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철종 13년
1862년 (임술)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윤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26책(탈초본 2658책) 철종 13년 11월 8일 병진
1862년 同治(淸/穆宗) 1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行都承旨
徐衡淳
緣故出
。 左承旨
姜㳣
廚院進
。 右承旨
黃鍾顯
坐
。 左副承旨
曺錫輿
病
。 右副承旨
尹秉鼎
坐直
。 同副承旨
趙憲燮
坐直
。 注書。 假注書。 事變假注書。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以司謁口傳下敎曰, 日講爲之。
○ 以司謁口傳下敎曰, 日講爲之。
○ 政院啓曰, 卽者校理
張世容
, 以其親病, 陳疏徑出, 原疏纔已捧入矣。 所當直捧禁推傳旨, 而此與無端徑出有異, 推考警責, 何如? 傳曰, 允。
○ 政院啓曰, 卽者校理
張世容
, 以其親病, 陳疏徑出, 原疏纔已捧入矣。 所當直捧禁推傳旨, 而此與無端徑出有異, 推考警責, 何如? 傳曰, 允。
○ 弘文館啓曰, 校理
張世容
陳疏徑出, 上番闕直, 事甚未安。 應敎
鄭範朝
內閣進, 副校理
李寅命
在外, 副應敎
趙性敎
, 校理
鄭顯德
, 副校理
任承準
, 竝卽牌招, 推移入直, 何如? 傳曰, 允。
○ 弘文館啓曰, 校理
張世容
陳疏徑出, 上番闕直, 事甚未安。 應敎
鄭範朝
內閣進, 副校理
李寅命
在外, 副應敎
趙性敎
, 校理
鄭顯德
, 副校理
任承準
, 竝卽牌招, 推移入直, 何如? 傳曰, 允。
○ 以副應敎
趙性敎
, 校理
鄭顯德
, 副校理
任承準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曰, 只推。
○ 以副應敎
趙性敎
, 校理
鄭顯德
, 副校理
任承準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曰, 只推。
○ 傳曰, 捧納承旨推考。
○ 傳曰, 捧納承旨推考。
○ 吏曹口傳政事, 經筵日講官五單
金炳翼
·
金炳國
·
李景在
·
洪鍾應
·
金大根
。
○ 吏曹口傳政事, 經筵日講官五單
金炳翼
·
金炳國
·
李景在
·
洪鍾應
·
金大根
。
○ 訓鍊都監啓曰, 本局別將
李東鉉
, 身病猝重, 勢難察任, 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訓鍊都監啓曰, 本局別將
李東鉉
, 身病猝重, 勢難察任, 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校理
張世容
疏曰,
缺
省疏具悉。 爾其勿辭救護。
○ 校理
張世容
疏曰,
缺
省疏具悉。 爾其勿辭救護。
○ 壬戌十一月初八日午時, 上御
克綏齋
。 日講入侍時, 領事
鄭元容
, 日講官
金炳學
, 參贊官
徐衡淳
, 侍讀官
張世容
, 記事官
李在晃
, 別兼春秋
洪軒鍾
, 記事官
金允濟
, 各持
書傳
第四卷,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元容
曰, 大臣問候之在開講前後, 各有前例, 自今當奏於講前矣。 仍奏曰, 數日寒沍極甚, 日間,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元容
曰,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元容
曰, 大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元容
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元容
曰, 中宮殿氣候, 何如? 上曰, 安順矣。
炳學
讀新受音, 自王曰格, 止罔有攸赦, 解釋章句以奏之, 上讀新受音三遍。
元容
曰, 始講之日也, 不必滿十遍, 各奏文義, 亦不必冗長矣。 今伏聆講讀玉音, 則比前有勝, 不勝欣悅矣。 上曰, 讀不必滿十, 故亦不必書算爲數矣。
元容
曰, 自內熟讀, 好矣。 上曰, 皆亡之皆字,
鄒經
爲偕字矣。
元容
曰,
四書
引用經文處, 多有與本文不同之字矣。 命奏文義。
元容
曰, 人主何以知天命攸在乎? 上曰, 觀於民心之向背, 則可以知天命之攸在矣。
元容
曰, 聖敎誠然矣。 天之視聽在民, 今日開講於久停之餘, 群情胥悅矣。 近日民情之易擾, 皆由於殿下之不勤學勤政也。 日講始於壬子, 而至甲寅夏迄工, 而始
書經
後, 遂停日講, 至今未得畢讀, 豈不可悶乎? 自今勿爲間斷, 好矣。 上曰, 昨日極寒, 欲待稍解, 今朝少弛, 故開筵矣。
元容
曰, 日氣雖寒, 召接溫堗, 且筵體簡便, 有何觸冒之慮乎? 是故經筵則有寒暑頉稟, 而召對不然矣。 仍奏曰, 日前見
北
啓, 亂民悖習, 甚爲驚惋。 上曰,
北
俗本勁悍而然乎?
元容
曰, 臣曾經
會寧
及道伯, 見其民感悅德政, 則親上向國之誠, 多有義氣, 可爲國家緩急得力之用, 而或咈其性, 則往往有悖擧, 自前朝家之柔遠撫摩, 尤異於他道矣。 上曰, 按覈之行纔發矣。 査究之際, 宜務平允, 蓋罪不罪之間, 刑政所係也, 若專爲懲創, 而使無罪者, 或致橫罹, 則豈不憂悶乎?
元容
曰, 春溫秋肅, 在於造命之地, 而德化先於刑威, 故以皇帝命赦其人, 而
淮西
平矣。
北
啓來時, 聞
八社
諸民, 尙聚於
萬歲橋
邊云, 而其後多日, 尙無再啓, 想或鎭靖而然矣。 聞在囚者, 亦爲多數云矣。 上曰, 今則有罪無罪之詳査區別, 專在於按使之措處善否矣。 上曰, 曾聞
萬歲橋
甚長, 古之石橋, 今則以木云矣。
元容
曰, 今果木橋, 而每歲修補矣。 上曰, 近來民擾之多, 非但民習爲悖, 監司·守令, 若善治, 則豈有此等變怪乎? 今春分遣御史廉探, 見其書啓, 則多是貪饕不法之人, 若此不已, 則小民豈可支保而不爲擾鬧乎?
元容
曰, 近果多貪而少廉, 蓋上等人, 則不待勸懲, 而自有操守, 而中等人, 則鮮不爲賞罰所勸懲, 在上者常加明察, 而嚴黜陟之政, 則治理必有效矣。 上曰, 上中勿論, 雖下等人, 今時則易於爲治, 廩俸之外, 若不取一物, 則雖無茂績, 民以爲善治, 此等人在古則必無稱譽, 而今時則得善治之名矣。
元容
曰, 聖敎至當, 爲吏者, 若皆廉白自勵, 則民擾從何以生乎? 仍奏曰, 連日開講, 講時輪回進參, 或有員數苟艱之慮, 判敦寧
金炳冀
, 知事
金炳國
, 上護軍
李景在
·
洪鍾應
, 兵曹判書
金大根
, 竝日講官加差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元容
曰, 御將生家親年, 恰滿七旬, 本家旣在鄕, 情私所在, 時或往來, 見帶將任, 不得頻請由暇, 經稟後, 更勿番番煩稟, 從便來往似好, 故敢達矣。 上曰, 依爲之。
元容
曰, 今月陽氣初復之時也, 養生家保攝之節, 倍功謹愼, 伏願起居動靜之際, 十分護嗇焉。 上曰, 當留念矣。 上曰, 史官就座, 命大臣先退。 又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壬戌十一月初八日午時, 上御
克綏齋
。 日講入侍時, 領事
鄭元容
, 日講官
金炳學
, 參贊官
徐衡淳
, 侍讀官
張世容
, 記事官
李在晃
, 別兼春秋...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