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見에 趙泰億 등이 입시하여 尹就商 사건과 관련한 長僚의 처치에 대해 親嫌이 있어서 참여할 수 없다고 遞職을 청하고, 尹就商의 拿問定罪, 印信을 僞造한 孫自哲을 減死定配하라는 명의 환수, 水原 前後府使들의 論罪, 李翊漢의 遞差 등에 대해 논의함
○ 今日引見時, 獻納趙泰億所啓, 昨日長僚, 以水原府使推考時, 未卽論啓事, 引避退待, 臣當處置, 而臣從兄前大司成臣泰老, 平安監司臣泰耉, 以前後府使, 竝入於査啓之中, 臣何敢可否於此事乎? 請命遞斥臣職。上曰, 勿辭, 退待物論。掌令兪命凝所啓, 臣以水原府使尹就商拿問定罪事, 累日論執, 兪音尙閟, 每以勿煩爲敎, 臣竊惑焉。夫災傷事目, 法意甚嚴, 則旣罷仍任, 已是法外, 而本府漏結, 至於四百餘結之多, 覆審之臣, 據實狀聞, 前後之官, 亦皆首實。況且因循謬例之外, 以實爲災之數亦多, 條款各異, 旣已現發, 則固無更査之端, 而朝廷, 設有覈得區別之事, 此在就拿後次第事耳, 豈可使冒法官吏, 晏然在任, 一邊行査乎? 揆以法例, 終乖事體, 請水原府使尹就商, 拿問定罪。上曰, 勿煩。又所啓, 請還收印信僞造罪人孫自哲減死定配之命。措辭見上 上曰, 勿煩。又所啓, 請水原前後府使, 竝命依法論罪。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又所啓, 引嫌而退, 伊日筵中, 未果爭執, 則物議之來, 勢所固然, 請掌令李翊漢遞差。上曰, 依啓。領議政崔錫鼎所啓, 江原監司狀啓中, 僧通政帖, 無願受者, 故一百張還爲上送, 請得通嘉善·折衝帖矣, 仍以爲之乎? 上曰, 限二百張成送, 可也。又所啓, 掌令兪命凝疏, 一條, 卽畿內移轉穀捧留本邑事也。卽今已屆歲末, 勢未及輸納本所, 依臺疏施行, 似宜。第二, 卽營將賞罰事也。譏捕之方, 非不申飭, 而竊發之患, 近益漸熾, 故有此陳請, 令兵曹稟處, 似當。第三, 各軍門屯田別將, 自本官句管事也。此則多有窒礙, 亦不可一時汰削, 自本衙門擇人以送, 好矣。第四, 沿海各邑漕運敗船, 守令親審分給事也。守令, 事當躬進, 而如或替送監色, 則誠爲非矣, 另加申飭, 宜矣。李寅燁曰, 初秋以移轉穀輸納本所事行關, 而自朝家定式分付之後, 不復催督矣。蓋各邑移轉穀, 年年受去, 而每每不納, 稱以捧留, 而其必捧, 亦未可知, 舊還蕩滌, 多是類此矣。今年年事, 雖未免凶, 水災不及處, 禾穀則稍稔, 本道, 亦以此等第, 而各邑, 慢不輸納, 稍實邑, 亦連次頉報, 極其紛紜。今則歲翻不遠, 勢將許其捧留, 而本邑還上有裕處, 則以其移轉穀, 劃給於尤甚之處, 宜矣。上曰, 知事之言, 是矣。各邑, 每不輸納, 紀綱所關, 豈容如是? 今已歲末, 許其捧留, 而此後畿守令, 勿復此事, 各別申飭。營將之尤甚不善於治盜者, 罪之可矣, 而至於論賞, 則曾所未有之事, 若以治盜而加資, 此路一開, 必多有濫雜之弊, 安徐, 可也。敗船事, 亦爲申飭, 屯田別將, 擇人以送事, 依爲之。李寅燁曰, 今年畿甸秋收米, 亦多不納, 數日前, 又爲發關催促, 而尤甚不納者, 當入啓請罪矣。三南大同錢布, 四五月內來納, 自是事目, 而今至歲末, 尙多未收之邑, 故頃又發關催促, 姑待監司報狀後, 亦當入啓論責矣。上曰, 依爲之。又所啓, 臣於頃日疏中, 以官員久任事, 陳達, 自上有當與諸大臣議處之敎矣。方今僚相, 備員入侍敢達矣。左議政李濡曰, 領相疏中, 論久任一款, 乃祖宗朝舊制, 而先正臣李珥, 亦嘗以此陳達者也。數遞之弊, 未有甚於今日, 外則堂下守令, 以六年爲限, 而京各司大小官, 朝除夕遷, 雖嘗有久任置簿之規, 亦不着實遵行, 申明舊制, 誠爲得宜, 而其間不無窒礙之端。如刑曹, 最是劇地, 爲長官者, 精力有限, 鮮不致傷, 若定以二十朔, 則必不能支堪, 亦難終始不怠。至於諸司郞屬, 無所區別, 一倂久任, 則仕滿之類, 守令之窠, 將無以次次陞遷疏通, 此亦難處。臣之淺慮, 則以一二軍色郞官, 極擇解事者, 如前久任置簿, 毋爲數遷, 則好矣。海西監司, 則已令兼牧, 而湖西亦曾兼牧, 還罷矣。議者, 每以物力之難支爲慮, 而以郡邑論之, 論果川之於光·羅州, 大小豐薄懸殊, 而猶且挈眷, 則海西·湖西, 何必一如關西·兩南監營形勢而後, 方可挈眷乎? 唯當就其中, 參酌節損而行之而已, 不可拘於些少曲折, 而不顧大體之所在也。右議政徐宗泰曰, 久任, 乃祖宗朝舊制也。中朝法制, 蓋莫不然。以皇明時事言之, 必歷三考而調遷, 間有歷十餘年遷他任者, 先輩名臣之論, 亦多以申明久任之制, 言之矣。京外大小官之數遞, 未有甚於今日, 以是雖欲恪勤奉職, 亦不暇爲, 而自至吏胥爲之主, 監司之周年遞改者, 若非明敏, 其間或有未及盡知其頭緖者, 方今百弊, 多由於此, 領相疏陳之說, 大體固好矣。都民苦樂, 在於刑訟之官, 尤當得人, 而久任責成。但刑官之長, 其務最劇, 人之聰明材力, 若非偏長於此者, 稍久任職, 易至勞悴而致傷矣。疏陳中亦不無窒礙之處, 雖難一切硬定如此, 而大體專以久任爲制, 遵爲挈合爲好。大抵擇人, 爲其本, 久任, 是得人以後事矣。崔錫鼎曰, 左右相, 旣陳所見, 臣亦更達矣。責成之道, 在於久任, 久任之道, 要在得人, 故前疏亦槪陳之矣。刑·漢堂上, 非但有精力不逮之慮, 旣在卿班之職, 隷院堂上, 亦或有淸望, 移遷之事, 似難以此制爲拘, 而疏語宜有下落, 故以定朔爲請矣。蓋位至九卿者, 皆是已試之人, 若久於其職, 申飭率下, 則爲下僚者, 亦必盡職矣。臣意, 欲定其大體, 不至如前數遞, 則好矣。刑·戶曹及詞訟衙門郞官, 固有定朔, 而臣意, 欲爲加限, 如以全數久任爲難處, 則詞訟衙門及戶·兵曹, 或以數三人, 爲久任, 其他米麪要緊各司, 定員數久任等事, 當商議磨鍊, 定員數及朔數, 別單書入矣。藩臬事, 海西旣已兼牧下批, 以李濟狀啓觀之, 不必更問, 而問于新方伯, 則以爲, 若得一二百石, 可以支用云, 此則前頭大同, 講定後爲之, 爲先從便定行, 爲宜。湖西, 曾前有兼牧之事, 丙辰年間還罷, 而其時筵臣陳達以爲, 不擇人則久任有弊, 更以一周爲定云。方伯所當擇送, 若匪其人, 劾遞亦無妨, 何可先慮其不擇, 不爲之久任哉? 兼牧便否, 亦問於本道監司而稟處, 何如? 上曰, 久任, 然後方可責成, 無論京外官, 數遞則弊生, 久任之說, 極是矣。刑判·判尹, 或移拜要務, 則固難拘於定朔, 而詞訟之地, 不可數易, 雖不限朔, 亦勿輕遷, 判決事, 依所達擇差, 定其朔數, 諸郞僚, 則一司各數員久任事, 別單啓下。海西旣已兼牧, 湖西亦無大段拘礙之事, 更爲兼牧, 似可, 問于本道而稟處, 宜矣。又所啓, 翰林新薦事, 曾已分付, 而奉敎洪禹瑞, 待敎李眞儉, 不欲替當, 至於上疏矣。臣曾經史官, 亦知翰花規例, 罷職則以官員待之, 削職以下則否, 毋論薦事與否, 旣已削職, 則別無拘礙於新薦, 方今金相元, 居下, 與削職等, 而亦不當以此爲拘矣。李澤等之不欲行公, 誠爲過當, 而第史局與他司有異, 遭臺評者亦稀, 則澤等之如此者, 亦無足怪。旣已削職, 則右位之替當史薦, 前例則然, 何可不爲新薦乎? 洪禹瑞, 以違牌坐罷, 而史局新薦, 不可一向遷就, 奉敎洪禹瑞敍用, 使之速爲完薦, 似好矣。上曰, 下位削職, 則右位無不可當之事, 而其疏中別兼春秋之說, 尤涉不當。如此, 則史局之完薦, 不易矣。洪禹瑞敍用, 依前日下敎, 速爲新薦。李寅燁所啓, 歲翻不遠, 西關賑政, 卽當設行, 各官還上, 當爲分給, 而第還上餉穀, 不可盡數還分, 各山城穀物, 則堅守一半留庫之規, 以備緩急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所達申飭, 可也。又所啓, 臣有區區所懷, 雖非職掌, 敢達矣。伏見咸鏡監司殿最, 北邊三邑守令, 居中, 卽今西北憂虞之端, 凜凜已集於眉睫矣。蓋昇平日久, 百爲蕩然, 邊事疎虞, 無一可恃。以祖宗朝故制言之, 必經西北守令後, 擬於閫帥之望, 近來邊倅, 人皆厭避, 故全不擇人, 率多庸孱衰敗者, 治民理兵之責, 其可望乎? 依古制, 以年少武弁, 極擇差送, 而必經邊倅後, 擬入閫望事, 申飭, 何如? 上曰, 以厭避之故, 不爲擇送之說, 是矣。申飭銓曹, 各別擇送。左議政李濡所啓, 曾因備局啓辭, 必以經歷詞訟刑獄之官者, 擬差守令事, 有所定式。蓋欲其習知治民之方, 而行之累年, 反有弊端, 有形勢, 而欲得守令者, 奔競益甚。乍遷詞訟等地, 便除外任, 其中纔過數日, 而或遞或移者, 亦謂之已經, 而無所礙, 此則全無實效, 殊非當初定式之本意, 今雖不可輕改定式, 而若於守令望單子中, 懸錄朔數, 自上察其久近而取舍之, 則似好矣。上曰, 以朔數懸註, 可也。又所啓, 凡係祀享之需, 固當致精, 而大祭時, 奉常寺封進祭物中, 黍·稷·稻·梁舂米炊飯之際, 例多窘急不精之弊。此蓋由於受香之日, 終獻官監捧之後, 始爲熟設, 故每致日晩而然也, 不可無變通之道。若使終獻官, 曉頭先詣享所, 趁早監捧, 則似無如前窘急之弊, 自今以後, 依此定式施行, 何如? 上曰, 所達誠然, 依爲之。禮曹謄錄 崔錫鼎所啓, 掌令李翊漢疏中, 有疏通收用之請矣。向時任事之臣, 或有被謫而未蒙赦宥者, 或有蒙放而未及收敍者, 玆事有同疏決, 不可於造次間論定矣。被謫及已放者, 令王府與該曹, 抄名稟處, 何如? 上曰, 其被謫者已放者, 令王府及該曹, 抄出相議, 後日稟處, 可也。禁府謄錄 前牧使李昌齡, 勿拘年限, 備擬州牧事, 榻前下敎。
○ 今日引見時, 獻納趙泰億所啓, 昨日長僚, 以水原府使推考時, 未卽論啓事, 引避退待, 臣當處置, 而臣從兄前大司成臣泰老, 平安監司臣泰耉, 以前後府使, 竝入於査啓之中, 臣何敢可否於此事乎? 請命遞斥臣職。上曰, 勿辭, 退待物論。掌令兪命凝所啓, 臣以水原府使尹就商拿問定罪事, 累日論執, 兪音尙閟, 每以勿煩爲敎, 臣竊惑焉。夫災傷事目, 法意甚嚴, 則旣罷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