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정조 19년
1795년 (을묘)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92책(탈초본 1740책) 정조 19년 1월 26일 기유
1795년 乾隆(淸/高宗) 60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行都承旨
徐邁修
坐
。行左承旨
洪義榮
坐
。行右承旨
李晩秀
坐
。左副承旨
兪漢寧
坐直
。右副承旨
李肇源
坐
。同副承旨
丁若鏞
坐直
。注書
鄭文始
病
一員未差。假注書
趙台榮
仕
吳泰曾
仕直
。事變假注書
李允謙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內閣 등에서 안부를 물음
○ 親行朝參罷後, 內閣·政院·玉堂·藥房口傳問安。答曰, 知道。
○ 親行朝參罷後, 內閣·政院·玉堂·藥房口傳問安。答曰, 知道。
○ 傳于
兪漢寧
曰, 侍衛軍兵毛具。
○ 傳于
兪漢寧
曰, 侍衛軍兵毛具。
洪義榮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洪義榮
落點。
○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洪義榮
落點。
徐龍輔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兵曹口傳政事, 副司直單
徐龍輔
。
○ 兵曹口傳政事, 副司直單
徐龍輔
。
徐邁修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徐邁修
落點。
○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徐邁修
落點。
○ 備邊司,
金載瓚
爲平安監司。
○ 備邊司,
金載瓚
爲平安監司。
○ 傳于
洪義榮
曰, 平安監司入侍。
○ 傳于
洪義榮
曰, 平安監司入侍。
○ 備忘記, 京畿監司
徐有防
下直, 長弓一張, 長箭一部, 平安監司
金載瓚
下直, 長弓一張, 長箭一部, 片箭一部, 筒兒一箇賜給。
○ 備忘記, 京畿監司
徐有防
下直, 長弓一張, 長箭一部, 平安監司
金載瓚
下直, 長弓一張, 長箭一部, 片箭一部, 筒兒一箇賜給。
○ 以吏曹參議
朴宗甲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丁若鏞
曰, 只推。
○ 以吏曹參議
朴宗甲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丁若鏞
曰, 只推。
○ 傳于
丁若鏞
曰, 吏判批下, 更爲牌招。
○ 傳于
丁若鏞
曰, 吏判批下, 更爲牌招。
○
丁若鏞
啓曰, 吏曹判書
尹蓍東
三牌不進, 參議
朴宗甲
再牌不進推考傳旨及罷職傳旨, 今方捧入, 參判
李益運
陳疏入啓, 而開政命下之後, 連事違召, 不卽承膺, 事體所在, 萬萬未安。判書所當更請牌招, 而係是一日四牌, 何以爲之? 敢稟。傳曰, 幾年任其優閒, 非棄也, 蓋欲一番明諭後勉出, 年前事, 事實之錯認, 照燭無餘, 伊後事端, 亦知委折。雖以不知者之執言, 聞此敎, 必當雲捲而霧釋, 況當之者乎? 如是縷縷, 而稽於竭蹶, 亦豈義分之所敢安乎? 吏曹判書
尹蓍東
, 更爲牌招, 亞銓則疏批旣言之, 似不敢更事引義。三銓則昨年擧條批答, 卽今日收簪之意, 到今處義, 惟知出膺爲可, 參議
朴宗甲
只推, 與參判
李益運
, 更爲牌招參政。
○
丁若鏞
啓曰, 吏曹判書
尹蓍東
三牌不進, 參議
朴宗甲
再牌不進推考傳旨及罷職傳旨, 今方捧入, 參判
李益運
陳疏入啓, 而開政命下之後, 連事違召, 不卽承膺, 事體所在, 萬萬未安。判書所當更請牌招, 而係是一日四牌, 何以爲之? 敢稟。傳曰, 幾年任其優閒, 非棄也, 蓋欲一番明諭後勉出, 年前事, 事實之錯認, 照燭無餘, 伊後事端, 亦知委折。雖以不知者之執言, 聞此敎, 必當雲捲而霧釋, 況當之者乎? 如是縷縷, 而稽於竭蹶, 亦豈義分之所敢安乎? 吏曹判書...
○
丁若鏞
啓曰, 吏曹判書
尹蓍東
, 參判
李益運
四牌不進, 推考傳旨, 今方捧入, 參議
朴宗甲
陳疏入啓, 而開政命下之後, 連違召命, 無意承膺, 揆以事體, 萬萬未安。判書·參判, 所當更請牌招, 而係是一日五牌, 何以爲之? 敢稟。傳曰, 參議批下, 與長·亞堂更卽牌招, 夜漏將下, 酬應苦矣。大臣置處, 事體尤自別, 豈可經夜, 牌去來嚴飭, 使之夜深前開政。
○
丁若鏞
啓曰, 吏曹判書
尹蓍東
, 參判
李益運
四牌不進, 推考傳旨, 今方捧入, 參議
朴宗甲
陳疏入啓, 而開政命下之後, 連違召命, 無意承膺, 揆以事體, 萬萬未安。判書·參判, 所當更請牌招, 而係是一日五牌, 何以爲之? 敢稟。傳曰, 參議批下, 與長·亞堂更卽牌招, 夜漏將下, 酬應苦矣。大臣置處, 事體尤自別, 豈可經夜, 牌去來嚴飭, 使之夜深前開政。
○ 以吏曹判書
尹蓍東
, 參判
李益運
五牌不進推考傳旨, 參議
朴宗甲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丁若鏞
曰, 如是違牌, 無意出肅, 事體道理, 萬萬寒心, 參議只推, 與判書·參判更卽牌招開政。
○ 以吏曹判書
尹蓍東
, 參判
李益運
五牌不進推考傳旨, 參議
朴宗甲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丁若鏞
曰, 如是違牌, 無意出肅, 事體道理, 萬萬寒心, 參議只推, 與判書·參判更卽牌招開政。
○ 傳于
兪漢寧
曰, 亞·三銓擧措, 極爲駭然, 處義自處義, 事面自事面, 更卽牌招, 其委折問啓。
○ 傳于
兪漢寧
曰, 亞·三銓擧措, 極爲駭然, 處義自處義, 事面自事面, 更卽牌招, 其委折問啓。
○ 傳于
丁若鏞
曰, 吏曹參判·參議問啓, 勿施, 使之卽呈肅單, 仍爲參政事, 嚴飭。
○ 傳于
丁若鏞
曰, 吏曹參判·參議問啓, 勿施, 使之卽呈肅單, 仍爲參政事, 嚴飭。
○ 傳于
兪漢寧
曰, 吏曹判書入侍。
○ 傳于
兪漢寧
曰, 吏曹判書入侍。
○
丁若鏞
, 以吏曹言啓曰, 左議政
金履素
, 右議政
李秉模
免相事, 命下矣。當爲置處, 而前左議政
金履素
, 領敦寧窠, 今方置處, 前右議政
李秉模
, 本曹時無相當窠, 依例送西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丁若鏞
, 以吏曹言啓曰, 左議政
金履素
, 右議政
李秉模
免相事, 命下矣。當爲置處, 而前左議政
金履素
, 領敦寧窠, 今方置處, 前右議政
李秉模
, 本曹時無相當窠, 依例送西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丁若鏞
, 以吏曹言啓曰, 正二品監司京職兼差事, 載在法典矣。京畿監司
徐有防
, 資級乃是正憲, 依例兼監司下批後, 送西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丁若鏞
, 以吏曹言啓曰, 正二品監司京職兼差事, 載在法典矣。京畿監司
徐有防
, 資級乃是正憲, 依例兼監司下批後, 送西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吏批의 관원현황
○ 有政。吏批, 判書
尹蓍東
進, 參判
李益運
式暇, 參議
朴宗甲
進, 同副承旨
丁若鏞
進。
具㢞
爲大司憲,
徐配修
爲大司諫,
宋煥箕
爲執義,
李東冕
爲持平,
李日運
爲獻納,
閔師宣
爲正言,
閔鍾顯
爲內醫提調,
徐有臣
爲奉常提調。左議政單
兪彦鎬
, 右議政單
蔡濟恭
, 承文提調二單
兪彦鎬
·
蔡濟恭
, 都監提調單
李時秀
, 禁衛提調單
李時秀
, 御營提調
李時秀
, 京畿監司單
徐有防
, 平安監司單
金載瓚
, 領敦寧單
金履素
。
李時秀
爲軍器提調。
○ 有政。吏批, 判書
尹蓍東
進, 參判
李益運
式暇, 參議
朴宗甲
進, 同副承旨
丁若鏞
進。
具㢞
爲大司憲,
徐配修
爲大司諫,
宋煥箕
爲執義,...
○
兪漢寧
, 以兵曹言啓曰, 右議政
李秉模
, 免相送西事, 命下矣。領中樞今方有闕, 依例從座目, 行判中樞府事
朴宗岳
陞付, 其代
李秉模
下批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兪漢寧
, 以兵曹言啓曰, 右議政
李秉模
, 免相送西事, 命下矣。領中樞今方有闕, 依例從座目, 行判中樞府事
朴宗岳
陞付, 其代
李秉模
下批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兪漢寧
, 以兵曹言啓曰, 正二品監司京職兼差, 載在法典矣。京畿監司
徐有防
, 資級係是正憲, 依例知中樞下批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兪漢寧
, 以兵曹言啓曰, 正二品監司京職兼差, 載在法典矣。京畿監司
徐有防
, 資級係是正憲, 依例知中樞下批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兵批의 관원현황
○ 兵批, 判書
李時秀
, 參判
柳誼
病, 參議
權裕
未肅拜, 參知
任希存
進, 左副承旨
兪漢寧
進。領府事單
朴宗岳
, 判府事單
李秉模
, 副司直
李在學
·
洪明浩
·
黃昇源
·
趙尙鎭
·
李相璜
·
權坪
·
吳泰賢
·
徐配修
,
李龜雲
竝單付。
○ 兵批, 判書
李時秀
, 參判
柳誼
病, 參議
權裕
未肅拜, 參知
任希存
進, 左副承旨
兪漢寧
進。領府事單
朴宗岳
, 判府事單
李秉模
, 副司直<...
○ 傳于
兪漢寧
曰, 左副承旨入侍。
○ 傳于
兪漢寧
曰, 左副承旨入侍。
○ 傳于
丁若鏞
曰, 坐直承旨入侍。
○ 傳于
丁若鏞
曰, 坐直承旨入侍。
○ 傳于
丁若鏞
曰, 職牒燒火, 不但例自吏曹擧行, 況臺啓今始啓下, 傳旨姑未下, 或捧承傳, 則豈可以榻敎之聽傳敎者, 先爲擧行乎? 雖於輕罪之發配, 或拿囚, 傳旨啓下及承傳公事踏印之前, 例不得擧行, 而今見禁府草記, 不待傳旨, 經先替行, 吏曹之事, 後弊所關, 不可無飭。該府諸堂遞差, 當該都事拿處, 此後雖微事, 或有不待傳旨擧行堂郞, 繩以重律, 斷不可已。以此傳敎, 載之政院故事該府謄錄。
○ 傳于
丁若鏞
曰, 職牒燒火, 不但例自吏曹擧行, 況臺啓今始啓下, 傳旨姑未下, 或捧承傳, 則豈可以榻敎之聽傳敎者, 先爲擧行乎? 雖於輕罪之發配, 或拿囚, 傳旨啓下及承傳公事踏印之前, 例不得擧行, 而今見禁府草記, 不待傳旨, 經先替行, 吏曹之事, 後弊所關, 不可無飭。該府諸堂遞差, 當該都事拿處, 此後雖微事, 或有不待傳旨擧行堂郞, 繩以重律, 斷不可已。以此傳敎, 載之政院故事該府謄錄。
○ 傳于
洪義榮
曰, 左相家傳諭, 右副承旨進去, 石相家傳諭, 同副承旨進去。
○ 傳于
洪義榮
曰, 左相家傳諭, 右副承旨進去, 石相家傳諭, 同副承旨進去。
○ 右副承旨
李肇源
書啓, 臣敬奉聖諭, 馳往傳諭于
南部薰陶坊鑄字洞契
議政府左議政
兪彦鎬
所住處, 則以爲, 臣於朝者筵席, 忽伏承政府新命, 蒼黃逬出, 神魄駴遁, 尙此靡定, 繼而近密之臣, 臨宣別諭, 首尾二百三十有餘言, 丁寧諄複, 慨習俗之浮靡, 勉之以激揚, 憫朝象之虛僞, 責之以矯救, 鄭重曠絶, 有非無似賤臣所敢承當者。臣於是, 百回莊誦, 惝怳感激, 罔知攸措。臣之重膺聖簡於積年屛蟄之餘, 固是萬萬意想之外, 而以我聖上前後如天之恩造, 豈不思所以終始曲保之哉? 然此猶臣一己之事耳。此時此任之畀之於如臣疎迂昏憒者, 實恐有乖於聖朝置相之一大政令, 此尤臣之惶隘慙悸, 直欲循墻鑽地, 而不可得者也。恩諭之下, 神精飛越, 稍俟收拾, 謹當冒入文字, 仰控肝膈之懇, 冀蒙體諒之恩云矣, 敢啓。傳曰, 知道。
○ 右副承旨
李肇源
書啓, 臣敬奉聖諭, 馳往傳諭于
南部薰陶坊鑄字洞契
議政府左議政
兪彦鎬
所住處, 則以爲, 臣於朝者筵席, 忽伏承政府新命, 蒼黃逬出, 神魄駴遁, 尙此靡定, 繼而近密之臣, 臨宣別諭, 首尾二百三十有餘言, 丁寧諄複, 慨習俗之浮靡, 勉之以激揚, 憫朝象之虛僞, 責之以矯救, 鄭重曠絶, 有非無似賤臣所敢承當者。臣於是, 百回莊誦, 惝怳感激, 罔知攸措。臣之重膺聖簡於積年屛蟄之餘, 固是萬萬意想之外, 而以我聖上前後如天之恩造, 豈不思所以終始曲保之哉? 然此猶臣一己之事耳。此時此任之畀之於如臣疎迂昏憒者, 實恐有乖於聖朝置相之一大政令, 此尤臣之惶隘慙悸, 直欲循墻鑽地, 而不可得者也。恩諭之下, 神精...
○ 同副承旨
丁若鏞
書啓, 臣敬奉聖諭, 馳往傳諭于
南部會賢坊二間屛門契
議政府右議政
蔡濟恭
所住處, 則以爲, 殿下何爲而有今玆之命也? 臣之狗馬賤齒, 雖不足道, 以其數則過禮經大防, 已六年矣。神精之凋落, 筋骸之懶散, 雖淸朝下執事, 猶不可備數, 況輔相之任乎? 古人雖或有年過禮防, 而猶不得懸車者。然此皆一身去就, 有關於世道者耳。如臣者, 五載相府, 醜拙露, 上無以報答涓埃, 下無以康濟身家, 爲世所嗤罵者, 夫
(夫)
孰不知之? 天地曲保之德, 旣始且終, 數年以來, 置之樞府閑司, 竊庶幾優游卒歲, 以畢餘生, 殿下何爲而又有今玆之命也? 承宣儼臨, 別諭誕宣, 讀未半而不覺聲淚俱發。於戲, 以殿下聰睿莊粹之姿, 淸明光大之治, 不幸値浮靡虛僞之俗, 奸邪糾結, 威權潛賣, 上淸爲陰沴所障, 太陽爲螮蝀所干, 譸張攸及, 一世詿誤, 醜類之爲鬼爲蜮, 姑不暇論, 若於後來靑史, 爲聖德一分之累, 則其爲千古冤憤, 與天無極, 天理不誣, 窩窟盡綻。當此一初淬礪之時, 其所托重, 惟輔相是已。顧臣賤齒之不堪任使, 鹵姿之已試蔑效, 如上所陳, 則恩禮之下, 雖欲冒沒趨膺, 其於國事何哉? 世道何哉, 區區血懇, 略此附奏, 若其先朝定式之有難違越, 言涉覶縷, 不敢畢陳。伏地惶懍, 惟願速被大何, 無妨賢路, 少安私分云矣, 敢啓。傳曰, 知道。
○ 同副承旨
丁若鏞
書啓, 臣敬奉聖諭, 馳往傳諭于
南部會賢坊二間屛門契
議政府右議政
蔡濟恭
所住處, 則以爲, 殿下何爲而有今玆之命也? 臣之狗馬賤齒, 雖不足道, 以其數則過禮經大防, 已六年矣。神精之凋落, 筋骸之懶散, 雖淸朝下執事, 猶不可備數, 況輔相之任乎? 古人雖或有年過禮防, 而猶不得懸車者。然此皆一身去就, 有關於世道者耳。如臣者, 五載相府, 醜拙露, 上無以報答涓埃, 下無以康濟身家, 爲世所嗤罵者, 夫
(夫)
孰不知之? 天地曲保之德, 旣始且終, 數年以來, 置之樞府閑司, 竊庶幾優游卒歲, 以畢餘生, 殿下何爲而又有今玆之命也? 承宣儼臨, 別諭誕宣, 讀未半而...
○
兪漢寧
, 以賑恤廳言啓曰, 西部社稷洞契任掌
李龍伊
, 今月二十六日本洞路傍, 得二歲遺棄男兒, 同里居良女
劉召史
, 欲爲收養。新井里契任掌
朴興蕃
, 今月二十六日本洞路傍, 得四五朔遺棄女兒, 同里居良女
張召史
, 欲爲收養, 貧不自食, 皆願受料, 告于本部, 自該部同日牒呈, 故依節目竝爲給料, 使之乳養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兪漢寧
, 以賑恤廳言啓曰, 西部社稷洞契任掌
李龍伊
, 今月二十六日本洞路傍, 得二歲遺棄男兒, 同里居良女
劉召史
, 欲爲收養。新井里契任掌
朴興蕃
, 今月二十六日本洞路傍, 得四五朔遺棄女兒, 同里居良女
張召史
, 欲爲收養, 貧不自食, 皆願受料, 告于本部, 自該部同日牒呈, 故依節目竝爲給料, 使之乳養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丁若鏞
, 以禮曹言啓曰, 領敦寧府事臣
兪彦鎬
收議草記批旨內, 收議事, 更遣禮郞捧來可也事, 命下矣。發遣郞廳, 更爲收議于領敦寧府事臣
兪彦鎬
, 則以爲, 臣昨於千萬夢寐之外, 伏承史官偕來之命, 德意如天, 恩造罔極, 惝怳感泣, 不知所出。繼而禮官復臨, 令臣更爲獻議, 臣於此, 尤不勝萬萬悚蹙。臣之冒昧登程, 方向近京之地者, 實由於慶禮在邇, 秪爲粗伸微分之計, 而至於莫重莫大之儀節, 乃敢以大官自處, 遽然仰對, 則誠恐益增其唐突之誅, 屢辱俯詢, 一直泯默, 此又臣罔赦之罪也。第伏念, 禮者, 天理之節文, 人事之儀則, 是日是禮, 其於天理人事, 固是十分當然者, 則若其節目之間, 前旣有大臣·禮堂之僉議, 後將有內閣·玉署之博考, 惟在聖明就此折衷, 以完盛典而已。臣心神惚, 言不知裁, 尤不任戰慄俟勘之至云矣, 敢啓。傳曰, 知道。
○
丁若鏞
, 以禮曹言啓曰, 領敦寧府事臣
兪彦鎬
收議草記批旨內, 收議事, 更遣禮郞捧來可也事, 命下矣。發遣郞廳, 更爲收議于領敦寧府事臣
兪彦鎬
, 則以爲, 臣昨於千萬夢寐之外, 伏承史官偕來之命, 德意如天, 恩造罔極, 惝怳感泣, 不知所出。繼而禮官復臨, 令臣更爲獻議, 臣於此, 尤不勝萬萬悚蹙。臣之冒昧登程, 方向近京之地者, 實由於慶禮在邇, 秪爲粗伸微分之計, 而至於莫重莫大之儀節, 乃敢以大官自處, 遽然仰對, 則誠恐益增其唐突之誅, 屢辱俯詢, 一直泯默, 此又臣罔赦之罪也。第伏念, 禮者, 天理之節文, 人事之儀則, 是日是禮, 其於天理人事, 固是十分當然者, 則若其節目之間, 前旣有大臣&midd...
○
李晩秀
, 以禮曹言啓曰,
皇壇
奉審, 今正月二十七日, 臣曹與戶曹堂上爲之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晩秀
, 以禮曹言啓曰,
皇壇
奉審, 今正月二十七日, 臣曹與戶曹堂上爲之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兪漢寧
, 以都摠府言啓曰, 今日入直內三廳武兼禁軍及軍兵等當爲中日習射, 而朝參相値, 不得爲之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兪漢寧
, 以都摠府言啓曰, 今日入直內三廳武兼禁軍及軍兵等當爲中日習射, 而朝參相値, 不得爲之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禁府,
江原道
放未放啓目粘連
高城郡
勿限年定配罪人
元有朋
,
春川府
徒配罪人
尹鉉錫
,
三陟府
徒配罪人
李忠佐
, 當初所坐, 俱係不輕, 不可遽議疎放。
元有朋
, 擧之仍秩,
尹鉉錫
·
李忠佐
, 依新頒定式, 以勿限年改錄之意, 分付道臣, 他餘罪人等, 令刑曹稟處, 何如? 判付啓,
金化
李盛春
,
鐵原
金翰周
,
平康
黃勉喆
,
春川
尹鉉錫
,
三陟
李忠佐
, 俱以徒年, 應在遇赦卽放之秩, 竝放,
高城
元有朋
, 係是勿限年, 姑減一等爲良如敎。又
京畿
放未放啓目, 粘連本府所管罪人, 只有仍秩三人, 竝依啓聞施行爲白乎旀, 他餘罪人等, 令刑曹稟處, 何如? 判付啓, 依允爲旀,
喬桐
柳興源
·
高行儉
,
朔寧
元弼新
, 放爲良如敎。
○ 禁府,
江原道
放未放啓目粘連
高城郡
勿限年定配罪人
元有朋
,
春川府
徒配罪人
尹鉉錫
,
三陟府
徒配罪人
李忠佐
, 當初所坐, 俱係不輕, 不可遽議疎放。...
○
兪漢寧
, 以義禁府言啓曰,
江原道
放未放回啓判付內,
金化
李盛春
,
鐵原
金翰周
,
平康
黃勉喆
,
春川
尹鉉錫
,
三陟
李忠佐
, 俱以徒年, 應在遇赦卽放之秩, 竝放,
高城
元有朋
, 係是勿限年, 姑減一等事, 命下矣。
李盛春
·
金翰周
·
黃勉喆
·
尹鉉錫
·
李忠佐
竝放送事, 分付該道道臣, 而
元有朋
, 姑減一等, 以徒三年改錄事, 一體分付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兪漢寧
, 以義禁府言啓曰,
江原道
放未放回啓判付內,
金化
李盛春
,
鐵原
金翰周
,
平康
...
○
兪漢寧
, 以義禁府言啓曰,
京畿
放未放回啓判付內,
喬桐
柳興源
·
高行儉
,
朔寧
元弼新
放事, 命下矣。
柳興源
·
高行儉
·
元弼新
竝放送事, 分付該道道臣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兪漢寧
, 以義禁府言啓曰,
京畿
放未放回啓判付內,
喬桐
柳興源
·
高行儉
,
朔寧
元弼新
放事, 命下矣。...
○ 吏曹判書
尹蓍東
疏曰, 伏以, 惟天眷佑有德, 我殿下光御二十載, 睿孝上格, 多福誕膺, 殿宮享無疆之壽, 聖子長遇物之誨, 迺於正元吉辰, 煌煌三冊, 次第親上, 縟禮順成, 賀儀載擧, 臣民頌禱, 小大同情。念臣負罪甚重, 勘律最輕, 杜門屛蟄, 不比人數, 邇來六七年所, 無非省愆追尤之日, 加以痼疾纏身, 床玆長委, 老母在堂, 傍側難捨, 精理人事, 憂遑切急之中, 每竊惟念, 滓穢如臣, 厚蒙生死肉骨之恩, 而辜負至此, 則扶將任便, 喣濡之幸爲小, 釁孽轉積, 倖逭之懼滋大, 日夕危悚, 如窮無歸。今者千萬夢寐之外, 新命有隕自天, 以臣爲吏曹判書者, 奉旨以來, 乍驚乍疑, 仰感俯怵, 不覺氷炭之交中也。臣孽由自作, 死無所赦, 而斧鉞不加, 渙渥過隆, 起廢之職, 遽叨天官, 天地之德, 不可勝量, 叩謝義重, 何敢逡巡? 第臣於是任, 曾經二大政, 識矇才短, 無一善狀, 速謗招怨, 理必無幸, 畢竟人言發於旣遞之後, 至以刊改淸選爲請。又因廟議甚峻, 拔棄薦擬, 則銓衡一步, 卽臣永謝之地。伏惟聖朝, 禮遇臣工, 廉防攸關, 無微不燭, 亦無不曲遂下情。顧臣踪地之萬分臲卼, 無路一謝, 聖明之俯賜矜諒, 豈待臣辭之畢乎? 四違嚴召, 惶懍欲死, 玆敢略具短章, 仰瀆崇聽。伏願天地父母, 念重任之不可誤授, 察臣情之非出例讓, 亟命鐫削臣職名。仍許刋去臣仕籍, 得以養母餘年, 歌詠聖德, 以卒覆燾生成之恩, 千萬至祝。臣於治疏將上之際, 伏承恩敎曠絶, 累行諄複, 開釋誘導, 如父詔子, 奉讀以還, 聲淚俱逬, 雖臣自解, 何以加此? 攢手九頓, 惟期銜珠結草之報而已。到此地頭, 義當竭蹶趨詣, 他不暇顧, 而臣之情勢, 如右所陳, 不敢冒沒承膺, 以添放肆無忌憚之誅。咫尺脩門, 無望趨簉, 有臣如此, 生不如死, 更望亟施違命之律, 以警具僚, 以肅朝綱, 公私不勝萬幸。臣無任云云。答曰, 省疏具悉。慰釋備至, 寧更言私? 卿其勿辭, 卽速入來開政。
○ 吏曹判書
尹蓍東
疏曰, 伏以, 惟天眷佑有德, 我殿下光御二十載, 睿孝上格, 多福誕膺, 殿宮享無疆之壽, 聖子長遇物之誨, 迺於正元吉辰, 煌煌三冊, 次第親上, 縟禮順成, 賀儀載擧, 臣民頌禱, 小大同情。念臣負罪甚重, 勘律最輕, 杜門屛蟄, 不比人數, 邇來六七年所, 無非省愆追尤之日, 加以痼疾纏身, 床玆長委, 老母在堂, 傍側難捨, 精理人事, 憂遑切急之中, 每竊惟念, 滓穢如臣, 厚蒙生死肉骨之恩, 而辜負至此, 則扶將任便, 喣濡之幸爲小, 釁孽轉積, 倖逭之懼滋大, 日夕危悚, 如窮無歸。今者千萬夢寐之外, 新命有隕自天, 以臣爲吏曹判書者, 奉旨以來, 乍驚乍疑, 仰感俯怵, 不覺氷炭之交中也。臣孽由自作, 死無所赦, 而斧鉞不加, 渙渥過隆, 起廢之職, 遽叨天官, 天地之德, 不可勝量, 叩謝義重, 何敢逡巡? 第臣於是任, 曾經二大政, 識矇才短, 無一善狀, 速謗招怨, 理必無幸, 畢竟人言發於旣遞之後, 至以刊改淸選爲請。又...
○ 吏曹參判
李益運
疏曰, 伏以, 五慶咸湊, 三冊誕擧, 岡陵齊祝於大庭, 情禮克伸於閟宮·臣忝叨近密, 獲覩盛會, 懽欣鼓舞之忱, 有倍常品。仍伏念, 臣卽儱侗一賤品耳。以若庸愚, 有若遭逢, 受恩罔極, 而莫效塵刹之報, 與世齟齬, 而初無絲蘿之援, 乃是同朝之所共知, 而抑亦聖明之所俯燭也。只緣我殿下, 不知臣不肖, 隨事薰陶, 曲費造化, 前後誤恩, 逈出尋常, 內外揚歷, 罔非踰濫。至於年前三銓之特除也, 冒死陳懇, 獲蒙體諒之恩, 臣莊誦恩敎, 闔門攢祝, 至今追思, 感淚被面。竊庶幾從玆以往, 擺脫華膴, 奔奏夙夜, 以爲一半分報效之道, 故向來恩資, 古所稱命德之器, 而進秩有異於權要, 職名自如於銀臺, 臣果晏然就職, 若固有之, 不敢爲隨衆辭巽之計。千萬不自意, 今日朝參之班, 威顔咫尺之地, 亞銓新命, 有隕自天, 臣五內失守, 蒼黃逬出, 實不知措躬之所也。旣殿下愛之欲生, 故曲諒於向日之哀號, 而今忽加之以千不近萬不當之任, 殊恩異渥, 愈往愈隆, 臣惝怳震凜, 若隕淵谷。古人云, 兒傷於飽, 臣傷於寵, 臣之今者所叨, 有甚於蚊山蚷海, 不特寵與飽而已。左右思量, 此殆臣命卒之秋也。況出處去就, 大關廉防, 臣於往歲辭疏, 至不可以手奉政曹之牌, 足踏延英之甎, 質言於殿下之前, 則今豈可貪恩戀寵, 揚揚冒出, 甘自歸於前後兩截之人哉? 政命已下, 天牌屢臨, 而官職去就, 非所暇論。至若鑑識之不明, 見聞之孤陋, 歷數廷紳, 又莫臣若也, 而猶屬例讓, 尤豈敢拖長其說, 重自陷於不誠之科哉? 恩命之下, 承膺無路, 玆敢披瀝肝血, 仰瀆崇嚴。伏乞天地父母, 俯賜矜諒, 收還臣新授爵秩, 使名器無濫, 私分安焉。臣無任云云。答曰, 省疏具悉。曲諒於三銓, 亦從徇俗中出來, 此時豈敢追提, 更望格外之處分? 卿其勿辭, 斯速行公。
○ 吏曹參判
李益運
疏曰, 伏以, 五慶咸湊, 三冊誕擧, 岡陵齊祝於大庭, 情禮克伸於閟宮·臣忝叨近密, 獲覩盛會, 懽欣鼓舞之忱, 有倍常品。仍伏念, 臣卽儱侗一賤品耳。以若庸愚, 有若遭逢, 受恩罔極, 而莫效塵刹之報, 與世齟齬, 而初無絲蘿之援, 乃是同朝之所共知, 而抑亦聖明之所俯燭也。只緣我殿下, 不知臣不肖, 隨事薰陶, 曲費造化, 前後誤恩, 逈出尋常, 內外揚歷, 罔非踰濫。至於年前三銓之特除也, 冒死陳懇, 獲蒙體諒之恩, 臣莊誦恩敎, 闔門攢祝, 至今追思, 感淚被面。竊庶幾從玆以往, 擺脫華膴, 奔奏夙夜, 以爲一半分報效之道, 故向來恩資, 古所稱命德之器, 而進秩有異於權要, 職名自如於銀臺, 臣果晏然就職, 若固有之, 不敢爲隨衆辭巽之計。千萬不自意, 今日朝參之班, 威顔咫尺之地, 亞銓新命, 有隕自天, 臣五內失守, 蒼黃逬出, 實不知措躬之所也。旣殿下愛之欲生, 故曲諒於向日之哀號, 而今忽加之以千不近萬不當之任,...
○ 工曹參判
金履翼
疏曰, 伏以, 百祿鼎至, 五慶咸湊, 縟禮已成於獻冊, 賀儀載擧於呼嵩, 天人胥歡, 臣庶齊忭, 區區舞蹈之誠, 實不勝容喩。仍伏念, 如臣庸愚, 百無肖似, 幸値聖明之際, 偏沐生成之澤, 節次推遷, 已叨緋玉之列, 自顧悚蹙, 如集于木者。蓋亦六載如一日, 則至若日前所被寵擢, 尤豈臣夢寐之所及也哉? 冊寶將進之際, 恩牌忽降替紳咸之中, 寵章遽侈, 使大庭瞻聆, 莫不聳動, 卽地拜謝, 雖伸微忱, 滿心兢惕, 歷日靡措。夫以我殿下則哲之明, 愼簡之念, 未知何所取於一介最下姿, 而前旣曲費聖念而庇覆之, 今又逈出常格而超擢之, 不念罔功之賞, 特侈踰涯之寵, 在臣義分, 固當含恩戴德, 何敢爲逡巡之計? 而第念二品職秩, 卽是命德之器也。上不可以虛授, 下不可以竊據, 以貽淸朝之羞者明矣。臣若晏然若固有之, 揚揚無所顧憚, 則過福之災, 沒廉之誚, 皆屬臣身, 不足自恤, 而其於累聖簡玷名器, 何哉? 今於水部部
[特]
除之下, 旣未卽承膺, 歲元朝參之班, 亦不得趨簉, 玆敢略入文字, 冒瀆崇嚴。伏乞聖明, 亟收臣濫叨之資, 仍治臣違傲之罪, 使公器不至終壞, 私分得以少安焉。臣無任云云。答曰, 省疏具悉。卿其勿辭行公。
○ 工曹參判
金履翼
疏曰, 伏以, 百祿鼎至, 五慶咸湊, 縟禮已成於獻冊, 賀儀載擧於呼嵩, 天人胥歡, 臣庶齊忭, 區區舞蹈之誠, 實不勝容喩。仍伏念, 如臣庸愚, 百無肖似, 幸値聖明之際, 偏沐生成之澤, 節次推遷, 已叨緋玉之列, 自顧悚蹙, 如集于木者。蓋亦六載如一日, 則至若日前所被寵擢, 尤豈臣夢寐之所及也哉? 冊寶將進之際, 恩牌忽降替紳咸之中, 寵章遽侈, 使大庭瞻聆, 莫不聳動, 卽地拜謝, 雖伸微忱, 滿心兢惕, 歷日靡措。夫以我殿下則哲之明, 愼簡之念, 未知何所取於一介最下姿, 而前旣曲費聖念而庇覆之, 今又逈出常格而超擢之, 不念罔功之賞, 特侈踰涯之寵, 在臣義分, 固當含恩戴德, 何敢爲逡巡之計? 而第念二品職秩, 卽是命德之器也。上不可以虛授, 下不可以竊據, 以貽淸朝之羞者明矣。臣若晏然若固有之, 揚揚無所顧憚, 則過福之災, 沒廉之誚, 皆屬臣身, 不足自恤, 而其於累聖簡玷名器, 何哉? 今於水部部...
○ 吏曹參議
朴宗甲
疏曰, 伏以, 天休滋至, 熙運曠前, 五慶咸湊於是歲, 三冊齊擧於元春, 閟宮薦裸, 聖孝益光, 大庭呼嵩, 群情同抃。仍伏念, 臣之保有今日, 復齒人類, 一則殿下之恩也, 二則殿下之恩也。情勢之至大者, 不可以文字陳懇, 感祝之至深者, 不可以言語鳴謝, 默默周行, 有除輒膺, 自處以無故之人者, 今已六年于玆矣。然猶有自諉者, 曰該司外官也, 曰宿趼往役也。今此三銓新命, 又何爲而及於臣也? 臣愚迷不肖, 自速大戾, 十年白簡, 禍色如火, 門戶之覆, 如隔薄紙。當斯時也, 若非我殿下再造之恩, 則臣之無此身久矣。拔之坑坎之中, 置之袵席之上, 節次收錄, 以至今日, 若夫西邑之所遭罹, 又是淸朝士夫之大羞也。繡啓道査, 狼藉無餘, 上焉而孤負恩造, 下焉而汚衊家聲, 俯仰悲靦, 如不欲生。及夫判付之下, 而諉之以見欺, 諭之以方長, 辨燭護惜之聖意, 藹然十行之間, 臣雙擎九頓, 血淚被面。不料無狀賤臣, 何以得此於聖明之世也? 以若前後之遭罹, 有若前後之拂拭, 雖使臣磨頂放踵, 赴湯蹈火, 亦所不辭, 而況區區處義之可論哉? 叩謝旣急, 廉防反輕, 謂之以模稜不卹焉, 譏之以貪冒不顧焉, 非臣之全沒酌量也, 官職之漫歇, 亦使之然也。臣旣以此自待, 而知世之亦必以此待臣, 竊又死罪, 妄謂殿下之於臣, 天地也, 父母也。前旣積費造化, 僅置臣於安全之域, 則今不應更縻以要官美職, 重使臣而顚沛也。天曹淸銜, 夫豈萬而一近似於臣身哉? 臣自奉除旨以來, 震懍罔措, 五內失守, 日過午而不能自定, 誠不似前日捧誥之只切感祝之私也。豈殿下只欲以榮臣之身, 而不顧名器之至重耶? 臣若諉以叩謝, 又復冒沒, 則是眞鄙夫之不知恥, 而無以自解於公議也。至若銓衡之地, 任大責重, 旣非臣之所可擬議者, 則誠不敢更事覶縷, 以涉例讓之歸也。三牌之下, 進身無路, 玆敢披瀝肝血, 冒瀆崇嚴。伏乞聖慈, 俯諒衷懇, 將臣新授職名, 亟賜鐫免。仍治臣違傲瀆擾之罪, 以肅朝綱, 以安微分焉。臣無任云云。答曰, 省疏具悉。中批自有斟量, 爾其勿辭, 卽速察任。
○ 吏曹參議
朴宗甲
疏曰, 伏以, 天休滋至, 熙運曠前, 五慶咸湊於是歲, 三冊齊擧於元春, 閟宮薦裸, 聖孝益光, 大庭呼嵩, 群情同抃。仍伏念, 臣之保有今日, 復齒人類, 一則殿下之恩也, 二則殿下之恩也。情勢之至大者, 不可以文字陳懇, 感祝之至深者, 不可以言語鳴謝, 默默周行, 有除輒膺, 自處以無故之人者, 今已六年于玆矣。然猶有自諉者, 曰該司外官也, 曰宿趼往役也。今此三銓新命, 又何爲而及於臣也? 臣愚迷不肖, 自速大戾, 十年白簡, 禍色如火, 門戶之覆, 如隔薄紙。當斯時也, 若非我殿下再造之恩, 則臣之無此身久矣。拔之坑坎之中, 置之袵席之上, 節次收錄, 以至今日, 若夫西邑之所遭罹, 又是淸朝士夫之大羞也。繡啓道査, 狼藉無餘, 上焉而孤負恩造, 下焉而汚衊家聲, 俯仰悲靦, 如不欲生。及夫判付之下, 而諉之以見欺, 諭之以方長, 辨燭護惜之聖意, 藹然十行之間, 臣雙擎九頓, 血淚被面。不料無狀賤臣, 何以得此於聖明之世也? 以若前...
○ 敎摠戎使
徐龍輔
書。王若曰, 掌三輔藩屛之責, 玉節纔頒, 統一營管轄之權, 金鉞特授, 眷玆保障之地, 寔汝箕裘之任。惟卿, 家近觀津, 班聯奎閣, 文武俱備, 處事不差權衡, 姿性溫良, 律己一遵繩墨, 黑頭躋亞卿之列, 休戚與同, 素譽承喬木之家, 倚畀也重, 念彼
漢北
鎖鑰, 實是海東干城, 水陸相連於沁喬, 左右成猗角之勢, 金湯克壯於
畿甸
, 緩急恃掇士之方。顧今數百年昇平, 不無一二事弛縱, 倉簿纔經釐正, 尙有待於修明, 軍務漸就恬嬉, 詎或緩於訓練, 玆當易帥之際, 宜軫擇人之謨, 玆授卿以摠戎使, 卿其
恢壯猷, 祗服寵命, 鈴下緩帶, 要藉羊叔子風儀, 禁中談兵, 豈讓畢內翰籌策? 於戲, 自梧掖近密之列, 虎符生輝, 移棠陰旬宣之治, 雉堞增重, 故玆敎示, 想宜知悉。
知製敎
徐有榘
製進
○ 敎摠戎使
徐龍輔
書。王若曰, 掌三輔藩屛之責, 玉節纔頒, 統一營管轄之權, 金鉞特授, 眷玆保障之地, 寔汝箕裘之任。惟卿, 家近觀津, 班聯奎閣, 文武俱備, 處事不差權衡, 姿性溫良, 律己一遵繩墨, 黑頭躋亞卿之列, 休戚與同, 素譽承喬木之家, 倚畀也重, 念彼
漢北
鎖鑰, 實是海東干城, 水陸相連於沁喬, 左右成猗角之勢, 金湯克壯於
畿甸
, 緩急恃掇士之方。顧今數百年昇平, 不無一二事弛縱, 倉簿纔經釐正, 尙有待於修明, 軍務漸就恬嬉, 詎或緩於訓練, 玆當易帥之際, 宜軫擇人之謨, 玆授卿以摠戎使, 卿其
○ 敎京畿監司
徐有防
書。王若曰, 端門法座, 時屬一初,
畿輔
重藩, 職是三按, 前度今又, 匪罰伊榮。惟卿, 珪璋雅儀, 盤錯利器, 一心向國, 出入邇密者殆卄年, 二難同朝, 歷試內外而躋八座, 眷彼諸路二千石, 最玆
畿甸
卅七州, 辟壘
[壁壘]
近接城闉, 任八陵供護之職, 旌節坐鎭山海, 兼三道保障之銜, 朝廷命令之所先由, 地同內外陝分治, 廊廟訏謨之必與議, 責比東西廳諸醫。況玆隋城, 奠萬年之基, 尤重方岳, 當一面之托, 慶辰初回於花甲, 酌斗之縟禮將開, 孺慕冞切於羹墻, 啓鑾之吉日已卜, 供億灑掃之先期整辦, 周民部之出納不煩, 父老士女之挾塗歡迎, 漢長吏之管領專畀, 玆授卿以京畿觀察使兼兵馬水軍節度使·水原府留守·開城府留守·都巡察使, 卿其克體特補之寵, 毋替宿趼之譽, 緩帶中營, 恢乎遊刃之地, 輕車熟路, 慨然攬轡之風, 凡厥稟裁, 自有典憲。於戲, 棠陰之舊績尙在, 想見部曲之喜來, 奎壁之淸班暫移, 詎無軒陛之昵侍, 故玆敎示, 想宜知悉。
知製敎
李晩秀
製進
○ 敎京畿監司
徐有防
書。王若曰, 端門法座, 時屬一初,
畿輔
重藩, 職是三按, 前度今又, 匪罰伊榮。惟卿, 珪璋雅儀, 盤錯利器, 一心向國, 出入邇密者殆卄年, 二難同朝, 歷試內外而躋八座, 眷彼諸路二千石, 最玆
畿甸
卅七州, 辟壘
[壁壘]
近接城闉, 任八陵供護之職, 旌節坐鎭山海, 兼三道保障之銜, 朝廷命令之所先由, 地同內外陝分治, 廊廟訏謨之必與議, 責比東西廳諸醫。況玆隋城, 奠萬年之基, 尤重方岳, 當一面之托, 慶辰初回於花甲, 酌斗之縟禮將開, 孺慕冞切於羹墻, 啓鑾之吉日已卜, 供億灑掃之先期整辦, 周民部之出納不...
○ 敎平安監司
金載瓚
書。王若曰, 漢制出由九卿, 人望時或外重, 虞廷詢咨四岳, 廟議必須僉同。矧今擧措之一新, 尤合小大之歷試。惟卿, 賢相國肖子, 眞學士令譽, 精白自居, 銓地戎垣之沛乎有裕, 雌黃不到, 險塗末俗之超然不群, 剛方疎坦, 而綜物則分寸靡遺, 愷悌祥和, 而律身則繩尺不苟, 予自有簡心之殊知, 卿則勵許身之素蘊, 眷玆
關西
一鎭, 實爲海重藩, 田制遺
箕聖
之餘, 民易使而俗易敎, 戶役倣先王之舊, 法則美而弊則隨。上國之冠蓋星馳, 廚傳供億之相續, 邊門之銀貨輻湊, 駔儈奸蠧之多端, 四十州城池關防, 孰知繭絲之可損, 屢百年休養生息, 漸致衣袽之或疎, 加以邊邑之歉荒, 尤値公私之罄竭, 殆同殘枰敗局之勢, 實難支吾, 苟非熟路輕車之才, 疇能整理, 玆授卿以平安道觀察使·兼兵馬水軍節度使·都巡察使管餉使·平壤府尹, 卿其祗服寵命, 往殫嘉猷, 追孟博攬轡之風, 澄淸一道, 恢范老藏甲之略, 彈壓四門, 樽俎折衝, 可以近懷而遠服, 氷蘖勵操, 庶幾吏戢而民孚, 自餘稟哉, 有掌故耳。凡厥政務, 宜肩乃心。於戲, 緩裘帶於第一江山, 必多南樓之餘興, 阻冠佩於九重天陛, 若爲北斗之每依, 卿其往哉, 予且召矣。故玆敎示, 想宜知悉。
知製敎
南公轍
製進
○ 敎平安監司
金載瓚
書。王若曰, 漢制出由九卿, 人望時或外重, 虞廷詢咨四岳, 廟議必須僉同。矧今擧措之一新, 尤合小大之歷試。惟卿, 賢相國肖子, 眞學士令譽, 精白自居, 銓地戎垣之沛乎有裕, 雌黃不到, 險塗末俗之超然不群, 剛方疎坦, 而綜物則分寸靡遺, 愷悌祥和, 而律身則繩尺不苟, 予自有簡心之殊知, 卿則勵許身之素蘊, 眷玆
關西
一鎭, 實爲海重藩, 田制遺
箕聖
之餘, 民易使而俗易敎, 戶役倣先王之舊, 法則美而弊則隨。上國之冠蓋星馳, 廚傳供億之相續, 邊門之銀貨輻湊, 駔儈奸蠧之多端, 四十州城池關防, 孰知繭絲之可損, 屢百年休養生息, 漸致衣袽之或疎, 加以邊邑之歉荒, 尤値公私之罄竭, 殆同殘枰敗局之勢,...
○ 傳于
李肇源
曰, 重臣
徐鼎修
事啓語, 以臺臣起伏之處稍遠, 只聞其槪, 略加措語, 賜批矣。今見書入之擧條, 甚不稱當, 此而循例啓下, 是豈保全終始之意乎? 更當下敎, 原啓姑爲留中。
○ 傳于
李肇源
曰, 重臣
徐鼎修
事啓語, 以臺臣起伏之處稍遠, 只聞其槪, 略加措語, 賜批矣。今見書入之擧條, 甚不稱當, 此而循例啓下, 是豈保全終始之意乎? 更當下敎, 原啓姑爲留中。
○ 乙卯正月二十六日辰時, 上御
仁政門
。行朝參兼行次對入侍時, 行都承旨
沈煥之
, 行左承旨
李晩秀
, 行右承旨
李益運
, 左副承旨
兪漢寧
, 右副承旨
李肇源
, 同副承旨
丁若鏞
, 假注書
趙台榮
·
吳泰曾
, 事變假注書
李允謙
, 記注官
白慶楷
·
金良倜
, 檢校直提學
徐有防
, 檢校直閣
南公轍
, 待敎
徐有榘
, 以次侍立。上具翼善冠·衮龍袍, 乘輿出
宣化門
, 由
協陽門
, 出
肅章門
, 至
仁政門
, 降輿陞座。引儀分引宗親, 文武百官入就位。典儀唱四拜, 百官四拜訖。上曰, 時原任大臣及次對應參諸人就坐, 領敦寧
兪彦鎬
, 左議政
金履素
, 判府事
金憙
, 右議政
李秉模
, 行司直
金持默
, 左參贊
洪秀輔
, 戶曹判書
沈頤之
, 禮曹判書
閔鍾顯
, 行副司直
李秉鼎
, 行副司直
李得臣
, 行副司直
李敬懋
, 兵曹判書
金載瓚
, 工曹判書
李時秀
, 行副司直
徐有大
, 行副司直
申大顯
, 行副司直
李漢豐
, 刑曹參議
趙
, 行副司直
尹行恁
, 行大司憲
李在學
, 行大司諫
徐邁修
, 執義
崔獻重
, 司諫
魚錫齡
, 掌令
洪受浩
·
李心傳
, 持平
洪秀晩
·
李允行
, 獻納
申
, 校理
朴吉源
, 副校理
鄭來百
·
尹魯東
, 正言
沈鎜
·
李重蓮
, 修撰
韓致應
·
徐有聞
, 副修撰
李羲甲
, 以次進伏。
彦鎬
等曰, 向因慶禮之無前, 玉體連日勞動, 況今朝寒尙峭, 聖候,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彦鎬
等曰, 王大妃殿氣候,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彦鎬
等曰,
惠慶宮
氣候,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彦鎬
曰, 今日朝參, 卽歲後一初之大朝會也。臣於近年以來, 連蟄鄕廬, 凡係朝廷事務, 如聾瞽之於聲色。但於日前, 得見僉知
權裕
疏, 其所臚列
東浚
之罪狀, 見之未半, 心骨俱顫。不意近密之列, 有此妖慝之賊, 至於事事言言, 無一不出於矯誣聖躬, 則自古亂逆, 何代無之, 而未如有
東浚
之窮凶且憯。今日耳目之官, 方在登筵, 自有聲討之論, 可請當施之律, 而無或以身之已死, 有所靳持。特於公議峻發之初, 夬賜處分焉。
履素
曰,
東浚
之奸凶妖邪, 固不可一一盡擧, 而只就其關係聖誣處, 爲今日大小臣子之聲憤討罪, 不容少緩, 而讜言纔徹, 鬼誅先及, 今其情節之窮覈, 當付之有司之請討, 而如許妖凶之徒, 若或以已死, 而不卽施律, 則亂本無以懲而王章不得伸。惟俟公議之發, 而卽賜允從焉。
秉模
曰,
權裕
疏中, 雖曰千罪萬惡, 而此猶在渠, 薄物細故也。至於矯誣二字, 此一事, 卽萬戮難贖之斷案也。
權裕
之疏出, 雖幸其奸凶之可以誅討, 而尙患其情節之未盡彰露, 及夫前吏判自鳴之疏, 節節有據, 言言有證, 凶醜之窩窟可破, 亂逆之根柢可拔, 此正明世道靖人心一機會也。臣等猥忝三事, 不能逆睹奸萌, 而先制亂本, 則臣等亦不可謂無罪矣。
憙
曰, 諸大臣所奏, 皆已盡之矣。矯誣聖躬, 雖或一事二事, 已是人臣之極惡大憝, 而就見
徐鼎修
疏下之語, 可知其夙宵經營, 無非假托藉賣之事, 今不可以已死, 而或靳極律之施矣。臣雖耳目不廣, 不能早聞其奸凶之彰著, 而所叨者股肱之列耳。今玆聲討之最晩, 多愧於
權裕
矣。上曰, 旣知如此, 寧有所惜? 而其間慶禮稠疊, 刑章非時, 故姑未有處分矣。言責自有三司在耳。若無他奏, 原任大臣, 先爲就座, 次對爲之。
履素
曰, 此守禦使
沈頤之
狀啓也。以爲, 本廳三營束伍及左右部牙兵今春合操何以爲之事, 請令廟堂稟旨分付矣。今年諸路, 旣皆停操, 一體停操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履素
曰, 此摠戎使
申大顯
狀啓也。以爲, 本廳三鎭束伍軍兵今年春操何以爲之事, 請令廟堂稟旨分付也。與守禦廳不可異同, 一體停操,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曰, 三鎭爲某邑某邑, 而軍兵幾哨乎?
大顯
曰, 三萬矣。上曰, 三萬之數, 何所指乎?
大顯
曰, 八哨矣。上曰, 雖幸累百年昇平, 民不知兵, 而身居戎垣重寄, 不知軍哨之爲幾何。至以三萬之數, 歸之八哨之軍, 該將事誠極駭然矣。
履素
曰, 摠戎使
申大顯
, 身爲帥臣, 今於俯詢之下, 不知軍摠之爲幾何。且以
北漢
事言之, 昨年餉穀, 多以錢捧, 而所捧之數, 比諸詳定, 又多加數, 亦非時直, 民怨狼藉云。極爲駭然, 不可置之, 爲先罷職, 拿問處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履素
曰, 卽見水原留守
趙心泰
所報, 則以爲昨年穡事大無, 各樣還穀, 因朝令停退, 以其新捧元數取耗, 較諸一年放下之數, 則其中租條不足二百五石零,
龍珠寺
還穀昨年停退米耗不足, 爲二十四石零, 太耗不足, 爲十二石零, 俱係支放之需, 某樣穀中如數給代爲辭矣。旣是支放之需, 則不可不給代, 分付道臣, 以附近邑常賑耗中, 限此劃給,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履素
曰, 卽見全羅監司
李書九
所報, 則以爲
碧沙驛
每年應役, 以吏奴婢二千六百四十二名所捧貢錢五千四百六十二兩, 分排用下於所屬十驛人馬料資等各項應下, 而吏奴貢錢蕩減, 爲三千三百七十九兩, 停退爲三百八兩, 蕩減三千三百兩之代, 就賑廳會錄某樣穀耗條中, 量宜劃給爲辭矣。昨年蠲減, 非但此驛有難, 隨報隨施, 更令十分節約, 以不可不給代者, 指數報來, 然後更爲稟處,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履素
曰, 卽見忠淸監司
李亨元
所報, 則以爲,
藍浦
等八邑渰死人生前身役新舊還上蕩減事, 依
湖南
所下處分, 一體擧行爲辭矣。旣有
湖南
已例, 一體蕩減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履素
曰, 今年諸道䀼政, 已爲就緖, 奉命之臣, 亦言其保無捐瘠, 朝家德意之無遠不曁, 有可想見, 而第念民間穀貴之患, 每由於富民之閉糴。蓋荒年勸分, 事係民弊, 自朝家亦嘗禁飭, 而至於私賑之人, 前後自朝家收用, 激勸之方, 靡不用極。如今荒歲, 尤宜激以重賞, 俾有捐財活民之實效, 古人所謂私賑鄰里, 濟活多人者, 豈下於奔走干謁, 請囑得官之人者, 誠爲至論。先以此意, 知委于設賑營邑, 以爲聳動興起之地, 亦或有助於荒政, 而嗣後褒賞之典, 恐當隨其人地高下及濟活多寡, 勿令落莫, 故敢此仰達。上曰, 旣非勒分, 眞皆出義者, 前已許報廟堂, 有此一條路, 則卿之此言, 亦可謂行於其中矣。
出擧條
履素
曰, 近聞南邑上納木疋之輸置邸吏家, 而未及入庫者, 忽爲無賴輩作黨掠取以去, 其數多至百餘疋云, 故事甚驚駭。臣於頃日, 分付捕廳, 使之譏捕矣。旣捉其黨, 又執其贜, 而其爲首者, 尙未捉得, 專事遷延, 有若隱諱。捕廳之設, 雖係私家失物, 猶當極意詗捕, 況此莫重公納, 至有白晝竊發, 蹤跡已露, 贓物亦捉, 而以首犯未捉之故, 見失物件, 全未推得, 事之可駭, 莫此爲甚。若不嚴飭, 後弊難言。該捕廳大將, 爲先施以罷職之典, 當該捕校, 亦爲重繩, 仍令多發譏捕, 刻期捉納宜矣。上曰, 依爲之。該大將, 令該府拿問處之, 待跟捕捉納後, 捧供以聞, 可也。
出擧條
秉模
曰, 昨年諸道身軍米錢木蠲減, 實是罕有之恩典。而若請一一給代, 則慮在雖繼, 必須十分節省, 各自排比, 期於限新捧, 以入當出, 然後始可合於古人所論歉歲之政, 以此意申飭中外,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履素
曰, 稟定之事, 別無他條, 竊有區區仰達之懷矣。今番恢蕩之典, 寔出廣慶之意, 臣豈敢瀆擾之爲懼, 而至於金吾文案之或放或赦之類, 俱是極逆大憝, 過中之擧, 一何至此? 亂逆之輩, 自古每希赦令者, 職由於此。雖以赦文中語言之, 宥赦之典, 只及於死罪以下, 何嘗有不念輕重, 無所防限, 如今之爲哉? 雖以
簡
·
驥
諸凶賊也, 而或以豈不生還, 或以爲豈可追理, 刑政之失宜, 恐貽聖德之累矣。上曰, 此禁令也, 雖政院, 不敢露出名字, 此則入量以奏, 可也。
履素
曰, 臣雖極爲惶悚, 而伊日所下傳敎, 卽爲還收焉。關係之莫大, 而豈不可口奏鈇鉞乎?
秉模
曰, 丹書較之臺啓, 尤有所重, 惟願三思之加。上曰, 無他所奏, 則就座諸宰, 入奏, 可也。
秉鼎
曰,
東浚
之罪稔惡盈, 綻露無餘, 今日諸大臣同聲之討, 卽天經地義, 殄滅他不得者也。上曰, 旣有大臣三司, 卿則就座。
載瓚
曰, 今日殿座時, 承旨詣閤之前, 五衛將侍衛, 先入閤內, 事體所在, 極爲駭然。當該五衛將, 拿問處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頤之
曰,
華城
城役役糧, 貿置於京中, 而該留守
趙心泰
, 以轉輸之難, 要與
華城
田稅, 相換以用, 此是京外俱便之事。且有昨年已行之例, 許施似好, 而田稅移換, 事體不輕, 故敢此仰達。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頤之
曰, 仲春不遠, 江氷將泮, 舟橋造成, 恐不可緩, 待江水快解, 卽爲擇日擧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煥之
曰, 臣待罪喉院, 遵奉禁條, 不敢違越。凡於三司討逆之章, 以罪人姓名書呈者, 輒皆退斥, 有若以壅蔽爲能。雖有譏詈本院者, 或恬然坐受, 無所爲愧, 而彼三司之臣, 亦以其言之得徹聖聽, 自以爲幸, 遂於大懲討大義理所關處, 不敢拈出罪人之爲某爲某, 作一諱姓慝名之章, 囫圇說去, 苟且彌綸, 只如塞責而止者, 則喉院亦相顧而喜曰, 若是然後, 可以無事, 始許呼呈, 或有批或無批, 而院以爲例, 臺不爲恥, 此今日之痼弊也。夫國家之置喉院, 三司者, 其義須如是, 而喉院, 三司之所以事殿下者, 其義亦須如是耶? 天下之事, 不誠不仁, 孰大於是? 而習俗膠痼, 義理湮晦, 以致國綱之日頹, 世道之日卑, 而末流之爲弊, 將至於無國而不可救正, 甚可懼矣。伏願殿下, 穆然深思, 亟收喉院所在諸條禁言之令, 以光聖德, 以幸國事焉。上曰, 言雖不可謂非, 亦不得已之事也。
出擧條
鍾顯
曰,
皇壇
望拜禮, 當有稟定事矣。上曰, 何不於昨日陳奏, 推考, 可也。
敬懋
曰, 訓局陞戶抄上之式, 法意甚美, 黠校健卒, 多從此出, 而近來外邑, 全不致意, 其所抄上, 多不合伍, 間以貧殘無依之類, 苟然充數, 塡伍未幾, 逃亡相續, 徒歸往復推現貽弊之科。揆以親兵所重, 誠極寒心。今當式年抄陞之時, 宜有別般定式之道, 陞戶中如有逃亡之弊, 則該邑守令, 草記論勘, 次知鄕色切族中, 另擇代定事, 出擧條, 預先嚴飭,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曰, 稟事諸宰鱗次進奏, 如無更奏之人, 三司進前, 可也。
在學
等進伏奏曰, 請黜置罪人
鄭致達妻
, 亟令王府, 夬正典刑。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在學
等曰, 請物故罪人
德相
亟施孥籍之典。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在學
等曰, 請逆賊
尙喆
追施孥戮之典。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在學
等曰, 請向日合辭兩啓之已傳而未徹者, 亟命捧入, 仍賜允兪。
九字刀割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在學
等曰, 請遲晩後物故罪人
德相
亟施孥籍,
趾
賊等凶種夬施邦刑,
養遂
·
獻遂
設鞫得情。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在學
等曰, 請
夏
賊子女亟施跪斬之典,
斗恭
親屬應坐之類, 一依
适
·
雲
例擧行,
英材
·
斗恒
及
夏
賊親屬奴傔·
連伊
夫妻, 竝嚴鞫得情, 夬正典刑。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在學
等曰, 請物故罪人
國榮
亟施孥籍之典。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在學
等曰, 請梟示罪人
明謙
, 正刑罪人
以謙
亟施孥戮, 逆
復
庶子
好石
亟施處絞, 荐棘罪人
時偉
設鞫得情, 夬正王法, 遲晩罪人
宇鎭
, 捧根脚夬正王法。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在學
等曰, 請
柳星漢
亟令王府, 設鞫嚴問, 期於得情, 夬正邦刑。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在學
等曰, 請承款後物故罪人
九宗
亟施孥籍之典。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在學
等曰, 請亟寢秋曹罪人
柳師文
放釋之命, 仍令王府, 設鞫嚴問, 期於得情, 夬正王法。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在學
等曰, 噫嘻, 痛矣。
鄭東浚
之罪, 可勝誅哉? 本以憸邪奸譎之性, 濟之縱恣濫猾之習, 事君而乍陰乍陽, 貪權而患得患失, 假托疾病, 而行止極其閃忽, 竊弄威福, 而氣勢轉益熾張, 鉬制一世之口舌, 輦輸八路之貨賄, 朝野目之以凶國之人, 親族指之以亡家之子, 罪稔惡積, 厥惟久矣。而此於渠, 猶屬細故, 最所絶憤而極痛者, 卽誣我聖躬也。渠之頂踵毛髮, 罔非恩造, 則苟有一分秉彝, 固當生死向國, 而梟音難化, 獍毒愈甚, 營爲未充於壑慾, 則乃蓄怨懟之心, 情狀莫逃於淵鑑, 則漸生背馳之計, 晝宵揣摩, 惟以譸張擅弄爲事, 政令施措之允合天理, 而無不詆毁之, 用舍黜陟之皆出造化, 而隱然藉賣之, 做出奬用者必死, 罪斥者必死之說, 使淸朝搢紳之列, 皆懷疑懼之心。逆如
善復
, 凶如
時偉
, 而或謂之官太高而至死, 或謂之勢所歸而見忤, 乃以懲討之義, 歸諸疑胘之案。至於一二大臣之曲加生成者, 亦謂之疑而欲除, 朝廷饋問之厚風, 謂不可以上聞, 朋儕過從之常事, 謂不可以登徹, 靑衣之典章可考, 而肆發凶言, 紫禁之深嚴何如, 而敢爲伺察, 凡係聖上之動靜事爲, 無不指無而謂有, 以實而爲虛, 言言而曰聖意如此, 事事而曰上敎如彼, 渠旣自處以貴近, 故一世之人, 互相傳訛, 駸駸至於聖誣之莫可卞明, 人心之莫可曉譬, 卽此罪惡, 萬戮而猶不可贖矣。國家何負於渠, 而窮凶極惡, 乃至此也。聲討之尺疏峻發, 凶慝之情節畢露, 而忽地徑斃, 眞贓益驗。若以鬼誅之先及, 反忽王章之亟施, 則聖誣何以夬卞, 人心何以底定乎? 請
鄭東浚
追奪官爵。上曰, 僉知
權裕
初疏之批, 言之悉矣。無罪則共享樂利, 有罪則隨罪勘斷, 以渠近密之蹤, 取此聲討之論, 所以致此, 可謂萬死難贖。收其職牒燒火, 以爲爲人臣懷二心者之戒。
出擧條
在學
等曰, 國之所以爲國, 惟義理與堤防, 而近年以來, 義理漸晦, 隄防不嚴。至於今番赦典處分, 而蕩然無餘矣。或放釋或抹去, 有若尋常罪犯之遇赦疎決者然, 殿下何爲而有此萬萬過中之擧也? 國是由是而不明, 民心由是而靡定, 請還寢金吾赦單中諸罪人疎放抹去之命。上曰, 俾伸公議, 未必不爲究竟法, 依啓。
出擧條
在學
曰,
吳翼煥
將取姑與之說, 實與
浚
賊矯誣之罪, 一串貫來,
東浚
雖斃, 窮覈其情節, 尙有
翼煥
在耳。言未及畢,
半行刀割
上曰, 赦單中提出名字, 已有飭諭, 則又何敢乃爾耶? 仍
四字刀割
命書榻敎曰, 大司憲
李在學
遞差。
在學
遂退出。
六字刀割
上曰, 次對如有所陳之事, 則陳之, 可也。
獻重
曰,
權裕
再疏,
鄭昌順
三字, 明入其中, 而入啓之後, 刀擦墨抹, 頒布之本, 無痕沒跡, 殿下雖急於庇覆, 豈可於公車文字, 刪削句語, 不念國體之有損, 後弊之無窮乎?
昌順
, 附麗奸賊, 恣其毒性, 潛搆暗煽, 最稱腹心, 如此憯慝之類, 不可掩置於搢紳之列。請
鄭昌順
爲先施以削職之典。上曰, 不允。
出擧條
獻重
曰, 今日朝參, 卽我殿下光御二十年月正大朝會也。三陽載回, 一氣旁達, 天時屆轉移之機, 人心屬懲創之會, 此正君臣上下警惕淬勵大奮發大振作之日也。洪惟我殿下, 臨御以來, 治法政謨, 一是皆以誠信爲務, 公正爲本, 使民日遷善而不知, 是宜孚感之效, 可及豚魚, 而噫, 彼奸邪不逞之種, 暗地糾結, 盜弄威權, 忍負推心置腹之隆恩異渥, 敢售搖手瞬目之奸情慝態, 欲張聲勢, 則藉賣成習, 欲籠貨利, 則憑托多端, 或巧於窺覘, 而匿影眩惑, 或急於承望, 而恣意舞弄, 端倪莫詰, 詿誤轉甚, 凡在薦紳, 夫孰有聽信然疑者? 而閭巷之煽動人心, 難保其必無, 凶徒之譸張誑惑, 此誠我殿下備嘗艱險於幾年春宮者, 而豈料大明中天之後, 魑魅鬼蜮之徒, 復踵前習, 一如向日之爲也? 然而渠輩則穩享榮利, 聖躬則積受誣汚, 爲今日臣子, 腐心痛骨, 如不欲生, 政在於此, 而此輩之馴致此境, 苟求其咎, 亦由於我殿下任用之不審, 駕御之失宜。便佞側媚, 則意其有婦寺之小忠, 煦濡涵育, 則冀其如龍蛇之或變, 乾斷不揮, 堅氷已凝, 臣愚死罪, 竊以爲我殿下本源工夫, 猶有所未至。其于聽納應接之際, 不免爲私意所牽, 宵小之類, 得以投間而抵隙也。頃日批旨中卽予反省之敎, 此誠聖人不遠復之會, 而
朱子
曰, 知如是爲病, 不如是便是藥, 請繼自今, 益懋省察克治之工, 屛滌邪翳, 澄淸泥滓, 以光聖德, 以靖世道焉。上曰, 言甚切實, 當體念矣。
出擧條
獻重
曰,
權裕
再疏露名之後, 恕之以中路歸正, 其所歸正, 未知有何證據, 卽其自鳴疏中某也某也之爲何逆爲何賊, 渠旣親聽而詳知, 則何不早卽發告, 而今於被論窘遁之後, 始乃陳章吐實乎? 卽此一款, 有不可以一疏自鳴, 有所容貸, 而雄閫思補, 失刑大矣。請
徐鼎修
爲先施以屛裔之典。上曰, 自劾之中, 兼暴事情, 此而執言, 近於驅勒。況必欲全保, 曲費造化之餘, 又發此啓, 萬萬乖當矣。
出擧條
獻重
曰, 臣之言議風采, 本不近似於淸朝耳目, 而適往江郊, 除旨忽下, 繼以召牌儼臨, 日已迫昏, 家人未及斡旋, 遽懸在外, 臣得聞此報, 待城門蒼黃入來, 則朝參有命矣。他不暇顧, 冒沒登筵, 而昨夕稱外, 今曉出肅, 雖緣事勢之巧湊, 其爲去就之顚倒, 義分之悚懍, 已無可言, 而及論
徐鼎修
事, 不惟不賜允從, 乃反以乖當驅勒爲敎, 臣滿心惶恧, 無地自容。噫,
鼎修
之名, 旣登簡書, 其曰中路歸正, 則中略以前, 其爲陷溺於奸賊, 有不可掩, 而臣之所論, 初非別般罪名之構成勒加, 則臣則自以爲得當, 而只緣臣誠淺辭拙, 不能見孚於君父, 由前由後, 臣之情踪, 有不敢一刻晏然於臺次也決矣。請命遞斥臣職。上曰, 自劾者謂之陷溺, 非乖當乎? 卞明者謂之不掩, 亦可乎? 今當淬勵之會, 宜念精白之道, 而言之者若是噴薄, 是豈成說? 姑爲勿辭, 亦勿退待。
出擧條
允行
曰, 向來僉知臣
權裕
疏中卞聖誣三字, 在人臣之道, 其所卞明, 不可一刻少緩, 而伊時處三司之列者, 玩愒度日, 嘿無一言, 分義所在, 萬萬寒心。請不言三司諸臣, 竝施譴削之典。上曰, 依啓。
出擧條
秀晩
曰, 請覈
吳翼煥
之罪, 未及畢說。上曰, 持平
洪秀晩
, 爲先拿處。
出榻敎
邁修
等曰, 請
金甲島
爲奴罪人
克觀
,
古今島
爲奴罪人
克泰
, 更令王府, 嚴鞫得情, 夬正王法。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邁修
等曰, 請逆賊
尙魯
亟施孥戮之典。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邁修
等曰, 請亟寢秋曹罪人
柳師文
放釋之命, 仍令王府, 設鞫嚴問, 夬正典刑。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邁修
等曰,
東浚
事。上曰, 已從憲啓矣。
原啓未下
邁修
曰, 以我殿下二紀之治, 反顧一初之政, 不啻魏徽之十漸, 而賈誼之六歎矣。殿下嘗斥戚倖, 而今日朝廷, 反讓於戚倖之用事, 殿下嘗遠宦妾, 而今日風俗, 有愧於宦妾之求媚, 雖無權奸之可言, 而狐鼠之竇穴自穿, 雖無威福之下移, 而蛇蚓之盤結莫解, 凶豎竊弄, 群聽熒惑, 聖德之貽累, 非一二計, 世道之受汚, 殆千萬計, 物態日趨於虛僞, 人心日就於誑疑, 將無作有, 倚假幻眞, 城市之回夜爲晝, 便作藉口, 閭巷之左餐右粥, 至謂徹聰, 如是以往, 少康尙矣, 將作何許世界乎? 以殿下之明聖, 穆然深省, 竊恐丙枕明發, 而開回悟之端矣。此是更端謀始之一大機會。請愼終如初, 以爲光聖德挽世道之方。上曰, 言言切實, 可謂不負所知, 當留意矣。
邁修
曰, 言路之不開, 實爲當今之痼弊, 雖側席而求之, 虛心而納之, 難保疎遠之必達, 而闕遺之皆聞, 況殿下於近日以來, 見言者之有不槪於聖心者, 則輒設禁令, 繼而下不忍聞不敢承之敎, 天經地義之不容隳壞者, 以此而禁之, 君讎國賊之在所討復者, 以此而禁之, 以爲禦衆口箝一世之資, 於是乎嫰者恇怯而怵畏, 巧者從以爲之辭曰, 吾所言者, 雖是撑天亘宙之大義理, 而今玆禁令, 亦非臣子一刻承聞者, 轉相告戒, 較量推度, 義理堙塞, 是非紊亂, 將使國不國而人不入, 夫止亂息邪之謂禁, 而今也則不然, 讎賊共戴而禁不得討, 忠讜齎憤而禁不得言, 曾謂殿下學問之高明, 從諫弗咈, 而乃有此萬萬過中之擧耶? 請還收諸般禁令, 以爲靖世道開言路之方。上曰, 設禁豈樂爲? 不得已也。不允。
出擧條
邁修
曰, 世道乖謬, 民志陷溺, 言念今日之國勢, 若蹈虎尾, 稅駕無地, 此誠忠臣志士痛哭流涕之時也。苟使輔弼之地, 能盡承佐之責, 則朝廷之恬憘, 風俗之頹敗, 豈或至此? 而中書一步, 便爲養閑, 前席六對, 不過隨例, 首揆則爲國耇成, 只以大綱委攬, 不可以庶務相煩, 而左右相則自被簡擢, 宜思淬勵, 以酬知遇之隆, 而秉軸之後, 一無猷爲, 坐視岌嶪之危, 不念擔着之重, 以至至尊獨憂, 百隷俱懈, 臣竊爲之慨然也。請殿下克軫備官之戒, 益愼置相之方焉。上曰, 所奏, 是矣。
出擧條
錫齡
曰, 懲貪有國先務, 我殿下光御之初, 處分赫然, 爲監司守令者, 率皆精白一心, 有不敢一毫染指, 而民蒙實惠矣。十數年來, 一切相反, 若有攀援勢利之力, 則全不顧忌, 恣行不法, 爭取王氏之阿睹, 甘犯揚傅之四知, 馬斃車折, 都聚一室, 而聽聞則起疑於無疑, 傳說則其然而豈然? 殆若伏莽之戎, 隱藪之物, 人莫敢指斥, 言念及此, 寧不髮豎而膽掉, 若其一二懲貪之典, 除非墻壁無依之殘弁, 必是償命無人之冷蔭, 刑政之倒置, 物情之憤惋, 容有極哉? 請勿拘大吏, 另行懲創, 俾惠澤及民, 中外解惑焉。上曰, 依啓。
出擧條
錫齡
曰, 有國所重, 銓選是已。近日居銓者, 不能精白一心, 仰體特畀之至意。以昨冬大政言之, 東銓則注措不公, 偏陂難掩, 西銓則貨財盈門, 靺韋解體, 公議益憤, 物情尙駭。請前吏曹判書
李致中
, 前兵曹判書
具庠
竝削職。上曰, 依啓。
出擧條
錫齡
曰, 前判書
鄭昌順
, 本以蛇虺之性, 挾其穿窬之智, 暗地情跡, 不出於依附權倖, 滿腔揣摩, 惟急於陷害善良, 是所謂開國承家, 小人勿用者也。請
鄭昌順
銓衡文任之望竝改正。上曰, 與兩銓長官師相規之語有間, 不允。
出擧條
曰。噫, 發倉賑廩, 聖人之遺訓, 減租蠲役, 明王之仁政也。我聖上今日宵旰一念, 靡不用極於發賑蠲減之政, 而旋以拯濟之策, 詢于廟堂, 責之道臣, 復以民瘼, 問于中外, 三司之臣, 方患廟堂無策, 道臣袖手, 彼言責者, 固當奉承聖意, 各陳恤民之方者, 道理當然。而臣日前, 始伏見校理
安策
上疏, 則其所措語, 不過曰賑恤有弊, 又曰使守土之臣。預立法禁, 痛治流丐, 此所謂
策
之一言, 固喪邦者也。渠雖曰以還賑飢, 貽弊於農民, 彼流丐之民, 獨非殿下之農民乎?
策
也只知賑恤爲流丐者設, 而不知農民之爲流丐者也。民冬則猶或糟糠可食之物, 而明春則稍實邑外昔之中富以上, 無論班族與庶人, 等是飢民耳。非賑則將盡爲流丐, 然則今年之流丐, 盡是常年之農民, 豈有農民與流丐之分異者哉? 其所謂嚴禁流丐者, 是何心腸也? 臣未知古亦有是言否。渠所謂無賴作隊者之貽弊閭里者語之, 常年則固或有之, 而彼凶年之民, 飢則呼入, 寢則尋䆴, 蓬頭鬼面, 相逢爲群, 相會成隊, 負幼携老, 叩門而乞憐者, 亦皆無賴之類乎? 是乃仁人君子之所惻然處, 而
策
言如是, 是可忍耶? 若使殿下用
策
之言, 停其賑還, 流丐之三四人已上閭里乞食者, 盡抵罪而嚴治, 則生者無人焉。是
策
也驅殿下半國之民, 轉之于溝壑者也。
策
之罪不容誅也。修撰
高宅謙
, 以遐鄕賤踪, 爲人巽軟, 全沒知識, 而寵置三司之列者, 特恩故也。別諭之下, 渠當竭蹶上來, 詳陳民情, 以爲圖報之計, 而其所陳達, 橫說豎說, 初無一言之可觀, 末乃以蠲減太過等說, 登諸章奏, 有若沮害聖德者然。不可以無知無覺, 置之於不足數之科。請前校理
安策
, 前修撰
高宅謙
, 竝命刋正。勿復擬望於三司之職, 以懲其罪焉。上曰, 言之不審, 已知之,
安策
削職,
高宅謙
罷職, 可也。
出擧條
曰, 言路者, 國之元氣也。今番
權裕
之請討
東浚
一疏, 實由我聖上疏釋
吳翼煥
之盛典也。一脈元氣, 不泯於培養之中, 有此盡言之風, 從此以後, 聖朝之言路, 不患不開, 而彼
洪秀晩
者, 敢斥
翼煥
, 不遺餘力, 而復欲置之死地而後已。彼
秀晩
者, 實欲沮戲我聖上培養元氣之盛德者也。
秀晩
之罪, 斬亦可也。請持平
洪秀晩
特施遠竄之典。上曰, 下語雖過,
洪秀晩
之擧措則駭然, 依啓。
出擧條
獻重
曰,
吳翼煥
將取姑與之說, 此實誣聖躬之根柢, 其與奸賊之譸張凶言, 一串貫來者也。今此諸臺之欲卞聖誣, 先討
翼煥
, 此誠天彝之所同得, 臣分之所當然。而噫, 彼
申
, 抑獨何心, 乃反右袒
翼煥
, 扶護
翼煥
, 敢曰殿下奬用
翼煥
, 故有此
權裕
之疏, 至以
洪秀晩
之論
翼煥
, 反請遠竄,
秀晩
之纔發
翼煥
之名, 而未及畢說, 謂以有損臺體則可, 右
翼煥
而反罪
秀晩
, 此誠自有臺閣以來所未有之一大變怪也。此而允從, 則將來之憂, 有不可勝言。臣謂
洪秀晩
所施遠竄之律, 移施於
申
宜矣。上曰, 不但
洪秀晩
事啓語不審,
安策
事亦然, 微事相規, 輒加極律之目, 生疎之外, 駭妄甚矣。然以今假飭之時, 能爲此異於人之擧, 此所以循例賜批者也。竝與
洪秀晩
, 勿論, 可也。
出擧條
重蓮
曰, 平安監司
金思穆
, 多年秉銓, 注擬一聽於奸賊, 雄藩按節, 苞苴日輸於窩主, 狐媚之態, 輿儓唾面, 狼貪之毒, 行路戟手, 渠以戚畹之列, 忍負寵遇, 甘作怪鬼, 究厥心腸, 尤極痛惡。請
金思穆
爲先施以罷職之典。上曰, 依啓。
出擧條
重蓮
曰, 今番整理之任, 不輕而重, 將使鹵簿淸嚴, 輿衛整肅, 雖在尋常執事之列者, 不可不齋沐虔誠, 恭趨職事, 而郞廳
鄭華淳
, 居在奸賊之比隣, 薰染臭穢, 蠲潔難責。請
鄭華淳
姑先改差。上曰, 依啓。
出擧條
鎜
曰, 顧今第一痼弊, 卽經術之不明也。竊𣊺
[瞯]
我聖上, 自在春邸, 禹陰是惜, 文食不遑, 及登寶扆, 萬幾無暇, 而留神經傳, 發爲謨訓, 獨奈何世不率敎, 草未尙風? 經學二字, 便屬芭籬, 拘檢則放倒, 辭氣則鄙悖, 間或有敦
詩
·
書
而說禮樂, 不免群譏而衆笑, 平日恒居, 不看一字, 公會稠座, 都是俚語。雖殿下中朝發歎, 亦未見實效, 蓋因人無標準, 朝乏矜式而然。請招延山林讀書之士, 以明學術。上曰, 所奏切實, 依啓。
出擧條
鎜
曰, 爵祿卽礪世磨鈍之柄, 而近來官方之混淆, 久爲有識之竊歎, 隨人吹噓, 從他笑罵, 銓家多屬流品, 文苑或廁常調, 瀛逆則失於排比, 臺通則近於閒雜, 除目一出, 物情駭惑, 殆不識人間有名勝宦業, 如是而何以勸當世之士夫乎? 請另飭銓曹, 汰其澆濫, 以淸仕路。上曰, 依啓。
出擧條
鎜
曰, 平安監司
金思穆
之偏荷簡拔, 歷腸崇顯者, 卽我聖上, 特以念舊之意, 推及其身也。固當小心飭躬, 以酬國恩, 無忝家風, 而今乃一反其道, 凡於媒榮圖私, 東鑽西刺, 態色可惡, 手脚已露, 其負聖簡壞世美之罪, 不可不正。僚臺所論, 極其嚴峻, 誠爲得體, 而第其請律太輕, 不可無警。請前平安監司
金思穆
加施屛裔之典, 正言
李重蓮
推考。上曰, 過矣, 不允。
出擧條
鎜
曰, 前參議
韓晩裕
, 不守乃父之本色, 反效近日之嘵俗, 自叨三銓之後, 益見其處心詖險, 持論乖悖, 不可無警礪之方。請吏曹參議
韓晩裕
削去仕版。上曰, 苟有是也, 可謂負先。風傳何可盡信? 然得此題目, 極爲非矣, 依啓。
出擧條
吉源
等進前奏曰,
東浚
之罪, 可勝誅哉? 未及畢說。上曰, 如是則便是三司俱發, 爾等就座。
魯東
曰, 此是一國之公論也。上曰, 入侍玉堂竝禁推。
出榻敎
上曰, 固知諫長之能勝任, 而俄者所奏, 極庸嘉尙矣。左相老且病矣, 至於右相, 尤何顔見我乎? 仍命書傳敎曰, 臨門朝參, 思聞昌言, 而有何獻替之事乎? 諫長之斥, 可謂自速。左議政
金履素
, 右議政
李秉模
竝免相。又命書傳敎曰, 領敦寧府事
兪彦鎬
, 領中樞府事
蔡濟恭
拜相。又命書傳敎曰, 京畿監司
徐龍輔
爲摠戎使, 牌招傳授命召及敎諭書。上曰, 新除授摠戎使, 口傳付軍職。
出榻敎
上曰, 備局堂上
徐龍輔
, 有司堂上差下。
出榻敎
上曰, 股肱耳目, 一體相須, 君臣交孚, 自古爲然, 而予於檢校直提學, 竊有所慨然者。仍命書傳敎曰, 旣聞大臣引咎之言, 而太涉雍容, 檢校直提學
徐有防
, 特補畿伯, 當日辭朝。又命書傳敎曰, 摠戎使
徐龍輔
, 前任畿伯, 交龜後卽爲牌招, 使之受符。又命書傳敎曰, 新除授京畿監司密符, 以第三十三符頒給。上曰, 工曹判書
李時秀
許遞。
出榻敎
命書傳敎曰, 政曹俱曠, 行副司直
尹蓍東
, 吏曹判書除授, 行右承旨
李益運
, 參判除授, 行副司直
朴宗甲
, 參議除授, 竝卽牌招開政。上曰,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待下批牌招察任。
出榻敎
命書傳敎曰, 今日朝參, 六卿之長, 當爲備員, 近見其人筵席直截之奏, 多有歎服者, 中批雖靳, 擧直宜念。內閣提學
沈煥之
, 特畀司寇之任, 仍令牌招行公。上曰, 平安監司之代, 卽爲擬薦, 待下批當日辭朝。
出榻敎
上曰, 執義
崔獻重
遞差。
出榻敎
上曰, 當該注書, 事過後汰去。
出榻敎
刑曹判書
沈煥之
牌不進。上曰, 刑曹判書
沈煥之
, 更爲牌招。
出榻敎
命書傳敎曰, 六卿猶未備員, 行大司成
李家煥
, 工曹判書除授, 牌招察任。又命書傳敎曰, 前判書李時秀, 兵曹判書除授牌招, 受符仍令先侍衛後謝恩, 兵曹判書
李時秀
牌不進。上曰, 兵曹判書
李時秀
違牌望勿施, 仍以前符, 申飭受符。
出榻敎
上曰, 大臣置處, 今日政爲之。
出榻敎
吏曹判書
尹蓍東
, 參判
李益運
, 參議
朴宗甲
牌不進。上曰, 違牌政官, 更爲牌招。
出榻敎
命書傳敎曰, 今日卽歲首朝參之日, 而此時卽一初淬勵之時也。交濟相須之功, 不委於股肱而何委? 治之不徯志, 俗之不從欲久矣。三事百工, 人不事事, 致令勞逸易處, 而浮靡日甚, 虛僞日加, 讒謟日滋, 欺瞞日痼。有一於此, 朝廷將不得爲朝廷。況兼有而竝萃於十餘年來, 後有良史氏, 書之簡策, 以今日此時, 爲何等世界乎? 自顧治象, 多負初心, 中夜繞榻, 不覺寤言, 輔相之責, 何時不緊重, 而是日重卜, 注意也尤不泛。以今之樣, 變今之規, 拭眸延頸, 渙然飜然之效, 望在卿等, 承佐之地, 激之揚之, 拯之濟之, 俾予遂初心, 尊朝廷於三古, 則卿等之嘉惠, 當如何? 爰立之辰, 先敷中心之萬一, 卿等安心, 卽爲肅命, 聽予面諭事, 遣入侍承旨, 傳諭于左右相。左通禮跪啓禮畢。上乘輿還內, 諸臣退出。
○ 乙卯正月二十六日辰時, 上御
仁政門
。行朝參兼行次對入侍時, 行都承旨
沈煥之
, 行左承旨
李晩秀
, 行右承旨
李益運
, 左副承旨
兪漢寧
, 右副承旨
李肇源
, 同副承旨...
○ 乙卯正月二十六日午時, 上御
重熙堂
。平安監司入侍時, 行右承旨
李晩秀
, 假注書
吳泰曾
, 記注官
白慶楷
·
金良倜
, 平安監司
金載瓚
, 以次進伏訖。上敎
載瓚
曰, 使卿出尹
西關
, 意有在焉, 威生於廉, 簡以制煩, 予所責之於卿者也。
載瓚
曰, 一年之內, 驟陞歷揚, 世無如臣比者, 臣之辭疏, 實非隨例飭情之語也。旣不得蒙允, 今將辭陛, 而履盛之懼, 不敢自安矣。上曰, 往哉勉旃。上曰, 被論及禁推臺諫許遞, 與未差之代, 今日政差出。
出榻敎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乙卯正月二十六日午時, 上御
重熙堂
。平安監司入侍時, 行右承旨
李晩秀
, 假注書
吳泰曾
, 記注官
白慶楷
·
金良倜
, 平安監司
金載瓚
, 以次進伏訖。上敎...
○ 乙卯正月二十六日酉時, 上御
重熙堂
。左副承旨入侍時, 左副承旨
兪漢寧
, 假注書
吳泰曾
, 記注官
白慶楷
·
金良倜
, 以次進伏訖。上曰, 坐直承旨入侍。賤臣承命出傳, 同副承旨
丁若鏞
進伏。上命書榻敎曰, 都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待下批牌招察任。又命書榻敎曰, 違牌政官更爲牌招。又命書傳敎曰, 吏判處義, 萬萬過矣。以丁未冬持平
金遇國
疏中一語, 如是固執云, 而
遇國
之說, 不過淸望二字, 則此特泛持之斥, 何關於銓堂? 且況大臣薦望事, 亦出於未知事實, 未悉本心而然者。此以爲引, 則委折未照燭之前, 自上亦有竝與前望勿爲擧論之敎, 到今亦可處義於此事乎? 無論如此如彼, 薦望之或刪或添, 其例不一, 或有年老而乍拔者, 被論而暫停者, 此等人, 亦豈可以此爲自劃之端乎? 冢宰何許重任, 禮使最重廉防, 決不以決難可强之情地, 若是勉出, 然則出膺可乎, 不出膺可乎? 二者之中, 取捨之義, 較然明甚。深夜瀆擾, 一味屢違, 果於義分, 得無未安, 吏曹判書
尹蓍東
, 從重推考, 更卽牌招, 使之先入侍後開政。仍命退, 承史以次退。
○ 乙卯正月二十六日酉時, 上御
重熙堂
。左副承旨入侍時, 左副承旨
兪漢寧
, 假注書
吳泰曾
, 記注官
白慶楷
·
金良倜
, 以次進伏訖。上曰, 坐直承旨入侍。賤臣承命出傳, 同副承旨
丁若鏞
進伏。上命書榻敎曰, 都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待下批牌招察任。又命書榻...
○ 乙卯正月二十六日二更, 上御
誠正閣
。吏曹判書入侍時, 左副承旨
兪漢寧
, 假注書
吳泰曾
, 記注官
白慶楷
·
金良倜
, 吏曹判書
尹蓍東
, 以次進伏訖。上敎
蓍東
曰, 久始見卿矣。俄者傳敎及批旨, 悉已諭意, 而到今不必追提往事, 伊時果不知事實之如何, 兼欲休且用之矣。今不用卿, 更待何時?
蓍東
曰, 聖諭及此, 臣何敢辭說, 而前後罪戾, 如山其積, 復登前席, 此生已休。不意今者, 謬恩及此, 臣誠不知措躬之所。且況臣之衰朽疾病, 雖數日之間, 實無供劇之望, 畢竟僨誤, 姑且無論, 其爲累聖德而辱朝紳, 當如何哉? 銓曹之任, 非比閑司漫職之隨行逐隊, 而五六年來, 閉戶窮蟄, 不接外人, 人情世態, 全然聾瞽。如是而安得握政柄而進退人哉? 上曰, 見今朝廷, 寧有退居之人乎? 非不欲業已用卿, 而荏苒之間, 已至多年。卿之當初所遭, 俄聞承旨言, 以
韓用中
事見彈云, 此則過矣過矣。監司時事, 到今尤無可言, 其間卿之不用, 卽予之不能用卿也, 非卿情勢也。雖以
金遇國
事言之, 亦從近日窺覘中一套出來者, 固知之矣。
蓍東
曰, 臣豈敢筵席分疏, 而由前由後, 莫非臣罪矣。上曰, 顧今世道, 如水益下, 激揚之道, 惟在及今振礪, 卿湏勉之。且況驥顯時所犯, 亦不足尤卿。
蓍東
曰, 其時事, 天奪之魄, 自陷於罔測之科矣。上曰, 大抵其時, 卿亦不安于朝, 故休且用之, 到今豈必追提?
蓍東
曰, 日前上冊寶時, 進參散班, 躬覩盛禮, 頌忭之忱, 得隨人後, 雖卽退死, 無所恨矣。今者所叨職名, 實是夢想不到處也, 身可縻骨可粉, 而不知圖報之萬一矣。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乙卯正月二十六日二更, 上御
誠正閣
。吏曹判書入侍時, 左副承旨
兪漢寧
, 假注書
吳泰曾
, 記注官
白慶楷
·
金良倜
, 吏曹判書
尹蓍東
, 以次進伏訖。上敎...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