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政堂 引見에 金壽恒 등이 입시하여 北道設科와 北道人의 임용, 北道의 設場, 功臣子孫으로의 忠義冒屬과 收布조사, 흉년에 따른 노비 推刷, 珍島郡南桃浦에 표류한 중국인의 처리, 賑恤廳과 常平廳의 합설 문제, 慶科의 거행 등에 대해 논의함
○ 巳時, 上御熙政堂。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 領議政金壽恒, 行禮曹判書呂聖齊, 行戶曹判書趙師錫, 刑曹判書李師命, 工曹參判徐文重, 左副承旨金斗明, 校理金昌集, 正言趙儀徵, 假注書洪重夏, 記事官宋疇錫·鄭澔。壽恒進曰, 近來朝晝之間, 涼熱不適, 聖體, 若何? 上曰, 無事矣。壽恒又曰, 頃因校理申啓華陳達, 北道設科事, 旣已定奪矣。甲辰年設科時, 臣奉命掌試, 其時則北道各邑武士之出身者絶無, 而僅有甲辰出身, 今已二十餘年, 見存者必小, 而丙辰年萬科設行時, 本道亦取三百人, 距今不遠, 今番則似不當如前廣取矣。甲辰·丙辰出身者, 太半軍兵, 北道之人, 皆屬軍額, 名目甚夥, 而人物鮮少, 難於代定, 其弊不貲, 今此設科, 雖爲慰悅邊人之地, 而此亦不可不慮。甲辰年武科, 以三百人定額, 出於特命, 今番則不可不減定其數, 武藝規矩, 亦爲前期判下, 知委於本道, 似當矣。上曰, 凡事, 貴在隨時變通, 今番設科, 與甲辰年有異, 只取一百人宜當, 而規矩則前期取稟事, 分付可也。擧行條 壽恒又曰, 北道設場, 已定於八月二十六日矣, 試所, 當定於吉州云。自京城, 距吉州, 道里甚遠, 試官, 急速差出, 必趁來月初辭朝, 然後可無未及之患, 而吏曹判書李敏敍, 疏批已下, 尙不出仕, 非但參議獨政, 事多苟簡, 成均館釋奠日期, 亦且迫近, 堂上未備, 事涉可慮。李敏敍, 牌招察任, 何如? 上曰, 李敏敍牌招察任, 北道試官, 今日內, 差出, 可也。擧行條 壽恒又曰, 別試文科講經兩所, 及武科重試兩所開場, 日期迫近, 兩司各二員, 當爲分進於四處, 憲府多官, 皆在外, 只有持平金宇杭, 今方避嫌退待。雖未知立落之如何, 而宇杭一人外, 無他推移進參之員, 若不及今變通, 則必有窘迫之患, 敢此仰達。上曰, 執義韓垽, 掌令權持·姜鋧, 持平李益壽, 竝改差, 其代, 卽爲開政差出, 而權持, 則仍任錦山, 可也。擧行條 壽恒又曰, 冒屬忠義之類, 徵贖收布事, 旣已定奪矣。一功臣之子孫, 散在各邑, 居於一境者, 小不下五六十人, 多者百有餘人。以平安道順安一邑言之, 冒屬忠義, 以韓爲姓者, 多至四百餘人, 比屋同居, 一門無遺點名納布, 其數甚多, 曾前冒屬逃役, 情狀雖甚可惡, 到今許多之人, 一時收布, 則非但情理切迫。逐名準捧, 其勢誠難, 朝家旣已頒令之後, 無端蕩滌減等, 則事體所在, 固難輕議, 而其中亦不無參量變通之道, 父子中四五人, 竝爲收布者, 則減其一人, 雖非父子, 一家內同居者, 至於三四人, 則亦減其一人, 朝官出身子有蔭者, 則竝許蠲免, 六十以上, 十五歲以下, 依軍兵例除布, 則其在朝家事體, 不無所據, 而渠輩, 亦可知寬恤之德意矣。依此定式分付, 何如? 上曰, 此與無端蕩減者, 有異, 依此定式施行, 可也。擧行條 壽恒又曰, 國家大小科罪照律之時, 雖非親功臣子孫, 而原從功臣子孫, 不限代數, 竝以功臣子孫, 付標減等, 此是祖宗朝以來數百年遵行之法也。到今外議, 或以爲忠義口傳, 旣定代數, 則照律功減之規, 亦宜有所限節, 而臣意則功臣子孫, 限代數忠義口傳, 不但出於優待功臣之意, 蓋爲作隊輪番, 以屬五衛之地也。至於照律功減之法, 則實是國家宥及永世之德意, 恐不可以口傳定限之故, 竝廢此規, 而必有定式, 然後可以遵行, 故敢達。上曰, 功臣子孫照律減等, 與忠義口傳之定其代數者, 事體不同, 予意亦如此, 此則依前例施行, 可也。擧行條 壽恒又曰, 忠義査正之役, 累年設局, 今纔完了, 主管郞廳, 固是職分內事, 而査正之役, 錯亂煩細, 其爲勤勞, 實倍於他事。曾前璿源錄釐正後, 亦有論賞之例, 此與諸都監有異, 堂上郞廳, 雖不必竝爲論賞, 而至於郞廳, 則依璿源錄釐正例, 似宜有論賞之擧矣。上曰, 予未及思矣。大臣所達誠然, 依前例, 使之書啓, 可也。擧行條 上曰, 乙卯年推刷以後, 連値凶歉, 尙不更擧, 以致逃故數多, 不可一向抛置。今年則諸道中, 被災不至尤甚處, 先爲推刷, 何如? 壽恒曰, 非但內司, 各司奴婢推刷, 亦以年凶久廢, 故奸僞多端, 其弊不貲矣。從前推刷之時, 當該主管內司官員, 旣與士夫有異, 故多有貽弊之事。今若自上別爲傳敎, 嚴勅以送, 則可無如前之弊, 而今年年事之豐歉, 姑未可豫必, 諸道推刷, 一時竝擧, 亦涉重難, 更觀前頭事勢, 爲之似當矣。上曰, 每年因循, 奸僞漸滋, 雖難一時竝擧, 今年則似不可已, 而各別申飭以送, 則必無貽弊之慮矣。師命曰, 癸亥年全羅道推刷時, 臣待罪監營, 取見文書, 則內司奴婢自現投入者, 率是私賤, 而爲良人者, 則無一人推出, 爲南原官吏者, 多至七十餘人, 而終不得究覈, 漏落之數多, 推此可知。內司官員, 旣不尊重, 故若無刑杖, 則有難搜出, 若用刑杖, 則易生怨謗, 推刷之不得詳盡, 誠以此也。今若稍待年豐, 分付監司, 使之收拾搜出, 則必有着實之效, 而亦無貽弊之端矣。壽恒曰, 珍島郡南桃浦漂到船隻, 給糧發回事, 旣已分付矣。漂到人所持帖文, 明白無他可疑之端, 故使之自其處, 卽爲發送, 而此與洋中漂過之船有異, 旣已下陸久留, 看檢文書, 則枚擧其曲折, 移咨北京, 似不可已, 待發回狀啓入來後, 令承文院, 撰出咨文, 順付於皇曆齎來譯官之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擧行條 壽恒曰, 奉命在外之人, 有以三司帶職出去者矣。近來連日開筵, 而玉堂官員, 其數不多, 修撰洪受瀗, 還朝遲速, 亦未可必, 本職, 今姑遞改, 差出其代, 使推移進講, 似當矣。上曰, 洪受瀗還朝, 似未易, 本職遞差, 可也。榻前下敎 上曰, 以來月初間, 觀武才設行事, 分付兵曹, 而今番則乃文臣庭試當次也, 相考擧行事, 亦爲分付禮曹, 可也。榻前下敎 師命曰, 賑恤廳, 合於常平廳事, 旣已命下矣。當初賑廳設立之後, 財穀無他出處, 各衙門所在米布推移取用者, 例也。戶曹·宣惠廳, 與賑廳, 互相貸用之數, 比較相準, 無甚懸殊, 旣無到今還償之路, 而徒爲文書繁亂之歸, 戶曹·宣惠廳貸下於賑廳者, 竝爲蕩滌, 何如? 聖齊曰, 惠廳與賑廳, 互相貸用之數, 雖有多少之不適, 而同是公用, 則今當文書修正之時, 蕩滌, 宜矣。師錫曰, 戶曹與賑廳, 互爲貸下, 同歸公用, 而其數多寡, 亦不至懸殊, 一體蕩滌, 無妨矣。上曰, 竝爲蕩滌, 可也。擧行條 聖齊曰, 禮曹淸寒莫甚, 員役料布, 無以繼給, 故無料使令, 勢難立役, 或値祭享時急之時, 則使喚苟簡, 不但有生事之慮, 將不成官員貌樣。曾在甲子年, 貸用賑廳穀百餘石, 而其後, 以貢物權減之故, 無他出處, 尙不得還償矣。賑廳文書修正之時, 蕩減之意, 旣已相議於該廳堂上, 故敢此仰達。壽恒曰, 禮曹, 本來淸寒, 而貢物權減之後, 需用尤患苟簡, 前頭必無還償之路, 賑廳之徒擁虛簿, 實爲無益, 蕩滌, 宜矣。上曰, 一體蕩滌, 可也。擧行條 聖齊曰, 禮曹, 本來淸寒, 而貢物權減之後, 尤不成貌樣, 祭享重地, 宜有變通復舊之道矣。壽恒曰, 形勢則誠然, 而權減之後, 有難猝然變通, 其中大段不得已者, 則啓稟, 亦似無妨矣。上曰, 大段不得已者, 則啓稟, 可也。師命曰, 貧殘各司, 無他需用之路, 貸用於賑廳者多矣。有米布衙門, 則固當還償, 而其中敦寧府·司諫院·禮曹·刑曹·吏曹等五處, 尤甚貧寒, 皆無備償之路, 而移去常平廳之後, 則尤難還捧, 與禮曹, 一體蕩滌, 爻周文書, 何如? 壽恒曰, 各司中, 物力凋殘者, 則一體蕩滌, 似當矣。上曰, 五處貸用者, 一體蕩滌, 可也。擧行條 壽恒曰, 三南監司, 曾前自吏曹, 直爲差出, 無問于大臣擬薦之事矣。乙卯年間, 因一時政官所達, 問議于大臣, 遂成規例, 至今遵行, 西北監司, 則係是邊上重任, 故例自備局議薦, 而三南, 則雖曰重藩, 固與兩界有異, 政官, 私自問議於大臣, 則曾亦有之, 而今則有若吏·兵判薦望之規, 事體未妥。自今以後, 依前例, 自銓曹, 直爲擬望事,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擧行條 聖齊曰, 甲子年上尊號後, 設科文書, 經亂散失, 無現出處, 其後, 亦無單慶設科之事, 故頃日上尊號時, 勿爲設科事, 定奪矣。取考政院日記, 則甲子年上尊號時, 慶科, 未卽擧行, 而乙丑年世子冠禮·冊禮, 及上尊號, 合三慶設科, 前例旣如此。今此上尊號後, 告廟陳賀, 則雖是單慶, 亦不可無設科之擧, 而當初未及詳考, 陳其曲折, 故敢此更稟, 下詢大臣而處之, 何如? 上曰, 前例如此, 則設行慶科, 何如? 壽恒曰, 因慶設科, 自是應行之例, 今番大王大妃殿周甲上尊號, 又是無前之大慶, 則不當獨廢設科, 而未有明白可據之前例, 甲子年上尊號時, 亦無設科之擧云, 故臣曾以不當設科之意, 仰達矣。今旣考出前例, 則設科, 似不可已, 但乙丑年, 則合他慶設科, 故爲六百別試, 今則似當設行三百別試, 而前頭別試·殿試及重試, 式年初試等科, 連疊於八九月之內, 若設別試, 則今年內, 似難周旋, 曾前慶科, 亦或有設行庭試之時, 而此非常規, 且此是慶科, 則雖行庭試, 不可不與八方同慶, 知委外方之際, 似難速行, 別試與庭試, 惟在自上裁處矣。上曰, 上尊號之後, 旣已告廟頒赦, 則設科一款, 亦當次第擧行, 而以上尊號別設科擧, 曾無可據之例, 故使之勿爲設行矣。前例如此, 則設行宜當, 而曾前慶科, 以庭試取人, 亦非一再, 令該曹, 參酌擇日, 設行庭試事, 分付, 可也。擧行條 儀徵啓曰, 請副使崔錫鼎, 書狀官李墪, 竝命罷職。啓辭上同 上曰, 勿煩。請還收金煥中道移配之命。啓辭上同 上曰, 勿煩。請長水縣移配罪人吳挺緯, 令該府, 改配遠地。啓辭上同 上曰, 勿煩。請加三思, 還收李徵明削黜之命。啓辭上同 上曰, 啓辭中, 切中時病云者, 予未可曉也, 勿煩。請遞具鎰備局提調之任。啓辭上同 上曰, 勿煩。又啓曰, 新除授碧潼郡守鄭之彩, 本以卑微之人, 性且愚濫, 不合於字牧之任。曾除南縣, 重被臺彈, 竟未得赴官, 當此邊民犯禁, 另擇守宰之日, 遽授是任, 物情爲駭。新除授碧潼郡守鄭之彩, 請命遞差。上曰, 不允。壽恒曰, 鄭之彩, 不合本任與否, 臣雖不知, 而邊倅, 則臺啓例以罷職爲辭, 無遞差之規矣。上曰, 此出於不知規例之所致也。儀徵啓曰, 邊倅論啓, 必以罷職爲辭, 乃是法例, 而臣新入臺閣, 未諳此例, 新除授碧潼郡守鄭之彩, 誤以遞差論啓, 而仍被大臣之斥, 臣何敢仍冒臺席乎? 請命遞斥臣職。上曰, 勿辭。斗明曰, 正言趙儀徵, 再啓煩瀆, 退待物論矣。上曰, 知道。遂罷出。以上燼餘
○ 巳時, 上御熙政堂。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 領議政金壽恒, 行禮曹判書呂聖齊, 行戶曹判書趙師錫, 刑曹判書李師命, 工曹參判徐文重, 左副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