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순조 14년
1814년 (갑술)
1월
2월
윤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06책(탈초본 2042책) 순조 14년 2월 6일 무술
1814년 嘉慶(淸/仁宗) 19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陰
行都承旨
朴宗京
藥院進
。 行左承旨
徐春輔
坐直
。 右承旨
李龍秀
鑄字所直
。 左副承旨
朴瑞源
坐
。 右副承旨
朴周壽
式暇
。 同副承旨
尹之鉉
坐直
。 注書 二員未差。 假注書
鄭知容
仕
趙忠植
仕直
。 事變假注書
韓發翼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監察茶時를 한다는 朴瑞源의 啓
○
朴瑞源
啓曰, 行大司憲
趙德潤
呈辭, 掌令
李在璣
未肅拜, 執義
宋啓榦
, 掌令
鄭繼忠
, 持平
李承達
·
李東永
在外,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朴瑞源
啓曰, 行大司憲
趙德潤
呈辭, 掌令
李在璣
未肅拜, 執義
宋啓榦
, 掌令
鄭繼忠
, 持平
李承達
·
李東永
在外, 監察...
藥房提調가 湯劑를 가지고 來待한다는 朴宗京의 啓
○
朴宗京
啓曰, 藥房提調·副提調, 持湯劑來待矣。 傳曰, 封入。
○
朴宗京
啓曰, 藥房提調·副提調, 持湯劑來待矣。 傳曰, 封入。
○ 以副應敎
金箕殷
, 校理
金鐮
, 副校理
李瀅夏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尹之鉉
曰, 只推。
○ 以副應敎
金箕殷
, 校理
金鐮
, 副校理
李瀅夏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尹之鉉
曰, 只推。
○ 傳于
徐春輔
曰, 入直玉堂, 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
○ 傳于
徐春輔
曰, 入直玉堂, 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
○ 傳于
朴瑞源
曰, 入直玉堂, 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
○ 傳于
朴瑞源
曰, 入直玉堂, 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
○ 傳于
尹之鉉
曰, 入直玉堂, 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
○ 傳于
尹之鉉
曰, 入直玉堂, 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
○ 傳于
徐春輔
曰, 入直玉堂, 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
○ 傳于
徐春輔
曰, 入直玉堂, 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
○ 傳于
尹之鉉
曰, 留院公事入之。
○ 傳于
尹之鉉
曰, 留院公事入之。
○
尹之鉉
, 以弘文館言啓曰, 本館上番姑陞入直, 事甚未安, 副應敎
金箕殷
, 校理
金鐮
, 副校理
李瀅夏
, 旣有只推之命, 竝卽牌招, 以爲推移入直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尹之鉉
, 以弘文館言啓曰, 本館上番姑陞入直, 事甚未安, 副應敎
金箕殷
, 校理
金鐮
, 副校理
李瀅夏
, 旣有只推之命, 竝卽牌招, 以爲推移入直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以副應敎
金箕殷
, 校理
金鐮
, 副校理
李瀅夏
再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尹之鉉
曰, 只推。
○ 以副應敎
金箕殷
, 校理
金鐮
, 副校理
李瀅夏
再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尹之鉉
曰, 只推。
○
京畿
監司
李存秀
疏曰, 伏以臣庸疎湔劣, 無足備數於任使之末, 至於世務吏事, 尤所茫昧, 而蒙被誤恩, 冒當藩寄, 不量人器之不稱, 妄欲一日之盡職。 惟其連年荐飢, 積弊已痼, 俗敗而全不畏法, 民困而不能聊生, 以臣輕微, 旣無以憚壓整頓, 以臣迂愚, 又末由撫摩接濟, 一無猷爲, 虛竊公廩, 夙宵愧懼, 徒積辜戾, 居然歲已再周矣。 法當差代, 而月前因大僚筵奏, 藩留之瓜及者, 竝以麥熟爲期, 蓋軫災歲迎送之弊也。 然而本道則與他道有異焉。 處在城西數十步之地, 與京司無異, 故送舊迎新之際, 元無受弊之端, 差代交符之後, 所部諸邑, 隨其道里遠近, 始聞有新道伯之來, 其迎送之漠然無關於民邑可知也, 不可混與他道, 一例不爲差代。 且況目下民勢, 尤不可不擇人而善後矣。 倒懸之急, 何處不然, 而至於本道, 尤有甚焉。 積逋如山, 畢竟則替徵於民, 誅求多門, 憑藉而橫斂於民, 追呼不分冬春, 催督不計當否, 先納者再徵, 不干者橫罹, 逃走者幸免, 顚倒胡亂, 頭緖莫定。 京闕咫尺, 仁天俯臨, 生靈顚連, 呼籲無階, 不亦哀痛之甚乎? 一分矯捄之道, 惟在於先防科外之斂, 如是然後, 臣亦可以憑仗三尺, 以法理民, 而其奈本末素輕, 威令不行, 且形格勢禁, 事與心違, 只發仰屋之歎而已。 不待瓜期之滿, 早宜引遞而去, 尙今蹲冒, 已愧對民。 且以朝家事體言之, 似此弊局, 一任如臣者之兩歲尸素, 已是乖當, 況可一日姑置於公法限滿之後, 反貽民邑之害也哉? 由前由後, 不可不亟令變通。 伏乞聖明, 特賜鑑諒, 卽許鐫改, 依例差代, 以幸公私焉。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卿其勿辭察任。
○
京畿
監司
李存秀
疏曰, 伏以臣庸疎湔劣, 無足備數於任使之末, 至於世務吏事, 尤所茫昧, 而蒙被誤恩, 冒當藩寄, 不量人器之不稱, 妄欲一日之盡職。 惟其連年荐飢, 積弊已痼, 俗敗而全不畏法, 民困而不能聊生, 以臣輕微, 旣無以憚壓整頓, 以臣迂愚, 又末由撫摩接濟, 一無猷爲, 虛竊公廩, 夙宵愧懼, 徒積辜戾, 居然歲已再周矣。 法當差代, 而月前因大僚筵奏, 藩留之瓜及者, 竝以麥熟爲期, 蓋軫災歲迎送之弊也。 然而本道則與他道有異焉。 處在城西數十步之地, 與京司無異, 故送舊迎新之際, 元無受弊之端, 差代交符之後, 所部諸邑, 隨其道里遠近, 始聞有新道伯之來, 其迎送之漠然無關於民邑可知也, 不可混與他道, 一例不爲差代。 且況目下民勢, 尤不可不擇人而善後矣。 倒懸之急, 何處不然, 而至於本道, 尤有甚焉。 積逋如山, ...
○ 甲戌二月初六日卯時, 上御
暎花堂
。 入直玉堂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時, 行左承旨
徐春輔
, 修撰
任俊常
, 持
聖學輯要
第一卷, 副修撰
李沆
, 持
聖學輯要
第一卷, 待敎
李鶴秀
, 假注書
趙忠植
, 記注官
朴思彦
·
車翊修
, 以次進伏訖。 上開卷命讀,
俊常
讀自多識草木, 止本乎道。 上曰, 文義陳之。
俊常
曰, 此云多識於草木鳥獸之名, 非獨此也。 大而天道之精微, 細而人事之曲折, 凡所以天人相與之理, 無不畢具於一經之中, 而蔽一言曰, 思無邪也。 昔我
英廟
甲申年, 臨講是書, 親製弁卷之文, 而若曰, 其篇三百, 曰思無邪, 當法祖宗, 古人攸訓, 百邪日去, 一敬堅持。 猗歟倦勤之年, 自强不息之聖念, 誠卓越百王, 而一敬堅持四字, 尤可以仰覩聖學心得之妙矣。 伏願監法此弁卷之聖訓, 益加居敬之工焉。 上命下番讀之。
沆
讀自作者聖, 止三王之道。 上曰, 文義陳之。
沆
曰, 二帝·三王之治, 本乎心, 況人主一心, 萬化之源。 伏願心字上體念焉。 上掩卷命退,
俊常
等退出, 又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甲戌二月初六日卯時, 上御
暎花堂
。 入直玉堂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時, 行左承旨
徐春輔
, 修撰
任俊常
, 持
聖學輯要
第一卷, 副修撰
李沆
, 持
聖學輯要
○ 甲戌二月初六日辰時, 上御
壽康齋
。 入直玉堂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時, 左副承旨
朴瑞源
, 修撰
任俊常
, 持
聖學輯要
第一卷, 副修撰
李沆
, 持
聖學輯要
第一卷, 待敎
李鶴秀
, 假注書
趙忠植
, 記注官
金良倜
·
車翊修
, 以次進伏訖。 上開卷命讀,
俊常
讀自
子
曰夫
易
, 止
易
之大方也。 上曰, 文義陳之。
俊常
曰,
易
之意大矣, 天行健自强不息之工, 政在今日體念之方。 上曰, 下番讀之。
沆
讀自
孟子
曰王者之跡, 止
春秋
作。 上曰, 文義陳之。
沆
曰, 上番所奏切當, 不息之工加勉焉。 上命退,
俊常
等退出, 又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甲戌二月初六日辰時, 上御
壽康齋
。 入直玉堂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時, 左副承旨
朴瑞源
, 修撰
任俊常
, 持
聖學輯要
第一卷, 副修撰
李沆
, 持
聖學輯要
○ 甲戌二月初六日午時, 上御
壽康齋
。 入直玉堂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時, 同副承旨
尹之鉉
, 修撰
任俊常
, 持
聖學輯要
第一卷, 副修撰
李沆
, 持
聖學輯要
第一卷, 待敎
李鶴秀
, 假注書
趙忠植
, 記注官
金良倜
·
朴思彦
, 以次進伏訖。 上開卷命讀,
俊常
讀自事則
齊桓
·
晉文
, 止格物。 上曰, 文義陳之。
俊常
曰, 大抵治安之法, 專係於行王黜伯矣。 後世人君, 每以
齊桓
·
晉文
爲法, 故功烈如彼其卑。 伏願克加體念於行王之方焉。 上曰, 下番陳之。
沆
曰, 讀書而不知治安之道, 則不過應文章句而已。 古聖人行王黜伯之功, 實合人君致治之方, 今於此深加體念, 則一國之治安, 自不難矣。 上掩卷命退,
俊常
等退出, 又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甲戌二月初六日午時, 上御
壽康齋
。 入直玉堂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時, 同副承旨
尹之鉉
, 修撰
任俊常
, 持
聖學輯要
第一卷, 副修撰
李沆
, 持
聖學輯要
○ 甲戌二月初六日申時, 上御
壽康齋
。 入直玉堂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時, 行左承旨
徐春輔
, 修撰
任俊常
, 持
聖學輯要
第一卷, 副修撰
李沆
, 持
聖學輯要
第一卷, 待敎
李鶴秀
, 假注書
趙忠植
, 記注官
金良倜
·
朴思彦
, 以次進伏訖。 上開卷命讀,
俊常
讀自臣按道妙, 止領要之法。 上曰, 文義陳之。
俊常
曰, 此書卽先正臣之集聖經之遺訓, 爲聖學之要程, 故曰臣之精力, 盡在於此, 是書誠帝王爲學之至要且切者也。 猗我聖朝弁卷之書, 若曰, 道德要旨, 開卷曜然, 修身規矩, 治國準繩, 其所以表章是書, 講明服膺之聖念, 誠不勝欽仰矣。 近日講筵, 連講是書, 有以仰知繼述之聖意, 而若其修己治人之方, 駕軼斯謨之道, 惟在於講明服膺之如何。 伏願深加體念焉。 上曰, 下番陳之。
沆
曰, 上番所陳甚好矣。 先正臣, 當
宣廟
盛際, 聖德卓越百王, 而猶此裒進是書, 以爲因文求道之要語, 雖於臨講之際, 勿以旣往悠泛, 有若先正臣進獻於今日者然, 克軫因文求道之工, 是臣區區之望矣。 上掩卷命退,
俊常
等退出, 又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甲戌二月初六日申時, 上御
壽康齋
。 入直玉堂持
聖學輯要
初卷入侍時, 行左承旨
徐春輔
, 修撰
任俊常
, 持
聖學輯要
第一卷, 副修撰
李沆
, 持
聖學輯要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