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순조 5년
1805년 (을축)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윤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00책(탈초본 1892책) 순조 5년 4월 28일 신사
1805년 嘉慶(淸/仁宗) 10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晴
行都承旨
徐瀅修
坐
。 行左承旨
崔獻重
坐
。 右承旨
鄭東觀
坐
。 左副承旨
金宗善
坐直
。 右副承旨
南履翼
坐
。 同副承旨
李文會
坐直
。 注書 二員未差。 假注書
柳春東
仕
鄭元容
仕直
。 事變假注書
鄭義命
仕
。
昌德宮廬次에 머묾. 大行王大妃殿의 初喪.
○ 上在
昌德宮廬次
。大行大王大妃殿初喪。
○ 上在
昌德宮廬次
。大行大王大妃殿初喪。
監察茶時를 한다는 鄭東觀의 啓
○
鄭東觀
啓曰, 行大司憲
李直輔
, 掌令
宋稚圭
, 持平
柳鎭澤
在外, 執義
李元八
, 持平
李潮
呈辭, 掌令
趙秀民
未肅拜,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鄭東觀
啓曰, 行大司憲
李直輔
, 掌令
宋稚圭
, 持平
柳鎭澤
在外, 執義
李元八
, 持平
李潮
呈辭, 掌令
趙秀民
未肅拜, 監察茶時之意, ...
오늘 仕進하지 않은 金宗善에 대해 牌招를 청하는 徐瀅修의 啓
○
徐瀅修
啓曰, 左副承旨
金宗善
, 今日不爲仕進,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徐瀅修
啓曰, 左副承旨
金宗善
, 今日不爲仕進,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傳于
徐瀅修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徐瀅修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李文會
曰, 坐直承旨入侍。
○ 傳于
李文會
曰, 坐直承旨入侍。
吏批의 관원현황
○ 有政。 吏批, 行判書
黃昇源
進, 參判
韓用鐸
牌不進, 參議
閔耆顯
進, 同副承旨
李文會
進。以
韓晩裕
爲知敦寧,
徐美修
爲左尹,
朴宗慶
爲氷庫提調,
韓用鐸
爲司譯提調,
金思穆
爲軍器提調,
鄭漪
爲
顯隆園
令,
林景鎭
爲
殷山
縣監,
李度天
爲瓦署別提, 兼執義單
洪受浩
, 故同知
李徵大
, 贈吏判例兼, 故判書
李鼎運
考, 故學生
姜再淑
贈戶參例兼, 故學生
姜鄅
贈左承旨, 故通德郞
姜恪
, 贈僕正, 以上同知
姜宅一
三代。
○ 有政。 吏批, 行判書
黃昇源
進, 參判
韓用鐸
牌不進, 參議
閔耆顯
進, 同副承旨
李文會
進。以
韓晩裕
爲知敦寧,
徐美修
爲左尹,
朴宗慶
兵批의 관원현황
○ 兵批, 行判書
金思穆
病, 參判
李普天
入直進, 參議
尹羽烈
, 參知
吳翰源
病, 左副承旨
金宗善
進。護軍
申大顯
·
李庚運
·
李海愚
, 副護軍
金履度
·
嚴耆
·
金在昌
·
金孝建
·
徐有聞
, 以上竝單付。
○ 兵批, 行判書
金思穆
病, 參判
李普天
入直進, 參議
尹羽烈
, 參知
吳翰源
病, 左副承旨
金宗善
進。護軍
申大顯
·
李庚運
&...
○
南履翼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本都監工役, 今旣垂畢, 而前日請得物力, 已盡無餘, 匠料之未給, 來頭之應入, 亦甚夥多, 米八十石, 錢八百兩, 取用然後, 可以繼用矣。依此數, 分半取用於戶惠廳, 何如? 傳曰, 允。
○
南履翼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本都監工役, 今旣垂畢, 而前日請得物力, 已盡無餘, 匠料之未給, 來頭之應入, 亦甚夥多, 米八十石, 錢八百兩, 取用然後, 可以繼用矣。依此數, 分半取用於戶惠廳, 何如? 傳曰, 允。
○ 乙丑四月二十八日申時, 上御
誠正閣
。 召對入侍, 坐直承旨, 同爲入侍時, 參贊官
徐瀅修
, 持
綱目
第三十一卷, 侍讀官
吳淵常
, 持
綱目
第三十一卷, 檢討官
尹致鼎
, 持
綱目
第三十一卷, 待敎
朴宗薰
, 持
綱目
第三十一卷, 假注書
鄭元容
, 持
綱目
第三十一卷, 記事官
盧
, 持
綱目
第三十一卷, 記注官
鄭宗顯
, 持
綱目
第三十一卷, 左副承旨
金宗善
, 同副承旨
李文會
, 以次進伏訖。 上命開卷讀之。
淵常
, 讀自宋景平二, 止從容戒之。 上曰, 下番讀之。
致鼎
, 讀自
義眞
曰
靈運
, 止敦睦以道。上曰, 參贊官讀之。
瀅修
, 讀自人誰無過, 止踣而弒之。 上曰, 閣臣讀之。
宗薰
, 讀自
裴子野
曰, 止攻涼敗之。 上曰, 注書讀之。賤臣, 讀自八月宋主, 止紇升蓋懼遁去。上曰, 上番讀之。
讀自冬十一月, 吐谷渾, 止北曰
平朔
。上曰, 下番讀之。
宗顯
, 讀自宋元嘉二年, 止功曹督護。上曰, 文義陳之。
淵常
曰, 此政六朝淆亂之時, 無好箇文義矣。
義眞
, 以
靈運
之空疎,
延之
之隘薄, 謂以得於性情, 此所謂性, 便是氣質之性也, 人於氣質之性, 淸濁粹駁, 自不能齊, 苟能省察而矯揉之, 則空疎者可以爲眞實, 隘薄者可以爲寬厚矣。故氣質之性, 君子不以爲性, 而
謝上蔡
有言, 克己須從性偏難克處克將去, 氣質之過於强梁者, 柔以克之, 過於柔軟者, 剛而勉之, 恒存古人弦韋之戒, 則自可久久成就, 復其中正, 豈有氣質變化不得之理乎? 學者不以變化氣質爲務, 則無着力用工處矣。且
義眞
之未敢忘言云者, 政合着眼處也。凡私意與嗜好, 旣知其爲病於心, 則其所遏絶防塞, 當用斬釘截鐵之法, 若有一毫留着於胸中, 則畢竟焰焰爲燎原, 涓涓爲滔天, 而莫之救矣。如此則雖欲變化氣質, 可謂末由如也。
程子
, 大賢也, 而暮歸, 猶有觀獵之心, 況其下者乎? 伏願留念焉。 上曰, 下番陳之。
致鼎
曰,
裴子野
曰, 人君養子, 師授之辭, 傅相之禮, 此誠切至之言, 而非徒爲敎養胄子之術, 抑亦爲帝王薰陶德性, 進就學問之要, 旁招德行文學之士, 置諸左右, 資益之道, 涵養之方, 無所不用其極, 則格致誠正之功, 緝熙光明之業, 不期進而自進, 此乃前後左右, 罔非正人, 則靜動云爲, 不得不正故也。若或徒存師友之名, 忽於求益之誠, 則是不過應文備數而已, 何益之有? 伏願省察於典學之方, 留意於求賢之道焉。 上曰, 參贊官陳之。
瀅修
曰, 儒臣已有所奏, 臣別無可陳之辭矣。 上曰, 閣臣陳之。
宗薰
曰, 今日自止, 別無文義之可奏者矣。
淵常
曰, 下番所奏好矣。謹敕者爲吝嗇, 狂愚者爲凶慝, 若是乎小人之不可狎也。古人有言, 與善人居, 如在芝蘭之室, 與惡人處, 如入鮑魚之肆, 人主之所與處, 不可不愼也。薰蕕不同器, 氷炭不相容, 臭味不合, 則自當疎遠矣。 上曰,
徐羡之
·
傅亮
·
謝晦
, 同有弑君之罪, 則
宋文帝
卽位之初, 何不罪
晦
, 而久乃罪之耶?
淵常
曰,
義隆
卽位之初, 非不知其可罪, 而時
謝晦
, 威權隆赫, 非倉猝可以芟除, 故俟時而誅之耳。上曰,
文帝
果何如人耶? 以初政觀之, 可謂差可矣。
淵常
曰, 聖敎誠然矣。元嘉初政, 後世稱以少康, 而後與魏戰, 未免敗衄, 其政漸不如初, 此所以有元嘉之政衰矣之語也。 上曰, 末年則衰於初政耶?
淵常
曰, 然矣。 上曰, 元嘉之號, 至末年不改耶?
淵常
曰, 然矣。 上曰, 此有
袁皇后
事, 似是
宋文帝皇后
, 而上文無立
袁皇后
處, 則此何稱以皇后也?
宗薰
曰, 以意推之, 宋主爲
宜都王
時,
袁后
已爲王妃, 而卽位後, 但進號爲皇后, 故綱不著錄, 而目則只因事紀實, 故例多失照管處矣, 小註云
耽之曾孫
, 則可知其始見於此矣。 上曰,
宋文帝
後次者, 何主也?
淵常
等未及對。 上曰,
孝武帝
, 伐宋子
劭
而立之耶?
淵常
曰, 果是
孝武帝
矣。 上命掩卷, 仍敎曰,
交廣
, 是何地乎?
宗薰
曰,
交廣
, 卽謂
交州
·
廣州
之地, 在於
南海
近處矣。 上曰,
滇南
, 何地也?
宗薰
曰,
滇南
, 卽
交廣
近地, 而此則小地也, 未知其的在何府矣。 上曰,
交廣
·
滇南
, 皆是南方乎?
宗薰
曰, 然矣, 俱是極南近海之地, 距
交趾
不遠矣。
瀅修
曰, 考之一統志, 則可知矣。
宗薰
曰,
淸一統志
, 必詳載矣。 上曰,
淸一統志
, 與
大淸會典
, 何如?
大明會典
·
大淸會典
, 不甚該備矣。
宗薰
曰,
淸一統志
, 極爲詳備, 非
會典
之比,
明一統志
, 不如
淸一統志
之詳, 而凡例則同矣。
瀅修
曰,
明一統志
, 多訛誤處, 論者多不取,
淸一統志
, 則甚善矣。 上曰, 昨下書目, 果已修整乎?
宗薰
曰, 各年內入冊子, 一一考出標識, 今方修整, 而未及畢, 當費數日矣。且昨下目錄二件中, 新件則係是近年所編, 故無差錯處, 而其中舊件, 則多相左處, 不可不就加釐整, 然後可以輪回修入, 而旣是內下冊子, 不敢擅加删正矣。 上曰, 然則依新件釐正, 使兩件相合, 然後修入, 可也。
宗薰
曰, 昨日下詢時, 未及詳奏矣, 不秩蠧破舊件, 目錄中, 果有之, 而此本置在守直間樓上庫中矣, 年前已爲區處, 故不入於新目錄中, 今則無此兩名色矣。 上曰, 此則曾已內入矣。
瀅修
曰, 書目事有言端, 故敢仰達矣。臣於先朝, 承命編
奎章總目
, 凡內府書籍, 竝載撰人名氏, 纂輯本末, 或附以前輩議論, 成一部書, 此蓋昉於
崇文總目
·
集賢書目
之類, 而
馬端臨
通考
, 亦有目錄家始自
劉歆
七略
歷代史, 皆有
藝文志
, 此爲藏書之所不可闕者,
奎章總目
編入後, 亦必多新購書籍, 使待敎詳加訂定, 陸續編入, 似好矣。 上曰,
四庫全書
, 亦有目錄矣。
宗薰
曰, 此果與簡明目錄, 同一義矣,
奎章總目
, 則自是目錄家一部書, 卽內府典籍會粹之書, 至於昨下目錄, 則便於考檢, 標其出納, 有如件記, 兩不可闕矣。上下
奎章總目
, 因敎
宗薰
曰, 此書中, 未及收載者, 考定增修以入, 可也。 上曰,
淸一統志
, 與
名山勝槪
等書, 何如?
宗薰
曰,
名山勝槪記
, 猶非輿地之書, 一統志, 則有表有圖, 次列沿革, 形勝關防, 古蹟山川風俗, 至於人物土産, 無不該載, 誠地理家會通之書矣。 上曰, 凡爲幾卷乎?
宗薰
曰, 一百二十卷矣。 上曰,
閱古觀
有之乎?
宗薰
曰, 未能詳知矣。 上曰, 注書出去, 持入昨下內閣書目, 可也。 賤臣, 承命出來, 持入進伏。
瀅修
曰, 向日政, 知經筵望行左參贊
趙尙鎭
, 以新通首擬蒙點矣, 今因判付, 見其望單, 則新通二字, 不爲懸註於名下, 有違格式, 不可以事過而置之, 當該參政銓官, 一倂推考, 原望單, 使之追加懸註,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命
瀅修
, 書傳敎曰, 政官牌招開政。 仍敎曰, 政官牌去來催促, 使之門限前開政, 可也。 賤臣, 承命出傳, 還入進伏。 上命
宗薰
, 考見書目,
宗薰
考見訖, 奏曰, 無之矣。
瀅修
曰,
總目
中似有之矣。
宗薰
曰, 果然矣。 上曰, 摛文院有之乎?
宗薰
曰, 有之矣。 上曰, 摛文院有之, 故
總目
中載錄矣。 上曰, 閣臣出去後, 考出
交廣
·
滇南
兩地本末, 錄入, 可也。 仍敎曰,
李奇
, 是何如人也? 閣臣其知之乎?
宗薰
曰, 臣未能知矣。 上曰, 出去考出, 後筵詳奏, 可也。 當考何書乎?
宗薰
曰, 旣未知其世代事績, 只當考
萬姓統譜
等書矣。 上曰,
淵鑑類函獸部
中, 見此人而只出姓名, 無他可考矣。 仍敎曰, 玉堂亦考見, 可也。
宗薰
曰,
圖書集成
, 氏族門中, 想必有之矣。
瀅修
曰, 此冊, 曾於丙申冬購求, 丁酉春出來, 我東只有此一件,
燕京
亦不多云矣。 上曰, 內閣, 明日誰當入直耶?
宗薰
曰, 小臣在直矣。 上曰, 再明則誰也?
宗薰
曰, 再明似當替直, 而姑未停當矣。 上曰, 政官牌去來, 催促, 可也。 賤臣, 承命出來, 以判書姑未入來, 參判牌不進, 參議承牌之意, 還奏。上曰, 參判, 何爲牌不進乎?
瀅修
曰, 未能知之矣。 上曰, 闕內各司, 亦有藏書之處乎?
瀅修
曰, 弘文館及春坊外, 別無藏書之府矣。 上曰, 政院, 則日記外, 又有書籍之藏置者乎?
瀅修
曰, 政院亦只有御製文字頒賜件及
國朝寶鑑
·
大典通編
等書矣。 上曰, 闕外各司, 亦有藏書處, 而校書館, 則書籍多有之乎?
瀅修
曰, 闕外各司, 亦別無書籍之藏處, 而校書館冊子, 年前亦多命入內閣者矣。
瀅修
曰, 臣於
朱子箚疑續補
之役, 自初承命與聞, 今因登筵, 有可仰達者矣。
朱子
書, 地負海涵, 其名物之考據, 義理之究索, 非章句淺儒, 所能蠡測, 故先正臣
文純公李滉
, 始著
記疑
一書, 作爲讀
朱
書者之迷塗指南, 而當時我東書籍不備, 軼事異聞註, 以未詳當考者, 尙多矣。及夫先正臣
文正公宋時烈
, 積費硏窮, 爬櫛
記疑
, 名之曰,
箚疑
, 而授之先正臣
文純公權尙夏
, 先正臣
文簡公金昌協
, 使之益加蒐輯, 潤色成書, 以至於上達朝廷, 鋟印頒行, 此書之有賴於斯文, 嘉惠於後學, 豈尋常詁訓, 所可比論, 而更歷四賢之手, 猶不無有待後人者, 則昔在先朝, 嘗命故桂坊
金敏材
, 博采諸家補罅苴漏, 俾成一部潔淨之完書, 所謂
箚疑補
是也。然尙恐其有未盡釐正者, 適因
朱
書大一統義例之俯詢於臣, 仍畀臣編進, 原本付之
敏材之子前參奉金允秋
, 責其勉卒父業, 此事在戊午年間, 而伊後
允秋
, 多年專精, 粗成編袠, 又以前正言
洪儀泳
之博識多聞, 託其重訂, 今始告功云, 從古新書之編摩, 苟其爲明道覺世之一助, 則雖非開局命撰者, 往往借祕籍給筆札, 以資其役, 亦是昭代之盛擧, 況此書纂輯, 本出先朝聖旨, 則今於垂成之會, 不宜一任私力之取辦。 臣意, 分付戶曹, 容入筆札, 量宜助給, 分付內外閣, 如有書冊之欲備參閱者, 許令隨願關借, 而書成後, 淨寫一通, 使卽進獻,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曰, 藝文館書冊中, 有
御容都監儀軌
, 史官曾見之乎?
宗顯
曰, 只見目錄, 而未及考閱矣。 上曰, 此則異於
時政記
, 可以出入之乎?
瀅修
曰, 然矣。 上曰, 上番出去持入, 而入侍如下, 則自政院入之, 可也。
承命出去。上曰,
藝文館冊目錄
, 何名以形止案耶?
宗顯
曰, 未能知其名義, 而
外內史庫
, 皆有之矣。 上曰,
外史庫
幾處乎?
宗顯
曰, 爲四處矣。上曰, 校書館書籍中, 有二十三代史乎?
瀅修
曰, 無之矣。 上曰, 玉堂冊子, 多落秩云矣。
瀅修
曰, 然矣。 上曰, 政官催促, 上番亦使斯速入來, 可也。 賤臣, 承命出傳後進伏, 上命承旨讀公事,
持儀軌冊進伏。上命玉堂閣臣先退,
淵常
等退出。 又命退, 承史以次退出。
○ 乙丑四月二十八日申時, 上御
誠正閣
。 召對入侍, 坐直承旨, 同爲入侍時, 參贊官
徐瀅修
, 持
綱目
第三十一卷, 侍讀官
吳淵常
, 持
綱目
第三十一卷, 檢討官
尹致鼎
, 持...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