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野臣郭鍾錫疏曰, 伏以臣之愚懇, 已略具於前疏矣。 聖明仁愛, 宜垂曲察, 俾遂其邱壑之性, 而乃於日昨, 蒙地方官臨宣批旨, 奬借之隆, 依舊無替, 使之不日前來。 臣於是, 惶恐感泣, 不審夫天地洪恩, 何規規於一物, 若是之勤且至也? 臣於是, 誠欲疾趨赴命, 暴醜狀於日月之照, 灼然見其無所需於時, 然後奉身而退, 頌聖恩於耕鑿。 玆竊伏聞眷渥冞崇, 已於日前, 又陛[陞]敍勅任, 是則臣由辭而沽寵, 以退而求進也。 如此而若祗畏違傲之誅, 專事趨走之恭, 則罔利冒恥, 人其謂何? 前疏所以陳乞鐫削者, 果安在哉? 夫廷紳之薦人, 必灼見其人之能否然後擧, 國家之官人, 必審知其人之可堪然後任。 苟或循虛名而遽吹噓, 昧實狀而驟躋躐, 則眞贋混淆, 上下相欺, 名器紊而賢路閉矣。 臣於今日之廷紳, 乏半面之雅識而節次推重, 陛下之於臣, 未試一日之驅使而荐疊加恩, 當切綠除樞銜。 不唯臣之闕於履歷, 且未嘗有牒旨之頒降者, 則有何可資以陞品者乎? 肇慶壇重修之日, 臣未嘗與勞於監董之列, 則別單加階, 將貪人之功, 以爲己榮乎? 六仙之班, 未效夙夜之勤, 而樞院勅任, 遽隕於在道乞收之際, 臣以何狀, 誤聖朝官人之方至此也? 縱欲貪冒而不自恧, 獨不念玷累於淸時乎? 古之人, 固有承命而來, 中道而聞增秩, 遂陳疏自劾而徑歸者, 臣不敢以古人自處, 猶不忍全虧廉防, 以負聖明。 且臣道途感頓, 憊極而疾, 不能趲前, 玆乃席藁於所止旅舍, 有此鳴號。 伏惟聖明, 憐其愚而恕其瀆, 竝將前後恩數, 亟許還收, 令臣得綽然去就, 且以重國〈家〉官人之方, 私分幸甚, 公議幸甚云云。 批, 省疏具悉爾懇。 昔賢有高尙其事, 有行其所學, 流芳簡冊, 其所執未必不同, 所遇有不同耳。 夫卷懷獨善, 曷若致澤兼濟, 惟爾聰明該洽, 道腴光華, 談經巖穴, 名振京師, 朕亦求之誠矣。 今戾止畿坰, 如欲逡巡, 豈其所圖? 所除樞銜勉許, 爾其卽日惠然, 庸答至意事。 遣地方官, 宣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