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정조 16년
1792년 (임자)
1월
2월
3월
4월
윤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90책(탈초본 1708책) 정조 16년 8월 17일 계미
1792년 乾隆(淸/高宗) 57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晴
都承旨
徐邁修
坐
。左承旨
林濟遠
坐
。右承旨
李家煥
坐
。左副承旨
金孝建
坐
。右副承旨
李冕膺
坐直
。同副承旨
趙錫穆
坐直
。注書
徐有聞
病
李海淸
病
。假注書
洪樂游
仕
申龜朝
仕直
。事變假注書
安廷善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監察茶時를 한다는 金孝建의 啓
○
金孝建
啓曰, 大司憲
李鼎揆
在外, 執義
宋民載
, 掌令
李泰賢
·
權儐
, 持平
柳頤玄
呈辭, 持平
嚴耆
未肅拜,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金孝建
啓曰, 大司憲
李鼎揆
在外, 執義
宋民載
, 掌令
李泰賢
·
權儐
, 持平
柳頤玄
呈辭, 持平
嚴耆
未肅拜, 監察茶時之意,...
○
徐邁修
啓曰, 來二十一日, 朝參日次, 而國忌齋戒相値, 頉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徐邁修
啓曰, 來二十一日, 朝參日次, 而國忌齋戒相値, 頉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徐邁修
啓曰, 來二十一日, 輪對日次, 而國忌齋戒相値, 頉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徐邁修
啓曰, 來二十一日, 輪對日次, 而國忌齋戒相値, 頉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徐邁修
啓曰, 左副承旨
徐榮輔
, 今日不爲仕進,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
徐邁修
啓曰, 左副承旨
徐榮輔
, 今日不爲仕進,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李冕膺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李冕膺
落點。
○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李冕膺
落點。
○
李家煥
啓曰, 假注書
洪樂游
, 姑令仍察, 何如? 傳曰, 允。
○
李家煥
啓曰, 假注書
洪樂游
, 姑令仍察, 何如? 傳曰, 允。
○ 傳于
徐邁修
曰, 都承旨入侍。
○ 傳于
徐邁修
曰, 都承旨入侍。
○
金孝建
啓曰, 京畿監司
徐鼎修
, 依下敎, 來待矣。傳曰, 入侍。
○
金孝建
啓曰, 京畿監司
徐鼎修
, 依下敎, 來待矣。傳曰, 入侍。
○ 備邊司, 以
丁範祖
爲開城留守。
○ 備邊司, 以
丁範祖
爲開城留守。
徐榮輔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兵曹口傳政事, 副司直
徐榮輔
單付。
○ 兵曹口傳政事, 副司直
徐榮輔
單付。
○
徐邁修
啓曰, 應敎
李尙度
, 校理
金羲淳
, 副校理
李遇濟
, 副修撰
朴奎淳
, 再牌不進罷職傳旨今方捧入, 副校理
沈興永
, 修撰
李祉永
, 副修撰
尹光普
, 俱在外, 修撰
韓光植
, 陳疏留院, 玉堂上下番俱空, 已至多日, 事甚未安。未差之代, 政官牌招開政差出, 待下批仍卽牌招, 以爲推移入直之地, 何如? 傳曰, 違牌玉堂只推, 更爲牌招, 可也。
○
徐邁修
啓曰, 應敎
李尙度
, 校理
金羲淳
, 副校理
李遇濟
, 副修撰
朴奎淳
, 再牌不進罷職傳旨今方捧入, 副校理
沈興永
, 修撰
李祉永
...
○
徐邁修
啓曰, 卒領府事
李福源
成服日, 遣承旨致弔事, 命下矣。何承旨進去乎? 敢稟。傳曰, 同副承旨進去。
○
徐邁修
啓曰, 卒領府事
李福源
成服日, 遣承旨致弔事, 命下矣。何承旨進去乎? 敢稟。傳曰, 同副承旨進去。
○ 以慶尙監司
鄭大容
狀啓,
密陽府
李千世
等拯活人命論賞一款, 令該曹稟處事, 傳于
林濟遠
曰, 拯活人命, 至於此多, 其在激勸之道, 豈可循例回啓,
李千世
·
黃連正
·
禹洪濟
等, 依例加資, 今日內口傳下批, 成送有旨。
○ 以慶尙監司
鄭大容
狀啓,
密陽府
李千世
等拯活人命論賞一款, 令該曹稟處事, 傳于
林濟遠
曰, 拯活人命, 至於此多, 其在激勸之道, 豈可循例回啓,
李千世
·
黃連正
·...
○
李家煥
, 以御營廳言啓曰,
東郊
往十里居良人
表興得
·
金命金
等, 獵雉於峨嵯山下, 逢着中虎一頭捉納, 故依例封進, 而先殺手表興得, 木三疋·布二疋, 再殺手
金命金
, 木二疋·布二疋施賞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家煥
, 以御營廳言啓曰,
東郊
往十里居良人
表興得
·
金命金
等, 獵雉於峨嵯山下, 逢着中虎一頭捉納, 故依例封進, 而先殺手表興得, 木三疋·布二疋, 再殺手
金命金
, 木二疋·布二疋施賞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安東府使
申大升
疏曰, 伏以自天之佑, 百祿滋至, 流虹之慶, 三甲已周, 尺衣漸長, 供殿宮含飴之懽, 曆服無疆, 奠邦家措磐之業, 帀域臣民, 曷任蹈忭。仍伏念臣待罪下邑, 已過一年矣。才疏識短, 無一善狀, 每有素餐之愧, 恐孤分憂之責, 居常悚恧, 如無所措, 而目下邑事, 有萬分切悶者, 不避僭猥, 敢此附陳焉。本府素稱
嶠南
之都會, 而比年以來, 屢被水災, 田塍變革。且經疫癘, 閭里彫殘, 比如大屋子, 年久傾歪, 莫可收拾, 而論其弊首, 軍丁是已, 蓋其民戶之當盛, 日減月縮, 非復舊日
安東
, 而通計一邑之版籍, 士族班戶, 十居七八, 公私雜頉, 又居其半, 而各樣軍額, 摠爲一萬三百三十五名之多, 以若民數, 塡此軍丁, 每患不足, 誠一痼弊。臣於昨年辭陛時, 以寺奴婢査正事, 親承聖敎, 赴任之後, 首先査括, 幸得釐正, 至今安民, 北望攢手, 頌祝德意。而外此軍籍, 多是虛額, 老故逃散, 兼役疊徵, 極其紛然, 代頉之際, 艱辛充數, 殆同龜背之括毛, 而此際接見營關, 則以
榮川
邑軍額分定事, 有所劃送, 而合一千九十名內, 納布軍則各邑分定, 爲七百七十名,
安東
分定, 爲一百十七名, 馬軍則各邑爲十六名,
安東
爲二十四名, 束伍軍則各邑爲五十四名,
安東
爲一百九名, 摠而計之,
安東
所移來者, 爲二百五十名矣。當初朝家, 爲
榮
民除弊, 實是曠絶之澤, 在外邑對揚之道, 孰敢不竭蹶奉行。而第伏念本邑民情, 藉是一二名之移來者, 無於前而創於今, 則驛騷流離之患, 其勢必至。況爲近三百之添括乎? 又況本邑軍額之難充, 如前所陳乎? 且値今年, 水患風災之慘, 挽近所無, 一境民人, 遑遑有散四之慮, 而仰恃朝家懷保之恩, 僅姑安接, 而忽以他邑移來之軍丁, 猝然充括, 則民心之渙散, 可立以待, 以朝家一視之恩, 若洞燭此狀, 則不待臣言之畢, 而想有所矜惻垂恤, 而況朝家視
安東
, 與他邑自別, 前後蠲恤之澤, 殆偏一邑, 今若爲祛一
榮川
之弊, 而又生
安東
無窮之弊, 則其得失輕重, 果何如也。臣猥以無似, 出守玆邑, 目見爲弊之至此, 而若徒懷嚴畏, 不一仰陳, 則此負聖恩也, 瘝厥職也。玆敢冒昧陳聞伏乞聖明, 俯垂鑑諒, 亟降裁處之命焉。臣無任云云。答曰, 省疏具悉。
安東
雖廣, 添之以近三百軍丁, 其所難便, 誠如疏辭, 然爲
榮川
之弊, 有此裒益, 今不可銷刻, 令廟堂卽爲從長稟處。
○ 安東府使
申大升
疏曰, 伏以自天之佑, 百祿滋至, 流虹之慶, 三甲已周, 尺衣漸長, 供殿宮含飴之懽, 曆服無疆, 奠邦家措磐之業, 帀域臣民, 曷任蹈忭。仍伏念臣待罪下邑, 已過一年矣。才疏識短, 無一善狀, 每有素餐之愧, 恐孤分憂之責, 居常悚恧, 如無所措, 而目下邑事, 有萬分切悶者, 不避僭猥, 敢此附陳焉。本府素稱
嶠南
之都會, 而比年以來, 屢被水災, 田塍變革。且經疫癘, 閭里彫殘, 比如大屋子, 年久傾歪, 莫可收拾, 而論其弊首, 軍丁是已, 蓋其民戶之當盛, 日減月縮, 非復舊日
安東
, 而通計一邑之版籍, 士族班戶, 十居七八, 公私雜頉, 又居其半, 而各樣軍額, 摠爲一萬三百三十五名之多, 以若民數, ...
○ 答玉堂箚曰, 省箚具悉。
李晴
事, 設或借述, 設或借家, 似無關於本事, 至於疏與言之參涉酬酢, 箚中, 亦無可執之證案, 則有難以常時之親知, 遽歸之同浴, 雖欲一番査處, 以辨其䵝䵢, 當者不問, 則不當先問於渠, 不允。
○ 答玉堂箚曰, 省箚具悉。
李晴
事, 設或借述, 設或借家, 似無關於本事, 至於疏與言之參涉酬酢, 箚中, 亦無可執之證案, 則有難以常時之親知, 遽歸之同浴, 雖欲一番査處, 以辨其䵝䵢, 當者不問, 則不當先問於渠, 不允。
○ 壬子八月十七日辰時, 上御
誠正閣
。都承旨入侍時, 都承旨
徐邁修
, 假注書
申龜朝
, 記事官
洪樂游
·
林景鎭
, 以次進伏。上命
邁修
, 書傳敎曰, 新除授承旨, 待下批, 牌招察任, 玉堂箚子入之事。
出榻敎
左承旨入侍。
出榻敎
上命
邁修
, 書堂箚批答訖。敎曰,
李晴
之借家·借述云者, 事涉䵝䵢, 而曾見抄啓時, 晴之在家製進者, 稍勝於親試時, 至於親試時, 雖不成說, 亦能成篇, 若其疏章, 則不知其何如。大抵與
星漢
相親, 故有此等言矣。
濟遠
曰, 若一番査問, 則自可知之矣。上曰,
星漢
尙不問之, 況
李晴
乎?
邁修
曰,
星漢
尙不得一覈者, 是豈成說乎?
濟遠
曰, 臣曾以
星漢
事, 有所陳達, 而未蒙允兪, 尙不勝憤惋抑鬱之忱, 逆如
星漢
, 而尙不得一番鞫問, 故如
李晴
之爲枝葉者, 亦無忌憚矣。上曰, 下款事, 姑置之。上款事, 此何等至重至大之事, 則揆以常情, 寧有自服之理乎? 從若抵賴, 則無如之何矣。與其自斃於獄中, 曷若偃處於城闉, 大抵朝廷事, 寧不慨然, 上款事, 直驅之於
魯
·
禧
之次, 擧一世急急聲討, 今忽玩愒者, 寧有如許道理, 此非謂更事紛紜之意, 而事體則不當如是矣。
邁修
曰, 此是群下不誠之罪, 而揆以國綱, 萬萬寒心矣。上曰,
星漢
爲人, 誠甚怪駭, 曾於黃海都事書啓, 已知其言言不成說, 事事不近理, 其人事自來如此。且其間朝廷不用, 故發此等言矣。向批中近來無此作爲敎者, 未及商量, 而不善爲批矣。至於
師文
事, 尤不成說, 大司諫, 是何等職也。旣發之後, 則發啓請對, 似無不可, 而不此之爲, 囚之亦不以其道, 則豈可捨其子而先問其父乎? 至用一時權宜之道, 而今不知在於何處矣。
邁修
曰, 大諫引嫌之中, 陳疏者, 事面尤別, 以師文螻蟻之賤, 謂之詬天罵日, 則豈可置之不問乎? 終若不問, 則刑政乖矣。問之而若無詬罵之言, 則白脫猶或可也。而豈可初不問之乎?
濟遠
曰, 私書中, 春苑東三字, 是豈爲今日臣子所敢萌於心而筆諸書者乎? 上曰, 上款事, 連生風波, 此猶屬細事矣。上曰,
禧
·
魯
餘黨尙在云, 則不成說矣。不允左相之箚者, 實出於生道殺人之意也。某年義理, 若欲闡明, 則豈因一
柳星漢
而發端乎? 撐天地亘萬古之大義理, 不能闡明, 則將至於國不得爲國, 人不得爲人, 豈不欲以
師翰
己治之律, 施之於今日, 而今日異於前日, 故不得不如是矣, 大抵向國之誠, 豈異於大小朝, 而今以大義理, 畢竟出於公憤私憾, 則非但爲渠輩羞恥而已。
星漢
事出, 而於
李秉鼎
事善成,
九宗
事出, 而於前前右相事善成, 若欲攻前前右相, 則豈可以此攻之乎?
秉鼎
之言, 雖未的知, 而疏廳之酒肉淋灕云者,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罔極冤痛之事, 何可爲渠輩飮樂之資乎?
魯
·
禧
是何等窮天地亘萬古之凶逆乎? 今若出於乘機逞憾, 而當入而不入, 不當入而入, 則實無可言者, 萬萬駭痛然, 而朝廷之上, 無一人言者, 私室之中, 無一人慨憤者, 公議士論, 已無餘地矣。
濟遠
曰, 疏儒所爲, 誠極切痛, 而今則皆曰不知云, 尤極駭惋矣。上曰。皆曰不知, 則魍魎爲之乎? 當初設禁, 善否姑無論, 因
星漢
可言之會, 若出於斷斷腔血, 則何所不可, 而敢出逞憾之意乎? 至於再疏, 則又未知至於何境矣。
邁修
曰, 再疏則無人不入云矣。上曰, 初疏當入不入爲敎者。非眞曰, 當入之人獨漏之謂也。至於
李昌壽
, 於伊時, 備悉世間事, 有此樹立, 業欲褒嘉, 而以
秉鼎
之故, 尙未果焉。今番事出, 而於
秉鼎
, 可謂善成, 然無論某事, 若出腔血, 則不計生死, 一直做去, 可也。而事不成之後。皆曰, 不知云者, 非但朝廷之羞, 抑亦往牒之所未見, 紆靑拖紫, 行呼唱於道路者, 豈非可恥乎? 我國以義理爲主, 而君君臣臣之義, 到此盡矣, 予不忍多言矣。予於左相, 進用而委任者, 非予之意, 都承旨亦嘗知之, 當初左相見斥時, 多有爲左相稱冤者, 前前右相, 亦豈不云云乎? 旣相之後, 則群起交攻, 是豈成說乎?
邁修
曰, 近來俗習漸下, 少不如意, 則歸之於逆, 旣加之逆, 則不知虛實, 四面攻之, 逆之一字, 人臣之極惡大罪, 欲免護逆之名, 故不得不隨衆共討矣。
濟遠
曰, 左相之見斥, 自
時偉
始矣。上曰, 非
時偉
始, 已自
國榮
, 而
徐判府
, 亦繼而攻斥矣。大抵加之一字, 則全不識裏面, 而玉堂論之, 三司繼之, 故致此狼狽矣。上曰, 先朝
洪宇遠
事, 何如?
濟遠
曰, 甲午疏, 臣嘗見之矣。上曰,
林徵夏
事, 何如?
邁修
曰, 用一治一亂之言矣。
濟遠
曰, 其疏猶涉如何, 況如
星漢
之旣露眞贓者乎? 上曰, 以此較之,
星漢
所犯重矣。上曰,
趙德麟
事, 何如?
濟遠
曰, 臣則未見其疏矣。上曰, 疏本在政院, 何不見之乎?
邁修
曰, 見其疏則心骨俱寒矣。上曰。其疏雖曰, 如何, 其時疏, 亦多有甚於
德麟
者, 何獨於
德麟
疏而如此乎? 近來
嶺南
, 運數大通, 向日三策, 予不欲參涉, 一任主文, 而
嶺
儒自爲及第, 至於
金翰東
, 通東璧, 運數豈不通乎?
濟遠
曰,
趙德麟
通東璧, 今又有
金翰東
矣。上曰,
嶺南
人, 亦有通吏議者乎?
濟遠
曰, 曾在先朝,
權相一
, 以兩司, 通吏議副學矣。命退, 承史以次退出。
○ 壬子八月十七日辰時, 上御
誠正閣
。都承旨入侍時, 都承旨
徐邁修
, 假注書
申龜朝
, 記事官
洪樂游
·
林景鎭
, 以次進伏。上命
邁修
, 書傳敎曰, 新除授承旨, 待下批, 牌招察任, 玉堂箚子入之事。...
○ 壬子八月十七日巳時, 上御
重熙重
, 左副承旨入侍時, 左副承旨
金孝建
, 假注書
洪樂游
, 記注官
承膺祚
, 記事官
林景鎭
, 檢校直提學
徐有防
, 京畿監司
徐鼎修
, 檢校待敎
金祖淳
, 以次進伏訖。上敎
鼎修
曰, 秋獲方至何境耶?
鼎修
曰, 早稻幾爲收獲, 中晩稍姑未刈取, 而滌場似在來旬間矣。上曰, 日昨之雨, 果無爲害之慮否。
鼎修
曰, 二日霏微, 少不爲害, 而日氣如是和煖, 霜信漸退, 民事誠萬幸矣。上曰,
畿
農大體, 何如?
鼎修
曰, 農家年事, 專靠晩稻, 以今所見, 姑未判豐歉, 而日氣連好, 則登熟可期矣。上曰, 行幸日字之姑未命下者, 人馬往來之際, 或恐傷稼而然矣。欲待滌場後爲之, 卿之省部, 從近離發, 可也。命書傳敎曰, 畿伯入侍, 已下敎行幸, 當待滌場, 道臣出部, 從近爲之事, 令廟堂分付。
鼎修
曰, 東六陵及
元陵造泡寺
重建之役, 依備局行會, 今方次第經紀, 而所入物力, 太半米備, 振威客舍, 又是溫幸時行宮也。事體自別, 而年久頹毁, 不成貌樣, 該縣監, 方一新改建, 許多工役之自殘邑全當, 其勢誠末由矣。臣取考本營謄錄, 則年前, 以
豐德齊陵衍慶寺
改建事, 因禮堂所奏, 特許空名帖。且
坡州
·
高陽
·
水原
·
果川
等邑, 又以行幸時行宮, 每當修改之時, 亦許空名帖, 前後已例, 擧皆如此, 今若得空名帖五百張, 則庶可以塗抹分排, 故敢此仰達矣。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孝建
曰, 安東府使, 以陳弊上疏到院矣。上曰, 安東府使
申大升
上疏入之。
出榻敎
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壬子八月十七日巳時, 上御
重熙重
, 左副承旨入侍時, 左副承旨
金孝建
, 假注書
洪樂游
, 記注官
承膺祚
, 記事官
林景鎭
, 檢校直提學
徐有防
, 京畿監司...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