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철종 10년
1859년 (기미)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25책(탈초본 2611책) 철종 10년 1월 12일 계미
1859년 咸豊(淸/文宗) 9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陰
行都承旨
沈承澤
廚院進
。 左承旨
金益文
病
。 右承旨
李崙夏
式暇
。 左副承旨
金敬鎭
緣故出
。 右副承旨
金在顯
坐直
。 同副承旨
徐友淳
坐直
。 注書。 假注書。 事變假注書。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備忘記,
麟山
僉使
裵貞壽
下直, 長弓一張, 長箭一部, 片箭一部, 筒兒一箇賜給。
○ 備忘記,
麟山
僉使
裵貞壽
下直, 長弓一張, 長箭一部, 片箭一部, 筒兒一箇賜給。
○ 傳曰, 領府事
鄭元容
, 復拜相職。
○ 傳曰, 領府事
鄭元容
, 復拜相職。
○ 政院啓曰, 領府事
鄭元容
復拜相職事, 命下矣。 政官牌招開政, 何如? 傳曰, 允。
○ 政院啓曰, 領府事
鄭元容
復拜相職事, 命下矣。 政官牌招開政, 何如? 傳曰, 允。
○ 又啓曰, 領議政
金左根
勉副事, 命下矣。 今日政置處, 何如? 傳曰, 允。
○ 又啓曰, 領議政
金左根
勉副事, 命下矣。 今日政置處, 何如? 傳曰, 允。
○ 吏曹啓曰, 領議政
金左根
勉副事, 命下矣。 當爲置處, 而領敦寧一窠, 國舅今方見帶, 本曹時無相當窠, 依例送西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吏曹啓曰, 領議政
金左根
勉副事, 命下矣。 當爲置處, 而領敦寧一窠, 國舅今方見帶, 本曹時無相當窠, 依例送西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傳曰, 藥院都提調許副, 前望單子入之。
○ 傳曰, 藥院都提調許副, 前望單子入之。
○ 內醫都提調前望單子入之, 領議政
鄭元容
落點。
○ 內醫都提調前望單子入之, 領議政
鄭元容
落點。
○ 傳曰, 呈告金吾堂上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 傳曰, 呈告金吾堂上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 金吾堂上前望單子入之, 判義禁
金大根
落點。
○ 金吾堂上前望單子入之, 判義禁
金大根
落點。
○ 傳曰, 呈告法司堂上許遞, 今日政差出。
○ 傳曰, 呈告法司堂上許遞, 今日政差出。
○ 兵曹啓曰, 領議政
金左根
, 勉副送西事, 命下矣。 領中樞府事有闕之代, 從座目, 行判中樞府事
金道喜
陞付, 其代, 下批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兵曹啓曰, 領議政
金左根
, 勉副送西事, 命下矣。 領中樞府事有闕之代, 從座目, 行判中樞府事
金道喜
陞付, 其代, 下批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有政。 吏批, 行判書
南秉哲
, 參判
洪鍾序
牌招不進, 參議
金輔鉉
進, 同副承旨
徐友淳
進。 吏批啓曰, 行判書
南秉哲
, 參判
洪鍾序
, 竝牌招不進, 小臣獨政未安,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只出緊任。 以
南鍾益
爲持平,
卓雲翰
爲兵曹參議,
徐承輔
爲刑曹參議,
金大根
爲
景慕宮
提調, 領議政單
鄭元容
, 復拜相職事, 傳敎。
○ 有政。 吏批, 行判書
南秉哲
, 參判
洪鍾序
牌招不進, 參議
金輔鉉
進, 同副承旨
徐友淳
進。 吏批啓曰, 行判書
南秉哲
, 參判
洪鍾序
, 竝牌招不進, 小臣獨政未安,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只出緊任。 以...
○ 傳曰, 見窠皆令差出。
○ 傳曰, 見窠皆令差出。
○ 再政。 以
李騏新
爲長興主簿, 故成均生員
金熙紹
贈吏參例兼, 故學
〈生〉
金斗東
贈吏議, 故參奉
金漢溫
贈僕正, 已上同知
金在善
三代。
○ 再政。 以
李騏新
爲長興主簿, 故成均生員
金熙紹
贈吏參例兼, 故學
〈生〉
金斗東
贈吏議, 故參奉
金漢溫
贈僕正, 已上同知
金在善
三代。
○ 兵批, 行判書
金炳學
病, 參判
韓兢人
病, 參議
卓雲翰
未肅拜, 參知
宋廷和
進。 領府事單
金道喜
, 判府事單
金左根
。
○ 兵批, 行判書
金炳學
病, 參判
韓兢人
病, 參議
卓雲翰
未肅拜, 參知
宋廷和
進。 領府事單
金道喜
, 判府事單
金左根
。
○ 奎章閣啓曰, 原任直閣
金鼎集
喪第三日, 依定式, 遣檢書官致弔恤孤, 仍爲勸粥以來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奎章閣啓曰, 原任直閣
金鼎集
喪第三日, 依定式, 遣檢書官致弔恤孤, 仍爲勸粥以來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弘文館啓曰, 應敎
黃鍾顯
, 校理
洪承裕
·
李在聞
在外, 副應敎
李九翼
內閣進, 上番闕直, 事甚未安。 副校理
李世宰
·
鄭海崙
, 竝卽牌招, 推移入直, 何如? 傳曰, 允。
○ 弘文館啓曰, 應敎
黃鍾顯
, 校理
洪承裕
·
李在聞
在外, 副應敎
李九翼
內閣進, 上番闕直, 事甚未安。 副校理
李世宰
·
鄭海崙
, 竝卽牌招, 推移入直, 何如? 傳曰, 允。
○ 以副校理
李世宰
·
鄭海崙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曰, 只推。
○ 以副校理
李世宰
·
鄭海崙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曰, 只推。
○ 領議政
金左根
疏曰, 伏以臣聞, 上天之於宰物, 以曲成爲功, 仁君之於體物, 以曲當致績, 我殿下履對越之地, 處臨覆之尊, 其於萬彙之生遂, 百僚之進退, 臣安得不以曲成當之, 廣運大用, 恃之篤而望之厚也。 念臣頭顱本末, 縱不瀝陳, 聖明宜無遺照, 而再叨元輔, 久顓政柄, 豈臣平素夢寐所敢倖
也? 特以方內事少, 邊鄙不聳, 簿書期會, 謂足以了當挨過, 而此有萬萬不然者, 國之置相, 非爲有事而設, 得其人委其任, 使之經邦贊元, 圖其無事於有事之前也
[而]
然也, 恃安狃成, 苟且簡忽, 非治世所宜有也。 伏況臣於聖明, 其欲酬報恩德之萬一, 豈以有無此職, 或有所圭撮可間者哉? 凡北面於殿下之庭者, 孰不知莫所逃之義, 而若臣者, 雖處在冗散, 無所羈絆, 固己身非已有矣。 中夜繞壁, 求其所自效, 不出於將此莫重之讓與賢德, 則此所以報聖明也, 全微諒也。 宰物之功在此, 體物之績在此, 顧臣衰邁, 無望陳就之實, 猶屬第二聲, 若夫養病高臥, 占便宜爲高致, 斷非臣情私所敢出也。 前籲潦率, 批敎隆摯, 觸藩維谷, 以悚以阨, 用敢不憚瀆撓, 猥申衷悃, 惟聖慈, 㦖恤臣刳剔之懇, 亟行不朝終之恩禠, 則其於民國事, 固已爲莫大之幸, 而臣之所受渥澤, 惟摩放是期矣。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卿懇。 前疏已是萬萬不當之擧, 前批又悉萬萬不然之意, 而今此荐懇, 尤萬萬不可矣。 卿所謂將此莫重之任, 讓與賢德云者, 予有所可復之辭矣。 夫以此任之爲莫重也, 故予畀付者, 以卿賢德也, 世之想望者, 亦以卿賢德也, 而卿乃退托不居, 巽讓爲事, 其於民國大計, 將何所依賴乎? 然而以卿匡輔之義, 有不係時任與否, 則一向相持, 反非禮敬之道, 所辭議政之任, 不得已今姑勉副, 而此豈卿可捨予, 予可捨卿之時乎? 實予小子誠淺禮薄之致, 自顧慙歎而已。 卿其體予至意, 勿以釋負爲言, 嘉謨嘉猷, 出入告予, 是所區區厚望也。 仍傳曰, 此批答, 遣史官傳諭。
○ 領議政
金左根
疏曰, 伏以臣聞, 上天之於宰物, 以曲成爲功, 仁君之於體物, 以曲當致績, 我殿下履對越之地, 處臨覆之尊, 其於萬彙之生遂, 百僚之進退, 臣安得不以曲成當之, 廣運大用, 恃之篤而望之厚也。 念臣頭顱本末, 縱不瀝陳, 聖明宜無遺照, 而再叨元輔, 久顓政柄, 豈臣平素夢寐所敢倖
也? 特以方內事少, 邊鄙不聳, 簿書期會, 謂足以了當挨過, 而此有萬萬不然者, 國之置相, 非爲有事而設, 得其人委其任, 使之經邦贊元, 圖其無事於有事之前也
[而]
然也, 恃安狃成, 苟且簡忽, 非治世所宜有也。 伏況臣於聖明, 其欲酬報恩德之萬一, 豈以有...
○ 副修撰
鄭基勉
疏曰, 伏以臣, 本以愚騃之蹤, 曾於年前, 猥承分憂之命, 待罪
南邑
矣。 材旣匪據, 竟招殃咎, 事多僨誤, 至登繡啓, 其所論列, 合置重辟, 自知己孽之難逭, 推
[惟]
俟威罰之是加, 聖度天大, 薄竄善地, 旋
〈蒙〉
恩宥, 量臣所犯, 是始慮之所可及哉? 歸與老父, 相對攢祝, 只有感淚之交竝而已。 幸造千一之慶, 洪霈旣洽於滌瑕, 新寵更侈於記簪, 名籍復完, 華誥載新, 而適在郊外, 雖未伸𨃃蹶之誠, 生成厚澤, 到底曲遂, 不以爲罪, 卽許鞶遞, 如許恩數, 曠古所罕, 此生此世, 何以報答? 無寧謝絶榮途, 跧伏隴畝, 于與田夫野老, 誇示榮寵, 頌戴洪私, 沒齒自靖, 以爲萬分一息補之道, 乃者, 瀛館新銜, 又下於夢想之外, 數三日之間, 除旨聯翩, 至承馹召之命, 臣始也驚惑, 終焉悚恧, 反不知恩命之所以爲榮也。 噫, 淸朝之用材也, 吏事居先, 人臣之事君也, 廉防爲重, 苟或責吏事而不能盡職, 則上以貽則哲之累, 冒廉防而惟事貪榮, 則下以招懷祿之譏, 臣之無狀, 卽我淵鑑之所俯燭, 而其所以累貽於則哲之明者, 如彼其大焉, 則今何可屬之旣往, 恬若不知, 揚揚然翺翔於朝紳之列, 自懷
[壞]
其莫重之廉防, 而厚招懷祿之譏乎? 臣身之嗤罵, 雖不足恤, 其於昭代之
〈嗤〉
點, 果何如哉? 臣之逖違天陞, 殆近三年于玆矣。 一登前席, 獲近耿光者, 豈無所願, 而鐵限在前, 株守難回, 雖欲强策以進, 實無可顯之面矣。 參倚前衡, 情蹤悶厄, 玆敢縣道封章, 仰暴衷懇。 伏乞特垂矜察, 亟遞臣職名, 仍治臣逋慢之罪, 以重公法, 以安私分焉。 臣於自訟之章, 何敢贅他, 而區區憂愛之忱, 竊有所不能自已者, 方今歲籥更始, 和晷漸長, 此正講學加勉之時也。 聖德進修之方, 治道汚隆之瑞
[端]
, 專在於此, 其所關係, 顧不重且大歟? 昔
朱夫子
有言曰, 歲月難追尋, 工夫易間斷, 伏願殿下懋哉。 臣無任云云。 省疏具悉。 往事何必追提? 爾其勿辭察職, 尾附事, 當留念矣。
○ 副修撰
鄭基勉
疏曰, 伏以臣, 本以愚騃之蹤, 曾於年前, 猥承分憂之命, 待罪
南邑
矣。 材旣匪據, 竟招殃咎, 事多僨誤, 至登繡啓, 其所論列, 合置重辟, 自知己孽之難逭, 推
[惟]
俟威罰之是加, 聖度天大, 薄竄善地, 旋
〈蒙〉
恩宥, 量臣所犯, 是始慮之所可及哉? 歸與老父, 相對攢祝, 只有感淚之交竝而已。 幸造千一之慶, 洪霈旣洽於滌瑕, 新寵更侈於記簪, 名籍復完, 華誥載新, 而適在郊外, 雖未伸𨃃蹶之誠, 生成厚澤, 到底曲遂, 不以爲罪, 卽許鞶遞, 如許恩數, 曠古所罕, 此生此世, 何以報答? 無寧謝絶榮途, 跧伏隴畝, 于與田夫野老, 誇示榮寵, 頌戴洪私, 沒齒自靖, 以爲萬分一...
○
長湍
府使
金鼎鎬
疏曰, 伏以臣, 直一庸愚下品耳。 荷聖恩於分符, 遂私願於奉檄, 惟當感戴洪造, 殫竭徵
[微]
分, 而其奈襪線無補於製錦, 鉛刀蔑效於解節, 未有牽架之術, 徒速費廩之譏, 夙宵憂懼, 惟譴荷是竢而已。 第念本邑處在孔路, 素稱凋癈, 近四五百年, 百弊俱萃, 衆瘼交集, 如大病方在膏肓, 脈理壅閼, 眞元涸耗, 危症敗兆, 疊現層出, 雖有華扁之良手, 亦當望見而却走, 實非昧方庸醫, 妄試雜劑, 以望其起死回生, 決矣。 臣自莅任以後, 詳察邑情, 參聽輿論, 細櫛文簿, 溯究弊源, 則奸竇先穿於吏手, 尾閭移洩於國穀, 駸駸然莫可收拾矣。 變通彌縫, 今已晩時, 因循延拖, 又復任置, 勢將邑民乃已, 矯捄之道, 不無經權之參互, 措劃之方, 有非營邑之擅便, 不得上徹朝廷, 以聽處分, 而臣徒行百里分憂之寄, 未盡一縣自效之義, 不避僭越, 輒事塵瀆, 極知萬萬悚惶, 嚴畏趑趄, 六朔于玆矣。 事甚閔隘, 冒死陳籲, 惟聖明少垂察焉。 蓋此邑弊, 指不勝摟, 毛難悉擧, 而其中最尤甚者, 稅有三年之未納, 糶無一包之當捧, 此誠目下莫大之憂也。 其肯䋜根柢, 卽是公貸也結逋也。 稱以公貸, 已甚不可, 至於結逋, 尤爲駭然。 此由冠蓋絡繹而莫給行廚之供, 倉庫罄竭而徒有虛簿之擁, 吏無聊賴, 廳匱遺財, 莫重進排, 當頭設策, 時急公錢, 輒挪春夏之際, 預捧民結, 隨處塗抹, 及其作結, 移錄大同, 民取其利, 吏自成逋, 一年二年, 看作例套, 千金百金, 滾成逋藪, 堂堂正供, 竟歸乾沒, 揆以事勢, 雖出迫不得已, 論以國法, 可謂蕩然無矣。 乙卯條大同米八百八十三石零內, 五百四十石, 當年已爲上納, 二百五石, 其時府使
鄭濟成
, 諉以官推入條, 又爲徵出於該吏, 以致不足於元納, 一百三十八石, 置爲吏逋, 丙辰條大同米一千二百二十二石零內, 五百五石, 當年已爲上納, 二百石, 輸置
京江
主人處, 捧授六百十八石, 盡爲吏逋, 丁巳條大同米九百石零內, 一百已爲上納, 一百四十石, 昨年支勅時貸用, 而會減不足, 歸屬無處, 七十二石, 各樣進排貸用, 而雖已會下, 尙未區劃, 六十九石零, 前前府使
林象鉉
, 稱以大同儲作, 蠲蕩雜費, 屬之官用, 五百十九石, 盡爲吏逋, 乙卯丙辰丁巳三年大同米未納, 合爲一千八百六十一石零, 而亦以還穀言之, 元會各穀折米一萬一千五百八十七石零內, 除各常賑戶曹加下及各邑在條九百三十九石零, 則實在一萬六百四十八石零, 盡爲吏奴逋, 生存可捧, 百無一二, 流亡絶戶, 十居八九, 父死而以其子載錄, 兄亡而使其弟替當, 年條久遠, 指徵無處, 每年勘簿, 耗上加耗, 便同無麵之飥, 不皮之毛, 雖施椎剝之政, 實無徵捧之道, 言念糶法, 極爲寒心。 竊伏念事無奈何, 弊到劇處, 不得不大更張大懲創, 然後弊局有蘇完之望, 公穀無欠逋之歎矣, 而百回揣量, 計無所施, 苟捄燃眉之急, 惟有排年一款而已。 大同米未納條, 以戶曹詳定例, 每石六兩式, 限五年排納, 還穀欠逋, 限十年除耗排捧, 則從正供可以充納, 還簿可以完捧, 然實係經法之外, 亦關曠絶之恩, 有非下邑賤臣所敢唐突仰請者, 而苟不如是, 則實無一二分可以矯釐, 區區愚忱, 不容泯默, 冒入文字, 臚陳事狀。 伏乞下臣此疏於廟堂, 詢其便否, 從長稟處, 一幸民邑, 以便公私, 仍治臣瀆撓僭妄之罪, 以爲不識
[職]
者之戒焉。 臣無任云云。 省疏具悉。 疏辭令廟堂稟處。
○
長湍
府使
金鼎鎬
疏曰, 伏以臣, 直一庸愚下品耳。 荷聖恩於分符, 遂私願於奉檄, 惟當感戴洪造, 殫竭徵
[微]
分, 而其奈襪線無補於製錦, 鉛刀蔑效於解節, 未有牽架之術, 徒速費廩之譏, 夙宵憂懼, 惟譴荷是竢而已。 第念本邑處在孔路, 素稱凋癈, 近四五百年, 百弊俱萃, 衆瘼交集, 如大病方在膏肓, 脈理壅閼, 眞元涸耗, 危症敗兆, 疊現層出, 雖有華扁之良手, 亦當望見而却走, 實非昧方庸醫, 妄試雜劑, 以望其起死回生, 決矣。 臣自莅任以後, 詳察邑情, 參聽輿論, 細櫛文簿, 溯究弊源, 則奸竇先穿於吏手, 尾閭移洩於國穀, 駸駸然莫可收拾矣。 變通彌縫, 今已晩時, 因循延拖, 又復任置, 勢將邑民乃已, 矯捄之道, 不無經權之參互,...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