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순조 8년
1808년 (무진)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윤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02책(탈초본 1939책) 순조 8년 1월 4일 신축
1808년 嘉慶(淸/仁宗) 13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行都承旨
閔耆顯
病
。 行左承旨
崔獻重
坐
。 行右承旨
金明淳
牌不進
。 左副承旨
申絢
坐直
。 右副承旨
宋知濂
坐直
。 同副承旨
朴宗薰
坐
。 注書
趙庭和
仕直
一員未差。 假注書
任文白
仕
。 事變假注書
孫錫祚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藥房副提調
申絢
啓曰, 歲律載新, 景籙滋至, 伏未審日間, 聖體若何,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臣率諸御醫, 趁早入診, 詳察聖候爲宜。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惠慶宮
氣候, 何如?
嘉順宮
氣候, 何如? 臣不任區區下忱, 敢來問安, 竝此仰稟。 答曰, 知道。 殿宮氣候一樣, 爾不必入侍矣。 王大妃殿·中宮殿·
惠慶宮
·
嘉順宮
, 藥房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藥房副提調
申絢
啓曰, 歲律載新, 景籙滋至, 伏未審日間, 聖體若何,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臣率諸御醫, 趁早入診, 詳察聖候爲宜。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惠慶宮
氣候, 何如?
嘉順宮
氣候, 何如? 臣不任區區下忱, 敢來問安, 竝此仰稟。 答曰, 知道。 殿宮氣候一樣, 爾不必入侍矣。 王大妃殿·中宮殿·
惠慶宮
·...
監察茶時를 한다는 宋知濂의 啓
○
宋知濂
啓曰, 行大司憲
李直輔
, 持平
柳遠鳴
在外, 執義
李東冕
, 掌令
李錫祜
·
李英埴
, 持平
梁奭觀
牌不進,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 答曰, 知道。
○
宋知濂
啓曰, 行大司憲
李直輔
, 持平
柳遠鳴
在外, 執義
李東冕
, 掌令
李錫祜
·
李英埴
, 持平
梁奭觀
牌不進, 監察茶時...
오늘 仕進하지 않은 金明淳에 대해 牌招를 청하는 崔獻重의 啓
○
崔獻重
啓曰, 行右承旨
金明淳
, 今日不爲仕進,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崔獻重
啓曰, 行右承旨
金明淳
, 今日不爲仕進,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宋知濂
啓曰, 新除授判尹
韓晩裕
, 除拜後過三日, 不爲出肅, 依定式, 推考警責, 仍卽牌招察任, 何如? 傳曰, 允。
○
宋知濂
啓曰, 新除授判尹
韓晩裕
, 除拜後過三日, 不爲出肅, 依定式, 推考警責, 仍卽牌招察任, 何如? 傳曰, 允。
○ 備忘記,
洪州
營將
韓啓豐
,
忠州
營將
金宅基
下直, 各長弓一張, 長箭一部, 片箭一部, 筒兒一箇, 賜給。
○ 備忘記,
洪州
營將
韓啓豐
,
忠州
營將
金宅基
下直, 各長弓一張, 長箭一部, 片箭一部, 筒兒一箇, 賜給。
○ 傳于
申絢
曰,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
○ 傳于
申絢
曰,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
李溏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兵曹, 以
李溏
爲左邊捕盜大將。
○ 兵曹, 以
李溏
爲左邊捕盜大將。
○
申絢
啓曰, 新除授左邊捕盜大將
李溏
, 以前任統制使, 時在任所, 交龜後, 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 何如? 傳曰, 允。
○
申絢
啓曰, 新除授左邊捕盜大將
李溏
, 以前任統制使, 時在任所, 交龜後, 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 何如? 傳曰, 允。
○
申絢
啓曰, 卽者兵曹郞廳來言, 明日親臨犒饋時, 別侍衛, 不可不備, 而本曹判書
金履翼
, 方在受由中, 不得進參云,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申絢
啓曰, 卽者兵曹郞廳來言, 明日親臨犒饋時, 別侍衛, 不可不備, 而本曹判書
金履翼
, 方在受由中, 不得進參云,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以大司諫
申大尹
, 司諫
姜文會
, 正言
李鉐
·
具明源
, 執義
李東冕
, 掌令
李錫祜
·
李英埴
, 持平
梁奭觀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宋知濂
曰, 只推。
○ 以大司諫
申大尹
, 司諫
姜文會
, 正言
李鉐
·
具明源
, 執義
李東冕
, 掌令
李錫祜
·
李英埴
, 持平...
○ 傳于
申絢
曰, 明日出宮門路, 以
協陽門
爲之。
○ 傳于
申絢
曰, 明日出宮門路, 以
協陽門
爲之。
○
申絢
, 以御營廳言啓曰, 本廳千摠
具綱
·
李晳
, 身病甚重, 勢難察任, 竝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申絢
, 以御營廳言啓曰, 本廳千摠
具綱
·
李晳
, 身病甚重, 勢難察任, 竝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右副承旨
宋知濂
疏曰, 伏以臣, 百無肖似, 四絶攀援, 而自在先朝, 偏被洪造, 陶鑄而作成之, 敎誨而奬拔之, 欲報之德, 河海莫量, 逮我聖上, 過加剪拂, 歷揚淸華, 滾到緋玉, 數年以來, 屢叨近密, 瞻依日月之光, 薰沐雨露之私, 愚拙之姿, 去益疎闇, 而聖度寬假, 隨處指導, 譴罰不加, 榮耀罕比, 區區報效之忱, 但當殫竭筋力, 奔走夙夜, 少答涓埃之萬一, 而第臣至切之情, 有不能自阻於仁覆孝理之下, 敢此仰溷焉。 臣父之年, 距七旬只隔數歲, 臣母, 恰滿七耋矣。 臣母素抱勞悴之病, 藥餌爲命者, 已多年所, 臣父亦以痰咳之祟, 便成癃痼, 而臣家本窮匱, 拙於謀生, 常時口體之養, 尙不能備, 對症滋補之劑, 尤何以盡意? 臣晝宵董心, 身雖在公, 而庭闈之憂, 未嘗斯須暫弛也。 況今歲籥載新, 臣之父母, 又添一齒, 喜懼之情彌深, 便養之願尤切。 儻及此時, 仰藉隆私, 獲以專城之奉, 得備親廚之供, 滫瀡無曠, 湯餌常繼, 則庶可以少駐桑楡之景, 粗伸烏鳥之情, 而臣之至願, 於是乎遂矣。 臣父子榮顯, 家有代耕之祿, 出入禁扃, 身有覲光之幸, 涯分已足, 更何僥望, 而至願所迫, 冒昧煩瀆。 伏乞聖慈, 俯垂矜念, 特命選府, 畀臣一小邑, 俾得以含戴洪恩, 曲遂至懇, 不勝大願。 臣無任云云。 省疏具悉。 疏辭, 下該曹稟處。
○ 右副承旨
宋知濂
疏曰, 伏以臣, 百無肖似, 四絶攀援, 而自在先朝, 偏被洪造, 陶鑄而作成之, 敎誨而奬拔之, 欲報之德, 河海莫量, 逮我聖上, 過加剪拂, 歷揚淸華, 滾到緋玉, 數年以來, 屢叨近密, 瞻依日月之光, 薰沐雨露之私, 愚拙之姿, 去益疎闇, 而聖度寬假, 隨處指導, 譴罰不加, 榮耀罕比, 區區報效之忱, 但當殫竭筋力, 奔走夙夜, 少答涓埃之萬一, 而第臣至切之情, 有不能自阻於仁覆孝理之下, 敢此仰溷焉。 臣父之年, 距七旬只隔數歲, 臣母, 恰滿七耋矣。 臣母素抱勞悴之病, 藥餌爲命者, 已多年所, 臣父亦以痰咳之祟, 便成癃痼, 而臣家本窮匱, 拙於謀生, 常時口體之養, 尙不能備, 對症滋補之劑, 尤何以盡意? 臣晝宵董心, 身雖在公, 而庭闈之憂, 未嘗斯須暫弛也。 況今歲籥載新, 臣之父母, 又添一齒, 喜懼之情彌深, 便養之願尤切。 儻及此時, 仰藉隆私, 獲以專城之奉, 得備親廚之供, 滫瀡無曠, 湯餌常繼, 則庶可以...
○ 戊長正月初四日辰時, 上御
熙政堂
。 大臣·備局堂上, 引見入侍時, 左副承旨
申絢
, 記事官
趙庭和
, 事變假注書
孫錫祚
, 記事官
鄭元容
·
李憲琦
, 左議政
李時秀
, 右議政
金載瓚
, 左參贊
金文淳
, 行戶曹判書
徐榮輔
, 刑曹判書
李勉兢
, 知敦寧
金羲淳
,
廣州
留守
朴宗來
, 行護軍
李堯憲
, 禮曹參判
沈象奎
, 行護軍
李海愚
·
金履永
, 副校理
李之聃
, 以次進伏訖。
時秀
曰, 新年日氣, 連爲淸明,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時秀
曰, 寢睡·水剌之節, 夬已復常乎? 上曰, 如常矣。
時秀
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各殿宮氣候, 皆一樣矣。
時秀
曰, 臣於昨日, 伏見下敎, 則有明日親臨
春塘臺
犒饋之命矣。 近日日氣, 雖甚晴和, 朝氣甚寒, 靜攝之餘, 移次親臨, 異於殿內, 犒饋日子, 姑爲退定, 似好。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 旣已定日。 且日舒後, 暫爲親臨, 似無所妨矣。 上曰, 次對爲之。
時秀
曰, 伏聞近日, 各陵寢祭享時刻太早, 或於夜分之前, 已爲禮畢云, 揆以事體, 誠爲未安。 行漏雖難待令, 各陵皆有造泡寺, 以香盤定時, 似爲便宜。 此後則一以香盤爲準, 無或有差早差晩之弊, 令禮曹下帖, 申飭於各陵寢園所墓所官員,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昨秋
健陵
幸行時, 局內樹木, 太稠密處及陵上近處雜木, 待開春疏拓事, 已有稟定矣。 今已歲換, 昨年修改時, 別看役兩人, 更爲下送, 與本陵官及地方官, 眼同奉審後, 從便擧行事, 令禮曹知委,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詳定之規, 折米之式, 較數歲之中而平其價, 折諸穀之品而均其數, 原其法意, 蓋出爲民, 而法久弊滋, 反爲厲民之端。 以詳定言之, 則穀貴之歲, 捨詳定而惟時直是求, 及其歲稔而穀賤, 則輒曰詳定法也。 勒徵定價, 以折米言之, 則米穀皮穀, 貴賤多寡, 各有折定之式, 而論其價, 則逈有不侔。 今乃不分牟粟稷䅯, 一竝稱以折米, 厚責濫捧, 營邑相效, 豐凶皆病, 此卽八路所同, 而
兩西
·
東北
, 尤有甚焉。 此弊不革, 民必難支, 自今爲始, 嚴立科條, 無論公私穀物, 雖有不得已作錢之事, 一以本色爲準, 亦無敢如前濫徵, 如或復踵前習, 而從後現發, 則照法重繩之意, 嚴飭於諸道道帥臣,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薪島
僉使, 今旣差出, 兵符印信, 令政院及該曹, 卽爲造給, 新創之初, 稍示別異, 然後募民察邊之際, 可以藉重, 以獨鎭施行, 一依
滿浦
·
厚州
等例爲之, 俾無管轄節制於該邑事, 分付該道道帥臣, 有鎭有民, 不可無船隻, 而猝難新造,
海西
水營所管船隻中, 防船一隻, 追捕船·挾船各五隻, 先爲劃給, 使之遵海運去, 今此十一隻之代, 追後新造, 充數事, 一體分付於該道道帥臣,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此
慶尙
前監司
尹光顔
狀啓也。 以爲道內還穀中, 夏穀最多爲弊, 而米牟耳牟, 尤有甚焉。
尙州
常賑米牟一千石,
順興
常賑米牟四十三石零, 私賑米牟二十一石零, 帖價米牟五百十一石零,
奉化
常賑米牟二百十六石零,
豐基
元會牟米一百石, 依戶曹米牟準折例, 以米牟一石, 換作正租一石十斗,
眞寶
元會耳牟一千四百二十六石零, 常賑耳牟二千一百十一石零, 別倉耳牟一百六十五石零, 亦依戶曹準折例, 以耳牟一石, 換作皮牟十斗,
眞寶
夏穀, 較戶稍多, 就換作皮牟中, 限折半移轉於隣近穀少邑事, 請令廟堂, 稟旨分付矣。
嶺南
還多之弊, 夏穀爲甚, 而其中米牟耳牟, 俱非土宜, 年年耗殖, 徒滋民弊, 陳陳相仍, 無所需用。
尙州
等四邑米牟者, 多者或至千包,
眞寶
之耳牟, 殆近四千石之多, 誠不可不稍加通變, 以除漸痼難辦之患。 今此道臣準折換作, 折半移轉之請, 儘有斟量, 竝依狀, 請施行事,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此
慶尙
前監司
尹光顔
狀啓也。 備陳
鳴旨島
·
菉島
兩處所納公鹽三千石爲弊之狀, 仍以爲公鹽之當罷, 無容更議, 而以婢貢給代及臣營蕩債條五千五百兩之無路區處, 尙今未罷, 前道臣
金羲淳
在任時, 鹽民輩, 請罷公鹽, 願納稅鹽一千石, 而每一石代錢三兩式, 折定捧納, 以爲添補給代之地, 以此意, 論報備局, 亦未及斷而行之。 自臣到任後, 詳察其爲弊之源委, 則公鹽一石, 恰爲私鹽二石, 而本價二兩, 消融於該島任掌輩雜費, 所納之鹽, 便是白徵, 禁遏私商, 鹽價日踊, 勒授沿江, 怨說喧謄, 分俵各邑, 害及衆民, 巡到該府, 兩島居民, 滿庭呼訴, 請令歲納一千石稅鹽, 以代公鹽。 若以千石之鹽, 分排於兩島七百六十八鹽篩, 則每篩所納, 不過爲一石六斗零, 價亦止於三兩餘, 較之戶曹鹽田, 每篩三石之稅, 不啻輕歇, 而第於鹽田之中, 有免稅元田,
明禮宮
折受田, 各驛馬位田, 司僕寺屯田, 故隨其本稅多寡, 分等磨鍊, 俾爲平均之道。
蒜山倉
見在米爲五千四百三十九石零, 租爲六百八十四石零, 而留庫錢五千兩, 鹽本錢四千五百兩, 竝待明春作穀, 盡分取耗, 每年作錢, 恰滿二千五百兩, 通計稅鹽及米租耗條作錢, 則五千五百兩給代, 綽有餘裕, 依此排劃, 庶免公用狼狽之患, 亦無日後生弊之慮, 而公鹽革罷之後, 無論京各司·各宮房·各營邑, 或有侵占橫徵之事, 則其所爲弊, 有甚於公鹽。 若有科外橫侵者, 一依
通編
定制施行事, 竝請令廟堂稟處矣。 蓋此兩道公鹽之設, 今已六十餘年, 而其制屢變, 迄無碩劃, 流弊轉痼, 莫有矯釐。 臣於庚子, 奉命按廉本道, 亦嘗論奏此弊。 公鹽私鹽, 通同發賣, 雖於事面, 得免㰌利之嫌, 畢竟私鹽爭售, 公鹽委滯, 公用愆期, 旋致寢罷。 伊時道臣狀請, 只禁監色輩私貿之鹽, 使公鹽速售, 民鹽繼賣, 而利竇所在, 料販自如, 禁而不止, 弊復依舊, 此則混賣禁貿, 俱無永效也。 乙巳之特減度支元稅, 壬子之許減均廳釜稅, 又除鹽利一千五百兩, 添劃鹽民煮鹽柴價, 爲患甚大, 所補不少, 宜若紓瘼, 亦沒實效, 此則減稅添價, 均非救弊也。 今此革罷之論, 固爲澄源發本之道, 而若其婢貢給代, 蕩債區處之五千五百兩, 則以願納鹽稅及
蒜倉
錢穀, 湊竝作穀, 盡分取耗, 作錢支用, 前前道臣, 已發此意, 此道臣, 又復消詳磨鍊, 條款纖悉, 分數相當, 如是釐革, 最似無弊, 而第惟更張之際, 如不十分熟講, 難保萬全不敗, 已成之弊, 皆見而易言, 必滋之患, 未形而難料, 還穀之驟, 多於一倉, 當有告病之民, 作錢之未準於多年, 必無棄嬴之吏。 然則鹽民獲惠, 而還民添苦, 鹽色失利, 而倉色專饒, 添苦者無所控訴, 失利者別圖沾漑, 如是之際, 尤合深商。 雖曰自願, 三千稅錢之創始, 亦宜難愼, 該藩今當交遞, 更令新伯, 益加咨度, 必求其的效無疑, 然後論理報來後, 稟處,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頃因內需司單子,
金海府
所在隱結五百六十結零, 嚴査報來之意, 筵稟, 行會矣。 卽見
慶尙
前監司
尹光顔
所報, 則枚擧該府使
金魯岳
牒呈, 以爲本府, 處在江海之交, 帳付之外, 果多沙堆泥生之處, 故隨起執卜, 自邑收稅, 或防給民役, 或添補公用者, 積有年所, 而本無定庫, 亦無恒摠, 且當江水泛溢, 全無所收, 所以漏於元結, 屬於加執者也。 今年實摠爲三百三十八結, 而若一經大浸, 則又必盡歸於川浦之中, 旣自該邑, 劃付公用, 則宮房折收, 初非可論, 事當尺量定摠, 加錄元結, 而乍生乍落, 年年變遷, 雖以硬定執摠, 似無加賦之實, 反添虛卜之數, 浦民白徵之冤, 將來無窮之弊。 所謂該邑公用, 今若革罷, 無他措劃, 則勢將盡責於民間, 邑事之狼狽, 民情之矜悶, 將不可勝言爲辭矣。 起墾執卜, 雖曰初無定處, 今年實摠, 至於近四百結云爾, 則厥土之廣, 可以推知。 縱値水浸之年, 此落彼生, 互相充補之狀, 亦可領略, 寸土尺地, 豈有帳外之物? 所謂公用, 實皆乾沒吏手, 揆以事體, 旣知之後, 不可仍置, 付之度支, 打量其實起處, 依例定稅爲宜, 以此分付, 何如? 上曰, 戶判之意, 何如?
榮輔
曰, 土地元無帳外之物, 或以流來急漏, 而爲外邑之隱結者, 容或有之, 旣已發覺之後, 自當爲版籍內物耳。 其在事體, 豈容他議? 臣非敢以職在有司之故, 如是仰奏也。 田結之劃給宮房, 極涉重難矣。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卽見
慶尙
前監司
尹光顔
報備局辭緣, 則以爲漕船之五年改槊, 十年改造, 自是
通編
及節目所載, 而本道三漕倉船隻, 庚申因啓下關, 加使用未滿五年者, 切勿許改事, 添入節目。 伊後七年之間, 必以十五年定限, 雖有過十年使用之船, 若因朽傷而改造, 則以其未準新定之限, 輒令計年生徵, 漕卒呼訴, 不勝紛紜, 而觀其狀辭, 則
湖南
·
湖西
, 漕船加使用之新定式年限, 已爲狀聞變通云。 故探問於兩道, 則果於癸亥, 因道臣狀請, 皆遵原節目施行, 加使用一款, 業已革罷, 而惟本道, 獨存十五年之限, 每每生徵, 漕卒稱冤, 不是異事, 造船之不完, 漕事之疎虞, 勢所必然。 十年改造, 五年改槊, 一依
兩湖
例施行, 如有加年使用之船, 計年久近, 分等論賞, 亦依節目遵行爲辭矣。 漕船之十年改造, 自是法典, 加使五年, 其勢實難, 漕卒呼冤, 無怪其然,
兩湖
已例, 亦有可據, 依法典十年準限者, 許令改造之意, 分付惠廳及本道,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卽見
慶尙
前監司
尹光顔
報備局辭緣, 則以爲
豆毛
·
開雲兩浦
, 處
倭館
三里·五里之近, 彼人動靜, 晝夜伺察, 而鎭弊孔瘡, 一人旣應水軍之役, 又納陸軍之布, 其外
倭館
差役等事, 凡爲三十餘條, 斂錢策應, 每年間年, 兩浦差役之費, 各爲九百二十兩零, 身布許頉之恩, 遍及於
義州
·
統營
及
左水營
·
東萊
, 而獨不及於
倭館
切近之兩浦, 豈無輕重之倒置乎? 疊役一款, 宜先矯革, 而向來
東萊
軍之分送列邑也, 頉報相續, 今纔就緖, 則今此兩浦數百石之又爲分送, 其勢末由。 就
倭館
差役三十餘條收斂錢中, 撮其大者二百餘兩, 依
東來府
軍儀馬例, 特許會減, 其外許多冗費, 有難盡祛, 而如有自本營, 可以措救者, 則從便區劃爲辭矣。
豆毛
·
開雲
兩鎭, 介於
倭館
咫尺之地, 島倭之一出入, 館倭之一動靜, 惟兩鎭之民, 瞭伺遞報, 專當擧行, 外此差役之偏苦, 策應之繁重, 又非他鎭之比, 莫可支堪, 誠爲哀矜。
義州
·
統營
·
萊府
·
萊
閫, 或以邊門, 或以海防, 軍民身布, 俱已頉減, 則獨此兩鎭, 地又切近, 勞又最甚, 而終未有顧恤之擧, 已不無向隅之歎。 今若任其殘弊, 不早蘇救, 則民難保存, 將至無鎭, 亦不必別講矯革, 另求便宜, 只當就其偏苦者而蠲舒之, 繁重者而裁減之, 祛其所患, 漸可其蘇。 兩浦旣皆水鎭, 則其民固當應水軍之役, 而今其一人之身, 又納陸軍之布, 道臣報辭, 條列其諸般切苦絶悶之事, 亦以此疊役一款, 最先數之, 則今不蠲此, 雖盡減其所謂三十餘條收斂, 未免苟且之歸, 終非救本之政, 況其各樣差役, 多是軍人之身所力役, 而緣其調徵浩疊, 不得自往躬辦, 故爲此收斂而雇替耳。 若蠲陸軍疊役, 則雇斂在不必復問, 朝家不聞則已, 旣聞之後, 安可以分送搜塡之難, 置此不論, 而苟議其末乎? 且以七十州民物之繁, 數百石移簽, 豈無其路? 兩浦鎭民所納陸軍之役, 特爲一竝除減, 綽略分排, 移送於道內閑丁有裕邑, 劃卽塡充, 其差役條件中, 除非鎭民之所可任力自辦者外, 區別名色, 依
萊府
軍儀馬例, 亦許會減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所奏甚好。 依此擧行事, 分付該道, 可也。
出擧條
時秀
曰, 卽接戶曹所報, 則以爲
法聖倉
漕船十七隻, 被燒什物, 以該倉漕需, 不能當一新改備, 不足錢一千七百兩, 已自該道, 從他推移, 先爲上下, 則不可不區劃還充。 該道私備穀耗條中, 米五百六十七石, 特爲劃下爲辭矣。 漕需所捧, 僅足當年之支用, 別般區劃, 其勢不得不然, 依所報許劃之意, 分付該道,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卽見
慶尙
前監司
尹光顔
報備局辭緣, 則以爲道內
醴泉
等八邑, 上納席子, 作貢便否, 屢次論報, 尙未變通矣。 到任以後, 席民等, 縷縷呼訴, 故詳探其爲弊根因, 則京隷邑屬及戶首之侵徵誅求, 歲加月增, 所受之米·木結復, 無以支當。 每於上納時, 席民等收斂之錢, 恰過萬餘兩, 上納後加斂之數, 亦不下千餘金, 而此猶不足, 或以良丁作保, 或以洞里劃屬, 以至賣家鬻土, 徵隣徵族, 逃散相繼。 所謂席價, 初不沾漑於席民, 而乙丑減定京隷情費, 米·木則準價上下, 官納則量宜省減, 而操縱之弊, 比前倍甚。 蔽一言曰, 無是席則無是弊, 到今矯救, 無出於移作京貢, 而席價磨鍊, 本甚優厚, 以此貿席, 則綽有餘裕, 永罷席匠, 竝與保人, 而移充軍保, 俾各歸農, 則席民可占食土, 良丁亦自裕足, 而民勢倒懸, 若不及今變通, 則將至於無一席匠, 侵及平民, 其所矯救, 不可虛徐。 至若價米之預受者, 席民輩, 自願還納, 今不必以此爲拘, 更爲持難爲辭矣。 數十年前, 臣奉命
嶺南
, 已聞此弊甚詳, 其後轉益難支, 前後道臣之以作貢事論報, 非止一再, 而特以事係更張, 迄未許施。 今此前道臣所報, 又再到, 可知其事勢民情之萬不獲已, 遍議於備堂中, 曾經道臣, 則皆以爲不可不許施云。 依所報, 許作京貢, 成出節目, 以爲遵行之地事, 分付戶惠廳及該道該庫,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頃因典籍
洪宅柱
等上疏,
定州
屬
中部
屬軍加額之數, 減罷與否, 詳査報來後, 更爲稟處之意, 覆啓行會矣。 卽見
平安
監司
趙得永
報本司辭緣, 則枚擧兵使
李光益
,
定州
牧使
曺允遂
牒呈, 以爲
定州
獨鎭也, 大邑也。 束伍之以三部磨鍊, 前人設施, 意有所在, 而此皆納布中兼團束, 則納布給代之前, 其所減摠, 有難輕議。 所謂
中部
, 設令減罷, 納布固自如, 在民人少無所益, 在軍制, 徒致疎虞, 今以一二文官之聯疏, 遽減千二百軍額, 不可輕易許施。
中部
則姑令依前置之, 從今以後, 凡係汰冗懋實之道, 嚴飭該牧, 使之漸次釐弊爲辭矣。 當初疏辭, 旣多爽實, 營邑所報, 皆以不可許施爲言, 置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目今卿班濟濟, 而宰列中地望資歷, 多有可合晉用之人。 戶曹參判
李冕膺
, 漢城府右尹
尹光顔
,
京畿
監司
金履度
, 竝正卿陞擢,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戶曹參判
李冕膺
, 備局堂上還差, 行都承旨
閔耆顯
, 吏曹參判
朴崙壽
, 俱合參聞廟謨, 一體差下, 使之察任,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禁衛大將
李海愚
, 篤老親病, 勢難供劇云。 兼帶捕將之任, 今姑許遞,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行護軍
趙弘鎭
, 曾爲
義州
府尹, 推榮於其所後家, 及其陞資實職之後, 又願推榮於其本生家。 蓋
驁恩君李敬一
, 以堂上爲
海
伯時, 已推榮, 其後陞資, 因大臣陳達, 特命依施。 今宰臣情理, 正與
鰲恩君
相同, 雖與法例差異, 旣有特施之例, 且係孝理之政, 敢此仰達矣。 上曰, 依已行之例擧行, 可也。
出擧條
時秀
曰,
南
兵使
金益彬
以閫帥, 法當推榮, 而其所後父, 資秩已高, 願移施於其本生父。 從前已多其例, 依此施行事, 分付銓曹,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向來儒臣所懷中, 各道分遣備郞, 分留摘奸事, 蒙允啓下矣。 今已開春, 分還不遠, 分遣備郞, 自至於二月之時, 則當爲屢等分給之後, 分留實數, 勢難詳知, 姑待畢分, 六七月間分遣, 則自可知留在分等之數矣。 上曰, 依此爲之, 可也。
時秀
曰,
京畿
監司
金履度
, 瓜期已滿, 待後日政, 依例差代事, 分付銓曹, 何如? 上曰, 依此爲之, 可也。
絢
曰, 左邊捕盜大將
李海愚
, 許遞事, 命下矣。 在前如此之時, 有他邊大將兼察之例, 今番則何以爲之乎? 上曰, 右邊捕盜大將, 兼察, 可也。
出擧條
絢
曰, 左邊捕盜大將, 以右邊捕盜大將兼察事, 命下矣。 兼察捕盜大將
李潤謙
, 卽爲牌招, 聽傳敎,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
曰, 三元回泰, 萬品昭蘇, 此政殿下克新厥德, 用答景命之一初機會也。 臣敢以區區憂愛之誠, 略陳愚見焉。 人君克聖克明, 如
堯
如
舜
, 固難望於三代以後, 而歷考漢·唐治蹟, 則或氣質有偏而喜怒太過, 或義理未明而裁斷失當, 凡有過誤, 人皆得以易見易知, 則容有匡規之地, 庶得轉回之美? 至若聲色則不露於動靜, 闕失則不現於施措, 而惟其國勢民事, 自就低下於不知不覺之中。 雖有忠亮之臣, 更無繩糾之道, 而國遂而無可爲矣。 殿下卽祚之初, 尙在沖齡, 故一國臣民之攢手屈指, 日夕顒望者, 惟在於聖工成就。 聖治振發之後, 則太平之期, 翹首可見矣。 今則一年二年, 悠悠汎汎, 十年將近, 一治無望, 聖工未見其成就, 聖治尙遲於振發, 典學則無實心勇進之意, 臨政則無實心做治之蹟, 以至百事百度, 初無擔着願治之志, 只是姑息因循, 一直前日規模, 而國憂民事, 漸至於莫可攸爲。 先正臣
李珥
所謂殿下之不治, 不爲也, 非不能云者, 切中於今日矣。 顧今國事岌岌, 有朝夕之憂, 而臣工不言于前, 聰聽不達于外, 特殿下孤立於上, 獨未及悉燭而悉知之耳。 念之及此, 實欲痛哭流涕也。 祖宗厚澤, 入人者深, 天下事尙可爲也。 殿下何所憚, 而可爲而不爲耶? 以言乎講學, 則久停旋開, 大小胥悅, 而因事還停, 寒曝切悶, 雖於開講之時, 上無起疑發難攙到深奧之地, 下無引經據理規及時政之語, 只以數句章下訓詁, 草草了當, 要爲當日備例之擧而止, 尙不足爲口耳之學, 則更何望其身心之效乎? 簿書期會, 雖曰卽有司存, 而生民利病, 國用嬴詘, 實在乎是, 則曲加諮訪, 詳爲酬接, 然後方可以通上下之情, 察民國之務, 畢燭其所未及燭者, 而每當接下之時, 奏語纔徹, 例答已下, 事實顚末, 未嘗留意俯問, 經心收聽, 一筵之罷, 不滿一時, 諸宰之臣, 擧皆含默而退, 三司之班, 間多忙後之錯, 如是而國事何望自理, 群下何能自理乎? 至若日昨守令之入侍也, 有弊局焉, 有大處焉, 或面飭而使自知戢, 或敷心而明其起感, 則庶或爲一分勸勵之道, 而聖諭未到於民邑, 淸問只及於姓名, 而仍卽罷遣, 烏在其爲臨殿召見之本意, 而引儀臚唱, 則親試於殿庭, 聽聞所及, 群情之抑鬱, 亦當何如也? 此皆由於殿下誠意之工, 未盡其方。 至於筵席之上, 隨事觸發也。 自今以往, 立志必固, 典學必勤, 做事必勇, 以方域之內, 一事一物, 視爲殿下職分內事, 政令注措, 一出於誠, 如是而國不治, 則臣當伏妄言之誅, 惟聖明體念焉。 上曰, 諸條所陳, 無非出於忠愛之心, 予小子, 雖不敏, 敢不服膺? 自此以後, 益當體念於誠字矣。
出擧條
時秀
曰, 今日卽歲首初筵也。 僚相所奏, 款款誠懇, 而其中職分內事四字, 卽第一要切之語也。 事事奮勵, 以至天下萬事, 皆以爲自己分內事, 則誠心從這裏中出來矣。 此等處, 深留聖意望也。
載瓚
曰, 臣頃以科弊及懲貪事, 有所提奏, 而蓋此二弊, 實爲切悶切急之患。 若不大加矯革, 則國不可爲國矣。
朱子
曰, 非是科擧累人, 自是人累科擧, 今則不但累科擧而已, 傷元氣壞世敎, 必至於累一國而後已, 此豈細故也哉? 有司工於濟私, 士子急於拔身, 手法漸熟, 便成風俗, 奔走躁競, 無所不至。 借文借筆, 則自以爲高致, 無囑無干, 則笑之以鄕闇, 科前不勝其聒, 榜後未必無驗, 麗朝紅粉榜之說, 相去無幾, 以是而似聞遠方之人, 漸多不赴, 有志之士, 恥與同汚, 不獨文科爲然, 武亦如是。 元氣之傷, 世道之壞, 尙何可言? 宋臣
王朝
曰, 恩若歸己, 怨當屬誰云者, 此實千古擊節之言也。 今之爲有司者, 若念此言, 豈不怵然知懼乎? 臣則以爲若不得洞革此弊, 則無寧罕設科擧, 或可爲少益矣。 敎化之移俗, 尙矣難望, 而刑法之戢奸, 亦當有勝。 皇朝則用一律至施剝皮之刑,
肅廟
朝, 大行鋤治, 拖至經年, 而竝絶島爲奴, 與治逆無異, 子孫仍爲廢棄, 蓋爲罪之至重, 用法之至嚴, 至於如此。 今若有現發者, 則一一以當律勘斷, 無少容貸, 則庶爲驚世矯弊之道矣。 貪吏有古今之異, 古則饕虐雖甚, 其跡易見, 故隨現隨治, 爲害不大, 今則巧於粧撰, 治否難辨, 而暗地刻割, 設計極密, 受困之民, 亦不自覺而强禦, 則人莫敢誰何, 巧猾則世無以把捉, 凡戕民蠧公之弊, 實難毛擧, 浸浸漸染, 如病入膏肓, 着手無地, 如是而目今民生, 擧在塗炭,
赤眉
·
黃巢
之徒, 豈其本心然哉? 是迫於塗炭故耳。 然而朝廷無所恤而民無所告, 刑法無所施而吏無所畏, 則惟此億萬生靈, 必當求生於必死之中, 而難言之憂, 容有其極哉? 臣頃以立法必繩之意, 略陳愚見, 旣蒙許可之音矣。 然而法不可徒行, 必也先鉤發而後刑法, 然後始可有隨現懲治之道, 更伏望深留聖意焉。 上曰, 懲貪科場, 國之大政也。 前後所奏, 無非出於矯弊立法之意, 此後, 當隨現嚴懲, 以爲實效之地矣。
出擧條
上曰, 大臣就座。
時秀
等就座。 上曰, 諸宰奏事, 可也。
榮輔
曰, 近來水站之弊, 漸至難支, 每年上納, 輒致虧欠, 及其追後充數, 又必拖至冬末, 而船人之敗亡, 前後相續, 目下事勢, 不可無別般矯救。 凡今之弊, 專由於差員以下, 至于監色, 越視船人之利害, 而不相干涉故耳。 自今爲始, 每年領運差員, 畢上納前, 無得下直, 如有石數虧欠, 穀物幻弄之弊, 則領運差員施以先罷後拿之典, 監色則必以各邑捧上監色, 騎船領納, 如或換名代送及上納有頉者, 各該邑監色, 移送秋曹, 嚴刑定配, 永爲定式, 使差員監色·船人, 休戚相關, 互相維持, 然後庶有其效矣。 站船, 本無雜費, 京倉科外之索, 節目禁飭, 本自至嚴, 爲先申明禁斷, 水夫之有保錢·有復戶, 究其劃給之本意, 豈不優厚, 而船人輩, 往推之際, 去來之費, 留滯之患, 每致花消, 自今爲始, 水夫保錢, 則各邑每秋輸送於
忠州牧
, 自該牧, 出給船人, 水夫復戶結, 則都劃於
忠州
, 以米藏置官庫, 再運回還後, 始爲出給, 俾以爲有逋者充補, 無逋者沾漑之地。 站船之式七年改槊, 十四年改造, 而改槊價爲四百兩, 改造價爲六百兩, 十四年之內, 給以千兩, 非不厚矣。 第其限內修葺, 亦多有之, 此亦事勢之不得不然。 故船人輩, 私自債貸, 莫可支堪。 改造價雖不可進退加減, 至於改槊價, 則排年俵給, 大勝於限年都下。 自今爲始, 以間年六十兩爲定, 使各該分受邑, 移送忠州牧, 自該牧, 出給船人, 以爲隨卽修葺之地。 如是則第七次所給, 未滿六十之數, 而此與改造年相値, 似無不足之患, 以此定式施行, 而無論改槊價與保錢復戶, 自本州, 出給之際, 切勿一任吏手, 必須官庭親給, 若或有花消剋削, 以致船人呼冤, 則該牧使, 自本曹, 草記重勘之意, 嚴立科條, 一體知委。 如是則小變小益, 似可爲目前支堪之道,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榮輔
曰, 未拯穀全未納守令, 解由拘礙之法, 蓋出於重公稅嚴徵納之意, 而近來守令, 或於遞歸之後, 以一二石備納, 徒爲解由成出之地, 揆以事體, 極涉乖當。 此後遞歸後, 備納之習, 一切嚴禁, 必於在任時, 成陳省上納, 而較諸元數, 準十分之一, 然後始出解由事, 永爲定式施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勉兢
曰, 刑法所以毖頑戢奸也。 顧今俗習渝敗, 暋不畏法, 如有犯者, 罰當其罪, 無或涵貸, 然後始可責一分懲礪之效。 故臣於向日講筵, 亦以刑政不可弛廢之意, 仰奏矣。 昨秋以
璿譜
族譜印出行賣者, 出付捕廳, 鉤覈嚴勘之意, 擧條蒙允, 自捕廳一一嚴査, 則姦民之家藏鑄字, 冒印各姓譜冊, 散賣爲業者, 非但止於
西路
現捉之一二漢而已。 一竝移送秋曹, 而秋曹勘律, 只以最甚者三人徒配, 餘皆全釋, 若此則印賣之類, 無所懲畏, 利之所在, 必將依舊作奸, 畢竟氏族, 擧皆殽雜, 班賤無以辨明, 誠非細憂。 臣意則已配者, 加律移配, 全釋者, 分輕重勘處, 至於各道散賣譜冊, 使之收上京司, 一竝燒火, 未及現發者, 亦自營邑詳査, 一體收聚燒火, 以爲杜姦竇警頑民之地, 似好,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 依爲之。 當初議律之刑堂, 從重推考, 可也。
出擧條
海愚
曰,
沁都
留營, 有餉穀米太, 還分於附近邑·本營鄕軍等處, 取其耗條, 接濟留營員役, 餘剩則添付元穀, 而當初米·太之數, 各爲五百石矣。 糶糴多年, 耗上添耗, 見今實數, 各爲一千五百餘石, 雖半留半分, 戶少穀多, 及其收捧之時, 甚至隣族之徵, 而京營則太條支放, 每患不足, 年年貿用, 事面極爲苟艱。 留營所在太中, 折半依前仍置, 折半則待解氷, 運入京營, 以除穀多之患, 以救貿太之弊, 恐合兩便之道, 而餉穀體重, 下詢大臣處之, 何如? 上曰, 大臣之意, 何如?
時秀
曰,
沁
倉則多分爲弊, 京營則支放不足, 依所請許令取用, 似好矣。
載瓚
曰, 臣則雖未知裏面事實, 而今聞將臣所奏, 則事勢似然矣。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之聃
曰, 臣本草野迷劣之蹤, 猥登淸明近密之班, 年迫七十, 識蔑一二, 而日昨伏見歲首勸農綸音下者, 以雨暘耕獲之及時, 爲宵旰錦玉之靡甘, 臣莊誦再三之餘, 不勝欽仰之至。 蓋農者天下之大本, 民非農, 無以爲生, 君非民, 無以爲國, 是以
周公
之於
成王
, 告以七月之詩, 俾以知農務之豫備, 又進
無逸
之書, 欲其知稼穡之艱難, 猗歟盛哉。 周家八百年基業, 專由於一農字做得來。 故
后稷
之誕降嘉種,
公劉
之度其原隰,
文王
之卽康功田功, 何莫非農事爲治國之大本, 而至於
武王
之世, 有綏萬邦屢豐年之慶, 及夫
成
·
康
之時, 亦有以千斯之倉萬億之秭, 則自古有國以來, 以農爲治國之良法美規者, 莫如周家也。 然則國家, 實是帝王家中大農家也。 伏願殿下, 法
文王
卽田功之意, 親行籍田於
東郊
, 俾八域農民, 有觀感之效焉。 因敕諸道道臣曁守令, 嚴加勸課之法, 而其或勤農而乏糧者, 官必優奬而曲施之, 惰農而閑遊者, 亦必摘發而重繩之, 則自然東作以時, 西成有獲, 民食足於下, 而天和應於上矣, 豈不美哉? 臣旣以農一事, 爲殿下百姓之務焉。 又以德一字, 願爲殿下一身之農焉。 夫德之爲本於聖學工夫者, 猶穀之爲種於田家農業。 殿下必須種着一德字於一心上, 以禮樂爲耒耟, 以仁智爲灌漑, 於是乎陳義以種之, 講學以耨之, 道柁以收之, 敬輿以納之, 則德裕於身而孚尹旁達, 德潤於身而弸中彪外, 以之一日萬幾, 自底於泛應曲當, 以之百工庶事, 自底於瀜會貫通, 則天德·王道, 與時偕行, 而上躬心田之農, 無一日不豐, 下民甫田之農, 無一年不豐矣。 夫如是, 則我殿下一身上心得之農, 眞可謂大有年矣。 伏願殿下, 孜孜於學圃之農, 勉勉於德林之農, 以爲我國家億萬年無疆之基業, 而俾康衢鼓腹之歌, 薰殿阜財之琴, 復聞於今日, 而與民樂太平焉。 上曰, 所陳好矣, 當體念矣。
出擧條
之聃
曰, 今日賓對, 兩司無一人進參, 行公諸臺, 竝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
曰, 臣於初七日辭朝, 初八日欲爲發行, 而程道稍遠, 下往奉審後, 暫爲休暇, 其間當費若干日子, 當於幸行前復命矣。 上曰, 辭朝時, 當引見矣。 仍命大臣·備堂·玉堂先退。
時秀
等退出。 又命退, 承史以次退出。
○ 戊長正月初四日辰時, 上御
熙政堂
。 大臣·備局堂上, 引見入侍時, 左副承旨
申絢
, 記事官
趙庭和
, 事變假注書
孫錫祚
, 記事官
鄭元容
·
李憲琦
, 左議政...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