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철종 6년
1855년 (을묘)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24책(탈초본 2571책) 철종 6년 9월 5일 을축
1855년 咸豊(淸/文宗) 5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晴
兼都承旨
洪說謨
藥院進
。 行左承旨
韓兢人
坐直
。 行右承旨
趙徽林
坐
。 左副承旨
李興敏
坐
。 分承旨
李宗秉
坐
。 右副承旨
嚴錫鼎
坐
。 分承旨
金漢益
坐
。 同副承旨
李彙寧
坐直
。 注書。 假注書
尹龜永
。 事變假注書
朴秀龍
。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藥房提調
金鍏
, 副提調
洪說謨
啓曰, 伏未審日間, 聖體若何,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臣等率諸御醫, 趁早入診, 詳察聖候爲宜。 大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中宮殿氣候, 何如? 臣等不任區區伏慮, 敢來問安, 竝此仰稟。 答曰, 知道。 三殿氣候一樣, 中宮殿氣候安順, 卿等不必入侍矣。 大王大妃殿·王大妃殿·大妃殿·中宮殿, 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藥房提調
金鍏
, 副提調
洪說謨
啓曰, 伏未審日間, 聖體若何,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臣等率諸御醫, 趁早入診, 詳察聖候爲宜。 大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中宮殿氣候, 何如? 臣等不任區區伏慮, 敢來問安, 竝此仰稟。 答曰, 知道。 三殿氣候一樣, 中宮殿氣候安順, 卿等不必入侍矣。 大王大妃殿·王大妃殿·大妃殿·中宮殿, 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政院啓曰, 同副承旨
李升洙
, 今日不爲仕進,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政院啓曰, 同副承旨
李升洙
, 今日不爲仕進,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以同副承旨
李升洙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曰, 只推。
○ 以同副承旨
李升洙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曰, 只推。
○ 傳曰, 同副承旨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李彙寧
落點。
○ 傳曰, 同副承旨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李彙寧
落點。
○ 政院啓曰, 新除授同副承旨
李彙寧
,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政院啓曰, 新除授同副承旨
李彙寧
,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傳曰, 初十日新園開金井時, 禮房承旨
韓兢人
進去。
○ 傳曰, 初十日新園開金井時, 禮房承旨
韓兢人
進去。
○ 傳曰, 庚寅減下春·桂坊, 竝加資。
○ 傳曰, 庚寅減下春·桂坊, 竝加資。
○ 政院啓曰, 事變假注書
柳龍䥁
, 昨日蒙點之後, 無端懸頉, 屢度催促, 終不入來, 事未前有, 萬萬駭然。 所當重勘, 而本院請推之外, 無他可施之罰,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從重推考。
○ 政院啓曰, 事變假注書
柳龍䥁
, 昨日蒙點之後, 無端懸頉, 屢度催促, 終不入來, 事未前有, 萬萬駭然。 所當重勘, 而本院請推之外, 無他可施之罰,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從重推考。
○ 長生殿啓曰, 外梓宮習儀, 以今月二十一日推擇啓下, 而伊日內梓宮陪進相値, 不可不進退, 故更爲推擇, 則今月十二日爲吉云, 以此日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長生殿啓曰, 外梓宮習儀, 以今月二十一日推擇啓下, 而伊日內梓宮陪進相値, 不可不進退, 故更爲推擇, 則今月十二日爲吉云, 以此日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備邊司啓曰, 卽見
黃海
兵使
趙禹錫
所報, 則以爲, 本營隨營牌, 散在各邑, 替赴入防之際, 一道騷擾, 實爲民邑難支之瘼, 毋論元保軍, 每名二兩式, 依已例收布雇丁, 則軍民兩便爲辭矣。 徵軍入防, 法意甚重, 固不可番番許施, 認爲常例, 而今於幾年雇防之後, 若復如例徵發, 則果不無繹騷之弊, 姑依報請施行, 何如? 傳曰, 允。
○ 備邊司啓曰, 卽見
黃海
兵使
趙禹錫
所報, 則以爲, 本營隨營牌, 散在各邑, 替赴入防之際, 一道騷擾, 實爲民邑難支之瘼, 毋論元保軍, 每名二兩式, 依已例收布雇丁, 則軍民兩便爲辭矣。 徵軍入防, 法意甚重, 固不可番番許施, 認爲常例, 而今於幾年雇防之後, 若復如例徵發, 則果不無繹騷之弊, 姑依報請施行, 何如? 傳曰, 允。
○ 政院啓曰, 玉堂上下番俱空, 事甚未安。 未差之代, 政官牌招, 開政差出, 待下批, 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許遞, 與未差之代, 前望單子入之。 玉堂前望單子入之, 應敎
金鎭衡
, 副應敎
李鍾淳
, 校理
李在聞
, 副校理
李應鼎
·
金禹洙
, 修撰
李敬溥
·
李敎寅
, 副修撰
林翰洙
·
鄭夔容
落點。
○ 政院啓曰, 玉堂上下番俱空, 事甚未安。 未差之代, 政官牌招, 開政差出, 待下批, 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許遞, 與未差之代, 前望單子入之。 玉堂前望單子入之, 應敎
金鎭衡
, 副應敎
李鍾淳
, 校理
李在聞
, 副校理
李應鼎
·
金禹洙
, 修撰...
○ 又啓曰, 應敎
金鎭衡
, 時在
慶尙道安東地
, 校理
李在聞
, 時在
京畿始興地
, 副校理
金禹洙
, 時在
慶尙道安東地
, 副校理
李應鼎
, 時在
忠淸道禮山地
, 副修撰
鄭夔容
, 時在
京畿始興地
, 修撰
李敬溥
, 時
〈在〉
忠淸道公州地
,
李敎寅
時在
京畿安山地
, 副修撰
林翰洙
, 時在
京畿抱川地
, 經筵入番事緊, 竝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 何如? 傳曰, 竝許遞。
○ 又啓曰, 應敎
金鎭衡
, 時在
慶尙道安東地
, 校理
李在聞
, 時在
京畿始興地
, 副校理
金禹洙
, 時在
慶尙道安東地
, 副校理
李應鼎
, 時在...
○ 又啓曰, 玉堂上下番俱空, 事甚未安。 新除授副應敎
李鍾淳
, 卽爲牌招入直, 何如? 傳曰, 允。
○ 又啓曰, 玉堂上下番俱空, 事甚未安。 新除授副應敎
李鍾淳
, 卽爲牌招入直, 何如? 傳曰, 允。
○ 御營廳啓曰, 本廳哨官
吳夏泳
, 身病甚重, 勢難察任, 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御營廳啓曰, 本廳哨官
吳夏泳
, 身病甚重, 勢難察任, 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敦寧都正
李彙寧
疏曰,
缺
。 省疏具悉。 疏辭下該曹稟處。
○ 敦寧都正
李彙寧
疏曰,
缺
。 省疏具悉。 疏辭下該曹稟處。
○ 乙卯九月初五日辰時, 上御
熙政堂
。 大臣·備局堂
〈上〉
引見入侍時, 兼都承旨
洪說謨
, 假注書
尹龜永
, 事變假注書
朴秀龍
, 別兼春秋
趙秉協
, 記事官
洪淳大
, 領議政
金左根
, 右議政
趙斗淳
, 備局堂上
趙秉駿
·
金鼎集
, 兵曹判書
李景在
, 禮曹判書
洪鍾應
, 知中樞府事
金鍏
·
柳相弼
·
李熙絅
,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仍命大臣進前。
左根
等進前問候, 各殿問候訖。
缺
左根
奏曰, 卽見
江原
監司
李公翼
狀啓, 則以爲,
江陵
·
嶺西
六面虛卜三百四十八結,
春川流來川
反一百結六十四負二束, 皆自壬子, 限三年仍爲停稅者, 而
江陵
虛卜之陳土未闢,
春川浦沙
之尙未泥生, 與前無異。 今若强策徵稅, 民將流離無餘, 更令限三年仍停事, 請令廟堂稟旨分付矣。 五百餘結之每每退限, 已非核實之政, 適啓吏鄕奸弄之弊, 況如今豊熟之年, 又不擧論, 則其將永爲紙上空文矣。 第兩邑俱以磽瘠之地, 朝家之恒所軫念也, 雖不可一切責之以經法, 而至於全退, 則無其說矣。
江陵
虛卜三百四十八結內, 姑以一百結收捧,
春川川
反一百結零內, 姑以三十結收捧, 餘外數爻, 則限三年退捧, 以爲次次復舊之意, 行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又奏曰, 卽見
慶尙
監司
金學性
狀啓, 則以爲,
義城
稅大同及各衙門軍布之愆納, 已到三年, 而至於今春, 兩稅趁期畢捧, 隨卽發送京司, 捧上之際, 每以新納, 移施舊納, 故當年條之未納, 卽舊未納也。 今若以新舊木邊, 俱以本色竝督, 則收捧自多掣礙, 況今市價, 較諸詳定, 無甚高下, 京司經用, 別無損益。 本邑壬子癸丑甲寅稅大同及各衙門軍布, 特許純錢代捧, 勿爲移施於新納, 待年終捧納事, 請令廟堂稟處矣。 本縣以幾乎無邑之邑, 幸蒙朝家曠絶之澤, 糶糴之政, 行將就緖, 目下存恤之擧, 宜倍他時, 木納代錢之追後許施, 非不難愼, 而揆以必究之惠, 合有權宜之道。 壬子以後三年未納條, 竝令純錢施行, 旣如是酌定, 新納不必計除於舊納, 且近來各司所謂情費, 日加月增, 元納之隨以耗縮, 職由於此, 況今舊未納之許以純錢, 卽特施也。 若於此, 一向責之以年例本色之時, 則有非曲軫之本意, 兵曹及各營稽留債, 切勿侵責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又奏曰, 國之上瑞, 惟穀豊爲最, 而見今
八路
年形, 均占大同之慶, 喜氣歡聲, 洋溢區宇, 於乎休矣。 仁天降康之惠, 殆若偏私我邦, 從此民命, 庶可支保, 頂祝手攢, 小大同情, 而第念凡處盈盛豊豫之地者, 易於狃安, 若固有之, 不復存苞桑之戎
[戒]
, 自速其厚崩之患。 故古聖王之遭禎祥吉瑞也, 其畏愼恐懼之志, 較有甚於遇災之時, 恒若不敢當而不遑處。 制節謹度, 滿而不溢, 以致天心悅豫, 景祿荐臻, 此所以對越報答之義, 而臣之區區期望, 亦亶不外是。 伏願聖上, 念念在玆, 兢兢顧禔
[諟]
, 益軫祈永命之道焉, 因此思之, 無此壃爾界, 而以穀爲名者, 箇箇善熟。 凡屬災損名色, 元無可論, 則迨此時, 各邑糴規, 可以釐正, 而所云停退排捧條, 如不於今年, 準充本色, 則更待何時? 至若虛留臥還之流來謬習, 亦不可不到底洗滌乃已, 俾無升合遺漏, 而歲前或春初, 當自本司, 分遣郞廳, 抽栍反庫, 如有犯科, 該守令則依事目論斷, 不飭之道·帥臣, 亦難曲恕, 而民間錢貴如金矣。 若或責之以詳定外高價, 與元耗作外加數執錢, 則樂歲反爲厲民之資, 而歎息愁怨之聲, 將無異於歉荒遑急之日, 是豈仁人君子可忍之政乎? 昨冬曾以此條陳行會, 而雖以道臣·邑守言之, 苟能體聖上分憂之義, 共衆民豊樂之情, 則寧或不顧事體, 怙犯經法, 自歸於慢上欺下之科哉? 竝以此一體提飭, 俾爲惕勵之地, 何如? 上曰, 歲今大登, 諸路停退排捧, 迨此時準充, 似甚不難, 詳定外高價與元耗加作, 竝依所奏嚴飭施行。
出擧條
又奏曰, 近來官方中最爲凌夷, 大違定制者, 莫有甚於同僉樞五衛將兩銜也。 就論其階梯, 則與佐貳無別, 故惟於生進幼學之陞資人及醫譯外, 勿許檢擬, 著法殊嚴, 提飭屢勤, 則至若正科出身之無堂下履歷, 而近者闊狹, 猶非古法, 何可以無名色閑散之類, 若是濫襍, 蕩無防限乎? 固當溯考査拔, 爻周告身, 旣係往事, 有難追理, 而決不可任他謬習, 壞了公格, 請令自今, 一切遵舊規而抑倖路之意, 分付西銓, 使之載諸掌考, 永不毁劃之地,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又奏曰,
椒島
僉使, 旣以邊地履歷定式矣。 到今事面, 與久勤差送之時有異, 獨鎭兼防守將之號, 一依
厚州
·
長津
已例施行, 則其於重邊之政, 不爲無助, 以此意分付該曹, 使之行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又奏曰, 日前徑出兩承宣事, 處分嚴正, 臣無容更陳, 而夫徑出云者, 以人言之攻及其身, 廉義情踪之難於官次之謂也。 伊日擧措, 何爲而然也? 憲疏退却, 旣係入院以前之事, 則挺身橫擔, 平地惹鬧, 而且其辭意, 都是題外語也。 夫人臣告君之辭, 何等審愼, 而只因積蓄憾懟之心, 爲此翻勃駭妄之擧, 豈古人所謂馬欠一足, 尙稱死罪之義乎? 加施竄配, 以警具僚恐好, 故第此仰達矣。 上曰, 向來承旨徑出, 果然挺身橫擔, 疏辭甚駭怪, 故旣遞差, 尋又刋削, 今何必竄配爲也?
出擧條
又奏曰, 貢市堂上有闕之代, 知敦寧
徐念淳
差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又奏曰, 玉堂之無端違牌, 至於上下番俱空, 事甚未安, 竝罷職,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斗淳
奏曰, 臣於近日事, 有不能終默, 第此敷陳焉,
吳爀
之疏, 處分已下矣。 蓋其無端磯激, 提起七·八十年已妥貼之事, 滿紙張皇, 便若急書, 致今朝家, 日以不靖, 究其跡固萬萬駭乖, 而其言則不可以人而廢之矣。 及夫對擧之說出, 而誇張而變幻事實, 窘遁而掩諱本末, 自不覺背馳弁髦, 譬如逐鹿者之不見
泰山
, 此誠丙申壬寅之所不敢萌心發口者, 則明發靡屆, 有識所同。 第伏念, 先正臣
宋時烈
, 遭遇
孝廟
盛際, 其所秉執對揚, 卽
春秋
大一統之義, 而明天理正人心, 崇節義闢詖淫, 壁立頹波, 以一身而擔當綱常, 九死而靡有悔也。 故伊后幾二百年來, 服膺而遵守, 講明而衛護, 一則曰國是, 二則曰國是, 曷嘗依俙於偏私黨同, 而雖以一邊言之, 所以蹈襲依歸, 直不過自中標榜而已。 其於師道淵源所由來, 臣未知聞焉, 而前後辭敎中, 若曰由百世而紛紜者卽黨論, 若曰各爲其師, 若曰自是之癖, 我聖上調停包涵之聖意, 臣非不仰認, 而亦不能無來後無窮之憂。 夫以大定之國是, 而一切歸之於黨論, 則天下萬事, 將從何處下手, 辦別嘉靖, 而從古及今, 小人所以借此爲阱, 害家而凶國者也。 念之及此, 關係非細, 伏望淵然深思於防微杜漸之義, 竝賜收還, 以光聖德, 以幸斯文焉。 上曰, 右相之言何謂也?
斗淳
曰, 前後辭敎中, 若曰由百世而紛紜者卽黨論, 若曰各爲其師, 若曰自是之癖, 三節句語矣。 自古以來, 小人之禍家凶國者, 莫不以偏私黨同之目, 爲擠陷之階梯, 故
韓愈
朋黨論,
歐陽修
辨奸論, 所以嚴斥痛辨也。 今以一邊之說, 將數百餘年大定之國是, 一切歸之於黨論, 恐有欠於淸朝紀綱矣。
斗淳
曰,
吳爀
事, 誠萬萬駭乖, 而其言則不可以人而廢之矣。 上曰, 今於久遠之後, 更起宿火, 是何道理乎? 禍家凶國, 誠如所奏, 而其在調停之道, 不得不如是矣。 予豈不知辨別是非而然乎? 特出於調停之意也, 雖不收還此句語, 國是則固已大定矣。
出擧條
又奏曰, 臣向以
文川
逋還事, 有所仰達, 而其中排年當捧條與排年虛勘條, 未及分別, 混同說去者, 未免失檢, 惶恧靡措。 蓋一千七百二十五石零, 是排年條之將來當捧者, 一千十八石零, 卽排年條之前此虛勘者, 以穀簿則俱係當捧, 而以邑勢民情言之, 則出羖刮龜, 責徵無處者也。 臣則只擧其當捧之都數也, 而元簿則不可無分開者, 請令道臣, 區別釐正, 仍依判付擧行, 中間虛勘守令, 當以本律論, 而本郡事勢則末如。 且有年前
三水
·
甲山
諸倅已例, 今此安徐,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缺
說謨
曰, 諸宰奏事。
景在
奏曰,
平壤崇靈
·
崇仁兩殿
官, 曾無移遷之規矣。 往在甲申, 故領敦寧臣
金祖淳
, 以
西土
人士之不得霑朝家一視之澤, 實爲大欠典, 筵奏定式時,
崇靈殿
參奉二窠中一窠, 改爲令,
崇仁殿
殿監, 亦改置參奉二窠。 一則以鮮于氏中差出, 一則與
崇靈殿
參奉, 分屬
淸南
·
北
, 另差其有文行者, 從序付, 至令朔滿遷入京司, 如
松京
分敎官例矣。 挽近差擬, 每偏於
淸南
, 則
淸北
之人, 不無向隅之歎, 自今以後, 隨窠互差, 一南一北, 無越當初著式之意, 分付銓曹,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又奏曰,
定州表節祠
, 卽辛未七義士合享之所也。 年前大臣筵奏, 贈統制使
諸景彧
, 加贈正卿賜諡, 乃是出於爲
西土
樹聲之政, 而竊念
韓浩運
, 本以侍從之臣, 挺身西來, 直入虎穴, 凶賊猖獗之時, 以綱常大義, 當面一叱, 不顧白刃, 使賊徒氣懾而膽阻。
許沆
, 以先鋒將, 每戰居前, 激
灣上
忠義之士, 而全保
義州
, 討
淸北
分據之賊, 而竝復
宣川
。 挺身赴賊, 視死如歸, 馬蹶之後, 猶復徒步力戰, 連殺四賊, 直前以殉, 忠勇之氣, 三軍可鼓, 傷怛之情, 列營同涕, 論其忠與功,
韓浩運
·
許沆
, 竝居首也。 當時觀瞻之聳動, 朝家施貤之褒典, 非不優矣, 到今歲月浸遠, 聞見愈疎, 讀書之士, 操弓之輩, 漠然有不知者多, 數間屋竝享之祠, 反有寂寞之歎, 古老之尙論者, 不無嗟惜之意。 臣以爲, 贈參判
韓浩運
, 贈統制使
許沆
, 一依
諸景彧
已施之例, 竝贈正卿, 俾示褒忠奬功之典, 使遠方之人, 感激風動之地似好, 令廟堂稟處,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又奏曰,
江界
, 卽沿邊七邑中巨鎭也。 彼地只隔衣帶之水, 廢郡無非逋逃之藪, 防禦之政, 尤當自別, 武士輩弓馬之技, 聞於國中, 而挽近以來, 懈弛不鍊, 疎迂莫甚。 蓋距京絶遠, 無自力進身之路, 一得出身之名, 更無他望, 抱技空老, 志氣益怠,
義州之乾川
·
白馬
兩邊將, 許令自辟之後, 尤不禁歆羨向隅之歎。 其所處旣同, 所重亦同, 而一視之下, 厚薄懸殊, 群情宜有齎鬱, 而實欠朝家激勸之政矣。 臣以爲,
江界十鎭
中一窠, 許令取才自辟, 一遵
義州
已例施行似好, 而事係官制通變, 令廟堂稟處,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又奏曰,
江西縣
還摠折米, 爲七萬五千九百石零, 而見今糶糴, 不過爲三萬石內外, 其餘徒擁虛簿, 此非但吏奴之流來負逋, 間當荐歉, 凡屬公納, 不能趁時收捧。 每得添餉, 苟且彌縫, 錢歸於虛, 穀載於簿, 便成指徵無處紙上空文, 如欲刷充, 初無某某之指的, 如欲掩置, 耗上加耗, 一道之還摠, 其將盡歸於一邑, 事之痛歎, 寧欲無訛。 到今通變, 不容少緩, 而以若戶少穀多, 責以守經, 則邑勢民力, 莫可措辦, 雖以本道已例言之,
江界
等三邑,
寧遠
等二邑減還時, 以二兩移送他邑, 的有可據。 今若援此而許之, 每石以二兩式四萬石價八萬兩, 限數三年移送穀少邑, 在朝家初無減耗, 在該邑實爲起死回生之一大期會, 而如是之後, 雖年例添餉, 如復分劃, 其將添逋, 切勿許升斗之穀, 定式施行, 可期永效, 令廟堂稟處,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又奏曰, 武士都試, 卽出於勸奬慰悅之意, 而沒技直赴, 成一科制, 行之旣久, 而年前以冒濫猥多, 不能精白之致, 改爲定式, 就沒技中, 更令比較, 只取居首一人。 此是法久弊生, 更張簡嚴之政, 而其實則科場濫雜, 責在於主試之團束如何, 初非武士之罪也。
西土
弓馬之技, 聞於國中, 穿札命中之才, 比比林立, 昔之唾手得雋者, 今不免屈抑, 遠方之人, 操弓鍊才, 所望不過出身之名, 而一自新定之後, 擧皆落莫, 不事決拾。 其在尙武, 合有伸鬱, 當兵營及各防禦營
灣府
都試時, 沒技從其多少, 依舊施行似好, 令廟堂稟處,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缺
。
○ 乙卯九月初五日辰時, 上御
熙政堂
。 大臣·備局堂
〈上〉
引見入侍時, 兼都承旨
洪說謨
, 假注書
尹龜永
, 事變假注書
朴秀龍
, 別兼春秋
趙秉協
, 記事官
洪淳大
, 領議政...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