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정조 17년
1793년 (계축)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91책(탈초본 1722책) 정조 17년 10월 11일 신미
1793년 乾隆(淸/高宗) 58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行都承旨
徐邁修
坐
。行左承旨
閔台爀
坐
。右承旨
李勉兢
坐直
。左副承旨
南公轍
內閣直
。右副承旨
徐有秉
坐
。同副承旨
姜彝正
坐直
。注書
徐有聞
仕
一員未差。假注書
鄭文始
仕直
。事變假注書
李弘達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藥房提調
徐有防
, 副提調
徐邁修
啓曰, 伏未審日間, 聖體, 若何?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臣等率諸御醫, 趁早入診, 詳察聖候爲宜,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惠慶宮
氣候, 何如? 臣等不任區區伏慮, 敢來問安, 竝此仰稟。答曰, 知道。慈殿·慈宮氣候一樣, 卿等不必入侍矣。
○ 藥房提調
徐有防
, 副提調
徐邁修
啓曰, 伏未審日間, 聖體, 若何?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臣等率諸御醫, 趁早入診, 詳察聖候爲宜,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惠慶宮
氣候, 何如? 臣等不任區區伏慮, 敢來問安, 竝此仰稟。答曰, 知道。慈殿·慈宮氣候一樣, 卿等不必入侍矣。
藥房에서 王大妃殿 등에게 안부를 물음
○ 王大妃殿·
惠慶宮
·中宮殿, 藥房口傳問安。答曰, 知道。
○ 王大妃殿·
惠慶宮
·中宮殿, 藥房口傳問安。答曰, 知道。
內閣에서 안부를 물음
○ 殿講罷後, 內閣·政院·玉堂·藥房口傳問安。答曰, 知道。
○ 殿講罷後, 內閣·政院·玉堂·藥房口傳問安。答曰, 知道。
監察茶時를 한다는 徐有秉의 啓
○
徐有秉
啓曰, 大司憲
林蓍喆
, 執義
宋翼孝
, 掌令
鄭毅祚
, 持平
南涑
·
安廷善
呈辭, 掌令
姜鳳瑞
在外,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徐有秉
啓曰, 大司憲
林蓍喆
, 執義
宋翼孝
, 掌令
鄭毅祚
, 持平
南涑
·
安廷善
呈辭, 掌令
姜鳳瑞
在外, 監察茶時之意, ...
○
徐邁修
啓曰, 判義禁
洪檍
, 除拜後過三日, 不爲出肅, 依定式推考警責, 仍卽牌招察任, 何如? 傳曰, 允。
○
徐邁修
啓曰, 判義禁
洪檍
, 除拜後過三日, 不爲出肅, 依定式推考警責, 仍卽牌招察任, 何如? 傳曰, 允。
徐有聞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吏曹口傳政事, 注書,
徐有聞
單付。
○ 吏曹口傳政事, 注書,
徐有聞
單付。
○ 傳于
李勉兢
曰, 科次入侍。
○ 傳于
李勉兢
曰, 科次入侍。
○ 傳于
李勉兢
曰, 輪對官入侍。
○ 傳于
李勉兢
曰, 輪對官入侍。
○
李勉兢
, 以備邊司言啓曰, 兵曹參判
林濟遠
上疏批旨內, 卿疏, 盛言祛帖裏用軍服之爲實用, 而節財之要道, 考據該洽, 分柝
[析]
纖細, 至引
孝廟
朝故事以明之, 仍請沛然行之。向於重臣
李文源
筵奏也, 未能言下卽諾, 付之從違之間者, 特以因俗制治之義, 欲聞物情之便否, 卿之所請又如此, 令廟堂廣詢大臣諸宰, 指一稟處。行判中樞府事
朴宗岳
箚子批旨, 軍服事, 賓筵日, 僉議之如出一口, 太涉於鶻突矣, 今卿立異之論, 也亦可意, 卿箚, 以
孝廟
朝已試之有例爲證, 而可行於侍衛, 不可行於百官云者, 抑似然矣, 又曰, 竝存軍服戎服, 或行或否於城內外, 則其弊其費, 如前一般云云, 亦果然矣。旣有廣詢稟處之命, 此箚, 令廟堂一體看詳事, 命下矣。發遣郞廳, 收議於大臣諸宰, 則領中樞府事
蔡濟恭
以爲, 病思昏眩, 不能可否云, 行判中樞府事
金鍾秀
以爲, 祛帖裏用軍服之論, 蓋以身章制度, 別無意義, 實用便否, 大關利害, 則重臣之奏, 宰臣之疏, 人孰有異論, 而唯是國法, 每以變制爲重, 人情亦以創睹爲訝, 今若先從陵幸時, 侍衛與近臣爲始, 徐觀來頭便否, 然後次及百官班, 不害爲持重試可之道否, 區區賤見, 不專以省費惜才言也, 唯在聖上博詢而審處之云。兵曹判書
鄭好仁
以爲, 軍服便好事, 曾與諸臣, 已多商議, 淺見與守禦使, 無異同云矣。壯勇大將
金持默
以爲, 軍服·戎服之竝用於行陣, 旣涉繁冗, 不甚簡當, 而重臣·宰臣之奏語陳章, 皆出於省文具而從舊制之宜, 則極爲便當, 此後隨駕服色, 俱以軍服定制則似好云。訓鍊都正
趙心泰
以爲, 今以大小侍衛及郊外行幸時陪扈諸臣, 祛其戎服之具, 創以軍服之制, 一同改行之意, 重臣筵奏, 宰臣疏論, 槪出於取簡便切實用之意, 而亦寓夫惜財省弊之道, 臣亦無異議云。禁衛大將
李漢豐
以爲, 戎服之制, 旣無意義, 又其運用, 太不簡便, 宜有變通之論, 厥惟久矣, 今若常時侍衛及城外行幸時百官服色, 一依宰臣
林濟遠
之疏論, 皆以軍服定制, 則實合事宜, 而至於雀羽象毛之竝用, 法意有在, 則爲其辨別, 或用或否, 恐涉如何, 且軍校之中, 亦有資級高下, 則服色之皆仍其舊, 各隨其方者, 或似混雜云。行司直
鄭民始
, 戶曹判書
沈頤之
, 右參贊
洪秀輔
, 行副司直
徐有防
, 吏曹判書
金思穆
, 禮曹判書
閔鍾顯
, 行副司直
李秉鼎
以爲, 臣等軍服之議, 向日賓對, 已陳淺見, 今無更議者云。變更舊制, 理宜審愼, 此所以有判府事
朴宗岳
之箚論, 而臣等之意, 以爲軍服·戎服, 俱是陪衛之服, 而一班之內, 或着軍服, 或着戎服, 區別全無意義, 儀章徒致繁冗, 況羽笠廣袖之不便於戎行, 誠如諸議, 戰笠狹袖之試用於陪班, 旣有古例, 苟不悖於義而便於用, 則不必以變更爲拘, 純用軍服, 一定其制, 則恐合於省繁從便之道矣。凡城外行幸時, 則侍衛及百官, 竝用軍服, 城內動駕及殿座時則侍衛之官, 只用軍服, 朱笠帖裏之制, 自當革罷矣, 此外緞紗紬苧之隨品分別等細小節目, 竝須定制後, 更令有司, 商確定式, 以爲頒示遵用之地, 似合事宜。因此而又有不可不釐正者, 大抵近來縉紳之公服袖袂, 漸益廣闊, 殊非古例, 而至於皁隷輩帖裏之袖, 亦隨而廣, 幾至全帛之歎, 實多濫費之弊, 亦令爛商矯救之方, 公服袖袂, 一遵古式, 皁隷帖裏, 務從短狹, 恐不無復古省費之實效。且所謂氅衣, 雖是燕居所着, 亦係朝官之服, 而公服之裏, 旣用靑色, 私室之中, 必着白衣, 此亦不但斑䮕無義, 徒作糜費之資, 況於先朝, 亦嘗嚴禁白衣, 則及此衣章釐改之時, 尤宜永禁白氅, 以矯習俗矣, 上裁, 何如? 傳曰, 雖是無於古之事, 苟有所益, 當斷然行之, 況此軍服之式, 自昔有之, 又況溫幸所御, 載於儀文者乎? 然諸說, 皆以祛戎服, 然後當用軍服爲言, 而笠與帖裏, 旣屬舊制,
咸興本宮
, 亦有藏奉之本, 則戎服不可祛也, 軍服通用事置之, 兩條附陳事, 當言於登對時矣。
○
李勉兢
, 以備邊司言啓曰, 兵曹參判
林濟遠
上疏批旨內, 卿疏, 盛言祛帖裏用軍服之爲實用, 而節財之要道, 考據該洽, 分柝
[析]
纖細, 至引
孝廟
朝故事以明之, 仍請沛然行之。向於重臣
李文源
筵奏也, 未能言下卽諾, 付之從違之間者, 特以因俗制治之義, 欲聞物情之便否, 卿之所請又如此, 令廟堂廣詢大臣諸宰, 指一稟處。行判中樞府事...
○ 傳于
姜彝正
曰, 坐直承旨入侍。
○ 傳于
姜彝正
曰, 坐直承旨入侍。
○ 以校書校理
柳英喆
, 承文副正字
李垿
, 專經文臣殿講居不禁推傳旨, 傳于
姜彝正
曰, 與武臣居不人, 各於本司入直, 能誦後, 草記替直。
○ 以校書校理
柳英喆
, 承文副正字
李垿
, 專經文臣殿講居不禁推傳旨, 傳于
姜彝正
曰, 與武臣居不人, 各於本司入直, 能誦後, 草記替直。
南公轍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南公轍
落點。
○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南公轍
落點。
○
徐邁修
啓曰, 司饔院官員, 以監膳提調意啓曰, 漁夫貢人等呼訴內, 卽今冬節已屆, 魚族隱入, 設綱屢日, 終不捉得, 闕供生事, 迫在朝夕云, 每年如此之時, 以他可合之魚及活鷄, 例有參半代封之規, 而莫重御供, 自下不敢擅便, 惶恐敢啓。傳曰, 代封。
○
徐邁修
啓曰, 司饔院官員, 以監膳提調意啓曰, 漁夫貢人等呼訴內, 卽今冬節已屆, 魚族隱入, 設綱屢日, 終不捉得, 闕供生事, 迫在朝夕云, 每年如此之時, 以他可合之魚及活鷄, 例有參半代封之規, 而莫重御供, 自下不敢擅便, 惶恐敢啓。傳曰, 代封。
○
徐有秉
, 以兵曹言啓曰, 專徑武臣居不人, 各於本司入直, 能誦後, 草記替直事, 命下矣。依下敎闕內各廳官員及其餘各司官員, 各營將官, 能誦間入直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徐有秉
, 以兵曹言啓曰, 專徑武臣居不人, 各於本司入直, 能誦後, 草記替直事, 命下矣。依下敎闕內各廳官員及其餘各司官員, 各營將官, 能誦間入直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勉兢
以訓鍊都監言啓曰, 依傳敎武臣殿講居不本局哨官
李仁達
, 能誦間使之入直於
南營
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勉兢
以訓鍊都監言啓曰, 依傳敎武臣殿講居不本局哨官
李仁達
, 能誦間使之入直於
南營
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勉兢
, 以禁衛營言啓曰, 依傳敎專經武臣殿講時居不本營哨官
李鎭國
·
金仁喆
, 今日爲始, 能誦間入直本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勉兢
, 以禁衛營言啓曰, 依傳敎專經武臣殿講時居不本營哨官
李鎭國
·
金仁喆
, 今日爲始, 能誦間入直本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勉兢
, 以御營廳言啓曰, 依傳敎專經武臣殿講時居不本廳把摠
徐有建
, 今日爲始, 能誦間入直於
東營
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勉兢
, 以御營廳言啓曰, 依傳敎專經武臣殿講時居不本廳把摠
徐有建
, 今日爲始, 能誦間入直於
東營
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勉兢
, 以摠戎廳言啓曰, 專經武臣居不人, 各於本司入直, 能誦後, 草記替直事, 命下矣。依傳敎本廳哨官
沈
, 能誦間入直于
鍊戎臺本營
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勉兢
, 以摠戎廳言啓曰, 專經武臣居不人, 各於本司入直, 能誦後, 草記替直事, 命下矣。依傳敎本廳哨官
沈
, 能誦間入直于
鍊戎臺本營
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癸丑十月十一日卯時, 上御
熙政堂
。親臨專經文武臣, 日次儒生殿講入侍時, 行都承旨
徐邁修
, 行左承旨
閔台爀
, 右承旨
李勉兢
, 左副承旨
鄭大容
, 右副承旨
徐有秉
, 同副承旨
姜彝正
, 假注書
洪樂游
·
鄭文始
, 記注官
承膺祚
, 記事官
徐有聞
, 檢校直提學
徐有防
·
徐鼎修
, 檢校直閣
南公轍
, 文臣殿講考官行判中樞府事
朴宗岳
, 行司直
鄭民始
, 戶曹參判
金履禧
, 參考官行副司直
李義弼
, 成均館直講
李肇源
, 弘文館副應敎
鄭東榦
, 兵曹正郞
洪大協
, 武臣殿講考官行刑曹判書
李文源
, 戶曹判書
沈頤之
, 行副司直
徐有大
, 參考官行副護軍
南志默
, 副司果
李貞運
, 前正郞
朴吉源
, 成均館典籍
韓用鐸
以次侍立。上具翼善冠·衮龍袍出陞座, 諸試官, 應製應講人入拜位, 引儀唱行四拜禮訖, 諸臣進伏。
宗岳
曰,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宗岳
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宗岳
曰,
惠慶宮
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上曰, 昨日上齋生, 皆令待令, 而不爲入庭, 坐直承旨, 若能分明指揮, 豈有未及之理乎? 命書榻敎曰, 坐直承旨及大司成, 從重推考。
邁修
曰, 副應敎
鄭東榦
, 旣入闕中, 不爲肅謝, 推考警責,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命書榻敎曰, 殿講試官
朴宗岳
·
徐有防
·
趙宗鉉
·
李義弼
·
李肇源
·
鄭東榦
·
洪大協
, 製述試官爲之。又命書榻敎曰, 今日日次儒生殿講時, 治經生外, 以製代講。又命書榻敎曰, 行副司直
趙宗鉉
·
李致中
·
徐有防
, 文臣殿講試官加差下, 武所試官
朴吉源
·
李貞運
, 文臣殿講進去。又命書榻敎曰, 翰林
徐有聞
, 口傳還付注書, 先入侍後謝恩。仍命文武臣儒生試官開講訖。上命
有防
書銘題後, 敎
台爀
·
勉兢
等曰, 今日, 卽國初誕日, 以製代講, 意有在焉, 當賜第, 卿等以試所承旨, 仍爲坐此收券, 此意傳于諸生處。引儀唱禮畢, 諸臣以次退出。
○ 癸丑十月十一日卯時, 上御
熙政堂
。親臨專經文武臣, 日次儒生殿講入侍時, 行都承旨
徐邁修
, 行左承旨
閔台爀
, 右承旨
李勉兢
, 左副承旨
鄭大容
, 右副承旨
徐有秉
, 同副承旨...
○ 癸丑十月十一日申時, 上御
誠正閣
。科次入侍時, 行左承旨
閔台爀
, 右承旨
李勉兢
, 同副承旨
姜彝正
, 假注書
鄭文始
, 記注官
金良倜
·
承膺祚
, 檢校直閣
南公轍
, 考官行判中樞府事
朴宗岳
, 行副司直
徐有防
·
趙宗鉉
, 參考官副司直
李義弼
, 成均館直講
李肇源
, 弘文館副應敎
鄭東榦
, 兵曹正郞
洪大協
, 以次進伏。上命
宗岳
等考券訖, 命書傳敎曰, 今日御題, 可以知逢是日識是日之意, 況以製述行之居首, 當用殿講純通例, 頌居首三下一生員
李東萬
, 直赴殿試, 之次生員
李鈺
·
趙冕鎭
, 進士
宋翼淵
·
南巖老
·
趙經鎭
, 各給二分, 講六通一略, 幼學
金孝秀
, 旣未純通, 直赴非可論, 而前此一日之內, 十四次比較, 幾至十年之久, 伊後累次比較, 尙不得賜第者, 以其每爲之次也, 其在惜才之意, 又豈可膠守於眞箇居首之時乎? 亦爲直赴殿試, 之次通幼學
愼宜學
, 給二分, 略儒生, 各賜紙二卷·筆三枝·墨二笏, 粗儒生, 各賜紙一卷·筆二枝·墨一笏。又命書傳敎曰, 左副承旨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待下批牌招察任。上曰, 輪對官入侍。賤臣承命出傳, 與戶曹正郞
鄭東敎
, 宗親府典簿
洪大榮
, 內資奉事
沈師民
, 司圃別提
李可運
, 尙瑞院副直長
盧
, 偕入進伏。上曰, 除遺在, 只陳所懷。
東敎
等曰, 無所懷可達者矣。仍命
東敎
等先退。上敎賤臣曰, 殿講居首
金孝秀
招入, 呼進退訖, 以俄者賞格下敎, 誦傳, 可也。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癸丑十月十一日申時, 上御
誠正閣
。科次入侍時, 行左承旨
閔台爀
, 右承旨
李勉兢
, 同副承旨
姜彝正
, 假注書
鄭文始
, 記注官
金良倜
·...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