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정조 18년
1794년 (갑인)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91책(탈초본 1727책) 정조 18년 3월 17일 갑진
1794년 乾隆(淸/高宗) 59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行都承旨
洪明浩
坐
。左承旨
李勉兢
坐
。右承旨
洪仁浩
坐直
。左副承旨
李益運
坐
。右副承旨
南公轍
坐
。同副承旨
尹致性
坐直
。注書
鄭文始
病
一員未差。假注書
洪樂浚
仕
李勉昇
仕直
。事變假注書
尹致永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內閣 등에서 상에게 안부를 물음
○ 上詣
景慕宮
。展拜罷後, 內閣·政院·玉堂·藥房口傳問安。答曰, 知道。還內後, 內閣·政院·玉堂·藥房口傳問安。答曰, 知道。
○ 上詣
景慕宮
。展拜罷後, 內閣·政院·玉堂·藥房口傳問安。答曰, 知道。還內後, 內閣·政院·玉堂·藥房口傳問安。答曰, 知道。
監察茶時를 한다는 洪仁浩의 啓
○
洪仁浩
啓曰, 大司憲·執義·掌令一員, 持平二員未差, 掌令
趙鎭井
在外,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洪仁浩
啓曰, 大司憲·執義·掌令一員, 持平二員未差, 掌令
趙鎭井
在外,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傳于
南公轍
曰, 出宮門路,
協陽門
爲之。
○ 傳于
南公轍
曰, 出宮門路,
協陽門
爲之。
○
李勉兢
啓曰, 三皇忌辰日望拜禮, 前期一日取稟事, 曾有先朝受敎矣。今十九日
毅宗皇帝
忌辰日親行望拜禮, 何以爲之? 敢稟。傳曰, 謹當躬詣皇壇, 行望拜禮, 齋宿處所, 從便爲之, 該房知悉。
○
李勉兢
啓曰, 三皇忌辰日望拜禮, 前期一日取稟事, 曾有先朝受敎矣。今十九日
毅宗皇帝
忌辰日親行望拜禮, 何以爲之? 敢稟。傳曰, 謹當躬詣皇壇, 行望拜禮, 齋宿處所, 從便爲之, 該房知悉。
○ 以司僕正望筒, 傳于
洪仁浩
曰, 前正入直擧行勤幹, 仍任。
○ 以司僕正望筒, 傳于
洪仁浩
曰, 前正入直擧行勤幹, 仍任。
○ 以
柳師模
·
申龜朝
·
安思烈
·
李宜秀
·
金宅和
·
趙恩錫
·
金儀祥
·
成範鎭
·
白師斌
囚單子, 傳于
南公轍
曰, 付過放送。
○ 以
柳師模
·
申龜朝
·
安思烈
·
李宜秀
·
金宅和
·
趙恩錫
·...
○ 以兵曹監軍望單子, 傳于
李益運
曰,
沈普永
·
李宇炯
·
尹持昇
改差, 令該曹口傳差出。
○ 以兵曹監軍望單子, 傳于
李益運
曰,
沈普永
·
李宇炯
·
尹持昇
改差, 令該曹口傳差出。
李重蓮 등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吏曹口傳政事, 以
李重蓮
·
金銑
·
朴鍾淳
爲兵曹佐郞。
○ 吏曹口傳政事, 以
李重蓮
·
金銑
·
朴鍾淳
爲兵曹佐郞。
○ 以全羅監司
李書九
狀啓, 右水營斫木事實嚴査陳聞, 令廟堂稟處事, 傳于
李益運
曰, 前水使
李東植
之不體軫念民弊之意, 多縱吏校, 任其行止, 敢有不干之山郡貽弊之擧者, 萬萬駭然。況所謂沿邑分定處出浦道里, 遠或爲二三十里云者, 尤爲駭然。其罪狀, 何待廟堂之稟處乎? 爲先罷職, 仍令該府, 拿問處之, 以礪他道,
嶺南
漕船添載之說, 亦豈成說乎? 廟堂至今不爲分付向下傳敎乎? 近來事關民重, 罕聞訏謨, 賓對輒須特敎, 籌坐依舊間闊, 如是而安得不勞佚倒置乎? 此所以慨然於左相者, 又或因此責成之敎, 胥命金吾, 更煩酬應, 尤豈非慨然處乎? 以此意, 令備郞傳諭于左相。
○ 以全羅監司
李書九
狀啓, 右水營斫木事實嚴査陳聞, 令廟堂稟處事, 傳于
李益運
曰, 前水使
李東植
之不體軫念民弊之意, 多縱吏校, 任其行止, 敢有不干之山郡貽弊之擧者, 萬萬駭然。況所謂沿邑分定處出浦道里, 遠或爲二三十里云者, 尤爲駭然。其罪狀, 何待廟堂之稟處乎? 爲先罷職, 仍令該府, 拿問處之, 以礪他道,
嶺南
漕船添載之說, 亦豈成說乎? 廟堂至今不爲分付向下傳敎乎? 近來事關民重, 罕聞訏謨, 賓對輒須特敎, 籌坐依舊間闊, 如是而安得不勞佚倒置乎? 此所以慨然於左相者, 又或因此責成之敎,...
○ 傳于
李益運
曰, 全羅兵使之代, 令該曹口傳差出。
○ 傳于
李益運
曰, 全羅兵使之代, 令該曹口傳差出。
○
李益運
, 以兵曹言啓曰, 今三月朔武臣堂上祿試射, 以十八日退行事, 草記蒙允矣。
皇壇
望拜禮齋戒相値, 以二十日退行之意, 敢啓。傳曰, 望拜禮例無用齋之規, 至於淸齋一宿, 卽不敢處於私室之意也。凡於奉室, 行禮前一日, 亦爲一宿, 淸齋則此亦可以用齋乎? 旣無定式之法典, 又無可考之前例, 則豈可爲此草記乎? 當該堂上, 從重推考, 捧納承旨, 亦爲推考, 此草記勿施還給。
○
李益運
, 以兵曹言啓曰, 今三月朔武臣堂上祿試射, 以十八日退行事, 草記蒙允矣。
皇壇
望拜禮齋戒相値, 以二十日退行之意, 敢啓。傳曰, 望拜禮例無用齋之規, 至於淸齋一宿, 卽不敢處於私室之意也。凡於奉室, 行禮前一日, 亦爲一宿, 淸齋則此亦可以用齋乎? 旣無定式之法典, 又無可考之前例, 則豈可爲此草記乎? 當該堂上, 從重推考, 捧納承旨, 亦爲推考, 此草記勿施還給。
○
李益運
, 以兵曹言啓曰, 今三月十九日皇
壇望
拜禮時, 侍衛軍兵及墻外環衛軍兵, 當爲磨鍊, 而今月初九日奉室行禮時, 入直禁軍, 侍衛挾輦軍一百名磨鍊, 鎗劍軍置之墻外, 環衛軍·訓局軍五哨排立矣, 今番則何以爲之乎? 敢稟。傳曰, 訓局出番軍二哨, 各處外營入直軍, 除營直都領, 餘依初九日例, 可也。
○
李益運
, 以兵曹言啓曰, 今三月十九日皇
壇望
拜禮時, 侍衛軍兵及墻外環衛軍兵, 當爲磨鍊, 而今月初九日奉室行禮時, 入直禁軍, 侍衛挾輦軍一百名磨鍊, 鎗劍軍置之墻外, 環衛軍·訓局軍五哨排立矣, 今番則何以爲之乎? 敢稟。傳曰, 訓局出番軍二哨, 各處外營入直軍, 除營直都領, 餘依初九日例, 可也。
○
李益運
, 以兵曹言啓曰, 水原留守
趙心泰
狀啓判付內, 一念本府, 豈能寤寐少弛乎? 鑿斯之勞, 城彼之役, 尤所耿耿憧憧者, 雖於一工一民之弊痼, 猶且軫念不置, 況如許之事之爲當者, 私情之切苦者乎? 屢勤下敎, 守臣避嫌太過, 今始登聞, 拘於姓同之親, 使爲所重推及之恩典, 一爲一否, 以致斑駁, 可乎? 出身
趙
, 令該曹, 宣傳官武兼中今日政擬入, 前郞廳
尹潑
收用之方, 令兵判, 問于摠理大臣草記, 此後如此之類, 守臣之不卽登聞者, 大臣察飭事傳之事, 命下矣。依下敎, 問于摠理使
蔡濟恭
處, 則以爲
尹潑
, 旣無前銜, 則其所收用, 當如閑良或士人之例, 令各營門, 先付將校後, 自該曹, 待窠收用邊將, 不然則能麽兒郞廳之類, 待窠調用, 亦無不可云矣, 敢啓。傳曰, 依摠理大臣言爲之, 可也。
○
李益運
, 以兵曹言啓曰, 水原留守
趙心泰
狀啓判付內, 一念本府, 豈能寤寐少弛乎? 鑿斯之勞, 城彼之役, 尤所耿耿憧憧者, 雖於一工一民之弊痼, 猶且軫念不置, 況如許之事之爲當者, 私情之切苦者乎? 屢勤下敎, 守臣避嫌太過, 今始登聞, 拘於姓同之親, 使爲所重推及之恩典, 一爲一否, 以致斑駁, 可乎? 出身
趙
, 令該曹, 宣...
○
李益運
, 以兵曹言啓曰, 內吹螺赤及龍虎營兼內吹今春等習角賞木, 依啓下別單, 分等施賞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益運
, 以兵曹言啓曰, 內吹螺赤及龍虎營兼內吹今春等習角賞木, 依啓下別單, 分等施賞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益運
, 以御營廳言啓曰, 今三月十七日
景慕宮
展拜時, 依兵曹節目,
弘化門
入直軍五十名,
集春營
入直軍四十名除出, 大將臣
李敬懋
率領,
弘化門
外, 分左右排立,
東營
入直軍三十名除出, 該入直把摠
柳煥寅
率領, 宮大門外把守, 而竝待標信出用, 解嚴後各還本處入直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益運
, 以御營廳言啓曰, 今三月十七日
景慕宮
展拜時, 依兵曹節目,
弘化門
入直軍五十名,
集春營
入直軍四十名除出, 大將臣
李敬懋
率領,
弘化門
外, 分左右排立, ...
○
觀旂橋
駐輦所入侍儒生應製御考榜, 賦三上生員
金處巖
, 年四十, 本
安山
居京, 父生員
養直
, 進士
李日煒
, 年五十四, 本
全州
居
鎭川
, 父進士
亨植
, 以上比較。次三中進士
沈厚鎭
, 年四十一, 本
靑松
居
水原
, 父正言
重奎
, 生員
權丕應
, 年四十一, 本
安東
居京, 父通德郞
若性
, 以上各紙二卷, 筆三枝, 墨一笏。三下進士
李始源
, 年四十二, 本
延安
居京, 父行司直
敏輔
, 幼學
趙道寬
, 年五十六, 本
楊州
居京, 父學生
彬
, 生員
辛景愈
, 年五十三, 本
靈山
居京, 父學生
命相
, 生父通德郞
命聖
, 進士
河瑞復
, 年六十, 本
晉州
居
江陵
, 父通德郞
起龍
, 以上各紙一卷, 筆二枝, 墨一笏。次上進士
趙道宇
, 年五十九,
本楊
州居京, 父學生
彬
, 幼學
朴宗薰
, 年二十二, 本
潘南
居京, 父幼學
參源
, 進士
金處明
, 年三十二, 本
安山
居京, 父府使
養和
, 生父府使
養厚
, 生員
李復性
, 年四十五, 本
廣州
居
天安
, 父學生
鉉周
, 幼學
車敬履
, 年二十七, 本
延安
居
肅川
, 父幼學
尙五
, 生員
李重淳
, 年三十五, 本
延安
居京, 父令
寅燮
, 進士
宋翼淵
, 年二十八, 本
礪山
居京, 父同知
準明
, 幼學
金泰鍾
, 年三十, 本
安山
居京, 父郡守
處淳
, 幼學
李敦秀
, 年二十八, 本
延安
居京, 父府使
學源
, 生員
李永老
, 年二十三, 本
慶州
居京, 父參判
敬倫
, 幼學
魏迪喆
, 年二十九, 本
長興
居
咸興
, 父及第
光軫
, 進士
李田秀
, 年三十六, 本
延安
居京, 父府使
學源
, 幼學
朴宗履
, 年二十八, 本
潘南
居京, 父直長
彬源
, 幼學
金啓溫
, 年二十二, 本
江陵
居京, 父判書
魯鎭
, 幼學
李厚五
, 年三十二, 本
全州
居京, 父
海溪君
, 生父
西淸君煋
, 進士
許綜
, 年六十六, 本
金海
居
延豐
, 父生員
㻋
, 進士
宋文顯
, 年五十一, 本
鎭川
居京, 父幼學
弼休
, 幼學
李海魯
, 年三十三, 本
韓山
居京, 父縣監
元采
, 進士
魚用升
, 年六十, 本
咸從
居
公州
, 父通德郞
錫疇
, 進士
尹浣
, 年四十七, 本
坡平
居京, 父通德郞
之鐸
, 幼學
吳仁權
, 年四十二, 本
海州
居
成川
, 父學生
命普
, 生父幼學
命裕
, 生員
朴宗羽
, 年五十, 本
潘南
居京, 父正郞
麟源
, 以上各紙一卷。詩三上幼學
朴齊家
, 年四十五, 本
密陽
居京, 父承旨
玶
, 生員
李是釬
, 年四十一, 本
驪州
居
春川
, 父生員
載爀
, 以上比較。次三中進士
李祥發
, 年五十, 本
永川
居
義城
, 父幼學
宜白
, 幼學
李義樂
, 年三十五, 本
全州
居京, 父郡守
龍中
, 幼學
金在元
, 年二十七, 本
光山
居京, 父縣令
箕應
, 以上各紙二卷, 筆三枝, 墨三笏。三下進士
鄭璞
, 年六十一, 本
草溪
居
安東
, 父學生
光柱
, 幼學
李廷觀
, 年二十六, 本
全州
居京, 父通德郞
章慶
, 生父通德郞
全慶
, 幼學
尹顯大
, 年三十二, 本
坡平
居京, 父通德郞
守晩
, 幼學
金克鉉
, 年十七, 本
金海
居京, 父引儀
獻祚
, 進士
洪樂玄
, 年三十, 本
豐山
居
天安
, 父通德郞
瞻漢
, 以上各紙一卷, 筆二枝, 墨一笏。次上幼學
李期榮
, 年二十二, 本
慶州
居京, 父副司直
集斗
, 幼學
朴致永
, 年五十五, 本
密陽
居京, 父進士
性源
, 幼學
沈英錫
, 年二十八, 本
靑松
居京, 父通德郞
㴛
, 進士
權
, 年三十六, 本
安東
居京, 父通德郞
植
, 幼學
申在邦
, 年十八, 本
平山
居京, 父縣監
光儀
, 生父正郞
光直
, 進士
李膺禧
, 年六十二, 本
延安
居
開城府
, 父學生
光奎
, 幼學
李魯新
, 年三十三, 本
驪州
居
水原
, 父通德郞
運杰
, 生父幼學
運烈
, 進士
權煋
, 年五十七, 本
安東
居
連山
, 父學生
碩東
, 幼學
魚在修
, 年三十一, 本
咸從
居父參奉
用賓
, 進士
李基弘
, 年四十六, 本
廣州
居京, 父同知
尙琦
, 以上紙一卷, 比較榜表倍畫。三上生員
金處巖
, 年四十, 本
安山
居京, 父生員
養直
, 給一分, 三下生員
李是釬
, 年四十一, 本
驪州
, 父生員
載爀
, 更進士
李日煒
, 年五十四, 本
全州
居
鎭川
, 父進士
亨植
, 外幼學
朴齊家
, 年四十五, 本
密陽
居京, 父承旨
玶
, 以上各紙三卷, 筆五枝, 墨三笏。
○
觀旂橋
駐輦所入侍儒生應製御考榜, 賦三上生員
金處巖
, 年四十, 本
安山
居京, 父生員
養直
, 進士
李日煒
, 年五十四, 本
全州
居
鎭川
, 父進士...
○ 御題若不記錄, 謂洛無人賦, 生員
金處巖
三上, 繄授几與設席, 古有人曰
周
·
召
。觴隨波於彩舫, 筆生花於文壘。如吾詩之不成, 後視今而謂何? 指英俊之合宴, 筮華藻之增耀。
洛
人於斯爲盛, 蓋文章之都會。扁樓臺而記勝, 譜花竹而擅遊。文峯屹於翠嵩, 馬之冀而珠海。
靑雲橋
兮犀帶, 迨月三而式敎。牽遲日而錦纜, 鬪輕風而璧車。衢謠騰於聖化, 樂昇平之煙花。翁爲主於
洛
讌, 幾箇豪於長纓。時鸎花而共樂, 價驪珠兮誰爭? 環東
洛
以地靈, 傾海內之詞客。今四美其畢具, 倘無記則焉若? 名難識於
蘭亭
, 詩誰傳於
金谷
? 天假余以大塊, 擬國家之鳴盛。詩洋洋又賦瀏, 不可無乎此中。來我客有十五, 摠
洛陽
之才子。璆鏘鳴兮瓊珮, 澹天機兮容與。惟勝事之鋪張, 文藻宅於水涯。時之和兮歲豐, 記開成之二載。苟赤幟之未豎, 曾謂
洛
之有士。繁華稱於帝京, 況奎躔之輝耀。簪紳登於祓筵, 頌至化之作成。騰蛟閃以起鳳, 歌白雪兮誰唱? 蒼顔頹於座間, 山水爲之生輝。詩有令於柳邊, 酒爲政於花底。文瀾湧以紫虬, 水東西而幾家。金聲鏗於擲地, 我先賦而君次。翹勝會於
洛
中, 韙裵公之風流。
○ 御題若不記錄, 謂洛無人賦, 生員
金處巖
三上, 繄授几與設席, 古有人曰
周
·
召
。觴隨波於彩舫, 筆生花於文壘。如吾詩之不成, 後視今而謂何? 指英俊之合宴, 筮華藻之增耀。
洛
人於斯爲盛, 蓋文章之都會。扁樓臺而記勝, 譜花竹而擅遊。文峯屹於翠嵩, 馬之冀而珠海。
靑雲橋
兮犀帶, 迨月三而式敎。牽遲日而錦纜, 鬪輕風而璧車。衢謠騰於聖化, 樂昇平之煙花。翁爲主於...
○ 御題明日召
白居易
等, 合宴于舟中, 登臨泝沿, 顧謂四座賦之七言古詩, 幼學
朴齊家
三上。天下之中三月三, 碧玉新流靑翰舟。人多如雨士如鯽, 上公峩峩居上頭。匼帀衣香迷百里, 照爛花光連九州。東都故事徵逸詩, 隨波羽觴昉
成周
。不數酸寒永和帖, 何必區區
李膺
儔? 萬古神嵩靑未了, 元氣淋漓凝不收。大唐禮樂彌寰宇, 老夫宣化而承流。諸公摠是作賦才, 願垂文藻鋪鴻猷。彩筆如椽橫四海, 山高水長窮冥搜。詩卷長留天地間, 盛事可以鳴千秋。天津縹緲象天漢, 彷彿乘槎侵斗牛。香車筍轎簇成堆, 錦纜牙檣衝白鷗。夾岸垂楊吹麯塵, 波間照影明朱樓。樂句蒼茫水嬉張, 琵琶笙笛聯箜篌。澄泥硯配薛濤牋, 蕩槳小舟詩可郵。春臺冉冉玉燭調, 壽域熙熙白髮稠。詩情酒態兩未央, 水步如煙芳草柔。流水游龍暝不散, 一輪明月船舷浮。午橋花竹入望來, 召伯棠陰忝居留。文章勝事關時運, 先數開城第一遊。
○ 御題明日召
白居易
等, 合宴于舟中, 登臨泝沿, 顧謂四座賦之七言古詩, 幼學
朴齊家
三上。天下之中三月三, 碧玉新流靑翰舟。人多如雨士如鯽, 上公峩峩居上頭。匼帀衣香迷百里, 照爛花光連九州。東都故事徵逸詩, 隨波羽觴昉
成周
。不數酸寒永和帖, 何必區區
李膺
儔? 萬古神嵩靑未了, 元氣淋漓凝不收。大唐禮樂彌寰宇, 老夫宣化而承流。諸公摠是作賦才, 願垂文藻鋪鴻猷。彩筆如椽橫四海, 山高水長窮冥搜。詩卷長留天地間, 盛事可以鳴千秋。天津縹緲象天漢, 彷彿乘槎侵斗牛。香車筍轎簇成堆, 錦纜牙檣衝白鷗。夾岸垂楊吹...
○ 御題擬唐
李白
謝呼來表, 生員
金處巖
三上。麯孽爲忘形之友, 樂存飮斯,
蓬萊
有可到之期, 恩荷來汝。俾童羖出, 不俟駕行。伏念臣技拙賦鸎, 時際來鳳,
沈香亭
曲宴, 榮侈黃封之宣恩, 上雲樂新篇, 誠篤紫宸之獻壽。屬當蓮池泛龍舟之會, 偶作杏帘醉鸚盃之眠, 紫禁飾一豫之儀, 錦纜初引, 黃壚酣五齊之味, 玉山自頹。聖代之昇平幸逢, 政仰與衆樂樂, 學士之淸狂如許, 渾忘侍君朝朝。第玆適不來之蹤, 敢希呼與歡之寵, 醉飽不足怪耳, 縱軫無我爲尤。相見何其晩耶? 寧期自公而召。從酒人市中之醉, 未逐鵷鷺之翩躚, 仰春船天上之遊, 何關鳧雁之來去? 不意靑衫之醉臥, 遽紆紫衣之命招,
長安
之樽且停, 呼女起也, 太液之舟方艤, 來吾導之。惟微臣醉不省之辰, 猶覺退有餘戀, 以聖主常欲見之眷, 至令召與同歡, 自幸惠然肯來, 切感不命之退, 彩舫之遊事爛熳, 更覩千甕之醅香, 玉溆之醉步躝跚, 寧堪八叉之成賦。一身榮耀, 奚但龍顔之趨陪? 兩腋扶登, 偏荷鳳池之恩液, 有來而已, 喚醒之辰。玆蓋伏遇皇帝陛下, 玉燭調治, 瑤圖御極, 崇奬藻繪, 集
梁園
授簡之賢, 樂育英才, 騰周宮饗簋之詠。爰推鴻造, 亦及駑姿, 臣敢不沐浴恩波, 歌詠聖澤, 爾來何暮? 政感不遐我之衷, 其樂只且, 庶殫長隨君之悃。
○ 御題擬唐
李白
謝呼來表, 生員
金處巖
三上。麯孽爲忘形之友, 樂存飮斯,
蓬萊
有可到之期, 恩荷來汝。俾童羖出, 不俟駕行。伏念臣技拙賦鸎, 時際來鳳,
沈香亭
曲宴, 榮侈黃封之宣恩, 上雲樂新篇, 誠篤紫宸之獻壽。屬當蓮池泛龍舟之會, 偶作杏帘醉鸚盃之眠, 紫禁飾一豫之儀, 錦纜初引, 黃壚酣五齊之味, 玉山自頹。聖代之昇平幸逢, 政仰與衆樂樂, 學士之淸狂如許, 渾忘侍君朝朝。第玆適不來之蹤, 敢希呼與歡之寵, 醉飽不足怪耳, 縱軫無我爲尤。相見何其晩耶? 寧期自公而召。從酒人市中之醉, 未逐鵷鷺之翩躚, 仰...
○ 甲寅三月十七日辰時, 上詣
景慕宮
。展拜入侍時, 行都承旨
洪明浩
, 左承旨
李勉兢
, 右承旨
洪仁浩
, 左副承旨
李益運
, 右副承旨
南公轍
, 同副承旨
尹致性
, 假注書
洪樂浚
·
李勉昇
, 記注官
安經心
·
金良倜
, 一提學
鄭民始
, 檢校直提學
徐有防
·
徐鼎修
, 檢校直閣
徐榮輔
, 待敎
李存秀
, 以次隨駕。上具翼善冠·衮龍袍, 乘輿出
協陽門
·
建陽門
·
銅龍門
, 駕至漏局前。上顧謂
民始
曰, 漏局固難盡改, 而禁漏官入直處, 實有傾壓之慮, 此則從速修改, 可也。駕至
景化門
, 上曰, 舊摠府頹圮不成樣, 分付戶曹, 當毁者毁之, 可葺者葺之, 可也。
建陽
以東, 摠府雖主之, 四所則兵曹旣皆都管, 況賓廳之後園則不掃, 井則不浚, 墻垣蓋瓦, 缺落者多, 而全不修飭, 近來騎郞事, 極爲駭然矣。命
益運
書傳敎曰, 解凍以後, 兵曹摠府入直郞廳, 竝拿處。
出駕前下敎
又命書傳敎曰, 解凍以後, 兵曹入直堂上, 竝推考。
出駕前下敎
仍由
集禮門
, 出
弘化門
, 駕至
觀旂橋
, 降輿步過乘輿, 大司成
鄭大容
, 率居齋儒生祗迎。上命
大容
入待, 敎曰, 昨日朝夕食堂爲幾人?
大容
曰, 朝爲一百十人, 夕爲八十六人矣。上曰, 祗迎者爲幾人?
大容
曰, 五十七人矣。上曰, 今日欲令應製, 諸生之留在泮村而未及參班者必多, 還宮時知委待令, 可也。前詣
景慕宮
降輦所降輿, 入東夾門就板位, 行再拜禮, 仍詣廟內奉審訖, 還御齋室。上曰, 昨日臺批中置處, 書以處置入稟, 承旨豈可擅改乎? 仍命
益運
書傳敎曰, 當該承旨推考。上曰, 本宮提調兵曹判書入侍。
樂浚
承命出傳, 與景慕宮提調
李文源
, 兵曹判書, 偕入進伏。上敎
文源
曰, 本宮洞口樹木, 數年之內, 鬱然成林, 政如
太廟
樹木之蕃盛, 爲之欣幸, 此非但爲觀瞻也, 亦爲衛護之一道, 栽植培養, 卿其着意申飭, 可也。上敎
庠
曰, 宮都城奉審摘奸, 何當爲之耶?
庠
曰, 將以今日爲之矣, 動駕相値, 故諸堂姑未齊會矣。上曰, 雖還宮後, 足可爲之, 而本宮則旣奉審, 不必更來, 判尹使之卽爲入來, 只於都城摘奸, 可也。都城周回, 不過四十里, 而必也終日爲之, 何也?
民始
曰, 西北邊山勢險峻, 自然遲滯矣。上曰, 堂郞分路看審乎?
庠
曰, 然矣。上曰, 卿家
太華亭
, 先朝臨御時, 予亦陪扈, 都承旨亦以其時宮官隨參, 亭樣與家基, 予尙記得, 而未詳其何年, 卿果詳知, 而亦有文蹟之可考者乎?
庠
曰, 乃是癸巳年, 而伊時臣謫居
濟州
, 只聞駕臨之報, 未詳其事實矣。上曰, 先朝有御製, 而予亦賡進, 寶帖尙在內閣, 當令閣臣謄送, 卿其板揭于亭上, 以爲傳後之道。仍命
榮輔
曰, 詳考寶帖錄送, 可也。上曰, 兵判年甲, 七十不遠, 未久當入耆社, 父子同參耆英, 往古稀貴之事也。昔在先朝, 耆堂皆自上書貶目, 作爲美事, 尙今傳誦, 伊時耆堂子孫, 各爲作帖, 以爲傳家之寶, 則此可爲盛世美事矣。命
文源
·
庠
先退, 乘輿出宮大門, 駕至
觀旂橋
, 諸生祗迎者, 爲百餘人, 上駐輦, 敎同成均
鄭昌順
等曰, 儒生數少, 宮契近處二橋以北, 無論生進。幼學·蔭官前銜, 竝卽知委來待, 可也。方外諸生, 次次來會, 各奏姓名。上曰, 今爲幾人?
昌順
曰, 與元祗迎儒生, 合爲二百餘人矣。上命諸生行禮, 引儀唱諸生以次跪。上命
公轍
, 頒示御題于諸生, 賦, 若不記錄, 謂洛無人, 詩, 明日召
白居易
等, 合宴于舟中, 登臨泝沿, 顧謂四座賦之。命
存秀
曰, 與大司成率儒生, 偕詣
明倫堂
, 收券以來, 仍回鑾入
弘化門
·
明政門
, 由
永淸門
·
交泰門
還內, 諸臣以次退出。
○ 甲寅三月十七日辰時, 上詣
景慕宮
。展拜入侍時, 行都承旨
洪明浩
, 左承旨
李勉兢
, 右承旨
洪仁浩
, 左副承旨
李益運
, 右副承旨
南公轍
, 同副承旨...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