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정조 18년
1794년 (갑인)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92책(탈초본 1738책) 정조 18년 11월 16일 경자
1794년 乾隆(淸/高宗) 59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雨
行都承旨
黃昇源
坐
。行左承旨
沈晉賢
坐直
。右承旨
李晩秀
坐
。左副承旨
洪仁浩
坐直
。右副承旨
金啓洛
坐
。同副承旨
李儒慶
坐
。注書
鄭文始
病
一員未差。假注書
柳遠鳴
仕
李允謙
仕直
。事變假注書
韓耆裕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안개가 낌
○ 自開東至巳時, 有霧氣。
○ 自開東至巳時, 有霧氣。
비가 내려 측우기로 측정함
○ 自申時至人定,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二分。
○ 自申時至人定,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二分。
비가 내려 측우기로 측정함
○ 自人定至夜二更,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一分。
○ 自人定至夜二更,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一分。
○ 藥房提調
徐有防
, 副提調
黃昇源
啓曰, 伏未審多日淸齋之餘, 聖體, 若何?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臣等率諸御醫, 趁早入診, 詳察聖候, 爲宜。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惠慶宮
氣候, 何如? 臣等不任區區伏慮, 敢來問安, 竝此仰稟。傳曰, 知道。王大妃殿·
惠慶宮
·中宮殿, 藥房口傳問安。答曰, 知道。
○ 藥房提調
徐有防
, 副提調
黃昇源
啓曰, 伏未審多日淸齋之餘, 聖體, 若何?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臣等率諸御醫, 趁早入診, 詳察聖候, 爲宜。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惠慶宮
氣候, 何如? 臣等不任區區伏慮, 敢來問安, 竝此仰稟。傳曰, 知道。王大妃殿·
惠慶宮
·中宮殿, 藥房口傳問安。答曰, 知道。
監察茶時를 한다는 金洛의 啓
○
金啓洛
啓曰, 大司憲
閔台爀
, 持平
鄭魯榮
呈辭, 執義
徐有沂
, 掌令
申大龜
, 持平
具文行
在外, 掌令
洪克浩
未肅拜,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金啓洛
啓曰, 大司憲
閔台爀
, 持平
鄭魯榮
呈辭, 執義
徐有沂
, 掌令
申大龜
, 持平
具文行
在外, 掌令
洪克浩
未肅拜, 監察茶時之意,...
○
李儒慶
啓曰, 領府事
蔡濟恭
, 左議政
金履素
, 判府事
金憙
, 右議政
李秉模
, 爲承候來待矣。傳曰, 入侍。繡啓當回啓, 而大臣旣入來, 備局有司堂上·吏兵曹堂上同爲入侍。
○
李儒慶
啓曰, 領府事
蔡濟恭
, 左議政
金履素
, 判府事
金憙
, 右議政
李秉模
, 爲承候來待矣。傳曰, 入侍。繡啓當回啓, 而大臣旣入來, 備局有司堂上·吏兵曹堂上同爲入侍。
○
李儒慶
啓曰, 時原任閣臣爲承候來待矣。傳曰, 入侍。曾有下敎, 今則繡衣反面, 畿伯亦爲入來, 同爲入侍。
○
李儒慶
啓曰, 時原任閣臣爲承候來待矣。傳曰, 入侍。曾有下敎, 今則繡衣反面, 畿伯亦爲入來, 同爲入侍。
○
李儒慶
啓曰, 過齋後館學儒生頒夻親臨試取事, 命下矣。以何日爲之乎? 敢稟。傳曰, 明日爲之, 處所
弘化門
爲之。
○
李儒慶
啓曰, 過齋後館學儒生頒夻親臨試取事, 命下矣。以何日爲之乎? 敢稟。傳曰, 明日爲之, 處所
弘化門
爲之。
○ 傳于
洪仁浩
曰, 抄啓文臣七月朔親試, 明日柑製時同爲之。
○ 傳于
洪仁浩
曰, 抄啓文臣七月朔親試, 明日柑製時同爲之。
○
李儒慶
啓曰, 明日殿座相値, 視事頉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儒慶
啓曰, 明日殿座相値, 視事頉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傳于
李晩秀
曰, 右承旨入侍。
○ 傳于
李晩秀
曰, 右承旨入侍。
○ 傳于
李儒慶
曰, 冬至箋文差使員, 無論守令·察訪, 除辭朝皆令當日下送。
○ 傳于
李儒慶
曰, 冬至箋文差使員, 無論守令·察訪, 除辭朝皆令當日下送。
○ 傳于
沈晉賢
曰, 摘奸史官
曺錫中
書啓, 有違格式, 從重推考。
○ 傳于
沈晉賢
曰, 摘奸史官
曺錫中
書啓, 有違格式, 從重推考。
○ 傳于
黃昇源
曰, 政官牌招開政。
○ 傳于
黃昇源
曰, 政官牌招開政。
○ 以慶尙監司
趙鎭宅
狀啓, 軍威縣監
李義和
, 爲先罷黜, 其罪狀令攸司稟處, 河陽縣監
尹在五
, 慶山縣令
朴龍源
, 泗川縣監
鄭鳳祥
罷黜事, 傳于
洪仁浩
曰, 軍威縣監
李義和
所爲, 萬萬痛駭。道啓必有眞的執贓而然。此等不法貪墨之倅, 若不以其罪考法勘繩, 何以懲他? 令該府拿來, 嚴問捧口招。若或一毫抵賴, 當嚴刑究覈, 以謝
嶺
民。與
河陽
·
慶山
·
泗川
之代, 今日政拔例擇差, 待下批當日辭朝。
○ 以慶尙監司
趙鎭宅
狀啓, 軍威縣監
李義和
, 爲先罷黜, 其罪狀令攸司稟處, 河陽縣監
尹在五
, 慶山縣令
朴龍源
, 泗川縣監
鄭鳳祥
罷黜事, 傳于
洪仁浩
曰, 軍威縣監...
吏批의 관원현황
○ 有政。吏批, 判書
李致中
進, 參判
沈煥之
牌不進, 參議
韓晩裕
進, 行左承旨
沈晉賢
進。以
權之彦
爲同敦寧,
權晙
爲兵曹佐郞,
李周斌
爲監察,
鄭述周
爲禮賓參奉,
李吉培
爲坡州牧使,
趙象存
爲富平府使,
申暹
爲長湍府使,
鄭柱
爲陽城縣監,
柳
爲慶山縣令,
李羲雲
爲軍威縣監,
李邦祚
爲泗川縣監。
朴命燮
爲河陽縣監, 安山郡守
趙鎭完
, 兔山縣監
趙重瞻
相換。檢書官單
李旭秀
, 通德郞
申暄
贈持平, 通德郞
申大傳
贈持平, 故掌令
申曮
贈應敎例兼, 故通德郞
尹心璧
·
尹心範
, 通德郞
具時楷
贈持平, 故學生
洪致範
贈童蒙敎官, 以上孝行卓異, 贈職事, 承傳。
○ 有政。吏批, 判書
李致中
進, 參判
沈煥之
牌不進, 參議
韓晩裕
進, 行左承旨
沈晉賢
進。以
權之彦
爲同敦寧,
權晙
爲兵曹佐郞,
李周斌
爲...
兵批의 관원현황
○ 兵批, 判書
具庠
進, 參判
柳誼
病, 參議
朴宗甲
入直, 參知
兪漢寧
病, 左副承旨
洪仁浩
進。以
李邦榮
爲同知,
李東善
爲宣傳官, 露梁別將單
金重玉
, 漢江別將單
林秀鳳
, 以上仍任事, 承傳。同知單
申潤國
, 以
申昕
爲副護軍,
洪義榮
·
姜游
·
李義鳳
爲副司直,
宋厚淵
爲副司果,
李彭老
爲副司正,
尹弘鎭
爲靖陵參奉。
○ 兵批, 判書
具庠
進, 參判
柳誼
病, 參議
朴宗甲
入直, 參知
兪漢寧
病, 左副承旨
洪仁浩
進。以
李邦榮
爲同知,
李東善
爲宣傳官, 露梁別將...
○ 以咸鏡監司
金華鎭
狀啓, 生瓜魚退封, 惶恐待罪事, 傳于
金啓洛
曰, 勿待罪事, 回諭。
○ 以咸鏡監司
金華鎭
狀啓, 生瓜魚退封, 惶恐待罪事, 傳于
金啓洛
曰, 勿待罪事, 回諭。
○
李晩秀
, 以賑恤廳言啓曰,
西部倉前里
契任掌
朴載潤
, 今月十五日
本洞
路傍, 得二歲遺棄男兒, 同里居良女
李召史
, 欲爲收養, 貧不自食, 願爲受料, 告于本部, 自該部同日牒呈, 故依節目給料, 使之乳養之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晩秀
, 以賑恤廳言啓曰,
西部倉前里
契任掌
朴載潤
, 今月十五日
本洞
路傍, 得二歲遺棄男兒, 同里居良女
李召史
, 欲爲收養, 貧不自食, 願爲受料, 告于本部, 自該部同日牒呈, 故依節目給料, 使之乳養之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金啓洛
, 以都摠府言啓曰, 今日入直內三廳武兼禁軍及軍兵等, 當爲中日習射, 而國忌正日相値, 不得爲之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金啓洛
, 以都摠府言啓曰, 今日入直內三廳武兼禁軍及軍兵等, 當爲中日習射, 而國忌正日相値, 不得爲之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金啓洛
, 以兵曹言啓曰, 今十一月十七日武臣堂上朔試射試官望, 備擬以入, 而殿座相値, 不得爲之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金啓洛
, 以兵曹言啓曰, 今十一月十七日武臣堂上朔試射試官望, 備擬以入, 而殿座相値, 不得爲之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金啓洛
, 以兵曹言啓曰, 明日
弘化門
親臨館學儒生頒夻試取時, 設布帳排立軍兵, 當爲磨鍊, 而取考謄錄, 則辛亥年上齋儒生試取時, 訓鍊大將率新營入直標下軍,
銅龍門
入直軍, 及外各營入直軍, 各留十名, 除出排立矣。今番亦依此擧行乎? 敢稟。傳曰, 今番則適値御營軍停番之時, 訓局出番軍五哨, 訓將率領排立, 可也。
○
金啓洛
, 以兵曹言啓曰, 明日
弘化門
親臨館學儒生頒夻試取時, 設布帳排立軍兵, 當爲磨鍊, 而取考謄錄, 則辛亥年上齋儒生試取時, 訓鍊大將率新營入直標下軍,
銅龍門
入直軍, 及外各營入直軍, 各留十名, 除出排立矣。今番亦依此擧行乎? 敢稟。傳曰, 今番則適値御營軍停番之時, 訓局出番軍五哨, 訓將率領排立, 可也。
○ 甲寅十一月十六日辰時, 上御
誠正閣
。時原任大臣·閣臣·藥房承候入侍, 吏·兵判·有司堂上·御史同爲入侍時, 行左承旨
沈晉賢
, 假注書
李允謙
, 記注官
金良倜
, 記事官
吳泰曾
, 領府事
蔡濟恭
, 左議政
金履素
, 判府事
金憙
, 右議政
李秉模
, 提調
徐有防
, 副提調
黃昇源
, 原任直提學
徐鼎修
, 檢校直提學
金載瓚
, 檢校直閣
李晩秀
·
南公轍
, 吏曹判書
李致中
, 兵曹判書
具庠
, 有司堂上戶曹判書
沈頤之
, 行副司直
尹行恁
, 醫官
柳光翼
等, 以次進伏訖。
濟恭
等曰, 連日齋居之餘,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濟恭
等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濟恭
等曰,
惠慶宮
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有防
曰, 醫官今旣待令, 診察聖候, 何如? 上曰, 置之。上曰, 御史入侍。
出榻敎
又敎曰, 御史輩隨到隨入事, 分付, 可也。賤臣承命出傳, 與
蔡弘遠
·
朴崙壽
·
鄭晩錫
·
柳師模
, 偕入進伏。上曰, 漢江別將
鄭來百
, 露梁別將
丁若鏞
, 分揀, 前別將仍任。
出榻敎
命
師模
讀書啓訖。上曰, 吏·兵判·有司堂上, 持此啓本, 相議分等, 其中貪濫不法者, 大臣論勘, 其餘則諸宰出意見勘斷, 可也。
弘遠
讀書啓, 至通津倅
金履容
還穀燒火事。上曰, 非但不治, 其稟性太涉怪底, 以通津倅如是不法, 則他尙何說? 大抵雖罷黜, 如此等倅, 其後差去者, 亦安保其必勝於前倅也? 以是爲悶。
濟恭
曰, 聖敎誠然矣。命
崙壽
·
晩錫
等讀書啓訖。命就座。上曰, 禮房承旨入侍。
出榻敎
賤臣承命出傳, 與同副承旨
李儒慶
, 偕入進伏。上命
儒慶
, 讀奏柑製試官訖。命先退。上曰, 御史之未及來待者, 催促入侍。賤臣承命出傳, 與
李肇源
·
洪樂游
·
鄭來百
·
丁若鏞
·
鄭履綏
, 偕入進伏。命
肇源
等讀書啓。上曰,
通津
·
富平
, 京畿邑倅中, 罪之魁也。其他別無黜陟之可論矣。
秉模
曰, 然矣。
樂游
讀書啓, 至長湍前府使
徐有和
老人加資錢徵捧事。
濟恭
曰, 是豈成說乎? 此是推恩加資, 固當頌祝致賀之不暇, 而反徵加資錢者, 寧有如許無狀之人乎? 結錢七百兩貸用, 猶屬不法, 而至於此一款, 是豈爲官長者之所可爲者耶? 上命
樂游
還下去, 更探
徐有和
貪濫不法之罪以來, 仍命給馬牌。
濟恭
曰,
徐有和
自爲平山倅時, 以不治有名矣。上曰, 究厥罪狀, 難以毛擧矣。上曰, 諸宰持御史啓本, 姑爲退去, 與大臣相議區別, 少間更爲入侍, 可也。諸臣承命退出。上曰, 大臣·備堂入侍。諸臣以次進伏訖。上曰, 左副承旨入侍。
出榻敎
賤臣承命出傳, 與左副承旨
洪仁浩
偕入進伏。
履素
曰, 卽見
京畿三十六邑
暗行御史書啓別單, 則
衿川
等四邑御史
柳師模
書啓中,
仁川
·
安山
之間, 堰畓之屬
華城
者, 偏受枯傷, 而土在之官, 不得任意給災事, 此則分付華城留守, 從實執卜爲宜。各邑告歉, 雖有差等, 以今遑急賑貸, 無論歲前後抄賑事, 付之道臣, 審察民勢緩急, 從便救恤爲宜。
仁川
地摠廳屯監濫徵稅穀事, 分付該廳, 各別嚴禁, 該屯監, 査問該廳, 移法司照律, 不飭之將臣, 不察之道臣, 從重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履素
曰,
陽川
等四邑御史
蔡弘遠
書啓中,
陽川
白地徵稅三十結合施變通事, 道臣所請災結, 旣許準施, 則道內宜無白徵之弊, 而繡啓旣如此, 或由執災俵災之際, 不能精均之致, 更令道臣, 詳査均俵爲宜。
德浦津
餉穀事, 令帥臣, 毋論錢與米, 使之從便捧上, 俾除民弊。
交河
大同米太補給先下事, 分付道臣, 詳査委折, 以爲釐正後, 狀聞爲宜。富平府使
康命吉
所論諸條, 無非不法, 而災結偸食, 免稅防納, 儲置之移補, 還穀之濫捧, 軍保米之科外添徵, 許多罪狀, 俱係難貰, 爲先罷黜, 令該府照法勘斷。其所偸食之數, 一一徵出, 還給民間, 爲宜矣。上曰, 依爲之。
康命吉
, 渠雖與士夫有異, 處地何如, 則有此犯科, 萬萬痛駭。令該府嚴査得情, 以爲照法重繩之地, 可也。
出擧條
仍命書榻敎曰, 富平府使
康命吉
, 爲先罷黜, 令該府嚴査得情, 照法重繩。
履素
曰, 通津前府使
金履容
, 拯米錢之料販, 而定價勒徵, 還米租之取剩, 而小斗分給, 勅需之犯用, 船人之加徵, 後坪白地之加稅, 還穀簸揚之燒火, 事未前聞, 事事痛駭。似此貪婪不法之類, 不可以已遞而不論。亦令該府拿問窮覈, 施以當律, 私用入己者, 亦依
富平
例推出, 還給民間, 爲宜矣。上曰, 依爲之。如許貪虐之習, 不可但以無狀論, 令該府各別嚴問, 期於得情, 以爲照法痛繩之地, 可也。
出擧條
仍命書榻敎曰, 通津前府使
金履容
, 令該府各別嚴問, 期於得情, 照法痛繩。
履素
曰,
楊根
等兩邑御史
鄭晩錫
書啓中,
加平
還布, 更於尤甚之次中, 次次抄上, 分數停退事, 令道臣更加詳察, 從便擧行。
楊根西終面
所在尙方柴場收稅太過事,
南終面
分院稅米與本邑戶役事, 分付各該衙門, 與道伯相議, 仍又關問該郡, 俾無貽弊之端。
楊
·
加
兩邑砲保, 禁·御營保情錢多寡不均事, 人情雜費, 自有節目定式, 依節目施行, 無或濫觴之意, 分付各營門。
楊根
所在守禦廳奴牙兵身米加捧一斗事, 令該廳卽爲釐正, 俾無偏苦之弊。
楊根
所納橡實·生葛等徵價事, 年前
畿內
諸邑, 以此飭禁, 不啻申嚴, 則飭墨未乾, 又此現發, 極爲駭然。分付道臣, 各別嚴覈, 一一推給後, 當該守令, 摘發論罪, 何如? 上曰, 依爲之。橡實·生葛事, 前此飭禁, 何如? 且況爲所重, 必欲厚給其價, 民不受弊, 則不但
楊根
爲然,
關東
某某邑,
兩南
兵水營所管, 皆若此云。
楊根
則爲先令道伯査問狀聞, 三道, 則自本司別關行會, 爲弊委折, 朝家已稔知, 無敢欺隱, 令東伯及兩道帥臣首實人狀聞。今則植木幾皆爲之, 更勿以橡實·松子, 求請於諸道事, 關飭華留, 可也。
出擧條
履素
曰,
坡州
等四邑御史
洪樂游
書啓中,
坡州
火稅, 每結加捧百斗, 而若或愆期, 移錄春還, 竝耗捧上事, 大是法外, 聞極驚駭。令道臣更加詳査, 各別嚴防, 該邑監色, 自監營嚴刑懲礪事, 一體分付。奉日場監考, 自耆老所差出, 收稅太濫, 依他場市例收稅事, 無論外邑與京司, 場市收稅, 非廟堂所可定式之事, 令該道該所從便釐正, 俾無濫稅之弊。都會所以長官輪回事, 事係大變通, 分付道臣, 論理狀聞後稟處。訓局·摠廳屯穀濫徵事, 依仁川例分付。豐德禁御軍所受還餉變通事, 旣受留餉, 又受邑還, 果爲難支之弊, 分付道臣, 量宜減數, 俾與邑民均一之地, 爲宜。衍慶寺雜役弊瘼事, 係是陵寢守護之地, 其所軫恤, 與他自別, 分付道臣, 可減者減, 可禁者禁, 一一釐正後狀聞, 俾有實效,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場稅雖非廟堂之所關, 係是民弊, 何異牛喘? 令道臣卽爲釐革。豐德餉弊, 衍慶寺弊, 卽令道伯或査處或査實, 竝卽狀聞, 使繡衣詢瘼之擧, 期有實效, 可也。
出擧條
履素
曰,
積城
等四邑御史
丁若鏞
書啓中漣川前縣監
金養直
, 還穀擅分, 而耗條則私用, 未捧虛留, 而文書則瞞報, 甚至五十餘災結之偸食, 七百石加留之取耗, 俱係贓汚, 令道臣另加嚴覈, 如法勘處, 所謂加留之分徵吏輩者, 使之査櫛釐正, 其所賣食, 計數徵出, 指徵無處者, 分數停退, 依繡啓施行,
金養直
, 令該府拿問照法勘斷, 不能摘發之道臣, 竝從重推考。朔寧前郡守
康命吉
罪狀, 方以見任
富平
事, 仰請嚴勘, 此亦分付道臣, 嚴査登聞後, 添問目取招,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金養直
, 當初差遣, 非不知不能堪任, 專爲酬勞之所重, 而伊後治績, 亦非不知, 始於今年, 考績點下者, 亦豈無深量而然乎? 大抵知其不堪而差遣, 卽朝廷之責, 何可專責道伯, 道伯勿推, 然法不可屈, 而令該府拿囚, 嚴問以聞, 可也。
出擧條
仍命書榻敎曰, 漣川前縣監
金養直
, 令該府拿囚嚴問。
履素
曰,
永平
等兩邑御史
鄭履綏
書啓中,
抱川
停代抄戶, 邑報五百餘戶, 而營門減削, 爲二百餘戶事, 營門所減, 必有委折, 令道臣更加詳査, 如有不可不加抄者, 量宜加抄。
抱川
稷還一斗以小米三升代納事, 代捧旣有朝令, 分付道臣, 詳探民情, 一依準折代捧。
抱川
所在守禦廳屯田, 混同疊徵於屯田外元帳付之地, 今年收稅, 比常年加爲一錢四分事, 非屯田而疊徵於元帳付, 已是法外, 荒年收稅之加倍於常稅, 亦係民弊, 分付該道·該廳, 卽速釐正, 該屯監, 亦令照法勘處,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履素
曰,
陽智
等兩邑御史
鄭東觀
書啓中, 勅需米租已捧者外, 依他還上例, 分數停退, 或以錢代捧, 待明秋還作本色事, 繡衣雖以民情爲言, 勑需設置, 法意至嚴, 一有闊狹, 後弊難言, 此則置之。陽智縣守·摠兩營屯穀加升之弊事, 旣云襲謬, 分付各該營, 嚴治屯校, 各別禁斷爲宜。
龍仁縣
糧餉屯濫稅事, 旣付本邑, 收稅上納, 則濫徵之弊, 責在本邑, 嚴飭本邑, 從實收捧之意, 分付道臣。軍保米代錢之一錢二錢加徵事, 竝雜費一斗價之爲四錢, 乃是定式, 則科外加斂, 極爲驚駭。分付道臣, 嚴査還徵, 分給保民, 仍又曉喩民間, 俾無加納之弊,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龍仁
保錢加捧事, 誠有是弊, 如許守令, 小則營門決杖, 大則拿罷, 焉敢逭乎? 其委折令道臣査實狀聞, 可也。
出擧條
履素
曰,
果川
等三邑御史
李肇源
書啓中,
果川
·
龍仁
·
振威
還米以太代捧事, 蠲恤條件中, 最初頒下者, 營邑自當量宜詳悉擧行, 此則置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秉模
曰, 御史
鄭履綏
書啓中還穀石代云云, 似指單代, 而準折之法, 昭載法典, 繡衣以按法之任, 有此法外之論, 恐非小失, 罷職, 何如? 上曰, 他大臣之意, 何如?
濟恭
曰, 繡衣體重, 雖施問備, 其罪名不輕矣。
憙
曰, 臣意亦然矣。
履素
曰, 雖出於目下民願, 而還穀法意甚重, 右相請罷, 恐不爲過矣。上曰, 右相之言亦然, 而封書中旣有條陳·已施外加施之事, 繡啓設有生疎之失, 容有可恕, 領府之言, 好矣。爲先從重推考, 可也。
出擧條
仍命書榻敎曰, 御史
鄭履綏
, 從重推考。
致中
曰, 衿川縣監
洪景厚
, 災政專委鄕所, 抄戶亦多不均, 治道役價, 或有中間消瀜, 將帖絡續, 實爲貧民之弊爲辭, 爲先罷職, 令該府拿問處之, 何如? 上曰, 爲治則不至未瑩云, 而些少錯誤, 非不知之, 此時此邑, 難付生手, 姑爲勿論, 以待來頭勤慢處置之地, 而更或泛忽, 又何顧藉? 當施加倍之律, 以此嚴飭, 可也。
出擧條
致中
曰, 安山郡守
趙鎭完
, 邑務多滯, 民情阻隔, 一郡之致怨, 此爲大頭腦, 以災政不足軫恤, 稅納不免白地, 至以安山之民, 不如無倅, 怨聲流播, 隣境代憫爲辭, 爲先罷職, 令該府拿問處之, 何如? 上曰, 曠官非渠之罪, 此亦勿論, 以責來效, 可也。
出擧條
仍命書榻敎曰, 安山郡守, 今日政, 以海西守令中相換。又命書榻敎曰, 畿邑守令有闕之代, 皆令今日政差出, 待下批使之當日辭朝。
致中
曰, 富平府使
康命吉
, 通津前府使
金履容
, 漣川前縣監
金養直
, 朔寧前郡守
康命吉
等不法之罪, 大臣旣已論列, 已有嚴處之命, 臣曹不必更爲回啓。坡州牧使
趙宅鎭
, 抄戶循私, 官需取怨, 合施譴罷爲辭。長湍府使
李鎭翼
, 吏奸莫察, 民訟輒滯, 抄戶則專委吏鄕, 俵災則未免乾沒, 衰老之政, 昏憒之治, 終難責之以災歲字牧之任爲辭。兩邑守令, 竝罷黜, 令該府拿處,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別無更問之事, 拿處則勿論, 而
趙宅鎭
之瑣姻招謗, 尤爲可駭, 施以不敍之典, 可也。
出擧條
致中
曰, 陽城縣監
權䘩
, 政旣柔善, 不能束濕, 修改斂錢, 大取民怨, 俵災抄戶, 怨咨載路, 恩綸未頒, 一境之民, 莫知停代之特恩, 全不事事, 觸處憒憒, 合施譴罷爲辭, 令該府拿處,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致中
曰, 果川縣監
金履裕
, 治務終欠振勵, 而病或妨事, 捧糴不無奸弊, 移轉代錢, 不能察飭爲辭, 爲先罷職, 令該府拿處, 何如? 上曰, 此亦與
衿川
無異, 難付生手, 今姑勿論, 更責來效, 可也。
出擧條
致中
曰, 楊根郡守
尹行醇
, 柔善太過, 奸細舞弄, 俵災之際, 該吏偸手爲辭, 爲先罷黜, 令該府拿處, 何如? 上曰, 柔善雖難責之於剸理, 此時邑倅, 迎送可悶, 渠若着念改圖, 豈不愈於新叨生手乎? 今姑勿論, 繡啓諸般條件, 更令道臣詳査狀聞, 可也。
出擧條
致中
曰, 安城郡守
曺允植
, 以猾校用私, 民受其害, 綸音晩頒, 還上濫捧, 執災過削爲辭, 令該府拿問處之, 何如? 上曰, 此亦有所幹之所重, 更觀來頭勤慢爲可。至於綸音之晩頒, 亦非渠公然曠官, 今姑勿論, 可也。
出擧條
致中
曰, 仁川府使
李衡弼
, 南陽府使
李翼鎭
, 陽川縣監
沈公燁
, 交河郡守
丁載運
, 豐德府使
李文爀
, 楊州牧使
韓光近
, 竹山府使
柳仁喆
, 廣州府尹
徐美修
, 水原判官
鄭東協
, 振威縣監
吳在斗
, 龍仁縣監
徐理修
, 加平郡守
柳得恭
, 永平縣令
朴奎淳
, 抱川縣監
趙重鎭
, 驪州牧使
柳焵
, 利川府使
南寅老
, 陰竹縣監
尹命基
, 陽智縣監
洪旭浩
等, 或有治聲, 而別無優異之績, 或有疵政, 而亦無顯著之罪。金浦前郡守
兪漢雋
, 則前已被勘, 竝置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徐美修
之以家爲官, 不念瘝曠, 苟能小心, 寧或若是? 爲先從重推考, 可也。
出擧條
致中
曰, 高陽郡守
王道常
, 御史
丁若鏞
以爲, 吏憚民懷, 行路稱誦,
洪樂游
以爲, 抄戶從實, 俵災無怨,
蔡弘遠
以爲, 志欲殫竭, 糴有譽聲, 三度繡啓, 俱是純褒, 合有褒賞之擧, 施以陞敍之典,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庠
曰, 平丘察訪
池日賓
, 以驛貢不停, 有違朝令爲言矣。事當査實論罪, 令該府拿問處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晉賢
曰, 御史書啓, 自有格例, 而御史
鄭來百
, 書啓紙樣, 旣異常格, 職名亦不書塡, 且多誤字, 殊涉未安, 推考警責,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履素
曰, 卽見
喬桐
俵結摘奸史官
曺錫中
書啓, 則喬桐前府使
許𣷯
, 去後醜謗, 尙多嗤點, 衙客之勒娶富漢, 寵吏之橫侵漁商, 船材發賣五百兩之歸於私用, 裨鄕賣帖四百兩之稱以貸用, 屯稅軍錢之盡爲消融, 許多罪犯, 萬萬痛惡。似此貪婪不法之類, 不可尋常處之, 令該府各別嚴覈, 施以當律, 其所入己之數, 一一徵捧, 可以會錄者會錄, 可以出給者出給。
喬桐
昨年停退大同米三百餘石仍停事, 事係惟正之供, 有難自下闊狹, 已因畿狀而防塞, 此則置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許𣷯
事, 可謂罔赦,
寧邊
之後, 更何敢張蓋臨民, 而因其乏人, 不得不點下, 則渠亦有人心, 寧忍於昨年
喬桐
, 爲貪饕不法之罪乎? 此等之類, 若不嚴處, 何以戢他? 爲先令該府拿來嚴囚, 捧口招以聞。本邑昨年大同事, 限麥秋停退, 可也。
出擧條
仍命書榻敎曰, 喬桐前府使
許𣷯
, 令該府拿來嚴囚, 捧口招以聞。
履素
曰, 賙賑事, 道臣·帥臣, 必有料量, 第加申飭, 俾無一民失所之歎爲宜。各營身保米代錢濫捧事, 三斗代納, 果爲一兩二錢, 而此外所謂情債後錢等名色, 不可不添捧, 史官恐未審察而然。
江都
留餉米代錢之濫捧, 亦似爲色落條, 而無論如此如彼, 更爲嚴飭, 爲好矣。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履素
曰, 卽見
楊州
·
廣州
俵結摘奸史官
具得魯
書啓, 則
北漢城
內居民流散事, 石角之地所仰哺者, 卽城餉收捧時如干賣買之資, 而今年捧留本邑, 此路已塞, 散而之四, 其勢誠然。畿民例所受還上分數停退各邑捧留耗條, 令該廳量宜分還, 以爲接濟之地。楊州前郡守
李忠佐
事, 武斷鄕曲, 萬萬駭痛, 令該府拿問勘律。思陵前參奉
鄭運耆
, 斫木發賣, 簽軍受賂, 鄙屑之習, 不可無懲, 亦令該府拿問定罪。
廣州山城
寺刹許多弊瘼事, 聞極可駭, 保障重地, 設置摠攝, 積峙軍器, 統轄緇髠, 法意何等嚴重, 則官府吏胥之如是侵漁, 漸至凋殘, 是豈成說乎? 嚴飭該道及守禦廳, 一切禁斷, 俾有蘇革之實效, 而如是申飭之後, 若有復循前習之擧, 則該府尹, 各別嚴勘爲宜。分院稅米事,
徐俊輔
所啓中, 已爲論列, 不必更爲稟處, 而匣燔罷後, 匠人失利事, 當初禁防, 蓋出於去奢侈之聖意, 則今不可更設。且況匣燔名色之出, 不過數三十年, 則匣燔之前, 匠人亦爲聊賴, 今何敢以此稱冤乎? 此則置之。木物收稅事, 誠如史官之言。無論大小材木, 自分院一一收稅, 以爲燔造所用, 法意卽然。此則歸於消瀜, 而近處私山, 一倂斫伐, 寧有如許道理? 嚴飭該院, 俾無敢如前襲謬, 而此後若有似此弊端, 則該官員各別論勘, 員役施以刑配之典爲宜。還上隣族徵事, 果爲平民切骨之瘼。若或指徵無處, 積逋未了者, 亦不可一例防塞, 而至於面任之多數受還, 貽弊村民, 不可不各別嚴飭。此則分付道臣, 使之嚴飭各邑,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其中分院匣燔事, 初無設禁之朝令, 則今稱設禁云者, 抑何委折? 問于該院, 若以去夏筵敎之語及匣燔之侈靡, 認爲設禁, 則此則不然。無論匣燔例燔·但當禁其侈靡, 省其功力而已, 以此意令該院都提擧知悉, 而本事旣上聞之後, 宜有一定之式, 此後奇巧之制, 一切嚴禁, 可也。
出擧條
履素
曰, 卽見
楊州
·
廣州
俵結摘奸史官
徐俊輔
書啓, 則
楊州
抄戶, 以簡爲主, 隨其面之大小, 災之淺深, 抄出其最可矜者, 加數添入事, 二十餘面抄戶之際, 難保其一一無漏, 分付道臣, 更加査實, 不得不加抄者, 量宜加抄爲宜。各陵寢修改時,
楊州檜巖
·
古州內
等面民結, 先收錢一兩五錢, 以會減儲置米還給, 而所謂還給, 從重消融, 便同民貸, 且不還給, 此後以儲置米取用, 先爲斂錢之弊, 永爲禁斷事, 莫重陵役, 旣以儲置會減, 則斂用民結, 已極苟且, 畢竟又不還報, 事尤可駭。分付道臣, 斂錢一款, 嚴加禁飭爲宜。陵幸時分辦雜物, 逐戶斂錢, 道臣巡審, 亦有此弊事, 幸行時分辦雜物, 雖微細之物, 皆以儲置米會減, 則
楊州
之斂錢民戶, 固已可駭。道臣巡審時謬例, 尤不可不嚴禁, 分付道臣, 卽爲矯革爲宜。
楊州龜旨
·
禿音
兩面所在馬位田畓, 因賭地之不爲減數, 尙未收穫, 自兵曹量宜減給, 此後則一從年事, 從實執卜事, 荒年收稅, 惟正之貢, 尙且裁減, 馬位雖重, 必欲依前收稅, 實是行不得之政。分付該曹, 量宜減給, 俾卽收穫, 此後則一從年事, 從實執卜爲宜。
平丘
·
雙水
兩驛兵曹馬仍把之貰, 轉成痼弊, 此後如式交替, 或有不得已仍把之時, 則貰價量宜酌定。
雙水
驛吏, 願立爲二匹, 而平丘驛, 無吏願立,
雙水
一匹, 使平丘分當事, 兵曹馬之仍把兩驛, 願立之或有或無, 俱爲弊端, 分付道臣, 從便釐正, 俾杜爲弊之端爲宜。
楊州
戢盜之政, 爲慮校卒之爲弊, 譏詗則便卽撤去, 捉賊則專不懲治, 別加禁飭事, 擾民之禁, 戢盜之政, 不可偏廢, 分付道臣, 更加申飭, 嚴束校卒, 着意詗察, 閭里侵擾之弊, 亦爲察飭爲宜。
廣州
分院次知六面火田稅摠過徵事, 已收稅處, 雖難一一還給, 未收稅處, 分付該院, 從實減給爲宜。
廣州
吏逋, 最爲痼弊, 倉中分石, 尤極痛駭。刻期徵捧, 照律嚴繩, 此後以斗分給, 以防分石之弊事, 逋吏之律, 載在法典, 分付道臣, 嚴飭徵捧, 如律勘處。至於分還之以斗以石, 例之久近, 弊之有無, 有難的知, 亦令道臣詳査釐正爲宜。訓局屬
龍津倉
屯民受還小豆, 以相當穀準折代捧事, 從願代捧, 旣有朝令, 分付該營, 依外邑還上例, 從民願準捧爲宜。分院火田所在
退村
等六面, 刈柴價家戶米, 斗斛過大, 斛上高峻, 一斛所納, 幾至一石又半, 窮殘逃躱之戶, 徵隣徵族, 呼冤狼藉, 每歲當捧實戶, 令地方官修成冊, 報于分院, 所捧斗斛, 亦依本邑例釐正事, 虛戶徵隣, 大斛濫捧, 俱係民隱, 分付道臣, 往復該院, 卽速釐正, 仍爲定式爲宜。守禦廳將官, 差汰頻數, 爲弊甚多, 殿最射講居不者, 勿卽輒汰, 依京營例, 更令肄習事, 殿最射講居不人之汰任, 乃是法典, 中間爲弊之端, 帥臣自當察飭, 此則置之爲宜。
廣州
許多軍保, 黃口老除之類, 無一得頉, 其在重保障之道, 宜有減額事, 黃口之當頉未頉, 朝禁至嚴, 保障重地, 軍額減數, 不可輕議, 分付道臣, 嚴飭邑倅, 當頉之類, 一一査頉代定, 俾勿如前爲宜。
慶安
驛站, 以其稍迂大路, 使星之行, 不入驛站而入店舍, 使本驛出站, 爲弊多端, 店戶漸縮, 大小使星, 竝令依例直入本驛, 出站之弊, 永爲禁斷事, 出站之爲弊, 姑無論, 使星之行, 不入驛而入店, 事體誠極未安。分付道臣, 申明舊制, 大小別星, 皆令入接於驛站爲宜。
松坡
鎭守廳倉穀納糴民人輩, 或稱守廳倉壯營穀, 年前
楊州
·
砥平
屯穀給, 代以山城穀劃給收稅, 則初無毫分干涉於壯營, 而倉屬之公然憑藉, 監色之不能禁止, 萬萬可駭。斗斛色落過濫之說, 亦有所及聞事, 憑藉他營, 變幻事實, 欺脅愚民, 過濫徵捧, 究厥所爲, 萬萬痛駭, 不可棍治而止, 當該新舊監色, 竝令攸司捉來, 嚴刑定配, 分付道臣, 更爲申明曉諭於納糴民人等處爲宜。
松坡倉
分還, 置近地大面, 而勒換於數百里外, 自明年無論遠近, 平均分給近倉處, 仍納本倉, 遠面則納于山城, 斗斛色落, 一依山城例爲之事, 舍近面而授遠面, 糶糴往來之際, 爲弊必多, 分付帥臣, 量其遠近, 均排移分, 俾除此弊, 色落斗斛, 亦依史官之言施行事,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履素
曰, 卽見
衿川
·
廣州
·
水原
治道摘奸史官
鄭文始
書啓, 則
衿川
所劃災, 爲一百五十一結, 而本縣災摠中流來災爲九十結零, 而其中十八結, 吏鄕潛自偸食事, 災結法意, 何等嚴重, 而吏鄕之偸食, 若是狼藉, 邑倅之矇不致察, 誠爲可駭, 而纔因該縣御史書啓, 自該曹回啓論勘, 該縣監論罪一款, 今姑置之, 當該災結偸食鄕色等, 分付道臣, 照法嚴繩, 偸食災結十八結, 使之還錄爲宜。
衿川縣
留庫稷之擅自加分, 換名作租事, 還穀之擅自加分作租, 誠極駭然, 令道臣詳査釐正爲宜。
衿川縣
免稅條一百三十二兩加捧, 勅需米每斗五錢式執錢那移貸用事, 免稅條之加捧, 勅需米之那移, 大是法外, 竝令道臣嚴加査究, 更爲狀聞後稟處, 何如? 上曰, 該縣監初則欲爲勿論, 史官書啓中俵結一事, 論列之後, 無論不察與否, 其在國法, 不可勿問, 令該府拿問査實, 以爲勘處之地, 可也。
出擧條
履素
曰, 今番歲幣方物下去時, 沿路貽弊與否, 發遣本司郞廳, 一一摘奸, 則郞廳,
李熙燮
手本內, 以爲
畿內
以京中雇馬載去, 與差使員下屬, 無所管攝, 故別無弊端。自
金川
至
中和
, 金川郡守以差員領去, 而所謂募馬等牌捧錢三十七兩於各站馬夫等處, 以爲差員下屬人情酒食之費云。方物差員, 則遂安郡守, 自金川領去, 而又捧十兩錢於馬夫等處, 以人情分給差員所屬, 中和以下, 則都差使員肅川府使, 差使員祥原郡守領去, 而兩差員下屬輩, 各捧四十兩錢於各站馬夫等處, 外此使行過去時, 廚傳等節, 無一爲弊之端云矣。向來飭敎何如, 而差員之不能檢察, 致有情債之潛相與受者, 極爲可駭, 竝令該府拿問處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待畢捧糴, 令道臣報來後拿來事, 分付該府, 可也。
出擧條
仍命書榻敎曰, 歲幣差使員肅川府使
徐有龍
, 祥原郡守
崔廷岳
, 遂安郡守
朴思弼
, 金川郡守
李命瑀
, 竝待畢捧糴, 令道臣報來後拿處。
履素
曰, 此忠淸左右道摘奸本司郞廳
柳春源
·
李宜秀
手本也。以爲綿布勿拘分數, 便宜分等停代事批旨內, 書付坊曲, 民皆聞知與否一一採探, 則各邑擧皆書付, 無一夫一婦不聞不知之弊, 而其中
大興
·
藍浦
·
槐山
等曉諭之節, 與他邑別無異同, 民皆聞知, 而
大興
·
藍浦
眞諺書付, 不及於坊曲諸處, 只於各面, 各付一張, 比他邑差有少欠,
槐山
則無一張書付於通衢店幕爲辭矣。三邑曉諭之說, 雖曰與他邑別無異同,
大興
·
藍浦
, 則眞諺書揭, 只及各面, 不及於坊曲,
槐山
則通衢店幕無一張, 朝令之安敢若是慢忽? 三邑守令, 竝令該府拿問, 從輕重勘處, 何如? 上曰, 更觀前頭勤慢竝推考, 槐山郡守
李英敎
, 爲先從重推考。當該道臣亦爲推考, 可也。
出擧條
仍命書榻敎曰, 大興郡守
柳烇
, 藍浦縣監
申在德
, 推考。槐山郡守
李英敎
, 爲先從重推考, 當該道臣, 亦爲推考。
履素
曰, 銓法以格例爲重, 而日前以通淸事, 下詢於政廳也, 長亞堂俱爲赴政, 而乃以參議不參政, 不得通淸爲對云, 殊未知其何所據, 而有此彌縫之對也。大凡政例, 無論堂上堂下, 通淸孰非判堂之所主張, 而在昔銓郞薦擬之時, 堂下通淸, 與銓郞可否, 堂上通淸, 與三銓可否, 若無銓郞·三銓則不得通淸, 故雖有三銓·銓郞掌通淸之說, 其實則判堂皆主之矣。旣罷銓郞之後, 無三銓不得通之規, 自歸竝罷之科, 名以通淸者, 判書如前主之, 而佐貳中一人同參, 則諸般通淸, 無所拘礙, 只爲簡通於未赴政之僚堂者, 此實先朝庚申罷銓郞後不易之政格也。今於郞選法革罷之後, 只當遵守庚申後已行之政格而已, 參議之不參政, 有何拘礙於通淸乎? 違越格例, 奏對不審之失, 不可置而勿論。吏曹判書
李致中
, 罷職。此後則一遵庚申之後格式, 判書赴政, 而參判·參議中一人同參, 則大小通淸, 依例爲之之意, 申明分付, 何如? 上曰, 伊日入稟兩堂, 均有所失, 判書·參判竝推考, 煩稟承宣, 亦爲推考, 可也。
出擧條
仍命書榻敎曰, 初七日吏曹赴政, 判書·參判竝推考, 煩稟承宣, 亦爲推考。
頤之
曰,
三南
方物物膳, 最尤甚六邑, 限明秋, 尤甚十二邑, 限麥秋停免事, 恩綸已爲頒下矣。尤甚處, 自當奉綸音擧行, 而至如之次營邑之湖南監營·左水營,
嶺南
之左右兵營及湖西監營之稍實地方, 固當依例封進, 而
三南
道臣, 皆以之次營邑餘數, 自下分排於殿宮進上, 惶悚不敢云, 此等處封進, 何以爲之乎? 上曰,
三南
無論三等邑, 除留本道可也,
出擧條
頤之
曰, 明年陳賀別方物, 當自禮曹稟旨, 知委於
三南
道臣, 而監營方物中, 或有自尤甚邑地方所在兵水營造成物種, 則監營取來造成, 以爲封進事, 分付
三南
道臣·統帥, 與他閫帥, 不可比同, 依道臣例, 一體封進, 亦合事宜, 故敢此仰達矣。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命
致中
讀嶺伯狀啓
慶山
等三邑罷黜事。上曰, 後爲者亦安保其必勝於前倅也? 是可悶也。
致中
曰, 今則蔭官中無可爲之人矣。上曰, 今番御史中, 以了了者差送可也, 而亦勿拘常格也。命書榻敎曰, 對讀官
朴命燮
外任代, 司僕正
蔡弘遠
爲之。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甲寅十一月十六日辰時, 上御
誠正閣
。時原任大臣·閣臣·藥房承候入侍, 吏·兵判·有司堂上·御史同爲入侍時, 行左承旨
沈晉賢
, 假注書
李允謙
, 記注官
金良倜
, 記事官
吳泰曾
, 領府事
蔡濟恭
,...
○ 甲寅十一月十六日午時, 上御
重熙堂
。京畿監司入侍時, 右承旨
李晩秀
, 假注書
李允謙
, 記注官
金良倜
, 記事官
吳泰曾
, 京畿監司
徐龍輔
, 以次進伏訖。
龍輔
曰, 道內各邑穀簿, 自來不敷, 雖在常年, 每患不足, 而況當災歲, 除各穀停退條, 則當捧之數, 轉益減縮, 春後接濟, 實爲罔措。在前如此之年, 各衙門各軍門屯穀上納者, 執留本邑, 租每石二兩, 雜穀每石從市直, 給價貿取, 以補還賑, 便成已例。今亦依前例執留貿用之意, 知委列邑, 而至於守·摠兩營屯穀, 旣有向來守禦使筵稟, 故今方往復該廳, 計邑還送, 而若其年事最歉, 穀簿最少之處, 來頭還賑之資, 拮据無策, 該廳支放, 不患無變通, 仍前貿用, 實合事宜, 故敢此仰達矣。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甲寅十一月十六日午時, 上御
重熙堂
。京畿監司入侍時, 右承旨
李晩秀
, 假注書
李允謙
, 記注官
金良倜
, 記事官
吳泰曾
, 京畿監司
徐龍輔
, 以次進伏訖。...
[ PC버전 ]