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순조 5년
1805년 (을축)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윤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00책(탈초본 1894책) 순조 5년 6월 2일 갑인
1805년 嘉慶(淸/仁宗) 10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雨
行都承旨
徐瀅修
病
。 左承旨 未差。 右承旨 未差。 左副承旨
李好敏
坐直
。 右副承旨
尹羽烈
坐直
。 同副承旨
韓興裕
疏批未下
。 注書 二員未差。 假注書
徐淇修
仕直
洪起燮
仕
。 事變假注書
朴奎壽
仕
。
昌德宮廬次에 머묾. 大行王大妃殿의 初喪.
○ 上在
昌德宮廬次
。大行大王大妃殿初喪。
○ 上在
昌德宮廬次
。大行大王大妃殿初喪。
비가 내려 측우기로 측정함
○ 自酉時至初三日開東,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五分。
○ 自酉時至初三日開東,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五分。
○
尹羽烈
啓曰, 合辭方張之時, 兩司無詣臺之員, 事甚未安, 除在外·未署經外, 未肅拜呈告人員,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尹羽烈
啓曰, 合辭方張之時, 兩司無詣臺之員, 事甚未安, 除在外·未署經外, 未肅拜呈告人員,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傳于
李好敏
曰, 昨見回還訃使狀啓, 勅行發程, 似有日矣。迎接之節, 各邑果皆如例整待, 而亦無貽弊於民間者乎? 此則有道臣焉, 有守令焉, 行將有日後按廉之行, 如有入聞之事, 則自有當法。先布此意者, 欲爲信令而然, 其各盡心擧行之意, 政院卽爲撥馬下諭於三道道臣, 應飭諸條, 亦令廟堂發關行會, 嚴明分付。
○ 傳于
李好敏
曰, 昨見回還訃使狀啓, 勅行發程, 似有日矣。迎接之節, 各邑果皆如例整待, 而亦無貽弊於民間者乎? 此則有道臣焉, 有守令焉, 行將有日後按廉之行, 如有入聞之事, 則自有當法。先布此意者, 欲爲信令而然, 其各盡心擧行之意, 政院卽爲撥馬下諭於三道道臣, 應飭諸條, 亦令廟堂發關行會, 嚴明分付。
○
尹羽烈
啓曰, 勅行牌文之啓下後, 出給備邊司, 自是例也, 而今番牌文, 則備郞誤爲先納, 徑先回公, 以致入啓之遲滯, 事未前有, 極爲駭然。當該備邊司郞廳, 所當重勘, 而本院請推之外, 無他可施之罰,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令該府拿問處之。
○
尹羽烈
啓曰, 勅行牌文之啓下後, 出給備邊司, 自是例也, 而今番牌文, 則備郞誤爲先納, 徑先回公, 以致入啓之遲滯, 事未前有, 極爲駭然。當該備邊司郞廳, 所當重勘, 而本院請推之外, 無他可施之罰,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令該府拿問處之。
○ 傳于
李好敏
曰, 日前度支事, 豈不寒心乎? 誠非所望於老成之戶判, 故略示警責, 而迎勅不遠, 前戶曹判書
趙鎭寬
敍用, 仍任前職。
○ 傳于
李好敏
曰, 日前度支事, 豈不寒心乎? 誠非所望於老成之戶判, 故略示警責, 而迎勅不遠, 前戶曹判書
趙鎭寬
敍用, 仍任前職。
趙鎭寬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吏曹口傳政事, 戶曹判書單
趙鎭寬
仍任事承傳。
○ 吏曹口傳政事, 戶曹判書單
趙鎭寬
仍任事承傳。
○
李好敏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明日初度習儀, 本都監堂上, 不可不備員, 而堂上兼戶曹判書
趙鎭寬
, 旣已敍用, 仍任前職, 卽爲還差, 令政院待開門牌招, 以爲進參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李好敏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明日初度習儀, 本都監堂上, 不可不備員, 而堂上兼戶曹判書
趙鎭寬
, 旣已敍用, 仍任前職, 卽爲還差, 令政院待開門牌招, 以爲進參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傳于
李好敏
曰, 坐直承旨入侍。
○ 傳于
李好敏
曰, 坐直承旨入侍。
○ 以大司諫
申絢
, 司諫
鄭魯榮
, 獻納
金相休
, 持平
黃明漢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尹羽烈
曰, 推考傳旨捧入。
○ 以大司諫
申絢
, 司諫
鄭魯榮
, 獻納
金相休
, 持平
黃明漢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尹羽烈
曰, 推考傳旨捧入。
○
李好敏
, 以禮曹言啓曰, 山陵守護軍七十名, 依前例以舊陵軍五十名, 東南道各陵軍各二名, 限三年除出移屬, 而舊陵則以餘軍二十名,
京畿
上番軍十名立役事, 前已啓下。而卽接
元陵
官員所報, 則六大祭享時, 使喚逐日上直, 守護等節, 實無成樣之路, 從長變通云矣。謹考
崇陵
已例, 則舊陵軍四十名, 上番軍十名, 東南道各陵軍各二名, 移屬於山陵, 以充七十名之數, 舊陵則竝其餘軍及保軍輪回立番矣。今亦依此例擧行之意, 分付, 何如? 傳曰, 允。
○
李好敏
, 以禮曹言啓曰, 山陵守護軍七十名, 依前例以舊陵軍五十名, 東南道各陵軍各二名, 限三年除出移屬, 而舊陵則以餘軍二十名,
京畿
上番軍十名立役事, 前已啓下。而卽接
元陵
官員所報, 則六大祭享時, 使喚逐日上直, 守護等節, 實無成樣之路, 從長變通云矣。謹考
崇陵
已例, 則舊陵軍四十名, 上番軍十名, 東南道各陵軍各二名, 移屬於山陵, 以充七十名之數, 舊陵則竝其餘軍及保軍輪回立番矣。今亦依此例擧行之意, 分付, 何如? 傳曰, 允。
○
李好敏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取考各年謄錄, 則發引初度習儀時, 大轝高廣, 比準於
興仁門
, 則門高不足, 故預爲掘去門閾甎石矣。今亦依此例, 令各該司前期修治, 何如? 傳曰, 允。
○
李好敏
, 以國葬都監摠護使意啓曰, 取考各年謄錄, 則發引初度習儀時, 大轝高廣, 比準於
興仁門
, 則門高不足, 故預爲掘去門閾甎石矣。今亦依此例, 令各該司前期修治, 何如? 傳曰, 允。
○
尹羽烈
, 以兵曹言啓曰, 國葬都監郞廳以摠護使意啓曰, 取考各年謄錄, 則發引初度習儀時, 大轝高廣, 比準於
興仁門
, 則門高不足, 故預爲掘去門閾甎石矣。今亦依此例, 令各該司前期修治, 何如? 傳曰, 允事, 命下矣。 依都監啓辭,
興仁門
門閾甎石, 初四日始役掘去, 發引後還爲塡補, 而使役役軍, 依前例陪往大將, 都遊軍中量宜除出, 使之赴役。令本曹郞廳一員, 另加檢飭, 每夜把子圍排, 把守軍兵, 亦令分授御營廳, 依例定送, 限塡補間與本門將卒, 眼同守直之意, 分付, 何如? 傳曰, 允。
○
尹羽烈
, 以兵曹言啓曰, 國葬都監郞廳以摠護使意啓曰, 取考各年謄錄, 則發引初度習儀時, 大轝高廣, 比準於
興仁門
, 則門高不足, 故預爲掘去門閾甎石矣。今亦依此例, 令各該司前期修治, 何如? 傳曰, 允事, 命下矣。 依都監啓辭,
興仁門
門閾甎石, 初四日始役掘去, 發引後還爲塡補, 而使役役軍, 依前例陪往大將, 都遊軍中量宜除出, 使之赴役。令本曹郞廳一員, 另加檢飭, 每夜把子圍排, 把守軍兵, 亦令分授御營廳, 依例定送, 限塡補間與本門將卒, 眼同守直之意, 分付, 何如? 傳曰, 允。
○
尹羽烈
, 以兵曹言啓曰, 因山時, 雲劍差備守門將, 本曹謄錄則俱不載錄, 都監班次圖則有之矣。今番啓下節目, 改付標, 何如? 傳曰, 允。
○
尹羽烈
, 以兵曹言啓曰, 因山時, 雲劍差備守門將, 本曹謄錄則俱不載錄, 都監班次圖則有之矣。今番啓下節目, 改付標, 何如? 傳曰, 允。
○
尹羽烈
, 以都摠府言啓曰, 副摠管
趙德潤
, 以漢城府左尹, 本府坐起, 晝仕出去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尹羽烈
, 以都摠府言啓曰, 副摠管
趙德潤
, 以漢城府左尹, 本府坐起, 晝仕出去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尹羽烈
, 以備邊司言啓曰, 卽見
全羅
監司
沈象奎
狀啓, 則以爲, 三夏民食, 專靠兩麥, 而春雨太過, 旱乾且甚, 成實無多, 加糶之請, 逐日沓至, 留庫各穀中四萬石特許加分事, 請令廟堂稟旨分付矣。麥事失稔, 秧役乏糧, 此時艱食, 反有甚於春窮, 參以民情, 不可無闊狹之政, 而第本道加請之如是夥然, 歲以爲常者。雖緣事勢之不得不然, 而究其弊源, 則實由於穀簿之多寡, 各邑不均, 沿邊穀少處, 無以排比之致, 向於筵中, 特以裒益之政, 略陳區區之見者, 蓋爲此等事而發也。行將有別般關飭於諸道之擧, 而今此加分之至於四萬包之多者, 係是民力之艱乏, 依狀請特爲許施, 何如? 傳曰, 允。
○
尹羽烈
, 以備邊司言啓曰, 卽見
全羅
監司
沈象奎
狀啓, 則以爲, 三夏民食, 專靠兩麥, 而春雨太過, 旱乾且甚, 成實無多, 加糶之請, 逐日沓至, 留庫各穀中四萬石特許加分事, 請令廟堂稟旨分付矣。麥事失稔, 秧役乏糧, 此時艱食, 反有甚於春窮, 參以民情, 不可無闊狹之政, 而第本道加請之如是夥然, 歲以爲常者。雖緣事勢之不得不然, 而究其弊源, 則實由於穀簿之多寡, 各邑不均, 沿邊穀少處, 無以排比之致, 向於筵中, 特以裒益之政, 略陳區區之見者, 蓋爲此等事而發也。行將有別般關飭於諸道之擧, 而今此加分之至於四萬包之多者, 係是民力之艱乏, 依狀請特爲許施, 何如? 傳曰, 允。
○
尹羽烈
, 以訓鍊都監言啓曰, 本局字內
毓祥宮西北墻外沙汰處
, 今已補土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尹羽烈
, 以訓鍊都監言啓曰, 本局字內
毓祥宮西北墻外沙汰處
, 今已補土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禁府啓目, 戶曹正郞
趙厚鎭
, 佐郞
徐善修
等, 原情云云。 傳旨內辭緣, 泛稱遲晩, 竝只刑推得情, 何如? 判付啓, 除刑推議處爲良如敎。
○ 禁府啓目, 戶曹正郞
趙厚鎭
, 佐郞
徐善修
等, 原情云云。 傳旨內辭緣, 泛稱遲晩, 竝只刑推得情, 何如? 判付啓, 除刑推議處爲良如敎。
○ 正言
柳遠鳴
啓曰, 臣知識顓蒙, 言議骫骳, 淸朝耳目之任, 初不近似, 觸處生疣, 隨事僨誤, 理所必至, 而果於年前臺啓事, 狼狽身名, 殆無餘地矣。臣於其時, 猥叨栢府除旨, 隨參三司聯啓, 而
濟恭
事, 公議峻發, 聲討方嚴, 忠憤所激, 豈有異同? 而第緣臣儱侗昏迷, 有一二句語之未詳者, 故竊欲審知其事實, 未免周旋之差遲矣。及聞原啓之命意, 始知負犯之斷案, 臣於是, 自訟啓席之未參, 竊附懲討之大義, 忙陳避辭, 略暴愚悃, 而辭未達意, 心竊愧恧。乃有諫臣之論斥, 大僚之覆啓, 而罪止譴削, 恩出涵貸, 至今追惟, 惶感交中。曾未周歲, 遽蒙收敍, 史局之命,
湖邑
之除, 後先相續, 豈料屛蟄之蹤, 叨此拂拭之眷乎? 不意玆者, 薇垣除旨, 又下於縣紱纔解之餘, 聞命感祝, 固當竭蹶趨承, 而第臣所遭, 如右所陳, 臺端一步, 便成鐵限。其何敢徒恃寵靈, 拚棄廉隅, 揚揚冒據於已僨之地哉? 屢犯逋慢, 威罰不加, 臣罪至此, 尤無所逃, 以此情踪, 何可一刻晏然於臺次乎? 請命遞斥臣職。答曰, 勿辭, 亦勿退待。
○ 正言
柳遠鳴
啓曰, 臣知識顓蒙, 言議骫骳, 淸朝耳目之任, 初不近似, 觸處生疣, 隨事僨誤, 理所必至, 而果於年前臺啓事, 狼狽身名, 殆無餘地矣。臣於其時, 猥叨栢府除旨, 隨參三司聯啓, 而
濟恭
事, 公議峻發, 聲討方嚴, 忠憤所激, 豈有異同? 而第緣臣儱侗昏迷, 有一二句語之未詳者, 故竊欲審知其事實, 未免周旋之差遲矣。及聞原啓之命意, 始知負犯之斷案, 臣於是, 自訟啓席之未參, 竊附懲討之大義, 忙陳避辭, 略暴愚悃, 而辭未達意, 心竊愧恧。乃有諫臣之論斥, 大僚之覆啓, 而罪止譴削, 恩出涵貸, 至今追惟, 惶感交中。曾未周歲, 遽蒙收敍, 史局之命,
湖邑
之除, 後先相續, 豈料屛蟄之蹤, 叨此拂拭...
○
尹羽烈
啓曰, 正言
柳遠鳴
, 避謙承批之後, 不爲傳啓, 直爲出去, 事甚未安, 推考, 何如? 傳曰, 允。
○
尹羽烈
啓曰, 正言
柳遠鳴
, 避謙承批之後, 不爲傳啓, 直爲出去, 事甚未安, 推考, 何如? 傳曰, 允。
○ 執義
韓永逵
啓曰, 噫, 彼
金履載
之罪犯, 何如? 關係, 何如? 而前道臣
申耆
之揷入於稟秩, 抑何意也? 嗚呼, 我大行大王處分
履載
之敎, 炳如日星, 嚴於霜雪, 義理之痛辨, 好惡之明示, 雖婦孺愚迷, 可以知感知悟。則今日廷臣, 固當精白一心, 忌私循公, 殫誠衛國, 共臻國家和平之福, 而彼
申耆
之若是挾雜嘗試者, 何其太無顧忌也? 且凡稟秩, 乃謂尋常罪謫之容有可放者, 不敢擅便而稟之, 則
耆
之肆然入於稟秩者, 抑見其罪之容有可放之跡, 而有此駭憤之擧耶?
履載
背馳於先朝導率之化, 而大行大王, 痛斥其嘗試,
申耆
跳踉於新化繼明之日, 而慈聖殿下, 明論其無嚴。臣竊欽誦不已, 而七月二十日慈聖殿下下敎中挾雜嘗試之習, 又當不知爲幾倍者, 聖人先見, 實仰出尋常萬萬矣。此等背公死黨, 悖義害正之類, 不可竄配而止, 請
興陽縣
竄配罪人
申耆
亟施絶島安置之典。噫嘻, 逆
鏔
窮凶之罪, 已悉於前啓, 今不必更事臚列, 幸賴我慈聖殿下廓揮聖斷, 明正典刑, 庶可以少洩神人之憤。而決案正法之後, 應行孥戮之典, 尙今不施, 擧國弸塞之冤憤, 愈久愈深, 請正法罪人
鏔
亟施孥戮之典。噫,
樂洙
窮凶絶悖之罪惡, 覆載難容, 而王章未施, 鬼誅先及, 輿情之憤惋, 久而益切。幸於近日, 義理大明, 天討克行, 追削之律, 今已快施, 公憤少洩, 民志底定矣。諸子散配, 係是應行之典, 而其子
魯崇
, 性本凶譎, 世濟其惡, 行已閃忽, 東西跳踉, 乃以持衰之身, 出沒權奸之門, 晝宵綢繆, 罔非戕害善類, 背馳義理之計也, 國言之喧藉, 厥惟久矣。日前大僚稟處, 雖已允下, 而此等負犯至重之類, 不可薄施屛裔而止, 請屛裔罪人
沈魯崇
亟施絶島定配之典, 其餘諸子, 亦爲依律散配。近日妖凶之邪學, 熾如烈火, 勢急滔天, 實爲國家呼吸之憂, 而幸賴我慈聖殿下特降明旨, 亟令嚴覈, 妖腰亂領, 次第就戮, 庶幾根抵拔去, 窩窟掃蕩。而噫, 彼
丁若銓
·
若鏞兄弟
, 自以逆
鍾
之同氣, 暗受
承薰
之妖書, 日夜耽惑, 悖亂名敎, 斁滅倫綱, 爲世指目, 積有年所。今於嚴鞫之下, 始迷終悟之說, 都是粧撰, 力拒痛挽之跡, 了無可證, 沈溺之自如, 可以推知, 而又況今番
恒
·
儉
之獄案出後,
若鍾
·
承薰
, 迭出諸招, 逆節彰著, 不可但以邪學言也。
若鍾
旣已籍沒,
承薰
亦旣正法, 而噫, 彼
銓
·
鏞
之爲
若鍾兄弟
者,
致薰
之爲
承薰
同氣者, 不過島配定配而止, 盤覈情節, 掃蕩窩窟, 顧不在於此輩耶?
銓
·
鏞
則雖以今番獄案言之, 爲
承薰
之緊黨, 與知凶謀, 明出
致薰
之招, 以邪術而自服, 至請伏法, 又納鞫庭之供, 究厥情跡, 何變不圖? 噫, 彼
致薰
, 以
承薰
之同氣,
家煥之親甥
, 萬惡咸萃, 千妖俱備, 嘯聚邪黨, 養成部落。凡諸排布設施, 皆出其手, 而今番訊問之下, 乃反歸其兄於喪性溺邪, 至謂之賊黨, 此可見良心之都亡, 倫紀之全喪, 卽此一節, 邪術淺深, 有不暇論。
學逵
·
與權
, 俱以
家煥之甥姪
,
承薰
之至親, 標號之陰慘, 花·肋惟均, 迷溺之丁寧, 致·嗣各證, 兇祕之跡, 如印一板。
寬基
則本以
箕延之從孫
, 詿誤
湖
民, 賣其切姻之權勢, 蔭庇賊徒者, 已是罔赦之罪, 而邪書往來, 狼藉綻露。至與
與權
而對質, 則渠雖喙長, 何以自明? 雖然此輩之沈溺邪術, 猶屬餘事, 目下所當覈者, 卽是
恒
·
儉
請舶之計,
嗣永
傳書之謀, 而凡此六囚之於嗣永, 或爲切姻至親, 或爲血黨死友。而
嗣永
凶書以爲, 渠輩莫不願此事云爾, 則凡爲邪術者, 尙必知此箇凶謀, 況此六囚之至切至密, 而豈有不知之理乎? 至於今番訊鞫, 情節則半吐而半呑, 端緖則若露而若隱, 彼此參互, 庶幾取服, 而只緣爲日不多, 盤問未究, 賊情至妖, 詭詐莫測。邀來謨賊之事, 締結湯胡之計, 以至窩窟之未露, 徒黨之散在者, 尙未究覈, 而特惟寬大之恩, 遽降酌處之命。刑政之失, 姑置勿論, 宗社之憂, 實爲無窮, 至如
吳錫忠
, 尤極凶且憯矣。本以凶醜之遺種, 渠家之漸染邪學, 無辭自服, 已是渠罔赦之斷案, 而潛懷陰圖, 交通凶孽, 暗地綢繆之狀,
家煥
之證招丁寧。屢次來往之跡, 渠供之輸款昭然, 敢生漫漶之計。 或曰, 不無其力, 或言無以形容, 終始呑吐, 一向抵賴。究厥情節, 萬戮猶輕, 豈可以次律勘斷乎? 請
黑山島
島配罪人
若銓
,
康津縣
定配罪人
若鏞
,
濟州牧
島配罪人
致薰
,
金海府
定配罪人
學逵
,
固城縣
定配罪人
與權
,
長興府
定配罪人
寬基
,
荏子島
島配罪人
錫忠
, 竝令王府設鞫嚴問, 期於得情, 夬正典刑。噫嘻, 凶逆之滅倫干犯, 從古何限? 而豈有若
民始
之符同
榮
賊, 危逼國母者哉? 究厥罪犯, 萬剮猶輕, 而顯戮未加, 鬼誅先及, 神人之憤痛, 曷有其極? 顧今誣服之宮人, 迄未鉤覈, 聲討之輿論轉益弸激, 環東土含生之倫, 如不欲生者, 日甚一日矣。何幸乾道孔昭, 慈旨誕宣, 有此逆賊
民始
依臺啓施行之命, 處分之嚴明磊落, 凡在臣隣, 孰不欽誦? 死後追奪, 便是生前一律, 則惡逆追施之後, 其親屬之散配, 乃次第應行之事, 而況凶如此賊, 逆如此賊, 則爲其狼貙之種者, 尤不加晷刻容貸也決矣。請
民始諸子
應坐之類, 亟令王府依律擧行。噫嘻痛矣,
李命植
之罪, 可勝誅哉? 渠本奰慝之性, 濟以憸邪之態, 蝨附權門, 叨竊銓柄, 恣行胸臆, 訛誤世道, 義理則期於背馳, 善類則期於構陷。募得
樂洙
, 賣勢利誘, 通擬銓郞, 嗾出凶疏, 至謂士類以逆賊之資斧, 必欲網打而後已, 要爲賊邊之報仇。是可忍也, 孰不忍也? 凶徒之熾蔓, 人心之陷溺, 一則
命植
, 二則
命植
, 伊時
命植
之指嗾凶疏, 一世之所共知, 則爲逆邊報仇者, 豈非亦逆? 受嗾之
樂洙
, 旣施追奪, 則指使之
命植
, 合被同律, 請故判府事
李命植
亟施追奪官爵之典。噫噫痛矣, 十數年來, 賊勢益肆, 人心靡定, 顧瞻他日之徒,
四字刀割
之輩, 踵相接也。惟彼
周爀
, 身在衿紳之列, 而敢生覬覦之計, 肆發凶言, 顯然立幟, 其心所在, 路人猶知。而伊後除命之連下, 全出藏疾之聖德, 則在渠道理, 惟當含恩畏義, 矢死縮伏, 而不此之爲, 有除輒膺, 揚揚莅任, 自同無故。此於渠雖爲薄物細故, 而亦可見隱若有恃, 縱恣無忌之一端, 今幸乾斷赫然,
四字刀割
此等黨與, 不可仍置。請
周爀
亟令王府, 嚴鞫得情, 快正典刑。三啓中諸賊, 罪關宗社, 憤切神人, 往在先朝, 旣允臺啓, 傳旨未下, 故臣於庚申五月, 忝叨憲職, 更爲發啓, 而伊後登筵, 適値拜表發行, 上下慶忭之日, 仰承縷縷下敎, 仍出姑停矣。今於一年二年之後, 尙在不連不停之科。 噫, 先朝依允之盛意, 蓋出於俯循輿情, 快伸王章, 而慶日姑停不過一時行權, 則今不可以未經處分, 有所仍置。請亟下三啓依允之傳旨, 令該府擧行焉。噫, 妖凶之邪學, 熾如烈火, 爲國家呼吸之憂, 而幸賴我慈聖殿下, 特降明旨, 亟令嚴覈, 妖腰亂領, 次第就戮, 而
李基讓
, 子有沈溺之
寵億
, 以凶頑邪魁, 擧世指目。
基讓
之罪止定配, 已是失刑之大者, 王章未伸, 鬼誅先加, 輿情憤鬱, 不可以物故, 有所容貸。請物故罪人
基讓子寵億
, 姑先施以竄配之典。噫, 彼
李東萬
, 則言之便覺汚口, 渠於
履猷
, 卽是聲氣, 漠然之間, 而托跡輸心, 始出逐臭之意, 臨急圖生, 遂作反噬之謀, 綢繆設施, 經營脈胳, 卽與
履猷
一串貫來, 則主客輕重, 初無可論。
趙鎭井
則旣曰, 着名於此疏, 而又曰, 不知其疏語, 天下寧有是理? 安知非外托老悖, 內欲掉脫耶? 至於秋曹諸罪人, 則疏通本自相貫, 旨意如印一板, 豈可以卑微之類, 而不加嚴覈哉? 前後酌配之命, 遽下於輿憤轉激之際, 豈不有乘於誅亂去慝之義哉? 請
古今島
定配罪人
李東萬
,
鎭海縣
定配罪人
趙鎭井
, 竝令王府, 設鞫嚴問。秋曹諸罪人中, 如
李榮復
·
金元喜
·
洪宗益
等, 情犯深重者, 亦爲移囚王府, 到底盤覈快施典刑。新除授掌令
李垿
時在
京畿楊州地
, 請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答曰, 不允。下諭事, 依啓。
○ 執義
韓永逵
啓曰, 噫, 彼
金履載
之罪犯, 何如? 關係, 何如? 而前道臣
申耆
之揷入於稟秩, 抑何意也? 嗚呼, 我大行大王處分
履載
之敎, 炳如日星, 嚴於霜雪, 義理之痛辨, 好惡之明示, 雖婦孺愚迷, 可以知感知悟。則今日廷臣, 固當精白一心, 忌私循公, 殫誠衛國, 共臻國家和平之福, 而彼
申耆
之若是挾雜嘗試者, 何其太無顧忌也? 且凡稟秩, 乃謂尋常罪謫之容有可放者, ...
○ 乙丑六月初二日申時, 上御
誠正閣
。 坐直承旨入侍時, 左副承旨
李好敏
, 假注書
徐淇修
, 記注官
崔鳳和
, 別兼春秋
金蓍根
, 以次進伏訖。 上曰, 下番馳往史局, 堂郞進不進, 摘奸以來。實錄鋟梓之今至幾卷與否, 亦爲知來, 而向者內下誌文, 命前前文衡, 勿煩他眼, 使之自書, 編入於實錄矣。更思之則事體不然, 爾須往傳筵敎於史局, 摠裁官以下堂郞, 使之奉覽, 而前前文衡, 亦不必自書, 使郞廳書之, 而但堂郞外他人, 則切勿煩視, 亦勿傳播外間之意, 另飭以來, 可也。 仍命斯速復命。命退, 承史以次退出。
○ 乙丑六月初二日申時, 上御
誠正閣
。 坐直承旨入侍時, 左副承旨
李好敏
, 假注書
徐淇修
, 記注官
崔鳳和
, 別兼春秋
金蓍根
, 以次進伏訖。 上曰, 下番馳往史局, 堂郞進不進, 摘奸以來。實錄鋟梓之今至幾卷與否, 亦爲知來, 而向者內下誌文, 命前前文衡, 勿煩他眼, 使之自書, 編入於實錄矣。更思之則事體不然, 爾須往傳筵敎於史局, 摠裁官以下堂郞, 使之奉覽, 而前前文衡, 亦不...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