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순조 5년
1805년 (을축)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윤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00책(탈초본 1893책) 순조 5년 5월 7일 경인
1805년 嘉慶(淸/仁宗) 10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雨
行都承旨
徐瀅修
坐
。 行左承旨
崔獻重
坐
。 右承旨
李文會
坐直
。 左副承旨
韓致應
式暇
。 右副承旨
李好敏
坐直
。 同副承旨
柳烇
在外
。 注書 二員未差。 假注書
鄭元容
仕
趙鐘永
仕直
。 事變假注書
朴奎壽
仕
。
昌德宮廬次에 머묾. 大行王大妃殿의 初喪.
○ 上在
昌德宮廬次
。大行大王大妃殿初喪。
○ 上在
昌德宮廬次
。大行大王大妃殿初喪。
비가 내려 측우기로 측정함
○ 自巳時至人定,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二寸五分。
○ 自巳時至人定,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二寸五分。
監察茶時를 한다는 韓致應의 啓
○
韓致應
啓曰, 行大司憲
李直輔
, 掌令
宋穉圭
在外, 執義·掌令一員, 持平二員未差,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韓致應
啓曰, 行大司憲
李直輔
, 掌令
宋穉圭
在外, 執義·掌令一員, 持平二員未差,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傳于
徐瀅修
曰, 昨聞於政院, 卿之愼節, 不至大段, 以右相之不入來, 卿亦不入來云, 此果中書故事乎? 特敎來會, 似異於循例來會, 卿何不入來乎? 又此不入來云者, 誠莫曉也。如欲爲勉出右相之道, 則登筵面奏, 事體甚得當, 此意, 遣史官, 傳諭于左議政。
○ 傳于
徐瀅修
曰, 昨聞於政院, 卿之愼節, 不至大段, 以右相之不入來, 卿亦不入來云, 此果中書故事乎? 特敎來會, 似異於循例來會, 卿何不入來乎? 又此不入來云者, 誠莫曉也。如欲爲勉出右相之道, 則登筵面奏, 事體甚得當, 此意, 遣史官, 傳諭于左議政。
○ 傳于
李好敏
曰,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
○ 傳于
李好敏
曰,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
○ 傳于
徐瀅修
曰, 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入侍。
○ 傳于
徐瀅修
曰, 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入侍。
○ 以吏曹參判
韓用鐸
牌不進推考傳旨, 傳于
徐瀅修
曰, 更爲牌招。
○ 以吏曹參判
韓用鐸
牌不進推考傳旨, 傳于
徐瀅修
曰, 更爲牌招。
○ 以吏曹參議
金箕象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徐瀅修
曰, 推考傳旨捧入, 更爲牌招。
○ 以吏曹參議
金箕象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徐瀅修
曰, 推考傳旨捧入, 更爲牌招。
吏批의 관원현황
○ 有政。 吏批, 行判書
黃昇源
進, 參判
韓用鐸
進, 參議
金箕象
進, 右承旨
李文會
進, 啓曰, 臺諫多窠, 今當差出, 而擬望之人乏少, 外任竝擬, 何如? 傳曰, 允。 以
鄭東觀
爲大司諫,
高宅謙
爲執義,
鄭來百
爲司諫,
尹濟弘
爲掌令,
柳聖儀
·
金商雨
爲持平,
元有朋
爲正言,
李惟命
爲校理,
沈厚鎭
爲吏曹佐郞,
朴光錫
·
梁奭觀
·
尹光厚
爲監察,
朴宗來
爲同義禁,
洪儀泳
爲兵曹正郞,
洪大衡
爲繕工奉事,
南履翼
爲
安邊
府使,
沈普永
爲
洪原
縣監,
李度天
爲敦寧主簿,
柳烇
爲同副承旨。
○ 有政。 吏批, 行判書
黃昇源
進, 參判
韓用鐸
進, 參議
金箕象
進, 右承旨
李文會
進, 啓曰, 臺諫多窠, 今當差出, 而擬望之人乏少, 外任竝擬, 何如? 傳曰, 允。 以
鄭東觀
爲大司諫,
高宅謙
爲執義, ...
兵批의 관원현황
○ 兵批, 行判書
金思穆
進, 參判
李普天
入直, 參議
尹羽烈
病, 參知
吳翰源
病, 右副承旨
李好敏
進, 以
韓用龜
·
李集斗
爲都摠管,
韓宗纘
爲同知,
金鎭九
·
韓命喆
爲五衛將,
李寅昌
爲
慶熙
將,
宋守淵
爲曹司五衛將,
安光質
爲訓鍊副正,
權膺祜
爲都摠都事,
金彝鍾
爲部將,
金爔
爲
京畿
水使,
洪檊
爲
加里浦
僉使,
白翼鎭
爲
馬馬海
權管,
李庚運
·
申大偀
爲副總管,
李誾彬
·
趙台錫
爲訓鍊僉正,
柳載南
爲訓鍊主簿,
李健植
爲宣傳官,
安國衡
爲訓鍊判官,
徐有殷
爲
順天
監牧官。
○ 兵批, 行判書
金思穆
進, 參判
李普天
入直, 參議
尹羽烈
病, 參知
吳翰源
病, 右副承旨
李好敏
進, 以
韓用龜
·
李集斗
爲...
○
李好敏
啓曰, 今日兵批政事, 前左尹
李秀夏
, 旣已卒逝, 而誤擬於同知副望, 已至啓下, 臣之矇然捧入, 不勝惶悚, 而當該堂上, 推考警責, 原望筒, 使之改付標以入, 何如? 傳曰, 允。
○
李好敏
啓曰, 今日兵批政事, 前左尹
李秀夏
, 旣已卒逝, 而誤擬於同知副望, 已至啓下, 臣之矇然捧入, 不勝惶悚, 而當該堂上, 推考警責, 原望筒, 使之改付標以入, 何如? 傳曰, 允。
○
李好敏
啓曰, 臣與右承旨
南履翼
伴直矣, 纔已移拜外任, 伴直無人, 左副承旨
李文會
, 所當牌招, 而拘於廳規, 不得請牌,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牌招。
○
李好敏
啓曰, 臣與右承旨
南履翼
伴直矣, 纔已移拜外任, 伴直無人, 左副承旨
李文會
, 所當牌招, 而拘於廳規, 不得請牌,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牌招。
○ 以承旨房望, 傳于
李好敏
曰, 仍。
○ 以承旨房望, 傳于
李好敏
曰, 仍。
○
崔獻重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大行大王大妃發引時, 內外門路及輪轝排設處所, 肩轝·大轝待令處所, 預爲稟定, 然後可以趁期擧行。自殯殿門由
弘仁門
·
賓陽門
出, 由
明政殿後門
入, 復由
明政殿正門
出, 至月臺, 排設輪轝, 自月臺移奉於肩轝, 至
弘化門外
, 自
弘化門外
, 移奉於大轝, 至
興仁門
內排設所少駐, 換用短橫杠, 出城門排設所少駐, 還用本杠至路祭所, 仍以大轝, 少駐於幕次, 還爲進發, 至
廟洞晝停所
, 又以大轝少駐於幕次, 還爲離發, 至山陵紅箭門外, 當以肩轝奉陪, 而梓宮一番移動, 實所難愼, 故庚申年筵稟後, 不用肩轝, 直以大轝, 到丁字閣月臺矣。今番亦依此, 山陵紅箭門內, 不用肩轝, 以大轝到丁字閣月臺, 而自月臺至欑宮, 排設輪轝, 依此磨鍊, 預爲分付於各都監及轝士大將, 何如? 傳曰, 允。
○
崔獻重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大行大王大妃發引時, 內外門路及輪轝排設處所, 肩轝·大轝待令處所, 預爲稟定, 然後可以趁期擧行。自殯殿門由
弘仁門
·
賓陽門
出, 由
明政殿後門
入, 復由
明政殿正門
出, 至月臺, 排設輪轝, 自月臺移奉於肩轝, 至
弘化門外
○
崔獻重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山陵表石前後面印本各五件, 粧簇以入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崔獻重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山陵表石前後面印本各五件, 粧簇以入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崔獻重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因山時, 大轝·肩轝及腰彩轝馬木, 擔運隨後之際, 每致失次紛聒之患, 且或有軍人觸傷之慮, 故曾於庚申, 因特敎, 馬木預爲排設於各處所矣, 今番亦依此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崔獻重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因山時, 大轝·肩轝及腰彩轝馬木, 擔運隨後之際, 每致失次紛聒之患, 且或有軍人觸傷之慮, 故曾於庚申, 因特敎, 馬木預爲排設於各處所矣, 今番亦依此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崔獻重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因山日各司假家, 依丁丑·丙申例, 自大臣爲始, 令所帶衙門自當之意, 分付, 何如? 傳曰, 允。
○
崔獻重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因山日各司假家, 依丁丑·丙申例, 自大臣爲始, 令所帶衙門自當之意, 分付, 何如? 傳曰, 允。
○
崔獻重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今番下玄宮時, 許多奉命支待, 若皆分定於
畿邑
, 則廚傳之弊, 有不可不念, 依丙申年例, 奉命承旨外, 使各其司擧行, 中使往來時, 乘太僕馬糧饌, 令戶·惠廳依例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崔獻重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今番下玄宮時, 許多奉命支待, 若皆分定於
畿邑
, 則廚傳之弊, 有不可不念, 依丙申年例, 奉命承旨外, 使各其司擧行, 中使往來時, 乘太僕馬糧饌, 令戶·惠廳依例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右議政
李敬一
箚曰, 伏以臣向進一箚, 乞賜斥退, 及承聖批, 不惟不爲允許, 至引漢臣
諸葛亮
事, 誨諭諄勤, 臣感激之餘, 益不勝惶恧之至。蓋臣於社倉一事, 妄陳愚見, 冀或試可者, 區區只爲民國之計, 而事乃剌謬, 身取狼狽, 臣之前箚自引, 非敢一毫關於人言之曰可曰否, 本事之行與不行也。臣但知順民所欲之爲可無弊, 而不料士夫之見識難一, 備關纔發, 僉議崖異, 則其終見沮格, 不待智者而決矣, 臣雖無狀, 豈自甘爲
諸葛
之罪人, 而惡聞忠慮者之勤攻也? 惟是撓民二字, 大爲臣難安之端, 蓋撓攘云者, 題目雖同, 事實或有差異者, 若夫法雖便民, 民或厭苦, 而猶復强而行之, 則是誠撓攘。今玆之事, 則民情急於欲行, 官吏不爲許施, 上下相持, 自致紛聒, 撓攘之云, 果是實際語, 而撓攘之端, 則臣實啓之。此臣所以羞愧縮伏, 不敢廁跡訏謨之地, 第以因山在邇, 魂殿哭班, 不敢不赴, 聖候新復, 藥院承候, 不敢不進, 至於廊廟一步, 萬無冒進之勢, 賓對有命, 而不得進參, 乃者史官儼臨, 傳宣聖諭, 諭之以引義之過當, 申之以朝體之反損, 復有明日來會之命。臣於是, 霣越悚惶, 宜卽竭蹶趨膺, 而義分雖嚴, 株守難改, 末由進身, 實合重誅。 伏乞亟命削臣議政之銜, 治臣慢命之罪, 以礪臣分, 以肅頹綱, 不勝大願。 取進止。 答曰, 省箚具悉卿懇。 豈不諭於昨日乎? 萬萬過矣, 萬萬過矣, 卿其安心勿辭, 卽爲入參, 兼聽予面諭。仍傳于
崔獻重
曰, 此批答, 遣史官, 傳諭于右議政。
○ 右議政
李敬一
箚曰, 伏以臣向進一箚, 乞賜斥退, 及承聖批, 不惟不爲允許, 至引漢臣
諸葛亮
事, 誨諭諄勤, 臣感激之餘, 益不勝惶恧之至。蓋臣於社倉一事, 妄陳愚見, 冀或試可者, 區區只爲民國之計, 而事乃剌謬, 身取狼狽, 臣之前箚自引, 非敢一毫關於人言之曰可曰否, 本事之行與不行也。臣但知順民所欲之爲可無弊, 而不料士夫之見識難一, 備關纔發, 僉議崖異, 則其終見沮格, 不待智者而決矣, 臣雖無狀, 豈自甘爲
諸葛
之罪人, 而惡聞忠慮者之勤攻也? 惟是撓民二字, 大爲臣難安之端, 蓋撓攘云者, 題目雖同, 事實或有差異者, 若夫法雖便民, 民或厭苦, 而猶復强而行之, 則是誠撓攘。今玆之事, 則民情急於欲行...
○ 乙丑五月初七日午時, 上御
熙政堂
。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 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同爲入侍時, 同副承旨
李好敏
, 假注書
趙鐘永
, 事變假注書
朴奎壽
, 記事官
白致樂
, 別兼春秋
金蓍根
, 左議政
徐邁修
, 右議政
李敬一
, 行吏曹判書
黃昇源
, 行上護軍
韓用龜
, 禮曹參判
徐榮輔
, 行護軍
李得濟
·
李仁秀
, 行都承旨
徐瀅修
, 工曹參判
朴宗慶
, 校理
徐能輔
, 行左承旨
崔獻重
, 右承旨
南履翼
, 左副承旨
李文會
, 待敎
朴宗薰
以次進伏。假注書
鄭元容
, 追入進伏訖,
邁修
等進前曰, 日氣甚熱,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邁修
等曰,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邁修
等曰, 近間, 則滯候, 何如? 上曰, 今則如常矣。
邁修
等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邁修
等曰,
惠慶宮
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邁修
等曰,
嘉順宮
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上敎
邁修
曰, 首相若處義, 則僚相隨而爲引, 容或可也, 至於右相之不入來, 而左相亦不入來, 則予未知其允當矣, 朝於傳敎, 亦已悉諭, 而卿之初不欲入來者, 果是何義耶?
邁修
曰, 雖是次相之引義, 而在臣勉出之道, 有不得不然者矣。上敎
敬一
曰, 右相箚辭中, 專以擾民爲引, 而擾攘二字, 卽指民情而說去, 不是挨逼於右相者, 則有何難安者乎? 此後更勿引義, 可矣。
敬一
曰, 臣本蔑知識, 猥叨匪據, 伴食中書, 居常愧懼之際, 爲念還民切骨之弊, 每欲矯救, 而實無他策, 乃以社倉一事, 猥達齟齬之論, 非徒無益, 而又害之, 事則無成, 而民反擾攘, 此莫非緣臣僨誤之致, 臣所以惶愧靡措者矣。 上曰, 此後若復引義, 則是
嶺
伯, 必有所失於其間而然也, 雖譴罷, 何所爲難乎?
敬一
曰, 非但
嶺南
事而已,
黃海
監司之報辭, 則又謂之斂民, 斂民之說, 尤無所據, 只欲其防格此事, 而自不免於窘遁之辭矣。
邁修
曰, 本事初非所以斂民者也, 斂民之說, 則實無所當矣。 上曰, 此後更勿引義, 可也。
敬一
曰, 猥陳一言, 而事未及成, 謂之擾民, 臣安得不惶恧乎?
邁修
曰, 向於右相箚批, 亦旣明降下敎, 而到今則尤無可引者矣。 上曰, 非但今之謂也, 自初引義, 豈不過乎?
邁修
曰, 下敎誠然矣, 雖僚相之事, 以臣所見, 則終恐過當矣。 上曰, 次對爲之。
邁修
曰, 此前統禦使
趙𡹘
狀啓也。其一, 本府諸般軍弊, 不可不變通事也, 已有所覆啓者。其一, 劃得公貨, 設置屯田事也。帥臣所陳, 不無意見, 而設有可合閑曠之地, 築堰開梁, 辦出物力, 然後可以經紀, 當此經用不敷之時, 公貨貸給, 猝難議到, 姑爲置之。其一, 本營劃給常賑租中, 二千三百餘石, 入於蕩減, 充給其代事也。該營支放之用, 修繕之節, 專靠於
三道
年前劃下常賑穀耗條, 而今旣減縮, 誠爲可悶,
海
·
湖
兩道沿海邑中, 限二千石, 以常賑穀劃給, 如値停減之時, 則移施於他衙門穀, 此則勿爲擧論, 俾無如前見縮之意, 一體分付。其一, 革罷中軍, 設置虞候事也。該營兼以府使故事, 在民邑則互關於守宰, 其勢不得不然, 而少無所損於體統, 設置虞候, 係是官方, 猝難變通, 置之。其一,
永宗
獨鎭, 管轄於本營事也。
永宗鎭
, 旣是御營廳所管, 而船卒皆屬該營, 軍制各有所據, 置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邁修
曰, 此
水原
前留守
曺允大
狀啓也, 以爲, 本營軍器摘奸與反庫, 依內營例擧行事, 曾有定式, 而內營今已撤罷, 依
南漢
·
沁都
例擧行事, 請令廟堂稟旨分付矣。 守臣狀辭, 事勢誠然, 自今守臣主管反閱修治等節, 一依
沁都
·
南漢
之例, 着意擧行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邁修
曰, 此
京畿
前水使
趙𡹘
狀啓也, 以爲, 本府軍民切骨之冤, 專由於疊役族徵之弊, 本營軍需庫所捧一百五十名之身布, 減其摠數, 就該庫用下, 略加撙節, 每年得一百五十石之租, 則可充其代, 水軍二百名, 亦爲減額, 而本營
修井山
烽燧外, 又有
白石山別峰
, 分爲二路, 烽路眩亂, 若廢其別峰, 則烽軍一百名, 自在當罷, 以此代充, 其餘一百名, 以
京畿
·
海西
上納軍保, 換定分派於各道,
江華
所送選武軍官二十四名身布錢四十八兩, 自
江華
某條充代, 如其不然, 則還定于元定, 則所減軍額, 合爲三百七十四名, 可以解倒懸之急, 請令廟堂稟處矣。一身之徵番征役, 誠爲島民輩切骨之冤, 旣非朝家所使, 然而爲帥臣者, 着念矯捄, 以爲蘇弊之方, 則此非煩聞者所當請勘, 而該帥臣今已遞來, 姑爲勿論, 其所招集逃民, 撫恤居戶之責, 當有嚴飭時帥臣, 而至於烽燧之革罷, 古人設施, 自有意見, 軍保之換定他道分派, 便是移疾, 選武布之納於
沁都
, 係是給代, 皆不可輕易擧論, 竝置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邁修
曰, 此
全羅
監司
沈象奎
狀啓也, 枚擧
興德
縣監
申大儞
牒呈, 以爲, 該縣未捧之穀, 始自戊午, 數過五千, 而年年添耗, 拖至昨年, 而一萬三千三百三十四石零之多, 因仍虛勘, 已極可駭, 使之一一徵捧, 如數充上, 而其中甲寅·丙辰舊還當捧條二千八百九十二石零, 計其年條, 皆在十年以前, 則其爲鬼錄可知, 今欲督徵, 無異白骨徵布, 參以民邑之勢, 合有闊狹之政, 特令廟堂稟旨分付矣。還穀法意, 何等至嚴, 而該邑虛錄之數, 若是夥然, 事極駭然, 前後守令, 已有道臣之請勘, 而甲·丙兩年舊還, 旣是當捧之穀, 則豈可以年條之久遠, 遽議闊狹之政乎? 該道臣, 從重推考, 還穀體重, 使之一一徵捧, 己未繡啓後, 固當刻期收捧, 誠如道臣之言, 而依舊虛勘, 今又綻露者, 固是守令之罪, 而爲道臣不審之失, 在所難免, 前後道臣, 亦爲從重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邁修
曰, 卽見兵曹啓目, 則出身
李明玉
, 曾越宣薦, 而所生本家, 謂以居在
松都
, 自該廳, 拔去薦案, 出繼之人, 只論所後家地處者, 出於禮無貳本之意, 則削其旣越之薦, 實爲冤枉, 復薦一款, 令廟堂處之事允下矣。兵曹回啓, 稱其冤枉, 誠有所據, 宣薦拔薦之規, 永爲革罷, 而設有可削之人, 自該廳, 報本兵及諸武將, 待僉意詢同, 又自兵曹草記, 或筵稟蒙允, 然後始乃施行。萬一有復售前習之弊, 當該行首宣傳官·參會宣傳官, 反施所施之罰, 至令揭板廳壁, 先朝定法, 若是截嚴, 該廳所恪遵者, 卽受敎廳風, 而恣意毁劃, 萬萬無嚴, 當該宣傳官等勘罰, 依受敎施行, 薦事之本兵主管, 亦在受敎中, 則今此復薦一款, 令廟堂處之云者, 有若推諉於廟堂, 揆以事體, 極爲未安, 當該堂上, 捧現告從重推考, 更令該曹, 卽爲稟處之地,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邁修
曰, 向因立廛民之失火, 如傷之溫綸誕降, 若保之惠澤旁流, 屢飭廟堂, 另施蠲恤, 而目下經費, 他無拮据之策, 以兵曹木邊之稍裕一百同許, 令減價貸下矣。其在有司推廣揄揚之道, 固當宣布德意, 劃卽出給, 而今聞尙此因循, 殆若持難者然云, 廟堂之筵稟定奪, 事體自別, 且置勿論, 此實出於一初仁民之盛德至善, 則旣頒之恩, 何敢不卽擧行乎? 兵曹判書
金思穆
, 爲先從重推考, 更加嚴飭, 使之卽日出給,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兵判越俸三等, 可也。
出擧條
邁修
曰, 兵曹判書
金思穆
除拜之初, 十違召牌, 處義則太過, 分義則不然, 而乃於旣出之後, 忽復逡巡, 日昨政命, 亦且不赴, 見今閫帥邊將, 久未差代, 曠官貽弊, 不可不念, 各別申飭, 使卽行公,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邁修
曰, 臣於日前, 以兩司諸臺之呈告違牌, 先請重推, 俾知警責矣。伊後多日, 依舊玩愒, 甚至於因事入闕, 無難直出, 同臺署經, 亦且不行, 揆以朝體, 萬萬未安, 行公諸臺, 一竝罷職, 山林外在外不上來者, 亦竝遞差,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政官牌招開政, 可也。
出擧條
邁修
曰, 法司出禁, 自有舊章, 不撓不弛, 較若劃一, 然後民知趨避, 而可以措手足矣。向來監察之冒法出禁, 卽是變怪, 而近聞京兆吏隷, 瞞告堂上, 市民之聚辦國役者, 指爲挾娼會飮, 捉去下獄, 私賂公贖, 侵漁百端云, 果如傳說, 則所謂禁條, 何異爲阱於國中乎? 聽聞所及, 莫不驚駭, 其見瞞之堂上, 施以罷職之典, 當該吏隷, 出付秋曹, 各別査實, 一竝嚴刑遠配,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邁修
曰, 摠府番次之苟艱, 莫甚於近日, 在外及有實病, 摠管竝許遞, 因此言端, 有可仰達者, 都摠管排望, 以正卿之乏人, 一政多窠, 無以差出云, 若如經筵·春秋·義禁之例, 以正從二品, 通融備擬受點後, 隨品下批, 則似合於一時通變之一道, 而事係官方, 下詢僚相及曾經兩銓諸臣而處之, 何如? 上曰, 右相之意, 何如?
敬一
曰, 先朝以都·副摠管各五人, 無相闊狹之意, 曾有下敎, 而目今都摠管望, 無以排擬云, 合有變通之道矣。 上曰, 曾經兩銓之臣, 亦陳所見, 可也。
昇源
曰, 摠管通融備擬, 都摠管窠, 以亞卿排擬受點, 則卽以副摠管下批, 乃古例也。先朝下敎, 寔出於禁遏番次紛爭之習, 而到今都摠管乏望排擬無路, 則一依古例闊狹, 似好矣。
用龜
曰, 大臣銓官, 已爲陳達, 臣豈有他見乎? 依古例通融排擬, 似好矣。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邁修
曰, 安香廳不設挾門, 殯殿排設諸具, 依例移用於路祭所·晝停所·山陵事, 頃已稟定, 謹當依此擧行, 而至於魂殿排設, 新備者外, 神榻及交倚·祭床等諸種, 戶曹及尙方所在者, 別無所傷, 改漆取用, 何如? 上曰, 依此爲之。
邁修
曰, 結裹所入, 丁丑·丙申則用襦衾紅氈, 庚申則用襦衾紅氈油芚, 故月前, 以此陳達, 而依丙申例擧行事, 蒙允矣。 謹當依下敎擧行, 而庚申旣用油芚, 則今値暑月, 似當入用, 更此仰達矣。 上曰, 依此爲之。
邁修
曰, 今番初虞祭, 設行於山陵吉帷宮, 而無灌地筒, 依各年已例, 以磁器代用, 何如? 上曰, 依此爲之。
邁修
曰, 庚申因山時, 靈駕陪從侍衛百官, 自闕門外乘馬事, 魂殿都監堂上入侍時, 奉承下敎擧行矣, 今番何以爲之乎? 上曰, 今番亦依此例爲之, 可也。 仍敎曰, 陪從班次圖中, 無閣臣班, 何也?
瀅修
曰, 閣職卽近來新設者, 故似無古例而然矣。 上曰, 大臣就座。
邁修
等就座,
瀅修
曰, 閣臣班次, 今當稟定乎? 上曰, 依庚申例爲之。
瀅修
曰, 庚申年, 則閣臣盡數陪從, 而今番則稍似有間矣。 上曰, 登筵閣臣, 亦爲詳奏, 可也。
榮輔
曰, 庚申年則臣適値私故, 不得參班, 而閣臣果全數陪從云矣。 上曰, 摠護使之意, 何如?
邁修
曰, 閣職卽近出之職, 故旣無古例之可據者, 臣當於筵退後, 與閣臣相議, 從所見仰奏矣。 上曰, 雖今日草記以稟, 可也。
昇源
曰, 今朔爲始, 當爲儲窠, 而若出郡守已上窠, 則京職中排擬之人, 每患苟艱, 雖非啓請邑, 限都政, 以限滿守令, 勿拘純望, 通融備擬, 以爲次次遷轉之地, 而雖値口傳政事之時, 亦爲一體擧行, 已成近例, 今亦依此爲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昇源
曰,
健陵
令
李羲玄
, 以本陵參奉, 因特敎, 權作令陞六矣。 聖意旣在於久任責效, 則臣曹不敢移擬他職, 而至於詞訟, 係是守令階梯, 已例則或仍用或遷轉, 宜有一番稟定,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 大臣之意, 何如?
邁修
曰, 守令之必待詞訟, 六朔然後, 始許差送, 固是金石之典, 而昔在先朝, 寢官中勤勵者, 爲其久任責成, 仕滿出六後, 參奉權作令窠, 仍用詞訟直差守令者, 往往有之。今此出六之陵官, 旣因特敎, 作令陞六, 已過六朔, 則依先朝受敎, 仍用詞訟直差守令, 亦無不可。此後則宜有一定之式, 臣意, 則如有勤勵者, 參下序陞, 依此例施行, 而至於出六後詞訟, 依例遷轉, 似好矣。
敬一
曰, 蔭官陞六後, 必經詞訟後, 始擬守令, 自是履歷階梯, 若直差守令, 則恐非制法本意矣。 上曰, 依左相所奏施行, 可也。
出擧條
用龜
曰, 大行大王大妃殿加上尊號後,
璿源譜略
·
國朝御牒
·
王妃世譜
, 當卽修改, 而姑未及擧行矣。因山後, 徽號·陵號·昇遐年紀, 亦當記載, 數月之內, 頻數修改, 事係莫重, 何以爲之乎? 上曰, 待因山後修改, 可也。
出擧條
榮輔
曰, 昨春
喬桐府
大賑時, 願納千石人與百石願納之類, 混施一例之賞, 故臣於待罪
畿
藩時, 以帖加則還收, 從自願相當職差遣之意, 筵奏蒙允矣。今至經年, 尙不施行, 事甚未安, 申飭該曹, 卽速收用,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宗慶
曰, 前因本署令
金華柱
所懷, 以亂廛民通共發賣之後, 失其所利, 不得資生, 策應公役, 莫可支保, 各其亂賣人處稅錢, 量宜定給事批旨內, 令該署提調商議, 廟堂稟處事, 命下矣。 通共發賣之稱爲小民之利者, 專以不征其稅, 則苟念廛民之失業, 事當直罷通共, 今存通共之規, 而更出無前之稅, 因革無當, 名實乖宜, 稅錢定給一款, 不可遽議, 置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曰, 玉堂無所懷乎?
能輔
曰, 無所懷矣。 上曰, 大臣諸宰先退。
邁修
等以次退出。上命承旨進前, 讀奏公事,
好敏
讀奏
黃海
監司
李相璜
啓本, 罪人
趙明碩
移配事, 又讀奏
公忠
監司
朴崙壽
啓本, 罪人
李枝煥
到配事。
瀅修
曰, 山陵穿壙時, 取土承旨當爲進去, 而何承旨進去乎? 上曰, 左承旨進去, 可也。 仍敎曰, 庚申年, 則何承旨進去乎?
瀅修
曰, 其時則禮房承旨
金近淳
進去矣。 上命書傳敎曰, 戶·禮換房。又命書榻敎曰, 左承旨兼帶同義禁許遞。又命
文會
, 讀奏承旨房望。命書傳敎曰, 仍。 仍命退, 承史·閣臣, 以次退出。
○ 乙丑五月初七日午時, 上御
熙政堂
。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 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同爲入侍時, 同副承旨
李好敏
, 假注書
趙鐘永
, 事變假注書
朴奎壽
, 記事官
白致樂
, 別兼春秋
金蓍根
, 左議政...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