辱也。況此三者, 子招其災, 以貽其親, 不孝甚矣, 然則但以三牲之養, 何可贖其過哉? 且此章之驕字與上文之敬字, 相反也。百善皆從敬心而出來, 百惡皆從驕心而出來, 最可深戒者, 此驕字已。東述曰, 事親之道, 養志爲大, 順適親志, 恭執子道, 可謂孝也。若乃上而驕, 下而亂, 醜而爭, 自有亡刑兵之加而災隨以及親, 則是貽慼親志也。志旣不能養, 則區區口體之養, 何足以孝稱也? 故此章曰, 三牲之養, 猶爲不孝也。基會曰, 此三者之中, 居上不驕, 最爲難矣。居上位則易驕, 故卑以自牧, 然後可以無驕矣。驕亂爭三者不除, 則災及其親, 辱及其親, 雖盡其甘旨之供, 安得爲孝乎? 承億曰, 參贊官儒臣, 備陳無餘, 臣無容更達。東述曰, 前章云養則致其樂, 樂者, 和悅之謂也。和悅親心, 豈徒養口體之謂也? 曲盡愉惋愛敬, 以供子職, 孝之大也。上曰, 爲下而亂, 在醜而爭, 則或被囚或被刑, 人將謂其父母曰, 不善敎子也。是責歸於其父母, 責卽辱也。居上而驕, 則不能保其家國, 不能保其宗廟矣。基會曰, 聖敎誠至當矣。上曰, 史官就座。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