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摠守備등을 拿送한 일에 대한 備邊司의 號牌, 賑恤
○ 金尙憲, 以備邊司言啓曰, 宣傳官羅繼素, 率來唐人, 今明當到京城, 理宜拿送, 而但夏雲蒸等, 係是千摠守備云, 似難與常漢作挐者數字缺入送, 今此無票文作挐等因, 另具一咨, 數字缺素仍爲押解于平安監司處, 數字缺 傳曰, 依啓。數行缺公淸道暗行御史金光炫書啓, 一, 封書中, 抽栍各邑, 臣以冬件條目, 出入廉問, 一從民間所聞見, 其政治之長短得失, 民情之疾苦願欲, 及所經各邑, 雖不在抽栍之中, 而有所聞見者, 竝條列如左。大抵數字缺守令, 各自謹愼, 皆欲盡心, 故道內善治者頗多, 數字缺者過半, 不治者甚少, 而不治之類亦才智數行缺謗之興, 蓋由於此, 或以木强無變通叱之, 或言吾數字缺𤺌充牣官庫, 乃其性癖云云, 而召役無滯, 府庫盈濫, 官事修擧, 百具完備, 若此者存之, 則民情不快, 去之, 則必爲奉召者之戒是白齊。□一, 沔川郡守李如圭, 爲政不煩, 差役平緩, 志存滋復, 務欲便民, 雖無赫赫之聲, 而民間亦無厭苦之意, 此則治績平常之類云云是白齊。□一, 文義縣令尹挺之, 爲政剛明, 居官廉簡, 束吏惠民, 吏畏民悅, 一境之內。皆稱善治, 處處木碑, 頌其美政, 但緩賦省役, 悅民爲多, 而奉公之意, 未能兼盡爲白齊。□一, 堤川縣監趙釴, 爲政慈祥, 待民平常, 中之最優者是白齊。□一, 淸安縣監趙潝, 慈祥廉潔, 自奉甚簡, 凡干民役, 任其爲民甚便之, 稱善不已, 皆以爲, 若失此倅, 吾何以生哉云云。但賦役多滯, 官無宿儲, 日用難繼, 經過極艱云, 蓋悅民之意爲主, 而奉公之意未至, 若此者去之, 則民情缺望, 存之, 則官事無可擧之期爲白齊。□一, 稷山縣監崔渷, 差役出賦, 不濫於科外, 治民奉公, 欲盡其心力, 而只少幹辦之才, 且當凶歉之會, 路傍殘弊之地, 未能着手收拾。已上各邑守令, 長短不齊, 得失參互, 雖無表表聲稱, 亦無大段過惡, 故民情不至厭苦。目今春農已至, 民事方急, 若只據所短, 直爲處置, 而後來者或未數字缺迎送替代之際, 恐反有貽弊之事, 俱以所聞數字缺朝廷裁處爲白齊。數行缺。一, 禮山縣監郭希震, 爲人泛濫, 頗有不謹之事, 其父兄缺寓一息之地, 駄載連絡, 且爲造其家舍, 以近面之人, 備納材木蓋草等物, 其妾亦在至近之處, 貽弊頗多, 分朝南下上來時, 因支待卜定每八結收捧米四斗太二斗, 禮山支供者, 只崔瓘一人, 而其餘所捧米太, 民不知用於何處, 以此人言亦多, 臣封庫之時, 官廳只有米二石, 倉庫荒租米麥竝只有十二石, 其板蕩可知, 其用木綿, 則以官廳所納大同米, 因今年凶荒, 每三斗木一疋捧上, 將以此木還徵, 而扶助及管餉等木, 姑爲貸用云云爲白齊。□一, 陰城縣監李原慶, 本品昏庸, 加以衰耗, 十室殘邑, 事務草草, 而猶且淹滯, 一任下吏之所爲, 大同米再三加磨, 此則蓋緣官中應入不敷, 不能繼用於支供之事, 民間亦以爲可憐, 而不謂之貪虐, 但聾聵又甚, 不能聽理, 民有控訴者, 輒揮手而退之, 或閉門而不納, 以此民皆厭苦云云。已上各邑不治之狀, 最爲著顯, 故皆已狀啓爲白齊。□一, 此外所經各邑往來出入時聞見, 則或到任未久, 治跡未著, 或爲政平常, 無甚善惡。而其中溫陽郡守兪是曾, 慈祥明敏, 幹局有裕, 奉公如家, 視民如子, 百廢俱興, 一境安堵, 治績之茂, 爲一道最。天安郡守鄭之經, 爲政嚴明, 治民寬恕, 吏不容奸, 人甚便之。成歡察訪崔振溟, 明敏有才, 盡心官事, 莅任之後, 廢驛復立者四處, 驛馬備立者五十餘匹, 數字缺刷還者二百餘人, 路傍殘驛, 頓成貌樣, 數行缺久任, 必無收拾之理, 民間皆曰, 雖出一結數字缺刷馬, 而若送此倅云, 則豈不樂赴云云, 其厭苦之意可見。此等殘邑則例用文官中庸下者, 差, 不能鎭壓蘇復。今後則以有名望才局之人, 極擇差送, 其積年未收之役, 別爲變通, 不使新赴之官, 因此有礙, 則庶幾人不厭憚, 而有蘇復之望爲白齊。□一, 廉察條目中, 國穀偸竊之事, 多般聞見, 而未有所得, 蓋官元穀, 其數不敷, 守令亦不敢公然私用, 雖非元穀, 而如田稅收米大同等各樣官穀, 自有定數, 今年凶歉, 收捧極艱, 京中上納者則隨捧隨納, 官中所用者則隨捧隨用, 故官員自不能濫觴, 而設或有間間私用者, 無現露文簿, 民間亦不得知之爲白在果。大槪雖無偸竊之弊, 而國家儲蓄, 在在空虛, 臣行到道內, 另加聞見, 則列邑元穀, 擧不滿萬石, 大牧或八九千石, 其餘郡縣或二三千, 或二三百石, 而每年所捧, 尤爲鮮少, 春來分給民間, 則庫中無復遺在云。國家不幸, 脫有軍興之事, 列邑無放之糧, 思之極爲寒心。往年胡變, 以此數少之穀, 已用於軍餉, 其數益縮, 而厥後更無添補之事, 必須別爲料理, 使有曾益之路, 然後國用·軍餉, 庶或不匱矣。常時元數, 例有費耗, 元數萬石則耗數千石, 元數千石則耗數百石, 此則守令私用之物也。各官旣有衙祿, 又有官廳所納, 爲守令者善爲節用, 則亦足以支過, 使各官自今爲始, 以元穀之數, 歲計費耗, 添入於元穀, 年年會報, 則國家無橫斂民間之弊, 元穀有歲增之益, 雖不能永爲恒式, 若行之五六年, 則其所捧亦多矣。但各官元穀, 有名無實, 曩時守令, 急於解由數字缺之穀, 瞞報戶曹, 有若收捧者, 而其實則虛數行缺別遣使臣, 飜庫點數, 察其所捧之多少虛實數字缺反作瞞報之弊, 此一款, 商量變通宜當爲白齊。數字缺一事亦爲廉訪, 則大抵各官, 皆不修擧, 聞其所爲, 以年凶之故, 百事皆艱, 守令等拮据收拾, 僅能牽補目前, 不暇借手於他務, 如軍兵鍊習之事, 今有營將, 守令似不必竝行是白在果, 充定闕額歲抄等事, 皆是不可已之擧, 而亦因年凶, 百姓飢困, 恐添騷擾之患, 姑不敢擧論, 間或爲之, 而亦不能盡數, 此亦事勢似然, 至於兵具, 民間似不得詳知, 而皆言軍器等物, 未聞措置之事, 前所留弓箭, 亦皆不用破件云, 村民之言, 未必盡然, 而各官軍器之虛疎, 似爲尤甚。方今國家切急之務, 惟在軍政糧餉, 而儲蓄器械, 盡爲無形, 殊極悶慮。此亦另加申飭, 使之精緻繕備, 而元穀點數時, 一體考閱, 以察其勤慢, 宜當。一, 餓殍有無, 亦爲聞見, 則所經各邑之境, 時未有餓殍, 問於民間, 則皆言今方阻飢, 菜食者居多, 其中稍優者, 留儲些少種子, 以爲農作之計, 而飢困切迫, 自言有生然後, 可以農作, 盡食所儲, 種子姑爲連命, 旣盡之後, 則餓死丁寧, 且旣無種食, 擧將廢農, 今雖不死, 前頭萬無可生之路, 不知將何以得活云云。其艱苦悶迫之狀, 到處同然。今月初生, 到淸安地, 始聞里中有餓死者, 各官守令, 或有矜愍賑救者, 而飢民甚多, 而官無可賑之物, 亦末如之何云云。公淸道賑恤廳所得之穀, 二千餘石, 雖不能盡缺一道, 而其中被災八邑, 飢民尤甚, 若量宜除給缺之分賑, 則垂民[垂死]之民, 或延旬月之命, 而庶及於兩數字缺 令本廳急速議處, 宜當。一, 接待私行數行缺廉問, 則皆曰, 近來缺外侵虐之弊, 隣族數字缺之, 至於上番時, 色吏隊正等人情則今亦有之, 而此乃數字缺吾等亦不可全廢, 而渠等則隨所給循例捧之而已。絶不敢恣意徵捧, 如向時之所爲, 軍士等猶且多幸, 不以爲苦, 故近日軍士, 未有以侵虐逃亡者, 惟號牌時新定軍士, 號牌罷後, 多有出去者, 皆是不定厥居之類, 無根着可尋, 無一族可問, 而自京不論逃亡, 竝督價布, 不得已旅帥隊正等, 自備徵納, 若終不變通, 則此乃前頭難堪之大患云云。一, 兵營留防軍, 每名一朔所捧價布, 問于軍士, 則皆言前規例, 好木則二匹, 常木三匹, 米則一石, 太則二石, 而今番兵使到任後, 以年凶之故, 米一石減二斗, 太二石[減]五斗, 且米太捧納時, 例使監官捧之, 一石所納, 幾至二十餘斗, 以此爲悶, 而新兵使則親自捧之, 不使過濫, 軍士等皆以爲簡約而稱善云云。一, 水營留防軍, 一朔價布, 問于水軍等處, 皆曰, 八升則三匹, 常木則五匹或六匹, 且各浦闕番者, 只有徵布之缺 而未聞有退立之規云云。各浦所屬水軍, 亦水使計給本鎭所食及軍官等各項所給之數, 而其餘則雖無斜付之稱, 依舊例, 自本營計數徵布矣。此水使則不自本營徵布, 而使各浦收捧, 如有公家需用之事, 則使各鎭輸納其布, 直不自捧於本營, 而其不給各浦缺也云云。且沿海之邑, 有水營浦戶主稱號者, 魚物興産之時, 給木半疋, 貿納數百束, 而魚物此非半疋之所可貿缺 亦無獨辦之路, 分作於鮑作, 準數收納, 竝與其數字缺還入, 則後月又給其半疋, 而亦如之, 有同數行缺芒鞋, 以示儉約, 而近來頓無畏忌, 非但徵布數字缺際, 如不準式, 則刑罰悖戾, 極其嚴酷云, 軍卒數字缺處怨苦。一, 備邊司追送餘丁公事, 臣還朝時, 因本道新監司南以雄傳致, 中路承受, 而旣已畢行, 似難爲此再往, 然前此各邑廉察時到處所聞者, 無非此弊, 臣欲以聞見, 亦將書啓矣。當初餘丁, 非如正軍有定有根着之比, 乃貧殘流離, 不定厥居, 不齒於齊民者也。因號之擧, 無所逃身, 不得已藉名於官府, 國家姑爲羈縻之計, 歲收一疋之木, 而使輕其役, 渠等亦以爲, 旣已有役, 而比他輕歇, 故不至厭苦矣, 號牌旣罷, 缺行止去留, 無所拘禁, 而其貧殘則猶昔, 一疋之役, 雖曰輕歇, 豈若無役之自便哉? 其去而之他, 勢所固然, 罷牌之後, 各官守令, 以其成冊計名役使者, 比比有之, 此則誠爲痛惡, 而但今餘丁, 果皆逃散, 十無二三, 村巷之人, 無不言之, 雖欲侵責, 亦不可得, 若以前日使喚, 使之流散之罪, 罪其守令, 則可矣。若以守令之可惡, 而使徵無去處餘丁之布, 則實爲無理。近因此事, 守令之善治者, 或至見罷, 民間皆稱其冤悶。守令旣無可捧之處, 則或分徵於號牌時統主, 若一番則猶可爲之, 而每每如是, 則土着者, 亦將不保云。或言餘丁遺在者, 皆稍實之人, 若罷餘丁徵布, 以此使定闕額, 無龜背刮毛之患, 而軍額可得充滿云。餘丁一事, 不可不商量變通。且匠人則行到諸處, 罕得相値, 未能缺詢, 而曾到禮山, 適入店問之, 則以工曹餘匠納數字缺 而本官一應需用, 亦皆進排。且陰城數行缺蠲減之事, 而本道被災尤甚八邑, 則貢數字缺減, 其他雜役, 無異於稍實之邑, 民情頗以爲數字缺稅收米, 竭盡財力, 纔得備納, 而西糧及別收米, 又缺督納, 民間罄倒, 不遺一粒, 死則易矣, 而萬[無]得穀之路, 貢物雜役, 如不得裁減, 則西糧米, 姑待早稻, 別收米未收, 姑待麥秋, 稍退期限, 則朝廷軫恤被災之邑, 似有差別, 而百姓亦有容力之暇云。今此未捧之役, 雖令督納, 一二月內, 其勢必不得捧之, 姑令依願差退, 以爲慰悅之地, 似甚宜當。一, 天安郡守鄭之經, 政治之迹, 已盡於上爲白有在果。臣上來時, 行到天安, 則本郡父老上下人員, 挾路呈訴言, 郡守因本官奸吏, 百計誣陷, 必欲中缺, 頃日受由上京, 仍爲棄歸之計, 路傍殘邑, 空官已久, 不但官事廢墜, 無以收拾, 當此凶歲, 百姓日望其來活, 而自聞數字缺人皆缺望, 無復樂生之意, 願以民間悶迫之情, 上聞朝廷, 速令下送云。觀其辭意懇迫, 出於至情, 故竝此陳達。一, 鴻山屬宿鴻驛子等, 齊辭控訴云, 本驛馬位田畓, 竝六十餘結, 而丁未量田時, 五十餘結, 則以馬位懸錄復戶, 其餘十二結零數, 則誤以私田懸錄, 不在復戶之中, 且事目內稅外雜缺 一切蠲減云, 而亦無擧行之事, 殘驛吏卒, 勢將流散。乞令該曹査考, 一樣給復, 雜役蠲減, 亦令着實擧行云。此甚猥瑣之事, 而係干殘驛民情, 故亦爲陳達。已上燼餘
○ 金尙憲, 以備邊司言啓曰, 宣傳官羅繼素, 率來唐人, 今明當到京城, 理宜拿送, 而但夏雲蒸等, 係是千摠守備云, 似難與常漢作挐者數字缺入送, 今此無票文作挐等因, 另具一咨, 數字缺素仍爲押解于平安監司處, 數字缺 傳曰, 依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