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헌종 6년
1840년 (경자)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18책(탈초본 2382책) 헌종 6년 8월 27일 갑신
1840년 道光(淸/宣宗) 20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晴
行都承旨
金左根
病
。 左承旨
金大根
病
。 右承旨
金胤根
坐
。 左副承旨
尹致秀
坐直
。 右副承旨
吳取善
推鞫進
。 同副承旨
趙鶴年
坐直
。 注書
徐相敎
仕
沈敬澤
病
。 假注書
金得秀
仕直
。 事變假注書
趙然昌
推鞫進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내일 常參과 經筵의 시행에 대해 묻는 金胤根의 啓
○
金胤根
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只晝講。
○
金胤根
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只晝講。
監察茶時를 한다는 吳取善의 啓
○
吳取善
啓曰, 行大司憲
李羲準
, 執義
韓宓履
, 掌令
李珽
·
金基煥
, 持平
韓致容
·
宋顯洙
呈辭,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吳取善
啓曰, 行大司憲
李羲準
, 執義
韓宓履
, 掌令
李珽
·
金基煥
, 持平
韓致容
·
宋顯洙
呈辭, 監察茶時之...
○ 傳于
金胤根
曰, 禮房承旨馳詣受香諸處, 奉審摘奸以來。
○ 傳于
金胤根
曰, 禮房承旨馳詣受香諸處, 奉審摘奸以來。
○ 傳于
尹致秀
曰, 召對入侍。
○ 傳于
尹致秀
曰, 召對入侍。
○ 傳于
尹致秀
曰,
京畿
監司留待。
○ 傳于
尹致秀
曰,
京畿
監司留待。
○ 傳于
尹致秀
曰,
京畿
監司入侍。
○ 傳于
尹致秀
曰,
京畿
監司入侍。
○ 備忘記,
京畿
監司
徐英淳
下直, 長弓一張, 長箭一部賜給。
○ 備忘記,
京畿
監司
徐英淳
下直, 長弓一張, 長箭一部賜給。
○
尹致秀
啓曰, 前
京畿
監司
李奎鉉
, 以前任
開城
留守事, 今方就囚矣。 奪符次, 標信請出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尹致秀
啓曰, 前
京畿
監司
李奎鉉
, 以前任
開城
留守事, 今方就囚矣。 奪符次, 標信請出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傳于
吳取善
曰, 推鞫爲之。
○ 傳于
吳取善
曰, 推鞫爲之。
○
吳取善
啓曰, 臣
取善
, 今日推鞫進去, 下直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吳取善
啓曰, 臣
取善
, 今日推鞫進去, 下直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以修撰
沈承澤
, 副修撰
任百經
·
洪永圭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尹致秀
曰, 只推。
○ 以修撰
沈承澤
, 副修撰
任百經
·
洪永圭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尹致秀
曰, 只推。
○
金胤根
, 以弘文館言啓曰, 下番姑降入直, 事甚未安。 修撰
沈承澤
, 副修撰
任百經
·
洪永圭
, 旣有只推之命, 竝卽牌招, 以爲推移入直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金胤根
, 以弘文館言啓曰, 下番姑降入直, 事甚未安。 修撰
沈承澤
, 副修撰
任百經
·
洪永圭
, 旣有只推之命, 竝卽牌招, 以爲推移入直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以修撰
沈承澤
, 副修撰
任百經
·
洪永圭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尹致秀
曰, 只推。
○ 以修撰
沈承澤
, 副修撰
任百經
·
洪永圭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尹致秀
曰, 只推。
○
金胤根
, 以吏曹言啓曰, 今此
宗廟
朔祭獻官, 前承旨
李景在
塡差, 而時無職名, 令該曹口傳付軍職, 何如? 傳曰, 允。
○
金胤根
, 以吏曹言啓曰, 今此
宗廟
朔祭獻官, 前承旨
李景在
塡差, 而時無職名, 令該曹口傳付軍職, 何如? 傳曰, 允。
○
趙鶴年
啓曰,
宗廟
朔祭獻官行護軍
李景在
, 日前政已付軍職, 而吏曹以時無職名, 口傳付軍職之意, 來呈草記, 至於啓下。 奏御文字, 何等審愼, 而有此不察之擧, 事極未安, 臣之矇然捧入, 不勝惶悚。 原草記勿施, 當該堂上推考警責, 何如? 傳曰, 允。 爾亦推考。
○
趙鶴年
啓曰,
宗廟
朔祭獻官行護軍
李景在
, 日前政已付軍職, 而吏曹以時無職名, 口傳付軍職之意, 來呈草記, 至於啓下。 奏御文字, 何等審愼, 而有此不察之擧, 事極未安, 臣之矇然捧入, 不勝惶悚。 原草記勿施, 當該堂上推考警責, 何如? 傳曰, 允。 爾亦推考。
○
金胤根
, 以奎章閣言啓曰, 原任直閣
金邁淳
喪卒哭日, 依定式遣檢書官, 勸肉以來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金胤根
, 以奎章閣言啓曰, 原任直閣
金邁淳
喪卒哭日, 依定式遣檢書官, 勸肉以來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尹致秀
, 以義禁府言啓曰,
鐵山
前府使
趙述永
, 今方待命, 當爲拿囚, 而今此推鞫方張之時, 輕囚不可混處府內, 姑爲保放, 何如? 傳曰, 允。
○
尹致秀
, 以義禁府言啓曰,
鐵山
前府使
趙述永
, 今方待命, 當爲拿囚, 而今此推鞫方張之時, 輕囚不可混處府內, 姑爲保放,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義禁府言啓曰,
開城
府前留守
李奎鉉
, 今方待命, 當爲拿囚, 而今此推鞫方張之時, 輕囚不可混處府內, 姑爲保放,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義禁府言啓曰,
開城
府前留守
李奎鉉
, 今方待命, 當爲拿囚, 而今此推鞫方張之時, 輕囚不可混處府內, 姑爲保放, 何如? 傳曰, 允。
○ 罪人
金陽淳
更推後, 刑問一次, 訊杖第十九度停刑。
○ 罪人
金陽淳
更推後, 刑問一次, 訊杖第十九度停刑。
○ 罪人
金陽淳
更推後, 刑問一次, 訊杖第二十三度停刑。
○ 罪人
金陽淳
更推後, 刑問一次, 訊杖第二十三度停刑。
○ 傳于
趙鶴年
曰, 推鞫姑罷。
○ 傳于
趙鶴年
曰, 推鞫姑罷。
○ 敎
京畿
監司
徐英淳
書。 王若曰, 周十聯而制治, 漢
三輔
而承化, 唐置觀察而關內居諸道之先, 宋制監司而京東在列路之首。 蓋牧伯爲群吏之標準, 而
王畿
作四方之紀綱, 都鄙鄕遂之彙分, 體周官之立民極, 東西南北之控制, 若鉤陳之拱辰居。 統領三十六州, 有牧有府有郡有縣, 管轄累鉅萬石, 曰貢曰稅曰餉曰還。 接
鳳城
而開布政之門, 宛若學士淸署, 趨螭陛而登奏事之列, 依然刺史遺規。 陰雨綢繆之方, 奚但計甲兵錢穀? 陵園灑掃之暇, 可以省收斂耕芸。 以其委毗也專, 俾兼居留之重, 控金湯於
沁府
, 萬鷁星馳, 作保障於
漢南
, 千雉雲聳。 冠蓋簿領之會,
崧陽
當
兩西
之衝, 舟車委輸之塗,
華城
綰
三南
之轂。 況
畿內
土瘠而民薄, 加以屢年之歉荒, 伊邇來吏惰而俗婾, 甚至擧邑之彫瘵, 蠲恤相續而流逋不歸, 杼柚其空而征斂未已。 嗟良吏之來暮, 奸蠧孰祛? 幸今歲之少康, 蜚鴻思集。 澄淸則思
范孟博
之攬轡, 簡約則思
趙閱道
之携琴, 苟非練達之材, 孰畀旬宣之責? 惟卿, 簪組名閥, 圭璋令姿, 惟孝友施于有邦, 居家則婉容愉色, 惟廉雅足以鎭物, 其心也推己及人。 妙年英聲, 幾歲掌詞苑之誥, 名塗歷踐, 平步躋卿月之班。 臯比雅譽, 已播美於國子, 銓部宿望, 更歷揚於天官。 顧聲實俱著於淸華, 而才猷未試於剸理, 玆授卿以
京畿
觀察使兼兵馬水軍節度使·
水原
府留守·
開城
府留守·
江華
府留守·
廣州
府留守·巡察使, 卿其懋樹嘉績, 益殫素心, 爰度爰咨, 問疾苦於蔀屋, 之屛之翰, 布德意於陽春。 於戲, 瘡痍未蘇, 政須澤究而惠布, 仁威竝著, 然後吏戢而民懷。 峽而
楊
·
䑛
·
永朔
, 沿而
仁
·
浦
·
富
·
安
, 耳目心思之所及, 大而田賦糶糴, 細而獄訟簿書, 絲忽毫髮之罔遺。 軍政疎虞, 懋擧團練之策, 馹路彫弊, 竝思懷輯之方。 文駟雕軒之往來, 已喜全省便養, 襜帷露冕之風采, 可見一路生光。 克殫一念之圖報, 毋負九重之分憂, 故玆敎示, 想宜知悉。
知製敎
李正履
製進
○ 敎
京畿
監司
徐英淳
書。 王若曰, 周十聯而制治, 漢
三輔
而承化, 唐置觀察而關內居諸道之先, 宋制監司而京東在列路之首。 蓋牧伯爲群吏之標準, 而
王畿
作四方之紀綱, 都鄙鄕遂之彙分, 體周官之立民極, 東西南北之控制, 若鉤陳之拱辰居。 統領三十六州, 有牧有府有郡有縣, 管轄累鉅萬石, 曰貢曰稅曰餉曰還。 接
鳳城
而開布政之門, 宛若學士淸署, 趨螭陛而登奏事之列, 依然刺史遺規。 陰雨綢繆之方, ...
○ 庚子八月二十七日辰時, 上御
熙政堂
。 召對入侍,
京畿
監司同爲入侍時, 參贊官
尹致秀
, 侍讀官
金逸淵
·
林肯洙
, 待敎
李㘾
, 記事官
徐相敎
, 記注官
李昌廷
, 記事官
李昌祖
, 各持
史略
第一卷,
京畿
監司
徐英淳
,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上曰,
京畿
監司進前。
英淳
進前。 上曰, 職姓名奏之。
英淳
起伏奏職姓名訖。
致秀
起伏奏曰, 宣諭別諭, 何以爲之乎? 上曰, 爲之。
致秀
·
英淳
退伏楹外,
致秀
讀諭宣諭別諭訖, 還爲就座。 命監司先退,
英淳
退出。 上開卷, 命上番讀之,
逸淵
讀自
秦昭王
聞其賢, 至割城以和。 上曰, 止之。 命陳文義。
逸淵
曰,
秦昭王
聞
孟嘗君
之賢而求見之者, 非眞個好賢之意, 故旣見而欲殺之。 此無他, 外託好賢之名, 內懷嫉能之心, 恐其爲用於齊而有害於秦, 誘而致之, 必欲戕害矣。 甚矣,
秦王
之不仁也。 夫仁者, 帝王出治之本, 而非仁則無以感化, 故
孟子
曰, 推仁足以保四海。 又曰, 仁者無敵於天下。 今秦國則不然, 先詐力而後仁義, 終以虎豹之威, 雖呑六國, 此不過以力服人, 非所以推仁心保四海者也。 伏願殿下, 以推仁二字, 益加體念焉。 上曰, 下番讀之。
肯洙
讀奏一遍訖。 命陳文義,
肯洙
曰,
孟嘗君
以齊之一公子, 入於虎豹之秦, 在於縲絏之中, 其禍誠急矣。 幸賴鷄鳴狗盜之士, 半夜之間, 脫身逃歸, 此可謂養士之效, 而得人之力矣。 然而此乃列國之事, 固不足論。
詩之文王
章曰, 濟濟多士,
文王
以寧。 蓋
文王
處君師之位, 闡作成之化, 故多士鬰興, 邦國賴安。 先儒云
文王
之待士以安, 猶人之勤於菑田而自養, 樂於植材而自庇, 言其先勞而後逸也。 大抵人材之作成, 專由於君上之導率。 伏願殿下, 先自講學, 進進不已, 丕闡文敎, 則在下之士, 莫不觀感效則, 家誦戶絃, 爭自濯磨, 周家之多士, 復覩於今日矣, 懋哉懋哉。 上曰, 閣臣讀之。
㘾
讀奏一遍訖。 命陳文義,
㘾
曰, 此云
秦昭王
聞其賢者, 蓋
孟嘗君
非眞古之賢者流, 直一釣虛譽植私黨者也。
昭王
之初嘗求見也,
蘇代
以木偶土偶人說, 比類於涇陽
孟嘗
而諷止之矣。 其後
湣王
沒, 卒使
田文
入秦,
昭王
卽以爲相, 此足爲實心求賢, 而竟以或人先齊後秦之說, 反生疑沮, 一段良心之萌, 從以梏喪乃止, 囚欲殺之, 因一幸姬之爲言, 使
田文
得脫。 此雖虎秦貪暴之計, 竟失其所圖, 自古寵姬之弊, 一至此哉。 且以此冊中溫繹者言之,
夏桀
之
末喜
,
殷紂
之
妲己
,
周幽王
之
褒姒
者, 卽所以此三君淫荒無道, 竟致覆國湛身而後已者也。 後世人君, 輒作前鑑, 深存警惕, 猶不免爲昏闇主厲亂之階, 此豈皆知其必亡而然哉? 至於浸惑則迷不知寤, 誠大可懼也, 誠大可懼也。 殿下每於此等文義, 只不拘束於章句之誦習, 輒以古之理亂得失, 益加玩索而體驗, 以爲一初資益之道焉。 上曰, 參贊官讀之。
致秀
讀一遍訖。 命陳文義,
致秀
曰, 臣屢登筵席, 初承玉音之俯詢, 至於數句, 不恥下問之聖意, 實不勝欽仰攢祝。 釋疑問難, 反復勝於文義之張皇敷陳, 臣等欣幸, 曷有其極? 蓋史冊則記歷代治亂政事得失, 書法則一字一句, 皆寓是非褒貶, 而閣臣所奏, 纖悉甚好。
秦昭王
聞其賢者, 非眞
孟嘗君
之賢, 所以貶之也, 幸姬之幸字, 尤見其非之貶之也。 天子諸侯之姬, 各有其數, 只可備位, 幸之則
昭王
之失也。 囚人釋人, 何關於姬, 必抵其姬而求其解耶? 此曲逕也。 王者奉三無私, 天無私覆, 地無私載, 日月無偏照。
昭王
處君上之位, 有私嬖之愆, 苟無無私也, 姬安可求解乎? 至於鷄鳴狗盜, 亦是非斥
孟嘗君
也。 討論則可見其旨意, 繼自今或賜詢問, 或令諸臣相與質難於前, 則猶聞古談, 如誦俗言, 自有玩味之益, 深加留念焉。 上捲卷, 命史官就座。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庚子八月二十七日辰時, 上御
熙政堂
。 召對入侍,
京畿
監司同爲入侍時, 參贊官
尹致秀
, 侍讀官
金逸淵
·
林肯洙
, 待敎
李㘾
, 記事官
徐相敎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