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순조 11년
1811년 (신미)
1월
2월
3월
윤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04책(탈초본 1992책) 순조 11년 1월 24일 갑술
1811년 嘉慶(淸/仁宗) 16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行都承旨
洪義浩
藥院直
。 行左承旨
李文會
坐直
。 右承旨
李羲甲
式暇
。 左副承旨
金履載
在外
。 右副承旨
金啓河
坐直
。 同副承旨
李錫夏
在外
。 注書 二員未差。 假注書
鄭禮容
仕
。 沈湜
仕直
。 事變假注書
朴榮顯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內閣 등에서 大殿 등에게 안부를 물음
○
惠慶宮
患候平復後, 大殿·王大妃殿·中宮殿·
惠慶宮
·
嘉順宮
, 內閣·政院·玉堂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惠慶宮
患候平復後, 大殿·王大妃殿·中宮殿·
惠慶宮
·
嘉順宮
, 內閣·政院·玉堂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藥房都提調
金思穆
, 提調
沈象奎
, 副提調
洪義浩
啓曰, 伏未審夜間, 聖體若何,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惠慶宮
調攝中氣候, 若何? 諸節益有差勝之效乎? 臣等率醫官, 趁早入侍, 詳承症候, 議定繼進湯劑爲宜。 臣等不任區區伏慮, 敢此問安, 竝爲仰稟。 答曰, 知道。 今日又有益勝之望, 卿等不必入侍, 宜矣。 王大妃殿·中宮殿·
惠慶宮
·
嘉順宮
, 藥房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藥房都提調
金思穆
, 提調
沈象奎
, 副提調
洪義浩
啓曰, 伏未審夜間, 聖體若何,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惠慶宮
調攝中氣候, 若何? 諸節益有差勝之效乎? 臣等率醫官, 趁早入侍, 詳承症候, 議定繼進湯劑爲宜。 臣等不任區區伏慮, 敢此問安, 竝爲仰稟。 答曰, 知道。 今日又有益勝之望, 卿等不必入侍, 宜矣。 王大妃殿·中宮殿·...
○
金啓河
啓曰, 合辭方張之時, 兩司無詣臺之員, 事甚未安, 除在外·未署經外, 未肅拜·呈告人員,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金啓河
啓曰, 合辭方張之時, 兩司無詣臺之員, 事甚未安, 除在外·未署經外, 未肅拜·呈告人員,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備忘記,
從浦
萬戶
姜在謙
下直, 長弓一張, 長箭一部, 片箭一部, 筒兒一箇賜給。
○ 備忘記,
從浦
萬戶
姜在謙
下直, 長弓一張, 長箭一部, 片箭一部, 筒兒一箇賜給。
○
李文會
啓曰, 臣以民庶老人等處米帛頒給次, 訓鍊院進去, 下直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李文會
啓曰, 臣以民庶老人等處米帛頒給次, 訓鍊院進去, 下直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金啓河
啓曰, 行都承旨
洪義浩
藥院直, 行左承旨
李文會
民庶老人米帛頒給次, 下直進去, 右承旨
李羲甲
式暇, 左副承旨
金履載
, 同副承旨
李錫夏
在外, 院中只有臣一人, 伴直無人, 行左承旨
李文會
, 所當牌招, 而拘於廳規, 不得請牌,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牌招。
○
金啓河
啓曰, 行都承旨
洪義浩
藥院直, 行左承旨
李文會
民庶老人米帛頒給次, 下直進去, 右承旨
李羲甲
式暇, 左副承旨
金履載
, 同副承旨
李錫夏
在外, 院中只有臣一人, 伴直無人, 行左承旨...
○
李文會
, 以禮曹言啓曰, 宸誠所格, 皇穹垂佑,
惠慶宮
患候, 遄臻康復, 慶溢殿宮, 懽均朝野, 告廟頒敎陳賀等節, 係是應行之禮, 卽爲擇吉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李文會
, 以禮曹言啓曰, 宸誠所格, 皇穹垂佑,
惠慶宮
患候, 遄臻康復, 慶溢殿宮, 懽均朝野, 告廟頒敎陳賀等節, 係是應行之禮, 卽爲擇吉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李文會
, 以禮曹言啓曰,
惠慶宮
患候平復, 告廟頒敎陳賀取稟草記, 傳曰, 允事, 命下矣。 告廟頒敎陳賀吉日, 令日官
池景泌
推擇, 則來二月初九日十二日俱吉云, 以何日定行乎? 敢稟。 傳曰, 十二日爲之。
○
李文會
, 以禮曹言啓曰,
惠慶宮
患候平復, 告廟頒敎陳賀取稟草記, 傳曰, 允事, 命下矣。 告廟頒敎陳賀吉日, 令日官
池景泌
推擇, 則來二月初九日十二日俱吉云, 以何日定行乎? 敢稟。 傳曰, 十二日爲之。
○
李文會
, 以禮曹言啓曰,
惠慶宮
患候平復, 告廟頒敎陳賀擇日草記, 傳曰, 十二日爲之事, 命下矣。 同日曉頭, 先行告
〈由〉
祭於
宗廟
·
永寧殿
·
景慕宮
, 卯時頒敎陳賀, 而大殿·王大妃殿·中宮殿·
惠慶宮
·
嘉順宮
, 進箋陳賀方物物膳, 依例封進事, 知委京外, 箋文頭辭, 令文任撰出, 何如? 傳曰, 允。 當宮外, 方物物膳, 勿爲封進。
○
李文會
, 以禮曹言啓曰,
惠慶宮
患候平復, 告廟頒敎陳賀擇日草記, 傳曰, 十二日爲之事, 命下矣。 同日曉頭, 先行告
〈由〉
祭於
宗廟
·
永寧殿
·
景慕宮
, 卯時頒敎陳賀, 而大殿·王大妃殿·中宮殿·...
○
李文會
, 以禮曹言啓曰, 今此
惠慶宮
患候平復, 告廟頒敎陳賀時, 京外進箋方物物膳, 依例封進事草記, 傳曰, 允。 當宮外方物物膳, 勿爲封進事, 命下矣。 在前京外方物物膳除減之時, 議政府·六曹物膳及京廳方物,
京畿
物膳, 則有稟旨後, 各殿宮一體封進之例, 今亦依前例, 知委封進, 何如? 傳曰, 允。
○
李文會
, 以禮曹言啓曰, 今此
惠慶宮
患候平復, 告廟頒敎陳賀時, 京外進箋方物物膳, 依例封進事草記, 傳曰, 允。 當宮外方物物膳, 勿爲封進事, 命下矣。 在前京外方物物膳除減之時, 議政府·六曹物膳及京廳方物,
京畿
物膳, 則有稟旨後, 各殿宮一體封進之例, 今亦依前例, 知委封進, 何如? 傳曰, 允。
○ 行大司憲
金履度
啓曰, 臣姿性鹵莽, 知識蔑劣, 其於淸朝耳目, 初不近似, 而況此都憲之任, 言議風裁之所由出, 望隆責重, 尤非諸僚之比, 則是豈如臣無似者, 所可苟然充位哉? 召牌之下, 違慢是悚, 雖不得不冒沒肅命, 決不當因仍蹲據貽差臺端, 固不待臣言, 庶幾淵鑑之俯燭, 而且於合辭中袒免之親, 實有私義之不可隨參者, 非但如臣情地輒蒙體諒, 臣於前日之恩遞, 亦出風敎之敦尙, 則由前由後, 宜無異同, 以此情蹤, 何可晏然於臺次乎? 請命遞斥臣職。 答曰, 依啓。
○ 行大司憲
金履度
啓曰, 臣姿性鹵莽, 知識蔑劣, 其於淸朝耳目, 初不近似, 而況此都憲之任, 言議風裁之所由出, 望隆責重, 尤非諸僚之比, 則是豈如臣無似者, 所可苟然充位哉? 召牌之下, 違慢是悚, 雖不得不冒沒肅命, 決不當因仍蹲據貽差臺端, 固不待臣言, 庶幾淵鑑之俯燭, 而且於合辭中袒免之親, 實有私義之不可隨參者, 非但如臣情地輒蒙體諒, 臣於前日之恩遞, 亦出風敎之敦尙, 則由前由後, 宜無異同, 以此情蹤, 何可晏然於臺次乎? 請命遞斥臣職。 答曰, 依啓。
○ 以大司諫
宋翼孝
, 獻納
尹致後
, 執義
洪儀泳
, 掌令
李錫祜
·
洪命周
, 持平
李鍾運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金啓河
曰, 只推。
○ 以大司諫
宋翼孝
, 獻納
尹致後
, 執義
洪儀泳
, 掌令
李錫祜
·
洪命周
, 持平
李鍾運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金啓河
曰, 只...
궐원이 생긴 臺諫의 政事에 대해 묻는 李文會의 啓
○
李文會
啓曰, 吏曹郞廳來言, 臺諫有闕, 政事, 取稟。 傳曰, 當日爲之。
○
李文會
啓曰, 吏曹郞廳來言, 臺諫有闕, 政事, 取稟。 傳曰, 當日爲之。
○
李文會
啓曰, 卽者吏曹郞廳來言, 政事當日爲之事命下, 而判書
朴宗慶
, 家在城外, 參判
李存秀
病不來, 參議
宋冕載
未肅拜, 不得開政云, 參判·參議,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李文會
啓曰, 卽者吏曹郞廳來言, 政事當日爲之事命下, 而判書
朴宗慶
, 家在城外, 參判
李存秀
病不來, 參議
宋冕載
未肅拜, 不得開政云, 參判·參議,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以
黃海
監司
洪羲臣
狀啓,
海州牧
民家失火事, 傳于
李文會
曰, 恤典卽爲顧給事, 分付。
○ 以
黃海
監司
洪羲臣
狀啓,
海州牧
民家失火事, 傳于
李文會
曰, 恤典卽爲顧給事, 分付。
○ 以
慶尙
監司
金會淵
狀啓,
慶山
縣令
朴宗恕
, 與左兵使
申大坤
, 有應避之嫌, 令該曹稟處事, 傳于
李文會
曰, 方當信使往來, 其代口傳差出。
○ 以
慶尙
監司
金會淵
狀啓,
慶山
縣令
朴宗恕
, 與左兵使
申大坤
, 有應避之嫌, 令該曹稟處事, 傳于
李文會
曰, 方當信使往來, 其代口傳差出。
○
李文會
, 以賑恤廳言啓曰, 傳曰, 饑口抄恤, 適在慈候靡寧之時, 況仰體慈心, 宜倍恤民, 尤施示喜之惠者乎?
五部
民庶中乙卯生可以推恩者, 各給米帛, 另加存撫, 而朝士庶加資推恩之典置之。 惠堂出往
慕華館
, 招聚曉諭, 俾知慈恩慈惠, 亦令戶房承旨, 同爲進去, 其疾癃不能來者與有故不及來者, 京兆郞官, 親往傳給, 一無所遺事, 命下矣。 漢城府乙卯生抄報, 爲二百八十人, 而謹依丁巳年年七十以上人米四斗木一疋賜給之例, 臣今日進詣訓鍊院, 與戶房承旨, 曉諭傳敎內辭意後, 一一分給, 而其中疾癃及有故不能來·不及來者十八人處, 令京兆郞官, 仍爲親往傳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李文會
, 以賑恤廳言啓曰, 傳曰, 饑口抄恤, 適在慈候靡寧之時, 況仰體慈心, 宜倍恤民, 尤施示喜之惠者乎?
五部
民庶中乙卯生可以推恩者, 各給米帛, 另加存撫, 而朝士庶加資推恩之典置之。 惠堂出往
慕華館
, 招聚曉諭, 俾知慈恩慈惠, 亦令戶房承旨, 同爲進去, 其疾癃不能來者與有故不及來者, 京兆郞官, 親往傳給, 一無所遺事, 命下矣。 漢城府乙卯生抄報, 爲二百八十人, 而謹依丁巳年年七十以上人米四斗木一疋賜給之例, 臣今日進詣訓鍊院, 與戶房承旨, 曉諭傳敎內辭意後, 一一分給, 而其中疾癃及有故不能來·不及來者十八人處, 令京兆郞官, 仍爲親往傳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金啓河
, 以刑曹言啓曰, 玉堂牌招啓辭掩置之當該院吏
朴行儉
, 待過齋, 嚴刑準三次, 惡島充軍事, 已蒙允下矣。
朴行儉
, 今已準三次嚴刑,
全羅道萬頃縣古群山
, 充軍定配, 卽爲押送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金啓河
, 以刑曹言啓曰, 玉堂牌招啓辭掩置之當該院吏
朴行儉
, 待過齋, 嚴刑準三次, 惡島充軍事, 已蒙允下矣。
朴行儉
, 今已準三次嚴刑,
全羅道萬頃縣古群山
, 充軍定配, 卽爲押送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左議政
金載瓚
疏曰, 伏以臣罪, 尙可言哉? 人臣之得罪國家, 自古何限, 其目甚多, 蓋慢官罪也, 墮職罪也。 學未需世, 受命僨事罪也。 材不適用, 爲政病國罪也。 然此皆各有可恕之跡, 容有自新之路, 而至若事君而不盡分於常節, 則爲罪極大, 在法難赦, 雖聖王解網之仁, 更無得低昂也審矣。 今臣所坐, 卽墜臣分也, 壞常節也。 三千之律, 罪實爲首, 猶且性命尙全, 誅罰不加, 在三尺至嚴之義, 寧或有是也? 噫, 天地之間道理而已。 國而無是, 則無以爲國, 人而無是, 則無以爲人, 而臣則今於日用應行之事, 全失這道理, 致使匪怒之敎, 牖迷焉拔蒙焉。 臣之罪, 雖使臣自定其律, 死固不辭, 生亦何爲, 臣於是, 心隕魄禠, 泥首而請譴, 出城而待誅, 實難晷刻自立, 惟願卽地就滅, 及伏承不敢聞之敎, 他不暇恤, 顚倒復入, 而繼以恩言誕降, 德音渙發, 至有前後下敎收還之命, 辭旨鄭重, 慰拊諄摯, 臣手擎恩諭, 聲淚交發, 不省所以自措。 而時値深夜, 更籲路阻, 遂不得不倉皇逬退, 而當勘之律未施, 則必誅之罪自在, 關和廝乖, 自臣伊始者, 今五日有餘矣。 區區求死之心, 殆甚於席藁俟勘之時, 惶隕震迫, 轉益靡措, 固當卽日猥籲, 以陳決不可倖逭之義, 而狗馬之疾, 此際添劇, 神識迷失, 自力無望, 晏然家居, 睯若無故者, 實是臣死罪之上, 又添死罪也。 噫, 臣雖頑如木石, 亦具秉彝之天, 平日之所自期, 亶在於恪修義分, 無誤常禮, 以效斷斷傾葵之忱, 而至愚極鈍, 觸目顚錯, 有罪難容, 無面可顯。 臣分由臣而壞了, 邦憲由臣而蕩然, 臣罪到此, 鈇鉞亦輕, 玆敢冒死仰呼於天地父母之前。 伏乞亟降威命, 特賜重勘, 以懲爲人臣而墜分闕禮者之罪, 千萬至祝。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卿懇。 前日諭卿, 直是予之不隱所抱之意而之言也。 卿亦快以無慮, 只以知以知遇, 則猶爲可也, 不必因此固執, 而强付於斷斷引義則不可。 予若過失, 卿隨如是言之矣, 殊何傷乎? 至於彼此以一時未思, 各相蘊畜心頭, 予雖有眼前之彌縫, 後日若無卿之更如是而疾之甚, 復起難安, 必至有事, 則是之予不誠, 卿又有今日之許予所請, 黽勉承從。 而後日因斯爲敷演辭免之多節, 則是卿必不辭其不誠, 不誠是豈予與卿之本意, 而又足謂知遇, 而所以咸德共協之義。 噫, 今日朝廷, 以此等恒事, 而尙有紛紜多節之端, 況於此事, 事則至重, 而顧念其緖, 卽至微也。 安知非良以如許故, 他有無限風波乎? 卿倘知斯, 痛濟末世之本領, 鎭壓俗流之亂繩, 不以苟苟之心, 勿有來後之有事多節, 以副予不隱之意, 予之所望, 於此盡矣。 卿亦不可信此哉? 仍傳于
金啓河
曰, 此批答, 遣史官傳諭于左議政。
○ 左議政
金載瓚
疏曰, 伏以臣罪, 尙可言哉? 人臣之得罪國家, 自古何限, 其目甚多, 蓋慢官罪也, 墮職罪也。 學未需世, 受命僨事罪也。 材不適用, 爲政病國罪也。 然此皆各有可恕之跡, 容有自新之路, 而至若事君而不盡分於常節, 則爲罪極大, 在法難赦, 雖聖王解網之仁, 更無得低昂也審矣。 今臣所坐, 卽墜臣分也, 壞常節也。 三千之律, 罪實爲首, 猶且性命尙全, 誅罰不加, 在三尺至嚴之義, 寧或有是也? 噫, 天地之間道理而已。 國而無是, 則無以爲國, 人而無是, 則無以爲人, 而臣則今於日用應行之事, 全失這道理, 致使匪怒之敎, 牖迷焉拔蒙焉。 臣之罪, 雖使臣自定其律, 死固不辭, 生亦何爲, 臣於是, 心隕魄禠, 泥首而請譴, 出城而待誅, 實難晷刻自立, 惟願卽地就滅, 及伏承不敢聞之敎, 他不暇恤, 顚倒復入, 而繼以恩言誕降, 德音渙發, 至有前後下敎收還之命, 辭旨鄭重, 慰拊諄摯, 臣手擎恩諭, 聲淚交發, 不省所以自措。 而時...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