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令 중에서 2, 3명의 도적을 붙잡고도 陞資했던 者들을 조사하여 改政하라는 명령에 대한 조치 결과를 보고하는 吏曹의 계
○ 又以吏曹言啓曰, 曾因諫院啓辭, 守令中所捕之賊, 咸有虛疏之事, 或以二三名捕捉而陞資者, 更爲査考改正事, 命下矣。卽當査考以啓, 而自上年春間以後, 各道守令捕捉加資之類, 多至十餘人, 許多文書, 散在他曹, 或有未及結末者, 故今始收聚考閱, 則高山縣監金汝南·前礪山郡守鄭采和, 所捕之賊, 俱是四名, 前鳳山郡守李益昌, 所捕只是三名, 此三邑守令, 則未準定式, 所授加資, 似當改正, 其餘守令, 所捕之賊, 以其文案觀之, 則皆是殺越强盜, 明白取服者, 其間設有鍜鍊文致之事, 到今覈得實狀, 其勢誠難, 就其中賊情稍强者而言之, 則前淸河縣監權順善所捕之賊, 取服正刑者六名, 迎日縣監梁命雄所捕之賊, 取服正刑者五名, 而皆是迫於饑饉, 猝然作賊之類, 淸河之賊, 則李乭屎, 則十餘名作黨, 或持槍刃, 或持稜杖, 突入於盈德地兩處人家, 人物則知機豫避, 故兩家竝租七斗, 衣三領, 木四疋, 乾魚十尾偸取, 翌日, 又爲突入於古松羅民人家, 爲邏卒所逐, 不得作賊, 三字缺淸河古文殊菴, 明火突入, 拔劒揮槍, 打破窓戶, 僧人, 則二字缺 殺害之事, 所偸物件米·粗·太各一石, 若干衣領等物而已, 此外無他作賊之處。迎日之賊, 則貴金等四兄弟, 與同黨四五人, 明火突入於本縣元曉菴, 僧人二名, 以稜杖亂打, 結縛倒置寺中, 大小器物, 盡數偸去, 被打僧人同立, 膝鼻重傷, 多般救療, 而過二十七日致斃, 此外村家牛馬八九處偸竊事, 亦皆自服云, 其爲强盜, 則無疑, 而與法典所謂獷猂大黨, 不無差別, 此兩邑守令, 量施他賞, 恐合事宜。且前海州牧使慶㝡, 以討捕使加資, 前例有無, 亦有考啓之命矣。取考本縣謄錄, 則曾在先朝庚寅年, 討捕使奇震興, 以捕賊之功, 至於陞秩, 故相臣李厚源, 爲大司諫, 以捕討使, 不當與守令一體論賞之意, 論啓改正, 其後廣州府尹沈之溟, 以大黨捕捉, 加資而本曹只有加資下批之單子, 其論賞曲折, 則未有見存文書, 頃年海州牧使洪錫箕, 亦以捕賊加資, 而其時不知海州之例兼討捕使, 循例覆啓論賞矣。慶㝡加資命下之後, 聞有物議, 取考備局文書, 則海州牧使之兼討捕使, 其來已久, 大槪討捕使, 與捕賊大將, 兵使營, 爲任無異, 譏捕盜賊, 自是職分內事, 因此施賞, 同於他邑守令, 事體不當, 宜有定式申明之擧, 以爲永久遵行之地, 俱係恩賞重典, 自下不敢擅便, 上裁, 何如? 傳曰, 依啓。金汝南·鄭采和·李益昌等所捕之賊, 雖不滿五名, 旣是令前, 則到今改正, 似未妥當, 仍授似可, 兼討捕使, 以討賊則加資, 似爲不均, 自今以後, 依他例討捕使例施行, 可也。
○ 又以吏曹言啓曰, 曾因諫院啓辭, 守令中所捕之賊, 咸有虛疏之事, 或以二三名捕捉而陞資者, 更爲査考改正事, 命下矣。卽當査考以啓, 而自上年春間以後, 各道守令捕捉加資之類, 多至十餘人, 許多文書, 散在他曹, 或有未及結末者, 故今始收聚考閱, 則高山縣監金汝南·前礪山郡守鄭采和, 所捕之賊, 俱是四名, 前鳳山郡守李益昌, 所捕只是三名, 此三邑守令, 則未準定式, 所授加資, 似當改正, 其餘守令, 所捕之賊, 以其文案觀之, 則皆是殺越强盜, 明白取服者, 其間設有鍜鍊文致之事, 到今覈得實狀, 其勢誠難, 就其中賊情稍强者而言之, 則前淸河縣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