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政堂에 李義徵 등이 입시하여 文殊山의 築城, 江都의 築城 때 수고한 各營將士의 收用, 德津에 行宮을 건축하는 문제에 대해 논의함
○ 未時, 上御熙政堂。訓鍊大將李義徵, 同副承旨李元齡, 假注書全命三, 記事官申奎·李柱天入侍。義徵進曰, 文殊山築城基址看審事命下, 故臣於初六日發行, 到通津止宿後, 翌日上山, 細看其形勢, 一一圖畫而來矣。上曰, 前展其圖而指陳焉。義徵, 手展一幅圖, 歷歷指陳曰, 此山內外, 俱峻急處, 本非築城之地, 而距江都至近, 故俯臨視之, 則府中人物來往, 衣服黑白, 一一可辨, 而至如鷄犬之飛走, 亦皆見之, 若以大砲越放, 則可以直抵府中矣。此無設備, 而脫有緩急, 是無江都也。必須築城防守, 使敵不爲據有此山, 然後江都乃可保也。上曰, 然。玆山可築之議, 自古有之, 今番行幸時, 遠望見之, 則可知其不可不築之地也。義徵曰, 聖敎至當矣。上曰, 周回幾何? 義徵曰, 從某至某, 三千七百餘步矣。若依此築之, 則城中似爲狹隘, 水泉亦甚不足, 故或有廣築之議矣。上曰, 如欲廣築, 則其周回又幾何? 義徵曰, 若使龍潭, 入於城中, 則水泉無不足之患, 而以此爲限, 則其周回二十餘里, 基址甚爲廣闊, 工役亦甚鉅矣。缺數行義徵曰, 上年江都築城之時, 雖三軍門, 今授院役, 而臣未曾見之矣。今因文殊山城處看審之行, 設城基址畢看後, 爲見江都新城, 渡江環視, 則城基頗完, 粉堞橫亘四十餘里, 各門譙樓, 亦甚壯麗, 各營將士之勤勞董役, 可見矣。其時自上特施酬勞之典, 令該曹各別收用之意, 旣有承傳, 該曹非不奉行, 而窠闕未易, 尙多積滯, 前頭復有築城之擧, 則此輩似當各別調用, 以爲激勸之道矣。上曰, 該曹, 窠闕則少, 而承傳則多, 雖未得一時調用, 築城時將士, 則其勤勞, 與他有異, 各別擧行, 次第調用之意, 更爲申飭, 可也。出擧行條 義徵曰, 江都津路, 若値冬月, 則甲串氷塞不通, 故往來行人, 必由德津, 而津頭行宮設立之意, 蓋爲此也。此津甚是要害之地, 故臣亦有意看審, 則有可築之處, 而其周回不過六七里, 土甚沃厚, 若因築土城, 則工役不爲大段, 而足爲緩急之備矣。其處形勢, 亦爲畫圖而來, 與諸大臣相議, 則大臣之意, 亦以爲便好云矣。後日登對時, 當進其圖, 問議于大臣而處之, 何如? 上曰, 文殊山築城之役, 旣已完定, 德津亦是可築之地, 則連役築之, 似爲便好矣。義徵曰, 臣於事務上, 識見甚疎, 以臣一番所見, 不可決定, 大擧更送解事之人, 詳細看審後爲之, 何如? 上曰, 卿旣詳審而來, 何必復送他人耶? 義徵曰, 德津津頭, 有行宮數十間, 當初創建, 意有所在, 而卽今窓壁樑棟, 毁破傾圮處頗多, 所見可惜, 他處行宮, 則 以上燼餘移謄 守土之臣, 入處而看護矣。德津萬戶留鎭處, 逼近行宮, 只隔一墻, 若使萬戶, 亦爲移入行宮, 以爲守護之地, 則似甚便當矣。上曰, 以廣州行宮言之, 常時則爲府尹居住之所, 德津行宮, 亦依此例, 使萬戶移入守護, 可也。以上備局謄錄
○ 未時, 上御熙政堂。訓鍊大將李義徵, 同副承旨李元齡, 假注書全命三, 記事官申奎·李柱天入侍。義徵進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