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승정원일기 97책(탈초본 1837책) 순조 1년 5월 14일 기축
1801년 嘉慶(淸/仁宗) 6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晴
行都承旨
閔台爀
坐
。 行左承旨
金羲淳
未肅拜
。 右承旨
朴吉源
坐直
。 左副承旨
李文會
坐直
。 右副承旨
朴鍾淳
未肅拜
。 同副承旨
任焴
未肅拜
。 注書
金啓溫
仕
一員未差。 假注書
鄭祖榮
仕直
。 事變假注書 趙碩章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내일 常參과 經筵의 시행에 대해 묻는 朴吉源의 啓
○
朴吉源
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停。
○
朴吉源
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停。
○
閔台爀
啓曰, 左承旨
金近淳
, 右副承旨
鄭東觀
, 今日不爲仕進, 竝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閔台爀
啓曰, 左承旨
金近淳
, 右副承旨
鄭東觀
, 今日不爲仕進, 竝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傳于
朴吉源
曰, 禮房承旨馳詣
宗廟
·
景慕宮
, 奉審摘奸以來。
○ 傳于
朴吉源
曰, 禮房承旨馳詣
宗廟
·
景慕宮
, 奉審摘奸以來。
○ 傳于
朴吉源
曰, 領右相入侍。
○ 傳于
朴吉源
曰, 領右相入侍。
○
閔台爀
啓曰, 吏曹參判
李翊模
, 參議
趙得永
牌不進推考傳旨及罷職傳旨, 今方捧入, 而政命已至經宿, 如是違牌, 不卽承膺, 事甚未安, 參判更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參議只推, 仍以前牌催促。
○
閔台爀
啓曰, 吏曹參判
李翊模
, 參議
趙得永
牌不進推考傳旨及罷職傳旨, 今方捧入, 而政命已至經宿, 如是違牌, 不卽承膺, 事甚未安, 參判更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參議只推, 仍以前牌催促。
○
閔台爀
啓曰, 吏曹參判
李翊模
, 參議
趙得永
再牌不進推考傳旨及罷職傳旨, 今方捧入, 而開政命下, 今已經宿, 屢度催促, 終不承膺, 事體所在, 誠甚未安。 參判所當更請牌招, 而係是一日三牌,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判書·參判·參議, 竝許遞, 令廟堂擬薦。
○
閔台爀
啓曰, 吏曹參判
李翊模
, 參議
趙得永
再牌不進推考傳旨及罷職傳旨, 今方捧入, 而開政命下, 今已經宿, 屢度催促, 終不承膺, 事體所在, 誠甚未安。 參判所當更請牌招, 而係是一日三牌,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判書·參判·參議, 竝許遞, 令廟堂擬薦。
金觀柱 등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備邊司薦望, 以
金觀柱
爲吏曹參判,
徐美修
爲吏曹參議。
○ 備邊司薦望, 以
金觀柱
爲吏曹參判,
徐美修
爲吏曹參議。
○ 以左承旨
金近淳
, 右副承旨
鄭東觀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閔台爀
曰, 竝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 以左承旨
金近淳
, 右副承旨
鄭東觀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閔台爀
曰, 竝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金羲淳 등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金羲淳
·
朴鍾淳
·
任焴
落點。
○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金羲淳
·
朴鍾淳
·
任焴
落點。
○
朴吉源
啓曰, 新除授承旨
任焴
, 方在罷散中,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敍用。
○
朴吉源
啓曰, 新除授承旨
任焴
, 方在罷散中,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敍用。
○ 大王大妃殿, 傳于
李文會
曰,
尹行恁
, 卽先朝寵待之臣, 且大喪後, 察其言議, 觀其周旋, 似若仰體寵待之聖意, 不負國家, 故予亦信而不疑, 果有再次特擢之命矣。 不意近日以來, 操術行己, 多有漸漸可疑之端。 一日二日, 恣行手闊, 於內於外, 熟於窺覘, 假托扶義理之美名, 暗售護凶黨之奸謀, 貽累聖德, 疑亂世道, 情跡難掩, 輿憤益激, 以渠之受恩隆厚, 何若是孤負乎? 予之日昨下敎, 寔出於不得已, 疏啓連發, 公議可見。 且見右相箚子, 其所臚列, 皆明有證據, 豈意此人之無狀叵測, 至於此耶? 渠之罪狀, 如是彰著無餘, 予雖欲曲加厚恕, 其可得乎? 其在明義理靖朝象之道, 不可外補薄罰而止。
全羅
監司
尹行恁
, 施以島配之典。
○ 大王大妃殿, 傳于
李文會
曰,
尹行恁
, 卽先朝寵待之臣, 且大喪後, 察其言議, 觀其周旋, 似若仰體寵待之聖意, 不負國家, 故予亦信而不疑, 果有再次特擢之命矣。 不意近日以來, 操術行己, 多有漸漸可疑之端。 一日二日, 恣行手闊, 於內於外, 熟於窺覘, 假托扶義理之美名, 暗售護凶黨之奸謀, 貽累聖德, 疑亂世道, 情跡難掩, 輿憤益激, 以渠之受恩隆厚, 何若是孤負乎? 予之日昨下敎, 寔出於不得已, 疏啓連發, 公議可見。 且見右相箚子, 其所臚列, 皆明有證據, 豈意此人之無狀叵測, 至於此耶? 渠之罪狀, 如是彰著無餘, 予雖欲曲加厚恕, 其可得乎? 其在明義理靖朝象之道, 不可外補薄罰而止。
全羅
監司<...
○
李文會
, 以備邊司言啓曰, 以右副承旨
權襈
上疏批旨, 有所陳下詢大臣處之之命矣。 其疏論
尹行恁
之罪, 有曰手段習於陰陽, 義理弄成迷藏, 奏藁之役, 旣始旋罷, 而尙有疑眩之說,
樂任
之罪, 島棘方加, 而擧懷復起之慮, 職由此人之用事云矣。 以此斷其罪, 死猶有餘, 而千百其舌, 二三其德, 曁夫貪天爲功, 擠人爲事, 特其薄物細故耳。
湖南
藩臬, 不足謂之遠屛, 爲先施以屛裔之典, 何如? 傳曰, 已有東朝處分矣。
○
李文會
, 以備邊司言啓曰, 以右副承旨
權襈
上疏批旨, 有所陳下詢大臣處之之命矣。 其疏論
尹行恁
之罪, 有曰手段習於陰陽, 義理弄成迷藏, 奏藁之役, 旣始旋罷, 而尙有疑眩之說,
樂任
之罪, 島棘方加, 而擧懷復起之慮, 職由此人之用事云矣。 以此斷其罪, 死猶有餘, 而千百其舌, 二三其德, 曁夫貪天爲功, 擠人爲事, 特其薄物細故耳。
湖南
藩臬, 不足謂之遠屛, 爲先施以屛裔之...
○
李文會
, 以備邊司言啓曰, 吏曹判書
韓用龜
, 施以譴削之典事, 批旨內, 有下詢大臣處之之命矣。 重臣之平日秉執, 從前樹立, 一世公議, 有不可誣矣。 自在先朝, 簡拔旣勤, 逮至今日, 倚毗亦重。 政注之間, 設有些小差誤, 此不過初當銓地, 偶失照檢而然。 若因無情之細疵, 竝掩所執之大節, 則是將黑白變質, 是非易處, 而乘機逞計之徒, 接跡而起, 羸豕躑躅, 此其漸也。 若不明示朝家之好惡, 則世道人心, 將無底定之期。 當該臺臣, 爲先施以削職之典, 何如? 傳曰, 允。
○
李文會
, 以備邊司言啓曰, 吏曹判書
韓用龜
, 施以譴削之典事, 批旨內, 有下詢大臣處之之命矣。 重臣之平日秉執, 從前樹立, 一世公議, 有不可誣矣。 自在先朝, 簡拔旣勤, 逮至今日, 倚毗亦重。 政注之間, 設有些小差誤, 此不過初當銓地, 偶失照檢而然。 若因無情之細疵, 竝掩所執之大節, 則是將黑白變質, 是非易處, 而乘機逞計之徒, 接跡而起, 羸豕躑躅, 此其漸也。 若不明示朝家之好惡, 則世道人心, 將無底定之期。 當該臺臣, 爲先施以削職之典, 何如? 傳曰, 允。
○
李文會
, 以備邊司言啓曰, 以正言
元在明
上疏所陳中可以稟處者, 令廟堂稟處事, 命下矣。 取見其疏本, 則以慈聖下敎中, 輔聖德·明義理·恤民隱三條, 爲一篇之綱領, 而其論輔聖德條, 以招延宿儒, 親近正士, 爲明聖學正君心之本, 而遠稽經傳, 近引前史, 反復諄切於天理人欲之分, 君子小人之辨, 而其說多是前輩之格言, 治世之良箴, 率是道而推去, 則其於明義理恤民隱, 亦何有哉? 惟在聖明留心澄省, 收其實效矣。 其外逆
任
事, 所謂奏稿事, 卽明義理中大關捩, 而臣等之前後筵奏庭籲, 竭論無餘矣。 臺臣所請, 亦出於擧國同憤之義, 惟願亟賜允從。 其論
鄭民始
以爲, 己亥夏間之事, 爲
國榮
之腹心爪牙, 凶謀逆節, 爛漫相濟云矣。 當時閭巷間所傳之說, 至今追思, 尙覺心驚而夢噩, 而臺臣旣不明言其事, 緘問之擧, 恐不可已也。 擇差守令, 久任責成, 而愼其數遞之弊, 卽恤民隱中要旨也,
忠州
牧使
崔光泰
之旣除旋罷云云, 臺言是矣。
光泰
特爲敍用, 以示聖朝優待言者之意可乎? 還餉半留法意, 非不嚴矣, 近因法弛而弊生, 臣等承命矯救, 穀簿尙無整釐之期, 莫非臣等昏劣不能對揚之致, 不勝惶恐。 今方連加商確, 而見今大政不遠, 選任守令, 尤爲目下之急務, 嚴飭銓曹, 量才能之長短, 較州縣之大小, 着意審量, 各別擇差, 何如? 傳曰, 不允。
鄭民始
事以下, 允。
○
李文會
, 以備邊司言啓曰, 以正言
元在明
上疏所陳中可以稟處者, 令廟堂稟處事, 命下矣。 取見其疏本, 則以慈聖下敎中, 輔聖德·明義理·恤民隱三條, 爲一篇之綱領, 而其論輔聖德條, 以招延宿儒, 親近正士, 爲明聖學正君心之本, 而遠稽經傳, 近引前史, 反復諄切於天理人欲之分, 君子小人之辨, 而其說多是前輩之格言, 治世之良箴, 率是道而推去, 則其於明義理恤民隱, 亦何有哉? 惟在聖明留心澄省, 收其實效矣。 其外逆
任
事, 所謂奏稿事, 卽明義理中大關捩, 而臣等之前後筵奏庭籲, 竭論無餘矣。 臺臣所請, 亦出於擧國同憤之義, 惟願亟賜允從。 其論...
○
李文會
, 以備邊司言啓曰, 以正言
李晦祥
上疏, 捕廳諸囚以下諸條, 有下詢大臣處之之命矣。 臣等所見其疏本, 則請以捕廳諸囚, 移鞫王府, 嚴覈得情, 五家作統之法, 士庶號牌之制, 竝申明舊典, 藥院醍醐湯闕封之人, 査出其名, 斷以王法事也。
湖南
邪賊之逮囚捕廳者, 待其嚴究情實, 罪案之有關逆節者, 宜從臺言, 設鞫嚴訊, 正以當律。 五家統之法, 嚴飭京外官府, 有始有終, 毋敢少弛。 號牌之法, 修明舊制, 士庶及吏隷廝役, 皆令帶牌之意, 竝分付該府及諸道。 醍醐湯之闕封, 所關甚重, 令該院考出日記, 其時提調, 竝指名現告, 議正其罪, 何如? 傳曰, 允。
○
李文會
, 以備邊司言啓曰, 以正言
李晦祥
上疏, 捕廳諸囚以下諸條, 有下詢大臣處之之命矣。 臣等所見其疏本, 則請以捕廳諸囚, 移鞫王府, 嚴覈得情, 五家作統之法, 士庶號牌之制, 竝申明舊典, 藥院醍醐湯闕封之人, 査出其名, 斷以王法事也。
湖南
邪賊之逮囚捕廳者, 待其嚴究情實, 罪案之有關逆節者, 宜從臺言, 設鞫嚴訊, 正以當律。 五家統之法, 嚴飭京外官府, 有始有終, 毋敢少弛。 號牌之法, 修明舊制, 士庶及吏隷廝役, 皆令帶牌之意, 竝分付該府及諸道。 醍醐湯之闕封, 所關甚重, 令該院考出日記, 其時提調, 竝指名現告, 議正其罪, 何如? 傳曰, 允。
○
李文會
, 以義禁府言啓曰,
全羅
監司
尹行恁
, 施以島配之典事, 承傳啓下矣。
尹行恁
,
全羅道康津縣薪智島
島配, 而未及到營云, 以承傳內辭意, 具罪目依例發遣府都事, 所到處執捉, 仍令押送配所, 何如? 傳曰, 允。
○
李文會
, 以義禁府言啓曰,
全羅
監司
尹行恁
, 施以島配之典事, 承傳啓下矣。
尹行恁
,
全羅道康津縣薪智島
島配, 而未及到營云, 以承傳內辭意, 具罪目依例發遣府都事, 所到處執捉, 仍令押送配所, 何如? 傳曰, 允。
○ 正言
元在明
啓曰, 臣釋褐未幾, 遽忝言地, 適當慈聖憫旱求言之會, 痛權奸之跳踉, 念國勢之艱虞, 略陳平日之憂憤, 冀垂聖鑑之俯燭。 蓋其
尹行恁
之千罪萬惡, 指不勝摟, 而最是簸弄大義, 訛誤世道, 卽其斷案, 故就其大者而撮言之, 庶幾聖人奮發之政, 亟施不與同中國之典矣。 乃者授以雄藩, 爵秩如舊, 臣不敢知慈旨所在, 而不能無憾於天地之大。 且臣所討諸賊, 不止一二, 而聖批所及, 槪之以廟堂稟處, 至於請勘之律, 不賜明旨, 臣誠滿心惶戲, 歷日靡措矣。 際伏見右副承旨臣
權襈
疏本, 謂以但欠句語之太略, 而未悉其情狀, 臣之本意, 亶在於旣擧斷案之大者, 則自可包括其餘, 而人之爲言如此, 則此尤臣自引之一端, 以此情蹤, 何可一刻晏然於臺次乎? 請命遞斥臣職。 答曰, 勿辭, 亦勿退待。
○ 正言
元在明
啓曰, 臣釋褐未幾, 遽忝言地, 適當慈聖憫旱求言之會, 痛權奸之跳踉, 念國勢之艱虞, 略陳平日之憂憤, 冀垂聖鑑之俯燭。 蓋其
尹行恁
之千罪萬惡, 指不勝摟, 而最是簸弄大義, 訛誤世道, 卽其斷案, 故就其大者而撮言之, 庶幾聖人奮發之政, 亟施不與同中國之典矣。 乃者授以雄藩, 爵秩如舊, 臣不敢知慈旨所在, 而不能無憾於天地之大。 且臣所討諸賊, 不止一二, 而聖批所及, 槪之以廟堂稟處, 至於請勘之律, 不賜明旨, 臣誠滿心惶戲, 歷日靡措矣。 際伏見右副承旨臣
權襈
疏本, 謂以但欠句語之太略, 而未悉其情狀, 臣之本意, 亶在於旣擧斷案之大者, 則自可包括其餘, 而人之爲言如此, 則此尤臣自引之一端...
○ 司諫朴瑞源, 掌令
洪秉臣
·
趙台榮
, 持平
柳烇
, 副校理
申溆
, 正言
李晦祥
, 副修撰
金在昌
啓曰, 請
鄭致達妻
, 亟令王府, 快正典刑。
措辭見上
請故判府事
朴宗岳
, 爲先施以追奪官爵之典。
措辭見上
請故領府事
金憙
, 施以追削官爵之典。
措辭見上
請疏論人處, 緘問本事, 査出首犯之相臣, 快施當律。
措辭見上
請故領府事
蔡濟恭
, 施以追奪官爵之典。
措辭見上
半行餘刀削
答曰, 不允。 疏論人處緘問事, 當詢大臣處之矣。
○ 司諫朴瑞源, 掌令
洪秉臣
·
趙台榮
, 持平
柳烇
, 副校理
申溆
, 正言
李晦祥
, 副修撰
金在昌
啓曰, 請
鄭致達妻
, 亟令王...
○ 司諫
朴瑞源
, 掌令
洪秉臣
·
趙台榮
, 持平
柳烇
, 正言
李晦祥
啓曰, 請遲晩後物故罪人
啓能
, 亟施孥籍,
趾
賊等凶種, 夬施邦刑,
獻遂
設鞫得情。
措辭見上
請
夏賊子女
亟施跪斬之典,
斗恭
親屬應坐之類, 一依
适
·
雲
例擧行,
英材
·
斗恒
及
夏
賊親屬奴傔
連伊夫妻
, 竝嚴鞫得情, 快正典刑。
措辭見上
請
明謙
·
以謙
, 亟施孥戮, 逆
復庶子好石
, 亟施處絞, 荐棘罪人
時偉
, 設鞫得情, 快正王法, 遲晩罪人
宇鎭
捧根脚快正王法。
措辭見上
請
時夏
·
時鼎
·
時楫
·
金樂敎
等, 亟令王府, 設鞫嚴覈, 快正邦刑,
時景
·
時昱
竝施孥籍之律,
玄慶
督期詗捕, 嚴鞫得情, 依律處斷。
措辭見上
請
金甲島
安置罪人
履翼
, 亟令王府, 設鞫嚴問, 夬正邦刑。
措辭見上
請
慶興府
遠竄罪人
有隣
, 亟令王府, 設鞫得情, 夬正典刑。
措辭見上
請
古今島
安置罪人
金履載
, 亟令王府, 設鞫嚴問, 期於得情。
措辭見上
請
濟州牧
圍籬安置罪人
樂任
, 設鞫得情, 亟正邦刑。
措辭見上
請故參判
金峙默
, 亟施追削之典。
措辭見上
請
穩城府
遠竄罪人
在學
, 絶島定配罪人
遠培
, 設鞫得情, 快正典刑, 追削罪人
頤之
·
在文
, 爲先竝施追奪官爵之典。
措辭見上
請故判書
徐有防
, 亟施追奪官爵之典。
措辭見上
噫嘻, 權奸之藉賣威福, 辜負國恩, 自古何限? 而豈有如
尹行恁
者哉? 本以憸邪之性, 濟以巧黠之習, 而出身之初, 先大王爲念先故, 特加寵愛, 自簪筆而至于緋玉, 其所以奬拔而眷遇者, 朝臣殆無其比矣。 在渠追先報今之道, 固當糜身粉骨, 百倍他人, 而況被我殿下寵擢之恩, 畀以一初協贊之責, 則尤當小心謹畏, 贊揚義理, 而其妖性難化, 奸習易眩, 陰陽手段, 閃忽口氣, 假托義理, 暗懷翻覆之計, 憑藉寵靈, 顯示鉗勒之術。 及其掌銓也, 不思恢公之道, 徒售濟私之習, 公議不協, 則輒曰先朝之遺意, 顔私所拘, 則不憚擧世之訾議, 同惡相濟, 援引異類。 此已爲渠之斷案, 而以至奏藁之旣始旋罷, 尙有然疑之論,
樂任
之罪止島棘, 猶懷復起之慮者, 皆莫非此人居中用事, 陰扶陽抑, 不恤宗社, 暗濟黨私之致。 噫, 彼
國榮
之凶憯,
東浚
之妖邪, 不足以諭其惡而論其罪也。 特以念舊之盛意, 不忍遽斥, 姑畀藩任, 而若其孤恩弄權, 背義營私之罪, 旣是一國公共之論, 而開國承家, 小人勿用, 則如此奸細之類, 亦不可置之藩任。 請
全羅
監司
尹行恁
, 施以絶島安置之典, 以懲權奸負國忘恩之罪焉。 答曰, 不允。
金峙默
事, 亟停勿煩。
在學
等事,
徐有防
事, 勿煩。
尹行恁
事, 已有東朝處分矣。
○ 司諫
朴瑞源
, 掌令
洪秉臣
·
趙台榮
, 持平
柳烇
, 正言
李晦祥
啓曰, 請遲晩後物故罪人
啓能
, 亟施孥籍,
趾
賊等凶種, ...
○ 掌令
洪秉臣
·
趙台榮
, 持平
柳烇
啓曰, 請
興陽縣
竄配罪人
申耆
, 亟施絶島安置之典。
措辭見上
請
命吉諸子
散配, 依前擧行之意, 分付該府, 絶島遠配之啓, 亦竝允下。
措辭見上
請正法罪人
鏔
, 亟施孥戮之典。
措辭見上
請前參議
洪樂游
, 亟施屛裔之典。
措辭見上
請屛裔罪人
沈魯崇
, 亟施絶島定配之典, 其餘諸子, 亦爲依律散配。
措辭見上
請
薪智島
定配罪人
若銓
,
長鬐縣
定配罪人
若鏞
,
荏子島
島配罪人
錫忠
,
端川府
定配罪人
基讓
, 更令王府, 嚴加鞫問, 期於得情, 夬正典刑。
措辭見上
請故判書
鄭昌順
, 故僉知
柳協基
竝施追奪官爵之典。
措辭見上
請絶島定配罪人
宋文述
, 亟令王府, 拿鞫得情, 夬正邦刑, 慫慂指使之類, 嚴覈斯得, 施以當律。
措辭見上
請吏曹判書
韓用龜
, 爲先施以譴削之典。
措辭見上
答曰, 亟停勿煩。
洪樂游
事,
沈魯崇
等事,
若銓
等事, 不允。
鄭昌順
等事, 亟停,
宋文述
事, 不允。
韓用龜
事, 方有大臣覆奏矣。
○ 掌令
洪秉臣
·
趙台榮
, 持平
柳烇
啓曰, 請
興陽縣
竄配罪人
申耆
, 亟施絶島安置之典。
措辭見上
請
命吉諸子
散配, 依前擧行之意, 分付該府, 絶...
○ 司諫
朴瑞源
, 正言
李晦祥
啓曰, 請
金甲島
爲奴罪人
克觀
, 更令王府, 嚴鞫得情, 快正王法。
措辭見上
請逆賊
尙魯
, 亟施孥戮之典。
措辭見上
請亟下三啓傳旨, 令攸司卽速擧行焉。
措辭見上
請正法罪人
鏔
, 亟施孥戮之典。
措辭見上
請
命吉諸子
依前下敎, 施以散配之典。
措辭見上
請放送罪人
權龍度
·
張羽成
, 亟令王府, 設鞫得情。
措辭見上
請絶島爲奴罪人
李戒國
·
劉用孫
·
金金乭
, 亟令王府, 夬施典刑。
措辭見上
請拘囚罪人
李漌
, 嚴鞫得情, 施以當律, 私書往復之人, 一一査出, 施以刑配之典。
措辭見上
請放逐罪人
李祖源
·
沈基泰
, 竝施島配之典。
措辭見上
請絶島定配罪人
宋文述
, 亟令王府, 設鞫得情, 快正典刑, 頤指慫慂之徒, 嚴覈査出, 施以當律。
措辭見上
答曰, 不允。 第四五六七八九件事, 亟停勿煩,
宋文述
事, 不允。
○ 司諫
朴瑞源
, 正言
李晦祥
啓曰, 請
金甲島
爲奴罪人
克觀
, 更令王府, 嚴鞫得情, 快正王法。
措辭見上
請逆賊
尙魯
, 亟施孥戮之典。
措辭見上
請亟下三啓傳旨, 令...
○
李文會
啓曰, 正言
元在明
緘問傳旨啓下矣。 憲府行公諸臺, 竝卽牌招, 以爲承授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李文會
啓曰, 正言
元在明
緘問傳旨啓下矣。 憲府行公諸臺, 竝卽牌招, 以爲承授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右議政
徐龍輔
箚曰, 伏以臣, 每讀三分天下
益州
疲弊之語, 未嘗不掩卷流涕。 夫天下者, 漢之天下, 而吳·魏兩賊, 竊據其二, 欲以區區一分之蜀, 力抗其二, 豈不誠危急存亡之秋哉? 今有伏莽之群醜, 依社之權奸, 異氣同臭, 競起迭作, 盤結於方千里之地, 其爲汲汲, 豈但三分疲弊之歎而已哉?
半行刀削
妖
任
磨牙, 而懷射日之圖, 邪獄滅倫, 而倍抑洪之難, 大小憤惋, 朝野憂遑。 于斯時也,
尹行恁
者出, 而國家岌嶪之勢, 尤無餘地矣。 噫嘻, 欲書其惡, 罄竹難盡, 欲論其罪, 擢髮難數。 惟我先大王, 以日月之明, 凡於賢邪淑慝之辨, 未或毫髮遺照, 而以渠忠臣之後, 假借其彫蟲之技, 庇覆其狐狸之跡, 置諸近密之地, 許以淸燕之侍, 而洞燭其奸竇之早開, 每憂威福之藉弄, 不令久翔朝班, 輒使深蟄家居, 則哲之智, 曲保之恩, 凡在近列者, 孰無蠡測而管窺也? 嗚呼, 昨年六月之禍變, 尙忍言哉? 慈聖殿下冤號罔極之中, 念其平日服事之久, 特加收錄, 時則渠之喪制未畢。 雖當倉卒之際, 苟有人心, 義難冒進, 而謂此時之可乘, 躍入禁闥, 拚棄禮防, 惟恐或遲, 已不免爲名敎之罪人, 而聖朝忠厚, 尙無駁正之論, 則在渠道理, 固當含恩畏義, 小心竭力, 以爲息黥補劓之道, 而及夫兜攬淸要, 轉無忌憚, 叨竊文柄, 操縱一世, 把弄銓權, 籠絡百僚, 而錢穀甲兵之惟意擅弄, 猶屬餘事。 欲有除拜, 則入告出布曰, 先朝遺意也, 欲有更張, 則揚眉吐氣曰, 先朝所受也, 或曰上旨之如此也, 或曰慈敎之如此也。 恩爲己功, 怨則有歸, 閃忽詭祕, 疑亂詿惑。 公議或有不協, 則厭然自掩曰, 非我也, 某之事也, 淸論或與相歧, 則艴然慍見曰, 戕我也, 誰所使也。 當面輸心, 而背面則笑, 以利㗖人, 而專利於己, 世道人心, 日異而月不同, 此固許多罔赦之罪, 而在渠猶屬薄物細故, 又有所神人之所共憤者, 陽托義理之名, 陰售壞亂之計。 試以其形跡之顯著者言之, 所謂奏稿之刊印, 揚言公座, 謂以當然, 至於昨年臘月卄六日賓對時, 請討
樂任
, 是何等安危之機, 而渠忽以
漢文
誅
薄昭
, 乃是薄德之說, 糢糊其語脈, 文飾其奸心。 嗚呼, 先大王所秉執者何事? 我殿下所繼述者何事? 我慈聖嚴正惻怛, 丁寧諄複而闡明之者何事? 渠敢於香案咫尺, 簾帷儼臨之時, 迷藏捭闔, 若是其無嚴, 況於私室囁喋, 暗地煽動, 何言之不譸張? 何計之不排布? 畢竟
宋文述
之凶疏出, 而指使嗾囑, 明若觀火, 其隱暎閃弄, 包藏醞釀之跡, 尤爲絶憯。 臣則知惇·京之手段, 璁·蕚之餘論, 已有渠滿腹經營也。 先大王何負於渠? 我殿下何負於渠? 而渠之奸凶, 胡寧忍此? 臣雖無鑑識, 周旋數十年, 稔知其爲人, 逮夫近日, 益知其所未及知。 每對僚席, 相與吁歎, 誠欲手笏擊之, 而臣庸夫也, 未卽辦此, 只有腔血如沸。 一自外出處分之後, 慈聖明斷, 臣誠欽仰攢祝, 而臣之所憂, 則反有甚於前日, 蓋其百伶百俐, 至奸至黠, 圖事之機關, 設計之詭術, 實有如鬼如蜮, 人莫能測者。 今乃按雄藩握重貨, 其不低頭束手, 伈泄而坐決矣, 寧不凜然而寒心哉? 噫嘻,
三字刀削
妖
任
也, 邪獄也, 已成涯角和應之勢,
行恁
之左右隴斷, 又出於其間, 三分疲弊, 危急存亡之秋者, 不是臣過計之憂也。 臣受罔極之恩, 當至艱之會, 目見國勢之至此, 怵於禍福, 而不一洞陳之, 將以何顔歸拜於先大王也? 伏乞聖明, 亟收
尹行恁
南藩之除, 申命有司, 議其當施之律焉。 取進止。 答曰, 省箚具悉卿懇。
尹行恁
事, 慈殿已下處分矣。 仍傳曰, 此批答遣史官傳諭。
○ 右議政
徐龍輔
箚曰, 伏以臣, 每讀三分天下
益州
疲弊之語, 未嘗不掩卷流涕。 夫天下者, 漢之天下, 而吳·魏兩賊, 竊據其二, 欲以區區一分之蜀, 力抗其二, 豈不誠危急存亡之秋哉? 今有伏莽之群醜, 依社之權奸, 異氣同臭, 競起迭作, 盤結於方千里之地, 其爲汲汲, 豈但三分疲弊之歎而已哉?
半行刀削
妖
任
磨牙, 而懷射日之圖, 邪獄滅倫, 而倍抑洪之難, 大小憤惋, 朝野憂遑。 于斯時也,
尹行恁
者出, 而...
○ 副應敎
金銑
, 校理
韓興裕
·
李敬參
, 副校理
李寅采
·
申溆
, 副修撰
鄭晩錫
·
金在昌
等箚曰, 伏以, 從古宵小之輩, 禍人家國者, 不一其端, 而公肆悖謬, 猖狂自恣者, 其踪跡狼藉而易見, 假托義理, 眩亂爲事者, 其情狀巧密而難辨。 易見則其爲禍也尙淺, 難辨則其爲禍也益深, 此所以畏壬之戒, 著於
虞書
, 遠佞之訓, 垂於
魯論
者也。 噫, 彼
尹行恁
, 賦性狡黠, 行己閃忽, 自其釋褐簪筆, 已受
隣
·
防
之卵育, 所以招權市寵, 一循
榮
·
浚
之圈套, 其平日持論處事, 不識義理之爲何物, 而惟知附合於俗流, 故士類之棄而不齒, 爲世道憂歎者, 厥惟久矣。 及至乙卯以後, 朝著肅淸, 國是大定, 則自知不容於世, 忽生翻身之計, 渠雖自揜其手脚, 而人實如見其肺肝, 眞所謂面革而心不革者也。 昨夏天地崩坼之時, 私制未及於中月, 華銜遽赴於夙夜, 奔走於終事之際, 情或可恕, 而蹲據於成服之後, 禮實大壞, 卽此一款, 已是名敎之罪人。 況當聖上嗣服之初,
文母
垂簾之日, 謂渠以厚被恩造, 庶效圖報, 不次驟擢, 委畀機務, 其倚毗, 何如? 眷遇何如? 而渠乃不思殞結之圖, 益肆跳踉之習, 東西迷藏, 而假眞售僞, 左右壟斷, 而憑公濟私。 言言而藉賣義理, 事事而挾雜奸情, 欲箝制衆論, 則動稱先朝之遺意, 欲籠罩群聽, 則自托士類之淸議, 遂謂一世之人, 墮渠術中。 恣行其陰陽手段, 益無顧忌, 自來包藏, 漸次露出, 筵奏之際, 妄引
漢文
少恩之說, 顯有陰護賊
任
之意。 究厥心腸, 依舊是背國死黨之習, 昭不可掩, 而奏藁之撤役, 不無然疑之論, 島棘之施律, 或有復起之慮者, 莫非渠爲之倀鬼, 則今番
宋文述
之凶疏, 其慫慂而指嗾之者, 亦非渠而伊誰也? 其回戀宿處, 暗懷飜覆之計, 顧瞻他日, 陰圖自全之術者, 斷案已成, 眞贓畢露。 如此至憸邪至妖慝之類, 若不嚴加典章, 明示好惡, 則義理晦而不章, 亂賊恃而無懼, 世道無可靖之日, 人心無底定之期。 此臣等所以心懷痛嫉, 誓不與同國者也。 伏願聖明, 特軫小人勿用之戒, 亟循國人可殺之論,
全羅
監司
尹行恁
, 爲先施以絶島安置之典焉。 取進止。 答曰, 省箚具悉。
尹行恁
事, 已有東朝處分矣。
○ 副應敎
金銑
, 校理
韓興裕
·
李敬參
, 副校理
李寅采
·
申溆
, 副修撰
鄭晩錫
·
金在昌
等箚曰, 伏...
○ 持平
李允行
疏曰, 云云。 伏以, 今日卽一初淸明之會也。 仰惟我慈聖殿下, 以
女堯
之德, 行權攝之政, 自昨冬迄于今, 大行黜陟, 明示好惡者, 一則遵先王之義理也, 一則行先王之志事也, 而要其歸, 則擧一世咸與維新, 率入於大中至正之域, 光啓我殿下萬年無疆之業耳。 爲今日臣子者, 固宜精白一心, 將順奉承之不暇, 除非梟腸狼性, 孰敢懷歧貳之心, 以售其疑亂之計哉? 噫, 彼
尹行恁
, 本以妖邪之性, 薄有浮華之才, 粵在先王, 雖加寵恩, 而若見其用權之跡, 則必摧折之譴責之, 待之以弄臣, 不爲之柄用者, 可以仰揣微意之所在矣。 不幸向者, 夤緣變故, 濫躋崇班, 而全昧憂惕共濟之意, 顯有跳踉自恣之習。 憑藉國是, 而發爲言議者, 莫非內陰而外陽, 窺覘風色, 而著於行事者, 擧皆朝東而暮西, 自朝廷出一擧措, 則率以貪天爲己, 在儕流懷一怨恨, 則必欲暗地謀害。 文衡銓柄, 惟意兜攬, 而當銓則循私蔑公, 毁劃成憲, 主文則賣權鬻勢, 濁亂國試, 以至大臣論奏, 而猶不知戢, 必置善地而後已, 備郞詗察, 而始乃生怯, 至有榜中之拔去。 論其負犯, 有浮於向日權奸如
浚
·如
榮
·如
隣
諸賊, 不啻十倍矣。 有識之憂歎, 物論之譁然, 亦有日矣, 而至於今番
宋文述
之凶疏, 果誰爲而孰倡之耶? 噫嘻痛矣, 昨冬處分, 何等嚴正, 而曾未幾何, 睯不畏死, 唐突爲分釋之言, 閃忽其嘗試之計者, 此豈蟣蝨至賤一
文述
之所獨辦者哉? 近日奬拔
文述
, 歷置華顯者, 皆
行恁
之爲也, 倘非
行恁
之所指嗾, 則渠雖三頭六臂, 豈敢以此言, 萌諸心而發諸口耶? 擧世指目, 自有所歸。
行恁
之自來伎倆, 平日心腸, 到此露出來, 無復餘地矣。 噫, 國家當此孤危之日, 特以渠地處之有異, 越級超遷, 深示以倚毗之意, 則國家何負於渠, 而乃取放肆無嚴, 不畏天憲, 壞亂我義理, 訛誤我世道, 至此之極耶? 此不可以內重外輕, 置之藩臬之任。 臣謂
全羅
監司
尹行恁
, 亟施島配之典, 以爲小人無忌憚者之戒焉。 嗚呼, 附麗權門, 聽其指麾者, 此我先大王素嘗深惡而洞斥者, 而孰謂士類中出一
韓用龜
也哉? 渠本自有宿處, 不識義理, 特蒙先王指敎誘掖, 而歸之士類, 士類亦以其言議之頗正, 視之爲同室中人矣。 乃者中毒
行恁
, 廣留之圖免, 其姪之登第, 已是一世之所唾鄙, 而及其居銓以來, 凡厥注措, 傳法於
行恁
, 護神於
行恁
, 一循其私, 不恤公議, 如
李普天
之釁累餘蹤, 始申思運之罪謫至親, 無難通擬。 其外違公格拂衆議之類, 不可枚擧, 而至若未經準職之
韓始裕
, 輕擬於府使之任, 罪枳先朝之
尹師國
, 遽入於京兆之望, 悉聽
行恁
之指使, 究厥行迹, 豈不爲淸朝之羞恥也耶哉? 此不可以遞罷薄勘而止, 而臣於昨日, 草草論啓, 失之輕典。 臣謂吏曹判書
韓用龜
, 亦施以竄配之典, 以爲群小黨惡者之戒, 惟聖明垂察焉。 臣無任云云。 省疏具悉。 大臣覆奏之言甚是矣, 爾則已削職。
○ 持平
李允行
疏曰, 云云。 伏以, 今日卽一初淸明之會也。 仰惟我慈聖殿下, 以
女堯
之德, 行權攝之政, 自昨冬迄于今, 大行黜陟, 明示好惡者, 一則遵先王之義理也, 一則行先王之志事也, 而要其歸, 則擧一世咸與維新, 率入於大中至正之域, 光啓我殿下萬年無疆之業耳。 爲今日臣子者, 固宜精白一心, 將順奉承之不暇, 除非梟腸狼性, 孰敢懷歧貳之心, 以售其疑亂之計哉? 噫, 彼
尹行恁
, 本以妖邪之性, 薄有浮華之才, 粵在先王, 雖加寵恩, 而若見其用權之跡, 則必摧折之譴責之, 待之以弄臣, 不爲之柄用者, 可以仰揣微意之所在矣。 不幸向者, 夤緣變故, 濫躋崇班, 而全昧憂惕共濟之意, 顯有跳踉自恣之習...
○ 辛酉五月十四日酉時, 上御
重熙堂
。領右相入侍時, 右承旨
朴吉源
, 假注書
鄭祖榮
, 記事官
吳淵常
·
呂東植
, 領議政
沈煥之
, 右議政
徐龍輔
, 以次進伏訖。
煥之
等曰, 日氣頗熱,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煥之
曰, 暑感靡寧之候, 今已差復乎? 上曰, 姑未快復, 而不甚大段矣。
龍輔
曰, 若未快復, 則令醫官入侍, 以爲問議之地, 似好矣。 上曰, 不必如是矣。
煥之
等曰, 大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煥之
等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煥之
等曰,
惠慶宮
氣候, 何如? 上曰, 凜綴矣。
煥之
等曰,
嘉順宮
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龍輔
曰,
惠慶宮
湯劑進服後, 諸節有差勝之效乎? 上曰, 姑未快復矣。 上曰, 暑感姑未復常, 難於臨殿, 明日次對, 勿爲來會, 好矣。
煥之
曰, 然則當以勿會之意, 知委矣。 上曰, 銓官皆違牌, 政事, 何以爲之耶?
煥之
曰, 昨日臺論, 不可尋常看過。 吏判自是耿介之人, 其所秉執, 非比他人, 而初當銓地, 政注之間, 果多生疎。 臣等亦以此爲言, 而雖若干所失, 旣非壞隄防關義理之事, 則以此直驅之於不逞之徒, 謂有背馳之心, 豈成說乎? 此等之事, 甚是不好兆眹也。 此吏判若遭背馳之目, 則朝著豈有完人乎? 此臺臣不可不嚴賜處分, 而言事之臣, 直請重勘, 事面或涉, 如何? 故俄於回啓論勘, 止於削職, 而臺閣之中, 亦必有公議之不容仍置者矣。 至於吏判, 則所遭旣如此, 似不可不許其一伸, 亞三銓則雖與判堂有異, 旣皆參政, 則豈可以其身之不被人言, 晏然行公乎? 上曰, 然則政官牌去來啓辭批答, 以竝許遞書出, 好矣。
吉源
曰, 判堂去就, 則不在於此啓辭中, 何以爲之乎? 上曰, 然則以判書竝許遞書出, 可也。
煥之
曰, 卽聞故
文正公臣金尙憲
祠版, 明當入城云, 緣其祀孫有變怪之事, 至於移來祠版之境, 誠爲不幸矣。 伏念
金尙憲
丙子忠節, 卽天下萬世之大義理也。 今日東方之獲免左袵, 卽賴此義之扶植, 今當祠版之入城, 自上不可無致侑之擧,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 依所奏爲之也。
煥之
曰, 以擧條書入乎? 上曰, 可矣。
煥之
曰, 以傳敎書出, 似好矣。 上命書傳敎曰, 聞大臣言,
文正公金尙憲
祠版, 明日入京云, 遣承旨致祭。 上命
煥之
等, 覽經筵官處傳諭史官狀啓, 敎曰, 狀辭如此, 何以爲之則好耶?
煥之
覽訖奏曰, 令政院撰進敦諭, 更爲下送, 似好矣。 上曰, 今因日熱, 且今殿宮有靡寧之候, 故爲其處所之便近, 將欲移御熙政堂矣。
煥之
曰, 今適日熱, 不敢久煩酬酢, 而今日
尹行恁
事, 在朝家亦甚不幸矣。
龍輔
曰, 以渠處地, 其所負犯, 若不至於此境, 則朝家處分, 亦豈至於此境耶? 今日之有此處分, 亦爲朝家之不幸矣。 上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辛酉五月十四日酉時, 上御
重熙堂
。領右相入侍時, 右承旨
朴吉源
, 假注書
鄭祖榮
, 記事官
吳淵常
·
呂東植
, 領議政
沈煥之
, 右議政...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